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海东八年级质量检测化学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6题,共 130分)
  • 1、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证明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证明二氧化碳一般不可燃、不助燃、密度大于空气

    证明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

    证明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A.A

    B.B

    C.C

    D.D

  • 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实验操作的是

    A.向两份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不断加入镁粉和锌粉

    B.向一定量的氯化锌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加入镁粉

    C.等质量的镁、铁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D.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的混合物

  • 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二氧化锰中滴加过氧化氢溶液

    B.向一定量大理石(杂质不参加反应)中滴加稀盐酸

    C.密闭容器中燃烧一定量红磷

    D.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在有、无二氧化锰下反应

  • 4、下列现象可以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的是

    A.100g酒精和100g水混合在一起,质量等于200g

    B.10g水可以结成10g冰

    C.纸在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后化为灰烬,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

    D.敞口放置的酒精因挥发而越来越少

  • 5、2022年8月重庆北碚缙云山突发山火,为灭火,经过艰辛努力开辟了一条隔离带阻止了火势的蔓延。隔离带能灭火的原因是

    A.隔离带将氧气隔绝了

    B.隔离带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

    C.隔离带将没有着火的植被与火场隔绝

    D.以上都正确

  • 6、我国科学家发现的新冠治疗药千金藤素(C37H38N2O6)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下列关于千金藤素(C37H38N2O6)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含有四种非金属

    B.该物质由83个原子构成

    C.该物质中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9:3

    D.该物质的每个分子中含有1个氮分子

  • 7、如图所示为消防喷淋头及其结构图。发生火灾时,当喷淋头附近温度升高到喷淋头的设定值时,热敏球内的丙三醇()会将外层玻璃胀破,从而使密封件失去支撑,喷淋头自动喷水灭火。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消防喷淋头应安装在靠近燃气灶火焰的位置

    B.丙三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8:3

    C.玻璃球胀破是因为丙三醇受热使分子间空隙变大

    D.喷水灭火是因为冷水通过热传递降低了可燃物着火点

  • 8、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熄灭酒精灯

    B.   加热液体

    C.   取用固体

    D.   振荡试管

  • 9、武汉是百湖之市,江河纵横,水资源丰富。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冰水共存物是混合物

    B.可用明矾对自来水杀菌消毒

    C.生活中通过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D.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 10、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氮分子的是

    A.2N2

    B.2N

    C.N2

    D.2N2O

  • 11、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B.工业污水未处理可以排放

    C.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

    D.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如图有关实验技能的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量取液体体积

    B.熄灭酒精灯

    C.加热液体

    D.取用固体

  • 13、绿原酸(化学式为)是一种中药的提取物。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三种元素组成

    B.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6:9

    C.相对分子质量为354g

    D.绿原酸是由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9个氧原子构成

  • 14、鉴别、检验、除杂与分离是进行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化肥

    取样,分别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B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杂质

    加入适量的溶液,过滤

    C

    检验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是否变质

    取样,滴加酚酞溶液,观察颜色

    D

    从KCl和的混合物中回收

    加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

    A.A

    B.B

    C.C

    D.D

  • 15、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森林失火时,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B.电线老化着火,马上用水浇灭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若洒出的酒精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灭

    D.木柴架空有利于促进燃烧,是因为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 16、“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废旧杂志应投入的垃圾箱是

    A.

    B.

    C.

    D.

  • 17、如图,把质量与浓度都相同的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混合,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混合后溶液的pH=7

    B.混合前后水分子的数目不变

    C.混合后滴入紫色的石蕊溶液可变红

    D.混合后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6%

  • 18、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工业废水只要是无声透明就可以直接排放

    B.使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长期饮用蒸馏水有利于身体健康

    D.地球上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19、物质由微粒构成。下列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氨气、铁

    B.干冰、氧气

    C.金刚石、汞

    D.硫酸铜、氮气

  • 20、辩证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①CO2能产生温室效应,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②煤加工的产物包括煤焦油、煤气、焦炭和粗氨水等

