1、广州北部水厂平用了先进的超滤膜净水技术,超滤膜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藻类、细菌等不溶性杂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经过超滤膜后的水不是纯净水
B.活性炭可除去水中异味
C.超滤膜可降低水的硬度
D.加入明矾能促进水中悬浮杂质沉降
2、对比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如图所示实验均用到了对比的方法。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①图1实验能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
②图2实验能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着火点高
③图3实验能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Fe>Cu>Ag
④图4实验能说明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会吸收热量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是当前环保工作的重点。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建立污水处理厂,处理城市生活污水
B.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城市雾霾
C.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日气氛
D.节约用电,人走灯灭
4、下列有关元素、离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都是带电的微粒,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
B.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属于同种元素
C.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5、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A.氖
B.硅
C.钾
D.氧
6、锂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循环寿命长等特点,广泛应用电动自行车、智能手机等。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可以表示为:,此反应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变为+1价,则
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
7、下列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鲜牛奶为原料制酸牛奶
B.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
C.利用干冰升华,进行人工降雨
D.紫色石蕊溶液与碳酸变红了
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2NaOH+SO3=Na2SO3+H2O
B.2KMnO4K2MnO4+MnO2+O2↑
C.3Fe+2O2Fe3O4
D.4CO+Fe3O43Fe+4CO2
9、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向灼热的CuO粉末中通入足量的CO,红色粉末变黑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电解水时,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2:1
D.硫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10、表示两个氮原子的是
A.
B.
C.
D.
1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所用试剂及操作方法 |
A | MnO2 | KClO3 | 充分加热至完全反应 |
B | N2 | O2 | 通过灼热铜网 |
C | Cu | C | 在空气中灼烧 |
D | NaCl溶液 | NaOH溶液 |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
A.A
B.B
C.C
D.D
12、将X、Y、Z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Y能发生反应。并放出氢气。将Z投入X的化合物溶液中,有金属X产生。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Z>Y>X
B.Z>X>Y
C.X>Z>Y
D.Y>Z>X
13、如图所示向放有两支点燃的蜡烛的烧杯中倾倒CO2的实验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燃烧需要氧气
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C.二氧化碳可与蜡烛发生反应
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14、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洲运动会在杭州拉开帷幕,本次运动会坚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会理念。下列措施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大力植树造林种草
B.增加使用太阳能等新能源
C.城市污水分级处理达标后排放
D.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
15、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H2O
B.O2
C.H
D.Cu
16、科学家发现富含维生素食品具有较好的防辐射损伤功能。下列食物主要提供维生素的是
A.瘦肉
B.豆腐
C.蔬菜
D.米饭
17、炒菜时油锅着火了,我们可以盖上锅盖会灭火,这种灭火的原理是
A.隔绝氧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移除可燃物
D.以上都不是
18、属于纯净物的是
A.加碘食盐
B.蒸馏水
C.酱油
D.豆浆
19、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的是
A.油漆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漆
B.洗发精洗去头发上的油脂
C.洗衣粉洗去衣服上的油污
D.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20、我国科研团队借助一种固体催化剂(LDH),在常温常压和可见光条件下合成了氨,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实现了常温下氮气的利用
B.该过程将化学能转化为太阳能
C.反应前后,LDH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D.该反应为
21、如图所示为木炭还原氧化铜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连接装置
B.取固体药品
C.取用石灰水
D.加热固体
2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不一定相同
B.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一定相同
C.不同的单质可以由同一种元素组成
D.不同的单质可以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23、为了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储存及使用安全,需要对危险化学品进行标志。装载汽油或乙醇的运输车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应为
A.易燃液体
B.易燃固体
C.毒性物质
D.腐蚀性物质
24、2023年5月,国产大飞机C919顺利完成商业首飞,C919大型客机机身材料大量使用了第三代铝合金。下图是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铝离子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铝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B.铝原子的原子核外有13个电子
C.铝离子的质子数为10
D.铝离子符号为Al+
25、荧光灯内的涂层用到了钨酸钙(CaWO4),元素周期表中钨元素的信息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钨原子的质子数为74
B.钨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3.8g
C.CaWO4属于单质
D.CaWO4中只有一种金属元素
26、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A.——1个钠离子
B.——2个铝元素
C.——2个氢原子
D.——2个二氧化碳分子
27、判断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3”所表示的意义,将其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3Hg ②Fe3+ ③SO3 ④3S2- ⑤3H2O2 ⑥
(1)表示分子个数的是_______________;
(2)表示元素化合价的是______;
(3)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的是________________;
(4)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的是_____;
(5)表示原子个数的是______________;
(6)表示离子个数的是________。
28、甲、乙两小组按下图装置进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已知甲小组反应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乙小组反应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1)甲小组反应结束后观察到铁钉表面生成一层______色物质;
(2)反应结束后乙小组的天平指针指向分度盘的_____(填左边、右边或中间);
(3)最终_____(填甲或乙)小组能达到实验目的,另一小组若要达到实验目的可将反应放在________容器中进行。
29、沼气是洁净的气体燃料之一,是解决农村能源不足的一条重要途径。
(1)沼气中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还含有少量氢气、氮气、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气体。沼气略带臭味,你分析臭味可能来自 气体,写出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目前部分城市居民使用的管道煤气,其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写一氧化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0、(5分)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 (填“相等”或“不相等”);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在t2℃时,A的溶解度 B的溶解度(填“>”、“<”或“=”).
