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产生活中安全至关重要,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点燃氢气、甲烷之前需要验纯
B.发现燃气泄漏,立刻关闭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
C.进入煤矿,点燃火把照明
D.存放易燃物和易爆物时,不能堆放得过高过密
2、某炼铁厂用于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是赤铁矿石、焦炭、空气等,主要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生成的A物质是CO2
B.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C.反应③属于置换反应
D.高炉炼铁所得的产品是生铁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二氧化硫
B.可吸入颗粒物
C.一氧化氮
D.氮气
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O2=CO2
B.CaO+H2O=Ca(OH)2
C.C+CuOCu+CO2↑
D.NaCO3+2HCl=NaCl2+H2O+CO2↑
5、过氧乙酸()可用于消杀某些物品表面的新冠病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过氧乙酸由9个原子构成
C.过氧乙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6、分类观是重要的化学观念。下列分类不正确的是
A.单质:水银、石墨
B.氧化物:干冰、可燃冰
C.化合物:氯酸钾、冰水混合物
D.混合物:洁净的空气、生铁
7、山梨酸(C6H8O2)是一种高效安全的防腐保鲜剂,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烟草、农药、化妆品等行业、下列关于山梨酸的描述错误的是
A.山梨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山梨酸中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是氢元素
C.山梨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4:1
D.每个山梨酸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8、2023年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净水过程中明矾作絮凝剂
B.生活中通过加热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
C.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会造成水污染
9、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充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的值是7
B.丁为反应物
C.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7
10、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中发现了大量生锈的铜器,铜锈的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经查阅资料可知铜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是非金属元素
B.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3.55g
C.铜原子的核电荷数是29
D.乙图中x的值为2
11、下列微粒符号中对“2”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A.2Cu中的“2”表示2个铜元素
B.Ca2+中的“2”表示一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C.H2S中的“2”表示硫化氢中含有2个氢原子
D.2Fe3+中的“2”表示2个亚铁离子
12、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的是
A.高温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碳与足量的二氧化碳
B.氢气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用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
D.用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13、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下列操作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总装调试
B.燃料注入
C.点火发射
D.船箭分离
14、2023年5月26日晚,临街商铺突发火灾,长郡双语初二女孩淡定帮忙灭火。她告诉记者。多亏了学校经常展开安全教育。青少年一定要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室内起火时,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
B.火灾中所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C.遇到火情,及时拨打火警电话119
D.电器着火,立马用水浇灭
15、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 物质 | 目的 | 主要实验操作 |
A | CO和CO2 | 区分 |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 |
B | MnO2和KCl | 分离 | 溶解、过滤、洗涤固体并烘干;蒸发滤液 |
C | CO2(CO) | 除杂 | 点燃 |
D | CuO(C) | 除杂 | 在氧气中灼烧 |
A.A
B.B
C.C
D.D
16、琳琳妈妈做的蚝油生菜清甜爽口,汤汁好吃。生菜可为我们提供的营养素是
A.蛋白质
B.糖类
C.维生素
D.油脂
17、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大量可燃冰,主要有甲烷水合物。甲烷燃烧的微观示意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2
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分子总数不变
D.反应后生成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18、证据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和
反应生成
B.、
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则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8
C.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属于同种元素
D.在空气中铁制品比铝制品容易生锈,则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
19、在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用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压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其中a是打开止水夹的时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时压强增大是因为温度升高
B.a点处的压强等于大气压
C.a点的温度已经接近室温
D.a点后气压增大是由于水倒吸入集气瓶
20、家庭劳动增强责任感。下列利用“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原理来灭火的是
A.取走烤肉炉内的木炭
B.关闭煤气阀门熄火
C.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
D.用水浇灭晚会的篝火
21、下列物质在O2中充分燃烧时,不会产生CO2的是
A.C2H2
B.NH3
C.C2H5OH
D.CO
22、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编号 | A | B | C | D |
实验方案 | ||||
实验目的 |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 探究燃烧条件之一是可燃物 | 探究铁钉生锈时O2是否参与反应 | 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
A.A
B.B
C.C
D.D
2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 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 | 试剂及方法 |
A | CaO(CaCl2) |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B | Cu(CuO) |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
C | Na2SO4溶液(Na2CO3) | 加入过量稀硫酸 |
D | CO2(HCl) | 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足量NaOH溶液的洗气瓶 |
A.A
B.B
C.C
D.D
24、镍具有很好的可塑性、耐腐蚀性和磁性,因此广泛用于飞机、雷达等各种军工制造业。如图是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镍原子质子数为28
B.镍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
C.镍原子结构示意图中m=28,n=16
