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明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物质的分类 | B.安全常识 |
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 混合物——不一定含有多种元素 | 进入地窖——先做灯火实验 夜间煤气泄漏——关闭阀门,开灯检查 |
C.性质与用途 | D.粒子中的数量关系 |
石墨能导电——作铅笔芯 金刚石硬度大——切割玻璃、大理石 | 阳离子——质子数一定大于电子数 原子——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 |
A.A
B.B
C.C
D.D
2、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C.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与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
D.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气体,可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一氧化碳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B.空气中稀有气体的质量分数约为0.03%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气体主要包括SO2、CO、NO2以及臭氧等
4、下列图像表示的对应关系中合理的是
A.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B.电解一定质量的水
C.高温加热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5、完全电解ag水,在正极上得到10mL气体,则在负极上得到气体及体积分别是
A.O2,5mL
B.O2,20mL
C.H2,20mL
D.H2,5mL
6、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因此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关,因此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C.分子由原子构成,因此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D.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因此该化合物中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7、下列有关水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将植物油溶解于水形成溶液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溶质均匀分散在溶剂中且静止不动
C.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不慎洒出少量,不会影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D.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其它物质也不能继续溶解在该饱和溶液中
8、在测定铟、铱等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新值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袁隆平
B.拉瓦锡
C.张青莲
D.门捷列夫
9、下列实验均为初中化学常见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甲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
B.实验乙的现象只能得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C.实验丙既可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D.实验丁用于探究分子不断运动,可证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还可达到节约药品,减少对空气污染的目的
10、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一度污染严重。近年来,各级政府积极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投入大量财力、人力治理和保护巢湖水资源。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不会污染水体
B.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农药
C.城市浇花使用喷灌、滴灌技术
D.富含氮、磷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海水中分布着丰富的氯化钠
B.工业上可以氯化钠为原料来制取碳酸钠,氢氧化钠、盐酸等物质
C.赤铁矿属于金属材料
D.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其中含有80多种金属元素
12、由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及现象 | 结论 |
A |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 | 瓶内气体为二氧化碳 |
B | 棉花上蘸有酒精能燃烧,而棉花上蘸有水不能燃烧 | 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有充足的氧气 |
C | 在燃着的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 | 蜡烛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
D | 将燃着的镁条伸入二氧化碳气体中,镁条剧烈燃烧 | 二氧化碳能够支持镁条燃烧 |
A.A
B.B
C.C
D.D
13、下列4个图象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质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图①为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图②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C.图③为木炭的燃烧
D.图④为电解水生成两种气体
14、煅烧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含钙元素且不发生反应)时,其质量随加热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若纵坐标表示固体质量,则生成CaO质量为m2g
B.若纵坐标表示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则杂质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C.纵坐标不能表示固体中碳元素质量
D.纵坐标表示固体质量或固体中氧元素质量,都可知石灰石样品中CaCO3质量
15、云南勐海是普洱茶的产地之一,也出产多种名优绿茶,绿茶中的单宁酸(C76H52O46)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宁酸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46个氧原子构成
B.单宁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6:52:46
C.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单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实验操作的是
A.向两份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不断加入镁粉和锌粉
B.向一定量的氯化锌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加入镁粉
C.等质量的镁、铁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D.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的混合物