(2)将一杯接近饱和的A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3)若t2℃时A、B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后,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是A B(填“>”、“<”或“=”).
31、在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字母):
A 白酒 B 氧气 C 红磷 D 自来水 E 二氧化硫 F 冰水共存物 G 洁净的空气
(1)上述物质中①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_____;
②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_____;
③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_____。
(2)上述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
32、“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
(1)由A可知,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
(2)B~E中属于阳离子的是______(填微粒符号)。
(3)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复合光催化剂,实现了太阳能人工光合成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①上述反应中不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填“分子”或“原子”)。
②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之比为______。
33、某实验室的废液中,可能含有硫酸、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初三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废液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废液观察,颜色为无色;
(2)取少量废液于试管里,向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继续加入稀硝酸,无明显变化;
(3)另取少量废液于试管里,向其中加入锌粉,产生大量气泡。
(4)写出整个实验活动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4、汽车安全气囊中的填充物主要成分是NaN3、KNO3和SiO2.汽车发生猛烈碰撞时,NaN3分解生成甲、乙两种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KNO3的作用是与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单质甲反应,生成单质乙和两种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5、实验中学初三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中,从汤河取了一定量的水做水样,进行了以下实验,请根据下列实验图回答问题。
(1)用图甲简易净水器对河水进行初步净化。请问,简易净水器中,用到的小卵石、石英砂和蓬松棉的作用为过滤,活性炭的主要作用为_______。
(2)用图乙过滤装置对河水进行处理,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图示装置还存在的一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
(3)图丙为蒸馏装置,大烧杯是盛有冷水,其作用是________。
(4)为了确定水的组成,课外小组进行了图丁电解水的实验,其中负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
36、“碳中和”,中国在行动。“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吸收量基本相当。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
(1)2022年北京冬奥会采用二氧化碳制冷技术,实现二氧化碳循环利用,碳排放几乎为零。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是为了减缓______效应。
(2)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______和天然气。天然气(主要成分CH4)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请列举一例可为实现“碳中和”做出贡献的清洁能源:______。
(3)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经吸收剂处理可实现二氧化碳的捕集。
①加压水洗法可捕集二氧化碳,是因为______。用足量的石灰乳捕捉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
②氧化钙可在较高温度下捕集二氧化碳,在更高温度下将捕集的二氧化碳释放利用。草酸钙晶体(CaC2O4•H2O)热分解可制备氧化钙,其加热升温过程中固体的质量变化见图。据图第一阶段反应后固体质量减轻的原因是______。最终,该反应所得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之比为______。已知CaCO3CaO+CO2↑,与碳酸钙分解制备的氧化钙相比,草酸钙分解制备的氧化钙具有更好的二氧化碳捕集性能,其原因是______。
37、在实验探究活动课中,老师取出两瓶无标签的试剂,分别是固体和液体,他各取少量试剂在试管中混合,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无味气体。我们对此气体展开一系列探究:
(1)上述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什么物质?验证它的实验方案如下:
猜想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此气体可能是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产生此气体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
(2)制取该气体,采用的发生装置可选取下图中的______(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装置C中的仪器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38、如图是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图,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
(2)装置D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由此可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__。
(3)装置C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_______(选填“c”或“d”)端通入。
39、大家都知道,空气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气体。根据实验和所学知识计算并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
(2)一般情况下,正常成年人每分钟吸入8L氧气。问正常成年人每分钟需要吸入空气多少升?
40、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
(1)黄铜片(铜锌合金)与铜片互相刻划时,在_______的表面可留下划痕;将它们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能产生气泡的是________;涉及的化学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
(2)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3)向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Fe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