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称量固体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加热液体
D.闻药品气味
2、2023年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已成功首飞,制造该飞机使用了铝锂合金等多种合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铝锂合金的熔点比纯铝更高
B.铝锂合金的抗腐蚀性能非常差
C.铝锂合金的硬度比纯铝小
D.铝锂合金中的铝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下列实验的容器中,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硫在氧气中燃烧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 排水法收集氢气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解释 |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 集气瓶中的水:水先将机器瓶内的空气排尽,便于观察氢气何时收集满 |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
A.A
B.B
C.C
D.D
4、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③属于不同种元素
B.④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Mg+2
C.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
D.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
5、如图是碳元素“价类二维图”。图中d点对应的物质是
A.C
B.
C.
D.
6、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A.木炭和氧化铜—观察颜色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闻气味
C.硬水和软水—尝味道
D.氮气和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7、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作电极
B.武德合金熔点低——可用作保险丝
C.浓硫酸具有腐蚀性——用于干燥氧气
D.甲烷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8、下列粒子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
A.核外电子
B.原子
C.分子
D.离子
9、锂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循环寿命长等特点,广泛应用电动自行车、智能手机等。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可以表示为:,此反应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变为+1价,则
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
10、我国承诺在 2060 前实现碳中和,下列做法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B.焚烧垃圾
C.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
D.多植树造林
11、“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弄花香满衣”是因为
A.分子不能再分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在化学变化前后不变
12、在一定条件下把给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的质量/g | 6.4 | 3.2 | 4.0 | 2.8 |
反应后的质量/g | 5.2 | x | 7.2 | 2.8 |
A.x=1.2
B.d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13、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原子个数不同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因此其化学性质相同
C.碳和一氧化碳都具有可燃性
D.一氧化碳与氧气混合一定会发生爆炸
14、变化观念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研碎胆矾
B.蔗糖溶解
C.氢气燃烧
D.对干冷玻璃片哈气
15、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三种物质,甲是一种氧化物。加热充分反应后,各物质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的质量/g | 1.4 | 7 | 31.6 | 0 |
反应后的质量/g | 待测 | 26.7 | 0 | 3.2 |
A.反应后待测甲的质量为8.7g
B.丁可能是单质,丙一定是化合物
C.组成物质丙的元素种类一定比物质乙多
D.反应过程中丙剩余15.8g时,容器中乙的质量为13.35g
16、下列有关物质鉴别或除杂的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
A.鉴别黄金和黄铜:加热
B.鉴别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后振荡
C.除去Cu中少量的Fe:加入足量的CuSO4溶液、过滤
D.除去CO2中少量CO:通入足量氧气并点燃气体
17、爬雪后崂山,赏雾凇奇观。雾凇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该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种类变多
B.分子间隔变小
C.分子体积变大
D.分子质量变大
18、下列关于灭火的方法错误的是
A.为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可开挖隔离带
B.电器着火可以用水扑灭
C.图书着火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器
D.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扑灭
19、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石墨制成金刚石
B.酒精消毒
C.石油分馏
D.木柴燃烧
20、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鉴别CaCO3、NaCl、NH4NO3粉末 | 加水溶解,观察溶解和温度的变化情况 |
B | 检验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 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则说明含有HCl |
C | 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铁 | 加入足量稀盐酸 |
D | 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Na2CO3 | 滴加适量Ca(OH)2溶液至无沉淀产生,过滤 |
A.A
B.B
C.C
D.D
21、下列有关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防疫期间常用酒精消毒,能闻到酒精散发出的特殊气味,主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B.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减小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
C.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温度,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增减
D.氢气和液氢都可作燃料是因为都含有氢分子
22、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利用零碳甲醇点燃亚运主火炬。零碳甲醇是符合“碳中和”属性的绿色能源,是用焦炉气中的氢气与从工业尾气中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而得,实现了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废碳再生。下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甲乙质量之比等于生成丙丁质量之比
B.丙的化学式为CH3OH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
D.参加反应的乙和丙的分子数之比为3:1
23、神州十七号空间站中的二氧化碳处理系统可将呼出的二氧化碳进行转化,实现二氧化碳的再利用,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共涉及到两种化合物
B.该反应的类型为置换反应
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2
D.每8g乙参加反应可生成36g丙
24、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除去氮气中混有的氧气获得纯净的氮气,可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木炭
B.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可对比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
C.证明MnO2是KClO3分解的催化剂,仅需对比MnO2在反应前后的质量
D.验证Zn、Ag、Cu金属活动性的强弱,可将Zn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AgNO3溶液
