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设计 | ||||
实验目的 | 证明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证明二氧化碳一般不可燃、不助燃、密度大于空气 | 证明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 | 证明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
A.A
B.B
C.C
D.D
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实验操作的是
A.向两份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不断加入镁粉和锌粉
B.向一定量的氯化锌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加入镁粉
C.等质量的镁、铁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D.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的混合物
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二氧化锰中滴加过氧化氢溶液
B.向一定量大理石(杂质不参加反应)中滴加稀盐酸
C.密闭容器中燃烧一定量红磷
D.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在有、无二氧化锰下反应
4、下列现象可以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的是
A.100g酒精和100g水混合在一起,质量等于200g
B.10g水可以结成10g冰
C.纸在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后化为灰烬,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
D.敞口放置的酒精因挥发而越来越少
5、2022年8月重庆北碚缙云山突发山火,为灭火,经过艰辛努力开辟了一条隔离带阻止了火势的蔓延。隔离带能灭火的原因是
A.隔离带将氧气隔绝了
B.隔离带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
C.隔离带将没有着火的植被与火场隔绝
D.以上都正确
6、我国科学家发现的新冠治疗药千金藤素(C37H38N2O6)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下列关于千金藤素(C37H38N2O6)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含有四种非金属
B.该物质由83个原子构成
C.该物质中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9:3
D.该物质的每个分子中含有1个氮分子
7、如图所示为消防喷淋头及其结构图。发生火灾时,当喷淋头附近温度升高到喷淋头的设定值时,热敏球内的丙三醇()会将外层玻璃胀破,从而使密封件失去支撑,喷淋头自动喷水灭火。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消防喷淋头应安装在靠近燃气灶火焰的位置
B.丙三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8:3
C.玻璃球胀破是因为丙三醇受热使分子间空隙变大
D.喷水灭火是因为冷水通过热传递降低了可燃物着火点
8、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熄灭酒精灯
B. 加热液体
C. 取用固体
D. 振荡试管
9、武汉是百湖之市,江河纵横,水资源丰富。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冰水共存物是混合物
B.可用明矾对自来水杀菌消毒
C.生活中通过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D.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10、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氮分子的是
A.2N2
B.2N
C.N2
D.2N2O
11、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B.工业污水未处理可以排放
C.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
D.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如图有关实验技能的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量取液体体积
B.熄灭酒精灯
C.加热液体
D.取用固体
13、绿原酸(化学式为)是一种中药的提取物。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三种元素组成
B.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6:9
C.相对分子质量为354g
D.绿原酸是由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9个氧原子构成
14、鉴别、检验、除杂与分离是进行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鉴别化肥 | 取样,分别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
B |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 | 加入适量的 |
C | 检验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是否变质 | 取样,滴加酚酞溶液,观察颜色 |
D | 从KCl和 | 加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 |
A.A
B.B
C.C
D.D
15、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森林失火时,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B.电线老化着火,马上用水浇灭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若洒出的酒精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灭
D.木柴架空有利于促进燃烧,是因为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16、“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废旧杂志应投入的垃圾箱是
A.
B.
C.
D.
