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逻辑推理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含氢元素的可燃物燃烧一定生成水,所以燃烧生成水的可燃物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B.化学变化常常伴随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两者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D.元素指的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2、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乘坐高铁到扬州旅游,为保障高铁运行安全,高铁车厢内禁止吸烟,下列标志属于禁止吸烟标志的是
A.
B.
C.
D.
3、规范实验操作是保证安全和实验成败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验满二氧化碳
B.倾倒液体
C.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D.加热液体
4、透过现象看本质,下列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戴口罩不会阻隔氧气——氧分子体积很小
B.水变成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C.结成冰的水不会流动——0℃以下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D.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且分子的间隔发生改变
5、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面粉
B.硝酸钾
C.汽油
D.泥沙
6、下列对主题知识的归纳有错误的是
A.化学与安全 | B.化学与资源 |
①煤气泄漏应立即开灯查找泄漏点 ②在室内放一盆水能能防止煤气中毒 | ①我们应该有计划、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石能源 ②淡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中应该节约用水 |
C.化学与环境 | D.化学与生活 |
①城市的公共交通改用压缩天然气(CNG)或液化石油气(LPG)作燃料,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②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碳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形成浮尘 | ①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②用铅笔芯粉末能使铁锁开启灵活 |
A.A
B.B
C.C
D.D
7、酒精喷灯的火焰温度可达1000℃以上。使用时,向预热盘中注入酒精并点燃,待灯壶内酒精受热气化从喷口喷出时,预热盘内燃着的火焰就会将喷出的酒精蒸气点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预热过程中,分子的运动速率发生了改变
B.蒸发过程中,分子的体积发生了改变
C.燃烧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整个过程既发生了物理变化,又发生了化学变化
8、隐形飞机是人们通过研究仿生学,并且应用了最新的技术和材料,终于在庞大的飞机上也实现了隐形。隐形飞机的目的是让雷达无法侦察到飞机的存在,虽然是最为秘密的军事机密之一,但隐形技术已经受到了全世界的极大关注。我国歼-20是高态势感知、高机动性的隐形战斗机,其隐身材料的合成原料之一为间苯二胺。下列有关间苯二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A.间苯二胺相对分子量为98
B.间苯二胺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间苯二胺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构成
D.间苯二胺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1
9、水与甲、 乙、丙物质转化关系如图,甲为单质,乙为化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反应①为电解水,负极产生的气体是甲,则甲是 H2
B.若甲为 O2,则反应①可以为分解反应
C.若乙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乙可能是 H2CO3
D.若丙能在甲中燃烧,则丙不可能是单质
10、某农场计划用1万元采购氮肥,该地氮肥的市场价格如下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氮肥 | 尿素[CO(NH2)2] | 碳酸氢铵(NH4HCO3) | 硫酸铵[(NH4)2SO4] |
市场价格/元·t-1 | 2500 | 600 | 900 |
A.碳酸氢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
B.硫酸铵中氮、硫元素的质量比为7:16
C.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6%
D.购买尿素所含的氮元素最多
11、高昌区申报创建自治区“文明城市”,下列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焚烧落叶,减少垃圾的运输量
B.共享单车出行,减少汽车尾气
C.加高烟囱,减少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
D.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增加农作物产量
1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2O 2个氧元素
B.H2 2个氢原子
C.Ca+2 钙离子
D.2Cl2 2个氯分子
13、热胀冷缩现象是因为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的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C.分子可以再分
D.分子的间隔随温度变化
14、化学观念和科学思维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分类观念:生铁、石油、水银都属于混合物
B.宏微结合: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C.守恒思想: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水生成,证明该物质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D.证据推理: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15、铒是一种稀土元素,可应用于现代通信领域。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铒的原子序数为68
B.铒原子的电子数是99
C.铒是非金属元素
D.铒原子质量为167.3
16、陵水圣女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圣女果又名樱桃番茄,除含有番茄的所有营养成分外。其维生素C(分子式为C6H8O6)含量比普通番茄要高。下列有关维生素C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维生素C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维生素C分子中碳、氧原子的个数比是1:1
D.维生素C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17、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豆浆
B.过滤后的甘蔗汁
C.含多种微量元素的矿泉水
D.生理盐水
18、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中和反应
B.p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只有
C.n点表示的溶液中和
微粒数目相同
D.该图所对应操作是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19、维生素C(C6H8O6)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由C、H、O三种原子组成
B.分子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3:4:3
C.相对分子质量为176
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1%
20、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稀有气体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氮
D.细颗粒物
21、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铜元素:CU
B.氧化镁:MgO2
C.5个钠离子:5Na+
D.氦气:He2
22、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视频展示了在无容器材料实验柜中进行的“锆熔化与凝固”实验。下图是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锆为金属元素
B.氯化锆的化学式可能为ZrCl2
C.锆原子的质子数为40
D.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1.22g
23、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海水
B.氦气
C.石油
D.天然气
24、下列变化中与其它三者有本质区别的是
A.干冰升华
B.电灯发光
C.轮胎爆炸
D.粮食酿酒
25、试管是实验中常用的一种仪器。如图中使用试管进行实验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A.