25、氮化镓是生产5G芯片的关键材料之一。如图为镓元素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
B.镓的核电荷数是31
C.镓原子核外有四层电子
D.镓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26、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说法正确的是
①2H ②Fe2+ ③P2O5 ④2CO ⑤
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④
B.表示化合价的是②
C.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⑤
D.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
27、(12分)化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表语言等。
(1)用化学符号填空。
①2个氮原子 ;
②3个铁离子 ;
③过氧化氢 ;
④氢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铝和氧气反应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膜 ;
②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 ;
③碳酸氢铵晶体受热分解 ;
④高温下焦炭与二氧化碳反应 ;
(3)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 (填“甲”、“乙”或“丙”)。
②实验:
(水的密度为1g/cm3)。在X、Y、Z中为饱和溶液的是 (填“X”或“Y”或“Z”,下同),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③50℃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溶剂量不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选填“甲”、“乙”、“丙”)。
28、在化学反应里能 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 和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29、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两个氮原子_____。
(2)一个氢分子_____。
(3)氯化钠中的阳离子_____。
30、如图是不含结晶水的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M点的含义是______。
(2)盐碱湖当地的居民,有“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说法,冬天捞到的“碱”,其溶解度曲线与图中的______(填字母)相似。
(3)在t2℃时,将35g物质c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若保持溶剂质量不变,欲使固体完全溶解,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
31、“深海勇士号”是中国第二台深海载人潜水器。潜水器中除可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氧气外,还可用“氧烛”快速制取氧气。“氧烛”中含有氯酸钠( NaClO3)、金属粉末(Al、Fe、Mg)等。
(1)NaC1O3属于_____(填字母)。
A 纯净物 B 化合物 C 氧化物
(2) Na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3)245g氯酸钾所含的氧元素质量与_____g氯酸钠所含氧元素质量相等。
32、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
A食物腐败 B酒精挥发 C石蜡燃烧
33、小强是个爱思考的同学,他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图像,这种图像叫价类图。如图是有关氮的价类图,请你分析并回答问题:
(1)B点表示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读作_____。
(2)A点对应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
34、(8分) 用化学用语填空:
(1)硫元素 ;(2)氢分子 ;
(3)碘酒中的溶剂 ;(4)氧化镁中镁元素显正二价 ;
(5)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6)2个氯离子 ;
(7)生石灰溶于水发生的化学反应 。
35、现有 A 氮气、B 氧气、C 稀有气体、D 二氧化碳四种物体,请选择物质的序号填空:
(1)占空气中体积的 0.03%的气体是___________;
(2)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___________;
(3)充入灯泡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作电光源的是____________;
(4)可制氮肥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
36、回答下列问题
(1)分子是保持物质___________的最小粒子。原子是___________最小粒子。分子原子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原子种类由___________决定,原子化学性质由___________决定。
(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_____(液氧、洁净空气、矿泉水、水)
37、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来制取某些气体,是初中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现提供部分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1)仪器标号①的名称_______。
(2)可用A装置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从操作简易的角度来讲,B装置也可用于氢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制取。
①制取氧气的药品为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制取CO2的药品是________证明二氧化碳充满集气瓶的方法是_________。
③如图为等质量的铁、镁、锌三种金属与足量稀盐酸反应过程中的关系示意图。图中a、b、c代表的三种金属化学式依次为________。根据图像选择其中可用于制取氢气的金属并说明原因:________。
38、小亮发现:收集的氧气占集气瓶容积的60%(空气占40%)时,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那么,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浓度的最低值是多少呢?小亮对此展开探究:
第一组实验:取5只容积均为200mL的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④、⑤,接着(此处实验步骤省略),收集5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插入①~⑤号集气瓶中,记录实验现象。
小亮在前一组实验的基础上又做了第二组和第三组实验,三组实验的数据和现象见下表。
|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
集气瓶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① |
收集的O2占容积的体积分数(%) | 10 | 20 | 30 | 40 | 50 | 31 | 33 | 35 | 37 | 39 | 34 |
带火星木条的状况 | 微亮 | 亮 | 很亮 | 复然 | 复然 | 很亮 | 很亮 | 复然 | 复然 | 复然 | 很亮 |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上述省略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___________。
(2)使用带火星的木条验满氧气的方法是否可靠?___________(填“是”或“否”)。
(3)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瓶中空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_%。
(4)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最低为___________%时,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时集气瓶中氧气分数是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5)采取“半值法”探究能減少实验次数。例如:第一组实验若按③、④的编号顺序进行实验,即可确定下一组实验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应在30%~40%之间,从而省去编号为①、②、⑤的实验。同理,第二组实验可以省去的实验编号为___________。
39、在学习中要不断总结、归纳,发现规律,解题就会简约化。例如,在标准状况下,各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密度、实验室收集方法如下表所示,通过比较找出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气体 | 相对分子质量 | 标准状况下的密度(g/L ) | 收集方法 |
空气 | 29 | 1.293 |
|
氧气 | 32 | 1.429 | 向上排空气法 |
二氧化碳 | 44 | 1.964 | 向上排空气法 |
氢气 | 2 | 0.089 | 向下排空气法 |
(1)你发现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氨气(其相对分子质量是17,并且易溶于水)可用__________法收集。
40、请根据如图要求,自编一道有关溶液计算题,并进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