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下面选项中与“破釜沉舟”意思最接近的是( )。
A.乌江自刎
B.举棋不定
C.四面楚歌
D.背水一战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传统文人基于自身际遇审美喜好,在园林营建中往往主张回归自然、__________,力求将山水画的审美意境__________园林设计,使观景者如同__________山水长卷之中,顿觉画意之境界与园林之美__________。
A.落叶归根 置身 嵌入 交相辉映
B.返璞归真 栖身 融入 交相辉映
C.落叶归根 栖身 融入 相得益彰
D.返璞归真 置身 融入 相得益彰
3、下列文化常识、文学常识、名著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文章说明了在战争中如何正确运用战略防御原则——只有“取信于民”,实行“敌疲我打”的正确方针,选择反攻和追击的有利时机,才能以小敌大,以弱胜强。
B.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战国策》是一部纪传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
C. 《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是三国时期(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夺取长安(今汉长安城遗址)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 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
D. 《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孟子性善,自认为“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就应该保持善良的本性,加强平时的修养及教育,不做有悖礼仪的事。
4、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 )
A.随着气温的大幅回升,街头的杏花、樱花、梨花、丁香花等竞相开放,整个城市到处都焕发着春天的味道。修改:将“焕发”改为“弥漫”。
B.毕业典礼上,回望曾经的初中生活、前瞻远方的漫漫征途,学生们感慨万千,不由得不生出憧憬和渴望。修改:删掉“不生出”中的“不”。
C.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历经几干年发展,至今仍以蓬勃的生命力在社会中重要作用。修改:在“重要作用”前加上“发挥”。
D.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影响社会安定、国家发展,也关系民众身体健康,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大监管力度。修改:将“影响社会安定”与“国家发展”调换位置。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者是令人不寒而栗的。
B.那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
C.这些东西就可以使百姓家的姑娘和最高贵的命妇并驾齐驱。
D.人之所以言之凿凿,是因为知道的太少。
6、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由于如此,人认知世界,十有八九是盲人摸象。很难有对世界的完整把握。
②明明是身居斗室,却从别人的文字里看到了沙漠孤影,香山马迹,深宫秘事、坊间同趣闻……
③人这一辈子,无论怎样辛劳,勤勉,实际上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经历生活,经历人生
④一个识字人,只需有书在手,坐在家中,或案前,或榻上,或瓜棚豆架之下,便可走出生活围栏,进入一个无 边的疆域。
⑤读书渐久、经验渐丰,你会发现,读书使人的心灵宛如秋天雨后的池塘,逐渐充盈。
⑥而图书呈现了人类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不同经验。
A. ⑤④②③①⑥ B. ④②⑤⑥①③ C. ③①⑥④②⑤ D. ④②③①⑥⑤
7、下列句中比喻修辞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正匆忙赶路的她突然看见山路中央盘着一条大蛇,蛇头昂起,张着大口,她顿时感到两脚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B.他提着两个沉甸甸的大包,气喘吁吁地走着,像踩在棉花上似的深一脚,浅一脚。
C.发令枪一响,运动员们像离弦的箭向终点冲去,脚步像踩在棉花上一般的轻快。
D.朦胧间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传来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于仲文,少聪敏,髫龀就学,耽阅不倦。其父异之曰:“此儿必兴吾宗矣。”九岁,尝于云阳宫见周太祖,太祖问曰:“闻儿好读书,书有何事?”仲文对曰:“资父事君,忠孝而已。”太祖甚嗟叹之。及长倜傥有大志气调英拔当时号为名公子。起家为赵王属,寻迁安固太守。有任、杜两家各失牛,后得一牛,两家俱认,州郡久不能决。益州长史韩伯俊曰:“于安固少聪察,可令决之。”仲文对曰:“此易解耳。”于是令二家各驱牛群至,乃放所认者,遂向任氏群中。又阴使人微伤其牛,任氏嗟惋,杜家自若。仲文于是诃诘杜氏,杜氏服罪而去。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其父异之曰/渔人甚异之
