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从不同化学观念角度对CO和CO2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分类观:CO和CO2都属于氧化物
B.变化观: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元素观:CO和CO2都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D.结构观:CO和CO2都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化学性质相似
2、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根据如下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甲物质是氧化物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分子个数比为1:1
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3、在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中,中药“连花清瘟胶囊”起到重要作用,其主要成分之一连翘甙的化学式为C27H34O11,下列对连翘甙描述正确的是
A.连翘甙中含有 H2O 分子
B.连翘甙相对分子质量为 534g
C.连翘甙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是 27:34
D.连翘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4、学会识图能发展科学思维。下列图像与反应过程的变化趋势对应正确的是
A.①电解水一段时间
B.②向等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镁粉和锌粒
C.③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
D.④氢气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5、下列图标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A.
B.
C.
D.
6、杭州亚运会首次利用“零碳”甲醇点燃火炬。此次亚运会使用的“零碳”甲醇经过技术迭代,利用焦炉气中的氢气,与从工业尾气中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甲醇(CH3OH),每生产一吨这种甲醇可以消纳1.375吨的二氧化碳,从而实现二氧化碳资源循环利用,彰显了中国打造“碳中和”亚运会的成果。如图所示为制备甲醇(即有机物X)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化学反应生成了三种新物质
B.参加反应的 和
分子数之比为4∶1
C.该转化过程前后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D.反应中若不使用纳米纤维,甲醇的总产量会降低
7、“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关系,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的本质。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个数均未发生改变
B.丙是由两个氮原子构成
C.反应前后N、H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
D.生成物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4
8、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X、Y、乙、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物质 | X | Y | Z | W |
反应前质量/g | 2 | 37 | 20 | 4 |
反应后质量/g | 32 | 待测 | 15 | 4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W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Z、Y的质量比为5:1
D.反应后Y的质量为12g
9、海洋化学资源的利用体现了人类利用和改造物质的智慧。下列有关利用海水的方法:①海水“晒盐”;②海水“制碱”;③海水淡化;④从海水中提取镁。其中主要利用了物理变化的是
A.只有①③
B.只有③
C.①②④
D.全部是
10、在蒸馏水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固体,不断搅拌,溶解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a、c两点观察到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完全消失(整个过程不考虑水分蒸发,NaOH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OH固体溶于水是放热过程
B.a、c两点时,NaOH的溶解度相同
C.b点时,该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溶质质量分数(ω)的大小关系为ω(b)>ω(a)=ω(c)>ω(d)
11、现有等质量的 X、Y 两种金属,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 X、Y 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 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结束后生成氢气的总质量:X>Y
B.相对原子质量:X>Y
C.两种金属的活动性:Y>X
D.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Y>X
12、实验小组用pH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实验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
B.向a点时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
C.c点时的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钠
D.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
13、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物质中,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的是
A.氮气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可吸入颗粒物
14、再生水是指废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指标的水,其生产工序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A.沉降
B.吸附
C.消毒
D.过滤
15、在2023年度科学家论坛举办之际,腾冲市上榜2023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下列做法不利于创建文明宜居腾冲的是
A.植树造林,营造绿水青山
B.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C.绿色出行,积极践行低碳生活
D.将生活垃圾焚烧,减少垃圾运输量
16、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物质是化学科学的重要特征。下列物质中含有多种分子的是
A.液氧
B.空气
C.氯化钠
D.铁
17、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3:4
B.该反应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改变
C.该反应生成物的类别属于化合物和单质
D.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18、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的质量/g | 5.0 | 1.0 | 4.0 | 3.0 |
反应后的质量/g | 2.2 | 1.0 | 3.4 | m |
A.乙一定是催化剂
B.丁一定是化合物
C.m=6.4
D.参加反应的甲、丙质量比为14:3
19、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甲:将金属铜加入硝酸银溶液中
B.乙:t℃时,往饱和NaCl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
C.丙: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D.丁: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20、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验满氧气
C.过滤
D.闻药品气味
21、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CaO[Ca(OH)2] | 滴加足量的稀硫酸 |
B | NaNO3溶液(NaCl溶液) | 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过滤 |
C | CO2气体(HCl) | 通入盛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干燥 |
D | CaCl2溶液(盐酸) | 加入过量的CaCO3,过滤 |
A.A
B.B
C.C
D.D
22、“盐穴储气”是一种地下储能技术、储气时采集盐水,注水时排天然气,原理如题图所示,
请回答: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天然气主要成分是
B.从m端进气可采集盐水
C.天然气难溶于盐水
D.从n端进水可排天然气
(2)采集的盐水主要含和少量
。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将盐水蒸发结晶,可得到较纯的
C.时,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D.溶解度:
2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在CO还原Fe2O3实验中,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白色粉末
B.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蓝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把洁净的铁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溶液逐渐由无色变成蓝色
24、水受热沸腾汽化,下列有关该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分子分解成原子
B.水分子的能量增大
C.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D.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
25、2024年是奥运年,在奥运五环中填入了五种物质,图中环的相交部分是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A.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逐渐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D.产生蓝色沉淀
26、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中正确的是
A.地壳中各元素含量
B.物质的分类
C.镁离子结构示意图
D.氧化反应、化合反应关系模型
