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化学反应Cu +4HNO3(浓)=Cu(NO3)2 +2X↑+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NO
B.该反应可以采用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制取X
C.铜的化合价由0上升到+2
D.该反应涉及的物质构成的微粒有原子、分子和离子
2、下列有关图像表示错误的是
A.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 B.用红磷燃烧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C.等质量的镁条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 | D.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
A.A
B.B
C.C
D.D
3、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氯化锌
B.氯酸钾
C.氢氧化镁
D.一氧化碳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 L氢气和1 L氧气反应能生成2L水
B.蜡烛完全燃烧后,蜡烛没有了,这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C.只有固、液体间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如果有气体参与就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四氧化三铁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铁丝与氧气质量和
5、“价类二维图”反映的是元素化合价与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是学习化学元素及其组成物质相关知识的重要模型和工具。依据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为混合物
B.X点对应的物质只有一种
C.Y点对应的物质为CO2
D.CO可与Ca(OH)2反应生成CaCO3
6、氧气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具有助燃性,常用作燃料
B.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利用的是液氧、液氮的沸点不同
C.家用制氧机有的是通过吸附空气中的氮气得到较纯的氧气,该过程氧分子未发生变化
D.自然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同时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7、逻辑推理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含氢元素的可燃物燃烧一定生成水,所以燃烧生成水的可燃物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B.化学变化常常伴随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两者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D.元素指的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8、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将酒精灯灯芯拨得松散些,可使火焰变旺,原理是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B.用水灭火其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用装有液态二氧化碳的灭火器灭火
D.加油站、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
9、下列关于氧气、二氧化碳的认识错误的是
A.氧气具有可燃性
B.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
C.二氧化碳可用于制汽水
D.可用澄清石灰水区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10、某化学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各物质的分子数目、质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反应为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变少
C.X与 Z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28∶34
D.参加反应的 X与 Y的质量比为 14∶3
11、以下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白醋
B.空气
C.氧气
D.矿泉水
12、螺蛳粉是一种风味独特的小吃,其臭味的来源之一是半胱氨酸(化学式为),它能分解出具有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气体。下列关于半胱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半胱氨酸是混合物
B.半胱氨酸是由、
、
、
、
五种元素组成的
C.半胱氨酸分子由3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2个氧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
D.半胱氨酸中碳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
13、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a、b、c的溶解度大小为a>b>c
B.a中含少量b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C.t2℃时,50g物质a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溶液100g
D.把t2℃时,a、b、c三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14、石墨烯由石墨制成,科学家用石墨烯膜制成“筛子”。当海水流过该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烯与C60的结构相同
B.石墨烯常温下可还原氧化铜
C.“筛掉”氯化钠的过程类似于吸附操作
D.上述过程可应用于海水淡化
15、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
A. 检查气密性
B. 读液体体积
C. 过滤悬浊液
D. 熄灭酒精灯
16、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归纳与整理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守恒观 | B、分类观 |
①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 ②某物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以推测出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③发生分解反应时,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改变。 | ①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②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③H2、C、CO都可以作还原剂。 |
C、微粒观 | D、能量观 |
①冰和干冰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②水银和银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③氯化钠和硫酸铜都是由离子构成的。 | ①化石燃料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②镁和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 ③碳和二氧化碳反应放出热量。 |
A.A
B.B
C.C
D.D
17、2022年4月29日《科技日报》报道“我国科学家实现CO2到葡萄糖和油脂的人工合成”,合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B.该反应前后共涉及两种氧化物
C.丙物质由8个原子构成
D.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丁的质量比是7:8
18、结构决定性质是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g和Mg2+的化学性质不同,因为它们的电子层数不同
B.氧元素和氯元素的种类不同,因为它们的质子数不同
C.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因为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19、下列有关生活经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刀片上涂油可防止生锈
B.用汽油可洗去衣服上的油渍
C.用食醋可除去热水瓶内的水垢
D.经常用钢丝球洗刷铝锅可延长使用寿命
20、如图是初中化学中的实验,下列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中只发生了 物理变化 | B.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 C.探究分子运动 | D.利用如图实验反 应原理可设计一种 灭火器 |
A.A
B.B
C.C
D.D
21、 大国重器彰显中国实力,化学助力科学成果转化应用。歼-20是高态势感知、高机动性的隐形战斗机。其中隐身材料的合成原料之一为间苯二胺(C6H8N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间苯二胺属于有机化合物
B.间苯二胺由碳、氢、氮元素组成
C.1个间苯二胺分子由16个原子构成
D.间苯二胺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4
2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香醋
B.硬铝
C.空气
D.液氮
23、库水经净化后,成为自来水走进千家万户。下面是人们生活用水的四个情景,其中描述错的是
A.帮妈妈洗碗:向水中加入的洗洁精可以溶解油污
B.给花草浇水:水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C.为长辈沏茶:茶叶悬浮于水中不能形成溶液
D.给鱼缸换水:水中生物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呼吸
24、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需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屠呦呦发现并提取了青蒿素
B.门捷列夫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
C.道尔顿确定了空气的组成