B.
C.
D.
26、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甲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单质
C.反应前后乙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7:25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27、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请认真分析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名称是_______,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
(2)由原子序数为8和13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_(写化学式)。
(3)元素周期表同一横行元素的排列规律是:从左至右___________。
(4)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填序号)。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5)氖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氖气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6)质子数为17的元素符号________,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____(填“得”或“失”)电子后形成(填离子符号)_______。
2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填字母)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2)1869年,_______(填字母)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A.张青莲 B.门捷列夫 C.拉瓦锡
29、下图是一些物质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1)______(填字母)表示液氧。
(2)上述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选填“Ⅰ”“Ⅱ”或“Ⅲ”),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关于上述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变化Ⅰ可通过升温或增压实现
②若B为气态且变化II在同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容器内压强会增大
③A和B所示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
④点燃所示物质前,必须验纯
30、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医疗急救时要用到贮存在蓝色钢瓶中的氧气,两个氧气分子可用符号表示为______。
(2)调味品“加铁酱油”中铁元素一般以亚铁离子形式存在,亚铁离子的符号为______。
(3)汽车使用压缩天然气能减少空气污染,天然气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
(4)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净水剂,请标出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31、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名称按要求填空:
①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____;
②取用粉末状药品时一般选用______;
③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
④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
⑤用来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_____。
⑥固体溶解时,用于搅拌加速溶解的是__________。
(2)洗涤实验室里的玻璃仪器时,如果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要用______刷洗,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_______也________时,表明仪器已洗干净。
32、科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厨房燃气灶中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
(2)生活中有时遇到蚊虫叮咬,蚊虫会分泌一些酸性物质使皮肤奇痒难忍。你认为可选用下列 来涂抹止痒。(填序号)
A.食醋(含醋酸)
B.氢氧化钠
C.食盐水
D.牙膏或肥皂水
(3)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常用活性炭去除水中异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
(4)为防止旅途中皮肤意外擦伤后感染,常备碘酒,碘酒中的溶质是_______(写物质名称)。
(5)在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食用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过量食用粽子会导致胃酸过多,可服用含有Al(OH)3的药物中和过量的胃酸,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6)易生水垢的水中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多,叫做_______水。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把这种水转化成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少的________水。
(7)厨房油锅着火,盖上锅盖可以立即灭火,其原理是_______。
33、勇往直前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分别将铁粉投入一定量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过滤,各自得到一份滤渣和滤液。请你分析回答:
(1)过滤装置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2)小冰的实验:滤渣中只有银,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3)小城的实验:向滤渣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的成分是_____。
(4)小美的实验:滤液中含有3种离子,这3种离子的符号是_____。
(5)小丽的实验:她根据实验情况粗略画了图B,图中①表示的离子为_____(填符号)。
3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1)现有:A金刚石:B活性炭;C酒精,D明矾四种物质,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代号)。
①可用作处理水的絮凝剂______。
②可用于防毒面具中吸附毒气的是______。
③可用于装在钻探机的钻头上或刻划玻璃的是______。
④可用于内燃机燃料的是______。
(2)目前,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煤、______、天然气是常用的三大化石燃料。其中煤大量燃烧产生的______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请你写出一种你知道的新能源______。
35、下图为测定水的组成实验装置,根据到的实验现象回答:
(1)上面实验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2)电源正极为______填(“A”或“B”)。
(3)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请注意,写名称)______。
(4)水是生命之源。下列行为,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_(填字母)
A.工业上可以循环利用水
B.用喷灌、滴灌等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C.农业上可以大量使用农药业和化肥以提高粮食产量
D.水体有一定的自净能力,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可以任意排放
36、指出下列操作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
(1)将块状固体直接从试管口竖直投入试管内_____.
(2)取液后的滴管平放或倒置_____.
(3)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向着人_____.
(4)蒸发操作时,没用玻璃棒不断搅拌_____.
(5)量筒量液体时,视线低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仰视),则读出的液体体积比实际体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3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回答以下问题:
(1)现提供下列实验装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为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①A装置中仪器甲的名称是______,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利用C装置干燥氧气,需从导管口______端通入气体(填“a”或“b”)。
③利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仪器乙下端管口须伸入到液面以下,目的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实验探究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条件如图所示。比较燃烧着的蜡烛罩上玻璃杯前后的燃烧情况,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观察,比较使小木条和小煤块燃烧所需要的______,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8、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写出实验仪器a的名称_____。
(2)若实验室制取一瓶比较干燥的氧气,应选用_____(填序号)装置。若检验所收集的气体是氧气,方法是_____,证明此气体是氧气。写出一个符合题意的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选用_____(填序号)制取一瓶二氧化碳,验满方法是:_____,证明已收集满二氧化碳
(4)用②装置制取气体时,对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的要求分别是_____。
39、用分子、原子知识解释。
(1)丹桂飘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银温度计能指示温度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蛋白质在人体肠胃内与水反应,最终生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丙氨酸(化学式C3H7O2N)就是其中的一种.试计算:
(1)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2)丙氨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丙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