17、如图,把质量与浓度都相同的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混合,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混合后溶液的pH=7
B.混合前后水分子的数目不变
C.混合后滴入紫色的石蕊溶液可变红
D.混合后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6%
18、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工业废水只要是无声透明就可以直接排放
B.使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长期饮用蒸馏水有利于身体健康
D.地球上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19、物质由微粒构成。下列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氨气、铁
B.干冰、氧气
C.金刚石、汞
D.硫酸铜、氮气
20、辩证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①CO2能产生温室效应,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②煤加工的产物包括煤焦油、煤气、焦炭和粗氨水等
③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的
④同一种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单质,单质可能存在复杂的分子结构
⑤推广车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⑥等质量的两份固体加热制取氧气,如图可表示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1、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模拟工业炼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网罩的作用是提高火焰温度
B.b处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CO2
C.反应一段时间后a处固体质量增大
D.可在装置末端放一只燃着的酒精灯处理尾气
22、自然界的物质众多,所以必须分类学习。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
的是
A.氧气、水、空气
B.干冰、乙醇、冰水混合物
C.铁、大理石、过氧化氢溶液
D.C60、石灰水、沼气
23、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污染后却会给人类造成灾难。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面各项措施中可以采用的是
①抑制水中所用动植物的生长;
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③禁止使用农药化肥;
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⑤采取措施减少空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含量,防止生成酸雨.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2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测定溶液的pH
C.配制溶液
D.加热液体
25、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H ②Al3+ ③ ④
A.①表示2个氢分子
B.②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③表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由④可知钛的原子序数为22
2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物质 | X | Y | Z | W |
反应前的质量/g | 20 | m | 16 | 14 |
反应后的质量/g | 4 | 6 | 60 | 50 |
A.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是1:4
B.m的数值为64
C.反应中Z、W的质量变化之比为6:5
D.Y一定是化合物
27、用化学用语表示:
(1)两个氢原子______;
(2)三个甲烷分子______;
(3)两个氢氧根离子______;
(4)两个亚铁离子______;
(5)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6)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
(7)最常用的溶剂是______。
28、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如图中的信息。
(1)______;
(2)______;
(3)______;
(4)______。
29、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铝原子_____________。
(2)标出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
(3)表示的微粒符号_____________。
30、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1)人类的生活中离不开能源,下列设备的运行中需要消耗化石能源的是_____(填编号)。
| |||
A. 燃烧航空煤油 | B. 利用太阳热量 | C. 燃烧液态氢气 | D. 利用光伏电 |
(2)人若长期饮用硬水易患肾结石,下列水源中一定属于软水的是_____(填编号)。
A 矿泉水 B 蒸馏水
C 海水 D 杉木河水
(3)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常常利用活性炭来净化水,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填编号)。
A 稳定性 B 可燃性
C 吸附性 D 还原性
(4)中国C919飞机用高温陶瓷材料Si3N4中氮元素为-3价,硅元素化合价是_____(填编号)
A -3 B +3
C +4 D +4
31、Ⅰ生产、生活,化学相关。请选择合适的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1)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_____;
(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
(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______;
(4)能使灼热氧化铜还原的固体是______。
Ⅱ复学防疫,化学助力。
(5)起床后,测体温。测体温时水银体温计中汞柱会上升的是汞原子_____。
(6)上学时,戴口罩。制作口罩用的无纺布面料主要是聚丙烯【(C3H6)n】,聚丙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戴口罩利用到的化学原理是:_____。
(7)到校后,勤消毒。过氧乙酸用于教室消毒,其化学性质不稳定,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4O3=2C2H4O2+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用于手部消毒的75%酒精溶液属于易燃物,使用时要注意安全,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2、(5分)【材料一】洪泽县交通局南侧的河流,已被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牛奶包装盒等挤占了半个河道…”【材料二】今年我国西南地区遇到了百年罕见的干旱,给当地居民带来极大的生活困难,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警钟已经敲响,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刻不容缓,节约用水、爱护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1)沿岸居民能闻到垃圾散发的臭味,这是因为分子 。
(2)采用 操作可以除去污水中的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等。
(3)自然界的水常常遭到人为污染。如使用含磷洗衣粉的生活污水会造成水中藻类大量繁殖,使水质恶化。这里的“磷”是指 。
①元素 ②原子 ③离子 ④分子