27、如下图所示,将一支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中。请回答:
①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②涉及到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8、金属镁可与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密度最小的气体。所得溶液呈碱性,可使酚酞溶液显红色,小丁同学将镁条放在水中煮沸,趁热取出部分溶液,滴加酚酞溶液变为红色,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中的红色褪去了。请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镁条与热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2)溶液中的红色裉去说明溶液的碱性发生变化是_______;
(3)请你推测,导致溶液碱性变化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
(4)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一种推测_______。
29、完成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⑴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酒精(C2H5OH)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水是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我们应该了解有关水的一些知识。
(1)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______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2)我国是淡水资源非常有限的国家,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下列行为属于浪费水的是______(填序号)。
A 洗手擦香皂时不关上水龙头
B 用洗菜水浇花
C 用洗衣水冲厕所
D 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
(3)某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是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Cl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
31、高铁酸钾(K2FeO4)是具有紫色光泽的结晶粉末。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灭藻于一体的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请完成高铁酸钾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K2FeO4+10H2O=4Fe(OH)3↓+8KOH+( )____↑
32、(1)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的是____;
(2)3个碳原子____;
(3)2个氢离子____;
(4)2N2表示_____;
33、用化学符号填空。
二个亚铁离子_____;硫离子_____;三个氨气分子_____;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
34、完成下列各题:
(1)如图为锶元素的结构示意图,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___,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该元素对应的离子为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表回答问题:
①请画出16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图中17号元素的单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②X3+与O2-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X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___。
(3)用“”和“
”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标号)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参加反应的“”和“
”分子的个数比是3:1
C.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D.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
(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W、G、H、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 W | G | H | P |
反应前质量/g | 18 | 1 | 2 | 32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26 | 2 | 12 |
反应后待测W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g,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_。
35、填空题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族 周期 | IA |
| 0 | |||||
1 | 1H 1.008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2He 4.003 |
2 | 3Li 6.941 | 4Be 9.012 | 5B 10.81 | 6C 12.01 | 7N 14.01 | 8O 16.00 | 9F 19.00 | 10Ne 20.18 |
3 | 11Na 22.99 | 12Mg 24.31 | 13Al 26.98 | 14Si 28.09 | 15P 30.97 | 16S 32.06 | 17Cl 35.45 | 18Ar 39.95 |
(1)查出碳的相对原子质量: ,画出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2)11号元素和16号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填序号)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电子数不同
(4)利用元素周期表,人们对元素的认识进入全新的飞跃时期.近日,俄罗斯科学家宣布他们将人工合成第118号元素,则此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
(5)周期表中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第三周期开头元素和靠近尾部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为和
,它们的单质易发生如图所示变化: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
36、填空
(1)请使用正确的化学符号填空:
①2个氮气分子______;
②碳酸钠的构成粒子是Na+和______。
③标出氯酸钾中氨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2)化学知识在水源清洁、金属应用、空气治理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④硬水给人们带来许多危客。日常生活中可用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
⑤水的净化过程中常用到活性炭,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
⑥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⑦硬铝是铅镁合金,用途广泛。硬铝的熔点______(填“大于”或“小于”)铝单质。
⑧某工厂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气体,有害气体中的CO、NO通过以下反应转化为无害催化剂气体,反应的化学程式为:,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
37、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1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过程是:
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集气瓶内的水面_________,集气瓶内余下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其性质是_______________
请问:①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实验可得出关于空气成分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请分析可能的两种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上面的实验同时证明了氮气的一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请各写一点。________;________。
⑤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 ),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 。
38、下图是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并生成固体,使得集气瓶内的压强_________________(“增大”或“减小”),致使烧杯中的水倒吸人集气瓶中,从而粗略测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3)燃烧结束后,当集气瓶______________后打开弹簧,观察到进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原集气瓶液面以上体积的_________。
39、判断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意义,并将其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2O、②O2 、 ③2 CO2、④、 ⑤ 2SO42-;
(1)表示分子个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离子个数的是____________
(3)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_____________ (4)表示原子个数的是____________
(5)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___________
40、学习了燃烧和灭火,有人模拟建筑物火灾实验,测定了装置内不同高度处的O2含量(如图1),并据此绘制了建筑物火灾自救安全教育宣传画(如图2),请完成下列问题
(1)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晋·陈寿《三国志》)。依据燃烧的条件,“薪草”“膏油”均是______。
(2)图1将燃着的高低不同的两支蜡烛用大烧杯罩住,看到什么现象?
(3)图2中,0~200s时,氧气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结合图2分析,绘制图3所示安全教育宣传画,所依据的实验数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