17、我国科学家发现了新冠治疗的新药“千金藤素”(化学式C37H38N2O6),在已经发现的新冠病毒抑制剂中排名靠前,再次展现中药的光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千金藤素属于氧化物
B.千金藤素中含有氮气分子
C.千金藤素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D.千金藤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8、如图为某考试时所使用的条形码。条形码背面的胶黏剂主要成分为丙烯酸(C3H4O2),下列关于丙烯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氧分子
B.相对分子质量为(12+1+16)
C.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8
D.由3个碳元素、4个氢元素和2个氧元素构成
19、下图中的①、②分别是氯元素、钠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5g,微粒D中的X的值是8
B.A、B代表的微粒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为阴离子
C.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共表示四种元素
D.A、B、C、D四种粒子中,易得到电子的是A、B、C
20、食品保鲜常常用到干冰。课外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利用保鲜袋中的干冰设计并完成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有关实验现象或分析正确的是
A.(Ⅰ)静置,烧杯内气球无明显现象
B.(Ⅱ)加水后烧杯内只发生物理变化
C.(Ⅲ)烧杯内形成白雾的原因是干冰升华吸热
D.(Ⅳ)紫色石蕊溶液不变色
21、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冬天出门,眼镜片生雾
B.擦黑板时,粉笔灰飞扬
C.燃放烟花,夜空五彩缤纷
D.测体温时,水银柱膨胀
22、“有山千丈色如丹”。丹霞山是世界自然遗产,其岩石中含较多氧化铁。以下正确的是
A.氧化铁呈黑色
B.氧化铁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C.氧化铁化学式为
D.氧化铁中铁元素为价
23、下列物质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A.Fe→ZnCl2
B.H2O2→H2
C.CaO-CaCO3
D.H2→Cu
24、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其中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25、2023年8月,中国科学家在实验室内实现了从到多种己糖(
)的精准全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己糖属于氧化物
B.己糖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C.己糖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D.己糖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
26、为测定石灰石与酸溶液反应产生的CO2的体积,某学生拟用如图实验装置,对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盐酸可用稀硫酸代替
B.所加稀盐酸的体积大小会对测定结果产生影响
C.读数时量气管与水准管液面不相平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D.量气管中液体为水,会使测定结果偏小
27、现有①氮气 ②氧气 ③稀有气体 ④二氧化碳四种物质,按下列要求将序号填空格内:
(1)用于医疗急救的是________;
(2)防腐,做保护气的是________
(3)可制多种电光源的气体是_________;
(4)导致温室效应的是________
28、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如图,请回答:
(1)可以除去水中溶解的一些杂质和异味的设备是_____(填字母);
A 过滤池 B 吸附池 C 清水池
(2)检验上述所获取的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常用_____来区分,生活中可以通过_____降低水的硬度;
(3)我国有关部门规定,经上述过程净化后进入用户的饮用水含铁<0.3 mg·L-1,含铜<1.0 mg·L-1,其中的“铁、铜”指的是_____(填字母)。
A 原子 B 分子 C 元素
(4)为了保持江河湖海的秀丽,某同学向市政府提出了保护的几条建议:
①向江河中放养鱼虾,保持生态平衡; ②清理江河中的污泥;③禁止向河道内倾倒垃圾;④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防止水质污染。其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填序号):_____。
29、按要求填空:
名称 | 氮气 | 碱式碳酸铜 |
| 氦气 |
|
化学式 | ① |
| S | ② | NH4HCO3 |
物质颜色 |
| ③ | ④ |
| ⑤ |
(1)按要求完成表格:①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___。
(2)碱式碳酸铜为“铜绿”的主要成分,“铜绿”是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由______种元素组成,请写出其受热分解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加热后剩余固体的颜色为________;在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_______(“改变”或“不变”)。
(3)表格中,可用作化肥的是________(填物质名称),其在阳光下暴晒会失效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达式表示),刺激性气味变浓烈是因为产生了________(填名称)。
30、环境、能源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I、垃圾被认为是最具开发潜力的“城市矿藏”,现在福州提倡生活垃圾按厨众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进行分类。乱堆放垃圾易发生火灾,而且垃圾燃烧容易产生污染。
(1)垃圾场火灾可用水扑灭的原理是______。
(2)按上述垃圾分类废电池属于______垃圾。
Ⅱ、随着对“火”的认识和使用,人类能够更好地改造自然、改善生活。
(3)形状大小相同的木炭在下列气体中燃烧的现象如下表所示,回答问题:
不同气体中 | 在空气中 | 在氧气中 | 在臭氧中 |
燃烧现象 | 红热 | 剧烈燃烧 | 非常剧烈地燃烧 |
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①木炭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的原因是______(答一点)。
②根据表信息,写一条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______。
③根据表信息,木炭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生成物都是______。(填名称)
(4)双燃料汽车的燃料是汽油和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用天然气替代汽油作燃料的优点是______(写一点)。
31、如图所示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和B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_______℃;t2℃时,配制等质量的A、B两种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关系为:A_______B(填“>”、“<”或“=”);t2℃时,将75gA的饱和溶液稀释到20%,需加水的质量是_______g。
32、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1)在使用酒精灯加热时,应该用酒精灯的______焰加热。