(4)以下做法中错误的是 。
①在我国的北方农业和园林浇灌改漫灌为喷灌、滴灌;
②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③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④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使其软化。
(5)面临淡水资源的短缺,化学老师唐××倡议“一水多用”。请你举出生活中的一项具体措施 。
33、2022年2月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和张家口圆满落下帷幕。
Ⅰ.人文冬奥
(1)冬奥村为了给运动员补充营养,准备了丰富多样的食物。一位运动员自助选择了米饭、水煮鱼片、红烧肉、麻婆豆腐,从均衡膳食角度看,你认为他还需要补充的营养物质是______。
(2)北京理工大学研发的直饮水处理技术,为冬奥场馆提供高品质安全用水,可向该直饮水中加入________来检验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________。
Ⅱ.绿色冬奥
(3)首次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二氧化碳的循环利用,能有效缓解________等环境问题。制冰时,液态二氧化碳蒸发为气态,分子间间隙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面向未来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结构,减少屋顶所用钢材2800吨。写出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Ⅲ.科技冬奥
(5)冬奥会“飞扬”火炬科技亮点之一是采用氢气作为燃料,其优点是______(答出一点);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6)火炬由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成的外壳和燃烧罐,破解了火炬外壳在1000℃高温制备过程中起泡、开裂等难题,火炬呈现“轻、固、美”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纤维复合材料与相同体积的铝合金相比轻
B.这一材料具有高强度、耐腐蚀、耐高温等特点
C.火炬燃烧罐以碳纤维材质为主,所以碳不能燃烧
(7)礼仪们穿着的轻便防寒服是用“石墨烯”制成的。实际上石墨烯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只是难以剥离出单层结构。石墨烯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厚1毫米的石墨大约包含300万层石墨烯。石墨烯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簿且坚硬、透光度好、导热性强、导电率高、结构稳定等特性。根据其层数不同,石墨烯一般可以分成单层石墨烯、双层石墨烯、三层石墨烯和多层石墨烯。层数不同,石墨烯的性能也不同,如图乙所示。
①石墨烯是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②由图乙可知,导热性最好的是_______石墨烯(填序号)。
a.单层 b.双层 c.三层 d.四层 e.五层
③金刚石、石墨烯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是_______。
A 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B 金刚石、石墨烯和C60由不同原子构成
C 金刚石、石墨烯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34、用适当的数字和化学用语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
(2)两个铝离子______;
(3)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3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
(3)小彭同学设计了如图乙装置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F中的现象是 ;
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H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 .
36、火柴头上主要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硫黄、玻璃粉;火柴盒两边的摩擦层是由红磷和玻璃粉调和而成的。火柴着火的主要过程是:①火柴头在火柴盒上划动时产生的热量使磷燃烧;②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氯酸钾分解;③氯酸钾分解产生的氧气与硫反应,放出的热量使火柴梗着火。
请写出以上:①反应的表达式(符号表达式)_____。反应类型:_____
②中的反应表达式_____。反应类型:_____
③中的反应表达式_____。
37、结合实验回答问题
(1)铜、铁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
①A图所示实验的目的是什么______?
②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______?
③通过B图所示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什么______?
(2)用氯化钠配制50g15% 的氯化钠溶液。操作流程如图
①要配制50g15% 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质量_______g。
②应选取________(填“50mL ”或“25mL ”)量筒量取蒸馏水。
③若检测发现氯化钠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由(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氯化钠固体不纯 B 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C 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D 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38、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仪器m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用装置C收集CO2气体时,气体应从_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4)下列气体中,只能用装置D而不能用装置C收集的是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H2②N2③O2
39、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属于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它与11号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构成的。
(2)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排布规律是_____ , 且周期数与原子核外的________相等。
(3)单质铁在8号元素形成的单质中燃烧的主要试验现象是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该实验要预先在瓶底留有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40、小明进行了下列实践活动。
(1)实践1: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的沉淀。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Cl3 + 3NaOH = 3NaCl + ______。
(2)实践2:用蜡烛进行了下列活动。
① 活动1:取一根小木条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与火焰接触的部分,最外侧有明显的烧焦痕迹,该现象说明________。
② 活动2:如图,向烧杯中倒入二氧化碳,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③ 活动3:将燃烧的蜡烛熄灭后,用燃着的火柴接触白烟,白烟燃烧并引燃蜡烛。白烟能够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