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贺州八年级质量检测化学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6题,共 130分)
  • 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之一。下图是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的名称是硅

    B.“2Si”可以表示两个硅元素

    C.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09g

    D.该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 2、小明抽取到的实验操作考试题目为“用胶头滴管吸取适量液体于试管中并进行加热”。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 3、下图装置可以做CO还原Fe2O3的实验并检验该反应的气体生成物。已知由一氧化碳发生装置得到的CO中混有杂质CO2和水蒸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热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B.装置A的作用是除去CO气体中混有的CO2和水蒸气杂质

    C.装置C中的Ca(OH)2溶液作用是检验产生的CO2气体

    D.反应后的固体可能是Fe和Fe2O3的混合物,可通过加入盐酸并过滤的方法分离得到Fe

  • 4、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该反应中丁、乙质量变化之比为2:3

    C.反应后图中的X=4

    D.丙一定做该反应的催化剂

  • 5、如图是乙烷燃烧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示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种类都不变

    B.甲物质中氢、碳元素的质量比为1∶3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生成的丙物质和丁物质的质量比为27∶44

  • 6、《中国成语大会》到《中国诗词大会》,中国传统文化大放异彩,很多成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熔点高

    B.“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沙里淘金”与“百炼成钢”蕴含的化学原理不同

    D.“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指清香的美酒来自粮食的缓馒氧化

  • 7、“辣条”等劣质食品中常添加过量的“甜蜜素”有害人体健康,工业上由环已胺(化学式是C6H11NH2)与氢氧化钠反应合成“甜蜜素”。下列对环已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类别上看:环已胺属于化合物

    B.从性质上看:环已胺可以与碱反应

    C.从组成上看:环已胺由三种元素组成

    D.从结构上看:环已胺由6个碳原子、13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构成

  • 8、“84”消毒液是常见的含氯消毒剂,其有效成分中的氯元素为+1价,则“84”消毒液中有效成分的化学式可能是

    A.NaCl

    B.NaClO

    C.NaClO3

    D.NaClO2

  • 9、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种灯的燃料为丙烷。丙烷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为单质,丙是氧化物

    B.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

    C.此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生成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4

  • 10、厨房几种物质的“谈话”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糯米:我酿酒了

    B.煤气:我燃烧了

    C.醋瓶:我摔碎了

    D.蔬菜:我腐烂了

  • 11、下列对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A.单质

    B.化合物

    C.化合物

    D.混合物

  • 12、化学实验操作的正确性、规范性是科学探究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过滤

    B.倾倒液体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加热液体

  • 13、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煤

    B.石油

    C.乙醇

    D.天然气

  • 14、2023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5个“防灾减灾日”,了解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有利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下列做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用水灭火其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当火势较大或有蔓延趋势时,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C.电器着火时用自来水扑灭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要先用手电筒做灯火试验

  • 1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棉花纺线

    B.胆矾研碎

    C.汽油燃烧

    D.酒精挥发

  • 16、燃料在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燃料说法不合理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

    B.氢气制取成本高且贮存困难,目前氢能源没有广泛使用

    C.所有能量的获得都来自于燃料的燃烧

    D.车用乙醇汽油做燃料,可节约石油资源

  • 17、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就是溶液

    B.75%的医用酒精中,水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C.10%的氯化钠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依然是10%

    D.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一定比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含有的溶质多

  • 18、北京冬奥会上采用了碲化镉发电玻璃,碲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碲原子的中子数为52

    B.碲属于金属元素

    C.碲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6g

    D.碲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与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 19、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证明二氧化碳与水

    反应生成碳酸

    证明二氧化碳一般不可燃

    然、不助燃、密度大于空气

    证明同一物质在不同

    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证明溶液浓度

    会影响氧气产生速度

    A.A

    B.B

    C.C

    D.D

  • 20、第十九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在中国杭州举行。传递火炬是亚运会的一项重要事项,本次火炬燃烧的物质是甲醇。甲醇可以燃烧,主要体现甲醇的性质是

    A.无色无味

    B.密度比空气的小

    C.气体

    D.可燃性

  • 21、化学家通过化学反应开发出了很多材料,推进了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类型的是

    A.电解法冶炼铝:2Al2O34Al+3O2

    B.制备氢氧化钙:CaO+H2O=Ca(OH)2

    C.生产水煤气:C+H2OCO+H2

    D.工业制烧碱:NaCO3+Ca(OH)2=CaCO3↓+2NaOH

  • 22、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对下列家务劳动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选项

    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厨余蔬菜、果皮垃圾自制肥料

    物质发生缓慢氧化

    B

    将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C

    厨房中烧水,水沸腾时将壶盖掀起

    温度升高、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D

    清理家中鱼缸并通入氧气

    氧气易溶于水

    A.A

    B.B

    C.C

    D.D

  • 23、从微观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不断运动

    B.肉眼看不见空气中的氧分子——氧分子体积很小

    C.酒精溶液是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D.热胀冷缩现象——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变化

  •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丝在火焰上灼烧,灼烧后的“铜丝”质量变小

    B.加热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等于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

    C.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质量变大

    D.纸张燃烧后有黑色的灰烬残留,说明纸张中含有碳元素

  • 25、安全无小事,人人需谨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进入久未开封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