D.拉瓦锡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25、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是
A.拉瓦锡
B.阿伏伽德罗
C.张青莲
D.道尔顿
26、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 L氢气和1 L氧气反应能生成2 L水
B.蜡烛完全燃烧后,蜡烛没有了,这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C.10 g冰受热熔化成10 g水,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铁丝与氧气的质量之和
27、下图为自来水厂净化流程,自然界中的水经下图所示过程处理后,成为质检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的自来水。回答下列问题:
上述净水过程中,能消除天然水臭味的过程是___,能将固体不溶物分离出去的过程是____。
28、小军寒假打算外出旅行,在超市买了几盒“自热火锅”在旅途享用“自热火锅。主要由食料包和发热包组成,发热包的主要成分为生石灰、熔烧硅源土、活性炭、铁粉、铝粉、碳酸钠等。食用方法如图所示。
请回答:
(1)发热包发热的一种原理是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专家提醒,“自热火锅”虽然方便,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使用前要认真阅读产品使用说明,并严格按照提示内容操作,特别是不要在汽车等密闭、狭小环境中使用,避免明火。测试人员对发热包遇水反应时所释放的气体进行检测,发现含有氢气。你认为除了防止被高温烫伤外,还要防止______。
29、回答下列问题:
(1)洗涤剂能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使植物油在水中_________________,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使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乳浊液稳定性增强,乳化后的小液滴能随水流动。
(2)碘酒中溶剂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3)不能用锡制灯泡的灯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下图中①、②为铝元素、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硫元素属于 __________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铝元素的质子数是 __________ ,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__________ 。
(3)C粒子符号为 __________ ,属于 __________ (填“原子”、“阴离子”或“阳离子”);若D为原子,则x= __________ 。
(4)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__________ (填序号)
(5)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__________ (填序号),在化学反应中易 __________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1、图甲为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A、B、C、D、E为五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
(2)D和E表示的元素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形成化合物,这种化合物用化学式表示为___________;
(3)B、C、D、E原子结构示意图中,与镁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__;
(4)已知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周期数相同,则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在第___________周期。
32、如图是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粒子共表示___________种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3、近年来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
(1)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火箭所用的燃料液态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
(2)天宫空间站通过电解水为字航员供氧。下图为实验室模拟电解水的装置,其中收集到氧气的试管是______。(填“a”或“b”)
(3)空间站内,用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和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
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②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不变(写1点即可)。
③从实际应用的角度看,该反应的作用是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4、碳是人类接触得最早、利用得最多的元素之一,由所学知识回答:
(1)焙烧硅藻土、活性炭都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起到_______作用。
(2)激光打印机是常见的办公用品。它所用墨粉的主要成分是极细的碳粉,打印出的文字可以长时间保存的原因是_______。
35、请根据图示完成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指出基本反应类型,并填写与物质有关的化学性质。
(1)CO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反应,利用了氧气的_________性。
(2)用碳和氧化铜炼铜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利用了碳的______性。
36、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观察化学方程式可得到很多信息。请你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你得到的三点信息。
(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
37、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一种气体,请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回答相关的问题:
(1)某同学选用 A 装置制取氧气,在连接玻璃管和带孔橡皮塞时,玻璃管不容易插入橡皮塞,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在试管中装入适量的紫黑色固体物质后,还需在试管口放上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
(2)实践证明用 B 装置制氧气比 A 装置具有很多优点,主要优点有_________(填字母)。
a.安全 b.气密性好 c.节约能源 d.产生氧气多
(3)若用 D 装置收集氧气,发现氧气不纯,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答一点);若用G装置代替D收集氧气,氧气从____(填“m”或“n”)进。
(4)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根据以上信息,实验室制取氨气时,应选择上图中______(发生和收集)装置(填字母编号)。
(5)实验结束,同学们就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展开讨论,大家提出除了用手紧握的方法外,还可以用酒精灯微热或用_______ 捂住容器等方法,若装置不漏气,导管口就会有气泡冒出。若要检查图中C装置的气密性,其方法如图所示,当缓慢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_________(填字母)。
a.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
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
d.注射器内有液体
38、学习了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氧化铜(CuO)能否起到类似二氧化锰的催化剂作用呢?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
【猜想】:
Ⅰ、氧化铜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Ⅱ、氧化铜参与反应产生氧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Ⅲ、氧化铜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
用天平称量0.2g氧化铜(CuO),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1)填写下表:
步骤③现象 | 步骤⑥结果 | 步骤⑦现象 | 结论 | |
溶液中有气泡放出,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猜想Ⅰ、Ⅱ不成立;猜想Ⅲ成立。 | |
(2)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氧化氢能被氧化铜催化分解放出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4)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过氧化氢在70℃以上会较快分解产生氧气。为了验证加热过氧化氢也可以产生氧气,同学们选择如图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产生大量气泡,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没有复燃,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分析原因后,采用了排水法收集气体,再检验,证明加热双氧水也可产生氧气。
39、根据下列要求写出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名称下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1)氢气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丝在氧气中完全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
(3)硫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
40、足量的盐酸与500克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