D.镍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25、煤的燃烧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通过煤的综合利用可获得多种产品,有很多用途,其中汽油、煤油等可以作为液体燃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加工成汽油、煤油等液体燃料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B.石油分馏出汽油、柴油等多种产品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C.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污染空气的主要物质
D.煤是复杂的混合物,除了含有碳、氢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硫、氮等元素
26、2023年“中国旅游日”活动中发布了首个中国省级旅游目的地“低碳旅行报告”。下列不符合“低碳旅行”行为的是
A.提倡全民自驾游
B.尽可能设置步行道
C.少用一次性用品
D.倡导光盘行动
27、钙元素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对人类生命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1)在元素周期表中,钙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钙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0
B.钙元素的元素符号为Ca
C.钙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g
D.钙离子的核外有20个电子
(2)钙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2价,可知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个,钙离子的符号表示为_____。
(3)自然界中含钙的化合物以碳酸钙最常见,珍珠中主要含碳酸钙,珍珠首饰容易受稀盐酸腐蚀,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原因_____。
28、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重要工具。用化学用语(或名称)填空。
两个铜原子_____,FeSO4的名称是_____,写出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并标出磷元素的化合价_____。
29、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如图1所示。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1中所收集的气体为___________,如何检验_______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组成的。
(2)图2是用来净化天然水的简易装置,下面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能杀菌消毒 B.能得到纯净水
C.能把硬水变为软水 D.能使天然水变得无色澄清
(3)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
(4)图3是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示意图,其中活性炭池的作用是___________。
某同学用 检验所得自来水是否为硬水。
(5)小刚发现一些化学实验常在容器中放少量的水,但作用各不相同,试回答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水的作用。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排水法收集气体
A集气瓶中的水 ;
B集气瓶中的水 ;
C集气瓶中的水 。
30、有下列物质:①硫粉;②水;③液态空气;④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固体剩余物;⑤二氧化硫;⑥铜;⑦过氧化氢。其中属于单质的是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均填序号)
31、信息阅读:
用小刀将某金属切下一小块投入水中,它浮在水面上,并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放出气体。此金属在水面上急速转动、发出嘶嘶的声音,并立刻熔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小球,过一会儿小球逐渐变小,最后完全消失。请归纳出这种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_____,化学性质_____。
32、“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根据以下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一中开可乐的瓶盖,观察到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______有关。
(2)实验二中产生浮渣更多的是______(填“硬水”或“软水”)。
(3)实验三中观察到木条燃烧,玻璃棒不燃烧,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
(4)实验四中观察到高锰酸钾溶于水形成紫红色溶液,而碘几乎不溶于水,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______有关。
33、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1)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_________,反应后溶液的颜色为_________色。
(2)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该反应是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
34、(1) 现有①水银;②“农夫山泉”矿泉水;③冰水混合物;④稀有气体;⑤净化后的空气;⑥蒸馏水;⑦啤酒;⑧加热KMnO4后的残余固体;⑨液氧;⑩四氧化三铁。 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有 (填序号,下同)_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______。
(2)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实验前,要在盛氧气的集气瓶里装上少量水或细沙,目的是____________。
35、我国能源消耗主要来自煤炭。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使煤充分燃烧,通常将煤制成蜂窝状,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煤经常要进行脱硫处理,这是因为煤在未脱硫的情况下燃烧,会产生___(填化学式),排放到大气中会形成酸雨。
36、复学防疫,化学助力。
(1)起床后,测体温。
测体温时水银体温计中汞柱会上升的微观原因是:_______。
(2)上学时,戴口罩。
使用较普遍的是一次性医用口罩,它对颗粒物、病毒、细菌起一定的______(填“过滤”或“吸附”)作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3)到校后,勤消毒。
过氧乙酸用于教室消毒,其化学性质不稳定,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4O3=2C2H4O2+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过氧乙酸有强腐蚀性,当皮肤沾染过氧乙酸消毒液原液时,应________。
(4)用餐时,讲营养。
如午餐仅食用米饭、红烧肉、鸡蛋汤、牛奶,从均衡营养角度出发还应补充的一种营养素是________。
37、实验室现有高锰酸钾、稀硫酸、稀盐酸、石灰石、棉花及以下仪器:
(1)上述仪器中⑥⑨的名称分别是⑥_______;⑨_______。
(2)选用上述药品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
(3)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刚开始冒气泡不能立即收集的原因是_______;判断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
(4)实验室利用上述药品制取并收集氧气所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填序号);装配仪器时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
A.从上往下,从左到右 B.从下往上,从左到右
C.从上往下,从右到左 D.从下往上,从右到左
38、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
(2)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3)林月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她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作为发生装置,你认为A装置中还缺少___;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若实验时用过氧化氢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填序号)
A.生成物中只有氧气
B.不需加热
C.需加热
(5)实验室若用双氧水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
39、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用化学符号填空
①钠离子_____ ②+2价的铁元素________
③锡元素____ ④由2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的分子____
(2)用下列字母序号填空:
a.明矾 b.氢氧化钠 c.氮气 d.活性炭
①_____用于沉降水中悬浮颗粒 ②______用于吸附冰箱中气味
③____用于电解水时增强水的导电性 ④______用于粮食保护气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__________
③镁在空气中燃烧______
④少量CuSO4溶液滴入NaOH稀溶液中生成Cu(OH)2沉淀和Na2SO4溶液_____
40、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哪三个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