    ③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的

    ④同一种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单质,单质可能存在复杂的分子结构

    ⑤推广车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⑥等质量的两份固体加热制取氧气,如图可表示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 21、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模拟工业炼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网罩的作用是提高火焰温度

    B.b处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CO2

    C.反应一段时间后a处固体质量增大

    D.可在装置末端放一只燃着的酒精灯处理尾气

  • 22、自然界的物质众多,所以必须分类学习。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

    的是

    A.氧气、水、空气

    B.干冰、乙醇、冰水混合物

    C.铁、大理石、过氧化氢溶液

    D.C60、石灰水、沼气

  • 23、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污染后却会给人类造成灾难。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面各项措施中可以采用的是   

    ①抑制水中所用动植物的生长;

    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③禁止使用农药化肥;

    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⑤采取措施减少空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含量,防止生成酸雨.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 2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测定溶液的pH

    C.配制溶液

    D.加热液体

  • 25、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H       ②Al3+             

    A.①表示2个氢分子

    B.②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③表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由④可知钛的原子序数为22

  • 2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

    20

    m

    16

    14

    反应后的质量/g

    4

    6

    60

    50

    A.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是1:4

    B.m的数值为64

    C.反应中Z、W的质量变化之比为6:5

    D.Y一定是化合物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7、用化学用语表示:

    (1)两个氢原子______

    (2)三个甲烷分子______

    (3)两个氢氧根离子______

    (4)两个亚铁离子______

    (5)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6)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

    (7)最常用的溶剂是______

  • 28、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如图中的信息。

    (1)______

    (2)______

    (3)______

    (4)______

  • 29、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铝原子_____________

    (2)标出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

    (3)表示的微粒符号_____________

  • 30、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1)人类的生活中离不开能源,下列设备的运行中需要消耗化石能源的是_____(填编号)。

     

    A. 燃烧航空煤油

    B. 利用太阳热量

    C. 燃烧液态氢气

    D. 利用光伏电

    2)人若长期饮用硬水易患肾结石,下列水源中一定属于软水的是_____(填编号)。

    A 矿泉水 B 蒸馏水

    C 海水 D 杉木河水

    3)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常常利用活性炭来净化水,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填编号)。

    A 稳定性 B 可燃性

    C 吸附性 D 还原性

    4)中国C919飞机用高温陶瓷材料Si3N4中氮元素为-3价,硅元素化合价是_____(填编号)

    A -3 B +3

    C +4 D +4

  • 31、Ⅰ生产、生活,化学相关。请选择合适的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1)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_____

    (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

    (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______

    (4)能使灼热氧化铜还原的固体是______

    Ⅱ复学防疫,化学助力。

    (5)起床后,测体温。测体温时水银体温计中汞柱会上升的是汞原子_____

    (6)上学时,戴口罩。制作口罩用的无纺布面料主要是聚丙烯【(C3H6)n】,聚丙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戴口罩利用到的化学原理是:_____

    (7)到校后,勤消毒。过氧乙酸用于教室消毒,其化学性质不稳定,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4O3=2C2H4O2+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用于手部消毒的75%酒精溶液属于易燃物,使用时要注意安全,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 32、(5分)【材料一】洪泽县交通局南侧的河流,已被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牛奶包装盒等挤占了半个河道…”【材料二】今年我国西南地区遇到了百年罕见的干旱,给当地居民带来极大的生活困难,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警钟已经敲响,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刻不容缓,节约用水、爱护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1)沿岸居民能闻到垃圾散发的臭味,这是因为分子

    (2)采用 操作可以除去污水中的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等。

    (3)自然界的水常常遭到人为污染。如使用含磷洗衣粉的生活污水会造成水中藻类大量繁殖,使水质恶化。这里的是指

    元素   原子   离子   分子

    (4)以下做法中错误的是  

    在我国的北方农业和园林浇灌改漫灌为喷灌、滴灌;

    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使其软化。

    (5)面临淡水资源的短缺,化学老师唐××倡议一水多用。请你举出生活中的一项具体措施

     

  • 33、2022年2月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和张家口圆满落下帷幕。

    Ⅰ.人文冬奥

    (1)冬奥村为了给运动员补充营养,准备了丰富多样的食物。一位运动员自助选择了米饭、水煮鱼片、红烧肉、麻婆豆腐,从均衡膳食角度看,你认为他还需要补充的营养物质是______