    B.过量添加防腐剂延长食品保质期

    C.炒菜时油锅着火,加入冷水灭火

    D.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打开排气扇

  • 26、下列民俗活动或者物品的制作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珠溪白酒

    B.大足石刻

    C.万古鲤鱼灯

    D.三驱竹席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7、2007年10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人类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探、获取地球上蕴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却很丰富的核聚变燃料—“He-3”,解决地球能源危机.发射火箭常用高氯酸铵(NH4ClO4作燃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4C1O4    N2↑+Cl2↑+4x↑+2O2。试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化学式为

    (2)高氯酸铵(NH4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3)氦—3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 28、能源、环境、安全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三大矿物燃料包括:煤、天然气和______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关闭燃气阀门使火焰熄灭的原理是______

    (3)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目的是______,使燃料充分燃烧。

  • 29、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1)2020年6月23日我国的北斗导航“收官之星”在西昌发射成功,发射卫星用的火箭推进剂为液氢和液氧,其反应产物无污染。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燃料的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非常重要。汽车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气缸,使汽油充分燃烧。这是通过_____________的方法使汽油充分燃烧。

  • 30、用序号填空:①二氧化碳 ②磷  ③水 ④氧气 ⑤氯化钠 ⑥铁粉

    (1)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_______

    (2)由离子构成的是_______

    (3)能供呼吸,支持燃烧的物质有_______

    (4)导致“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是_______

    (5)覆盖地球表面约75%的液体是_______

  • 31、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废水中常含有可溶性杂质,除去这些杂质的操作是______

    (2)过滤操作所需的仪器除铁架台、玻璃棒、滤纸、烧杯外还有______

    (3)除去不溶性杂质后,可利用______(填物质)除去废水中的异味和色素,此操作名称为______

    (4)取某水样,滴加肥皂水,振荡,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该水样属于“______”。

  • 32、1)阅读以下有关空气成分的卡通图,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①洁净的空气属于_______(填混合物纯净物

    ②据报道,今年14月南京空气中PM2.5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2.3%,下列行为不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___________

    A燃煤火力发电 B治理工地扬尘 C露天焚烧垃圾 D使用氢能源汽车

  • 33、低钠盐适合患有高血压、肾病、心脏病的患者服用,苹果酸钠盐(C4H5O5Na)是低钠盐的一种。若某病人每天食用5.85g苹果酸钠盐,则摄入钠元素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g,比食用相同质量的食盐(NaCl)摄入的钠元素的质量少________________g。(结果都保留一位小数)

  • 34、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图1所示,图中①②分别表示的是______。请写出构成氯化钠的离子符号______

    (2)图2是氪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B一F五种粒子结构示意图。由图A信息可推测氪原子中的质子数为______。在B一F五种粒子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E与F的化学性质相似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 35、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1)在空气中_____制品(填“铝”或“铁”)更耐腐蚀。

    2)人们大量使用的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性能,例如钢比纯铁硬度_____(填“大”或“小”)。

    3)写出“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其中“曾青”指的是_____(填序号)。

    A B 硫酸亚铁溶液   C 硫酸铜溶液

    4)不能用铁桶装稀硫酸的原因是:(用相关的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

    5)用铁锅作饭,铁锅不能燃烧的原因是:_____

  • 36、2017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

    (1)天然水多为硬水,生活中可通过___的方法使其转化为软水;区别硬水和软水可加入___

    (2)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____

    (3)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____,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4)如图为实验室电解水的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端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是__,与正极相连的一端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

    (5)如图是国家节水标志,请你列举一种生活中具体的节水措施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 10分)
  • 37、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

    1)实验1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为_____;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_____

    2)实验2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若说明实验2中有新物质生成,应采取的后续操作是_____

    3)实验3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为_____。集气瓶中加入液体的作用是_____

  • 38、小玲同学在探究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中作催化剂中,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请根据题意答题

    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时的现象

    I.向试管①中倒入5mL30%的过氧化氢溶液

    不复燃

    Ⅱ.给试管①稍微加热,如图甲

    不复燃

    Ⅲ.向试管②中加入5mL 30%的过氧化氢溶液和少量二氧化锰

    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小玲在步骤Ⅱ的装置中,加装了一个U形管(如图乙装置)后,带火星的木条较易复燃。利用图甲装置做实验时,带火星的木条难复燃的原因是_______;改用乙装置后带火星的木条能够复燃,装置中冰水的作用是_______

    (2)小玲由此还想到了一个问题: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一定是纯氧气吗?

    小玲设计的实验如下:如丙图所示,按下表所示比例,用排水法收集部分氧气,分别得到五瓶空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进行木条复燃的实验。请你帮他将下表实验现象填写完全。

    实验编号

    空气体积分数%

    排水积分数%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情况

    1

    85

    15

    火星稍变亮,不复燃

    2

    80

    20

    火星明亮,时燃时不燃

    3

    75

    25

    复燃

    4

    70

    30

    _______

    5

    50

    50

    复燃

    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小玲还能够粗略得出: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范围是≥_______

    (3)小玲通过步骤Ⅲ得出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结论,但小玮同学提出质疑:过氧化氢溶液由水和过氧化氢组成,也可能是二氧化锰加快水的分解产生氧气。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玮的猜想_______(请写出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

四、简答题 (共2题,共 10分)
  • 39、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误将少量的高锰酸钾当做二氧化锰加入,结果产生氧气的速率也很快。

    1)试分析其中原因_____

    2)与单独利用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比较,产生的氧气量是否相同_____?为什么_____

  • 40、中国俗语和成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1)“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远处闻到稻花香的的原因。

    (2)“百炼成钢”是指将反复烧红的生铁在空气中不断捶打,使之转化为钢,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相应原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0
题数 40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探究题
四、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