(2)某同学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固体时,发现试管破裂了。请你帮助这位同学分析一下造成试管破裂的可能原因。(答两个原因即可)①______;②______。
33、按要求写出下列名称或符号。
(1)2SO2____________ (2)两个镁离子________
(3)3个氢原子______ (4)2个氧分子 ______
3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1)在厨房里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
①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是由_________构成的。(填化学符号)
②废旧铁锅、铝锅不要随意丢弃,应回收利用,这样做的意义是_________,为防止铁锅生锈,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_________。
(2)2020年10月中旬,银川回中化学组教师带领九年级部分学生走进了银川市第五污水处理厂。
①参观污水处理的第一道工序时,现场弥漫着难闻的气味,同学们不禁掩住口鼻。从微粒的角度说明能闻到气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
②污水处理的第一道工序是经过如图所示的格栅,格栅是带有规则分布的方形网格,其作用是________。
③二次沉淀池的主要作用是分离出活性污泥。活性污泥的作用是将污水中的一些有害物质经过生物降解转化为沼气(主要成分为CH4),沼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④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淡水资源极度短缺,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为了防止水体污染,下列各项措施中可行的是_________。
A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B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C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再排放 D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3)汽车、高铁、飞机等已成为人们出行的常用交通工具。
①汽油是汽车常用的一种燃料。将石油加热,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汽油,该该过程属于_______变化。
②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得到乙醇汽油,关于乙醇汽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乙醇属于可再生性能源 B乙醇汽油不能用作汽车燃料
C使用乙醇汽油可减少大气污染 D使用乙醇汽油可节省石油资源
③汽车尾气中含有CO和NO,一种新型催化剂能使二者发生反应,生成两种常见的无毒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5、“人间烟火,抚慰凡心”,疫情来袭,中国人仍可“医食无忧,岁月静好”,是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国士的负重前行!
(1)疫情期间,外出一定要戴口罩。佩戴活性炭口罩有防毒、除臭、滤菌、阻尘等功效,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
(2)测量体温,从微观角度看,水银体温计的原理是温度改变时______发生改变;
(3)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阿比多尔【其化学式为C22H25BrN2O3S】该物质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该药物需遮光,密封保存的可能原因是______
(4)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可制得次氯酸钠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6、下图是表示氮元素的化合价与含氮物质类别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点表示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
(2)某化合物化学式为KNO3,它对应的点是_______(选填图中的字母);该化合物中氮、氧两种元素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_______。
37、化学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出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中主要成分的含量有什么不同,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
先用排水集气法收集_____瓶呼出气体。用排水法收集该气体说明该气体_______(易,不易)溶于水。
请你将主要实验操作操作、现象和结论以文字的形式填入下列表格中的横线部分:
探究目的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比较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 | 将____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 | 空气样品中的小木条____;呼出气体的样品中的小木条____ | 空气样品中的氧气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氧气的含量_____ |
比较吸入的空气与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的多少 | 向一瓶空气样品和一瓶呼出气体的样品中滴入_____的澄清石灰水 | 空气样品中的澄清石灰水____;呼出气体的样品中的澄清石灰水____ | 空气样品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_____ |
比较吸入的空气与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含量的多少 |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片哈气,将另一片玻璃片放置在空气中 | 对着哈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另一片玻璃片无明显变化 | 空气样品中水蒸气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含量低 |
38、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根据下图所示的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_____。
(2)实验室里欲制取和收集一瓶干燥的O2,则选择的装置是_____(填序号)
(3)小亮同学选用F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导管的_____(填a或b)端进入,若要在250mL的集气瓶中收集氧气含量为60%的气体,集气瓶内应先装入约_____mL的水(氧气占空气总体积的20%计算)。
(4)小刚同学用B装置制取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在实验过程中该同学观察到B中反应太快,不利于气体收集,他可以选择下列措施中的_____(填序号)解决问题。
A.将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
B.将长颈漏斗换成注射器
C.将仪器①换成试管
D.向装置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
39、(3分)古代湿法炼铜的反应原理是:Fe+CuSO4= FeSO4+Cu,若得到16Kg的铜,理论上需要铁质量是多少?
40、利用所学知识填空:
(1)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差异的原因:___________;
(2)硫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部水的作用:___________;
(3)活性炭因为具有___________结构,因此具有___________性;
(4)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