    (2)北京理工大学研发的直饮水处理技术,为冬奥场馆提供高品质安全用水,可向该直饮水中加入________来检验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________

    Ⅱ.绿色冬奥

    (3)首次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二氧化碳的循环利用,能有效缓解________等环境问题。制冰时,液态二氧化碳蒸发为气态,分子间间隙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面向未来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结构,减少屋顶所用钢材2800吨。写出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Ⅲ.科技冬奥

    (5)冬奥会“飞扬”火炬科技亮点之一是采用氢气作为燃料,其优点是______(答出一点);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6)火炬由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成的外壳和燃烧罐,破解了火炬外壳在1000℃高温制备过程中起泡、开裂等难题,火炬呈现“轻、固、美”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纤维复合材料与相同体积的铝合金相比轻

    B.这一材料具有高强度、耐腐蚀、耐高温等特点

    C.火炬燃烧罐以碳纤维材质为主,所以碳不能燃烧

    (7)礼仪们穿着的轻便防寒服是用“石墨烯”制成的。实际上石墨烯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只是难以剥离出单层结构。石墨烯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厚1毫米的石墨大约包含300万层石墨烯。石墨烯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簿且坚硬、透光度好、导热性强、导电率高、结构稳定等特性。根据其层数不同,石墨烯一般可以分成单层石墨烯、双层石墨烯、三层石墨烯和多层石墨烯。层数不同,石墨烯的性能也不同,如图乙所示。

    ①石墨烯是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②由图乙可知,导热性最好的是_______石墨烯(填序号)。

    a.单层     b.双层     c.三层     d.四层     e.五层

    ③金刚石、石墨烯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是_______

    A 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B 金刚石、石墨烯和C60由不同原子构成

    C 金刚石、石墨烯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34、用适当的数字和化学用语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

    (2)两个铝离子______

    (3)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 3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

    (3)小彭同学设计了如图乙装置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F中的现象是  

    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  

     

  • 36、火柴头上主要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硫黄、玻璃粉;火柴盒两边的摩擦层是由红磷和玻璃粉调和而成的。火柴着火的主要过程是:①火柴头在火柴盒上划动时产生的热量使磷燃烧;②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氯酸钾分解;③氯酸钾分解产生的氧气与硫反应,放出的热量使火柴梗着火。

    请写出以上:①反应的表达式(符号表达式)_____。反应类型:_____

    ②中的反应表达式_____。反应类型:_____

    ③中的反应表达式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 10分)
  • 37、结合实验回答问题

    1)铜、铁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

    ①A图所示实验的目的是什么______

    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______

    通过B图所示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什么______

    2)用氯化钠配制50g15%  的氯化钠溶液。操作流程如图

    要配制50g15% 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质量_______g

    应选取________(填“50mL ”“25mL ”)量筒量取蒸馏水。

    若检测发现氯化钠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由(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氯化钠固体不纯 B 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C 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D 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 38、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仪器m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用装置C收集CO2气体时,气体应从_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4)下列气体中,只能用装置D而不能用装置C收集的是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H2②N2③O2

四、简答题 (共2题,共 10分)
  • 39、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属于_______(填金属非金属")元素,它与11号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2)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排布规律是_____ , 且周期数与原子核外的________相等。

    3)单质铁在8号元素形成的单质中燃烧的主要试验现象是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该实验要预先在瓶底留有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 40、小明进行了下列实践活动。

    (1)实践1: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的沉淀。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Cl3 + 3NaOH = 3NaCl + ______

    (2)实践2:用蜡烛进行了下列活动。

    ① 活动1:取一根小木条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与火焰接触的部分,最外侧有明显的烧焦痕迹,该现象说明________

    ② 活动2:如图,向烧杯中倒入二氧化碳,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③ 活动3:将燃烧的蜡烛熄灭后,用燃着的火柴接触白烟,白烟燃烧并引燃蜡烛。白烟能够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0
题数 40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探究题
四、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