B.起家为赵王属/或异二者之为
C.于是令二家各驱牛群至/色愈恭,礼愈至
D.杜家自若/若无兴德之言
【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及 长 倜 傥 有 大 志 气 调 英 拔 当 时 号 为 名 公 子。
【3】结合文意,用自己的话说说于仲文如何认定牛不是杜氏家的。
9、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各题。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诗歌的首句中以“____________”和“天涯”来烘托离愁。可见,诗人辞官后心情的___________________。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这首诗的精华,请你做简要赏析。
10、七年级某班开展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
(2)你是否曾读到某个爱国英雄故事时热血沸腾?是否曾被某些爱国人物的事迹感动得热泪盈眶?请在本学期学过的课文里或现实生活中举一例,写出人物名字及事迹。
11、古诗文默写。
题目 | 作者 | 名句 | 意蕴 |
《陋室铭》 | 刘禹锡 |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交往不俗 |
《游山西村》 | 陆游 |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绝处逢生 |
《望岳》 | 杜甫 |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志存高远 |
12、(题文)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
(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智取生辰纲”是《水浒》中描写的第一次有组织的反抗斗争,其特点是一个“智”,凭借智慧劫取了送给蔡京的生日寿礼。
B.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分别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称为“连中三元”。
C.“谏”是古代用于下级对上级提意见或建议;“社稷”是指国家,“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布衣”是指贫民,因为他们都没有官职,只能穿布衣服。
D.《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了,张乡绅来笼络范进,说“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桑梓”一词代称家乡。
(2)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有一个形成过程,其思想性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具体情节,分析人物思想性格的变化过程。
A祥子(《骆驼祥子》) B林冲(《水浒》)
1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刻在树上的记号
【日】都筑道夫
①六年之间,东京已变成到处都是汽车。而且,居然会有汽车开到人行道上来,这是万万没有想到的。就在这大吃一惊的一刹那,想躲已经来不及了。林田紧紧地搂住朋友吉冈,仰面朝天地摔倒在地。好容易才服满了刑期,但是,在刚刚成为一个自由人,还不到三个小时的当儿,却又变成一个不能自由行动的人,这真是一个极大的讽刺。而吉冈只不过是脚部骨折,而林田,他自己也明白,伤势是十分严重的。就在医院动手术也需要很长的时间。
②“我是要死的了,但是,就这样死掉,我是死也不瞑目的。听到我说话吗?吉冈。你大概很快就会好起来。我有个最后的请求,请一定要答应我。”
③在夜深人静的病房里,林田一面强打精神,一面吃力地同邻床悄悄地说。“在名古屋,我有个女儿,就这么一个女儿。你要是能把我的钱送到她手里,就分给你三分之一。即使三分之一,也有一百三十三万。这里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女儿的住址。”
④林田拿出那张纸条。吉冈用手接过来说:“这么多钱,放在什么地方?”“埋在地下,用油纸包着,分做两包,总共有四百万。虽然是埋在繁华的东京,但那里和乡村一样,十分偏僻,要走很远的路,是一个有梅林的地方。”
⑤林田详细地交代了埋钱的地方之后说道:“钱是埋在梅林中的一棵树根底下。树上已经做了记号,你就放心吧。即使是细心的家伙看到也不会产生怀疑。这个记号是刻在树上的一个图案:一颗心上面插着一支箭。这支箭的箭羽,上面是四根毛,下面是三根毛。这就是识别记号的标志。”
⑥“四百万,是一万元一张的钞票,四百张吗。”“是一捆一捆的四十捆。那个时候既没有一万元一张的,也没有五千元一张的钞票。”
⑦“这就是你犯案因而被捕的那笔钱吧?一直藏到现在,真了不起啊。我可以把钱送给她,但是,要分给我一半。”
⑧“没有办法,就这样吧,不过,要是你不送去,我就变作厉鬼来找你算账。不信,就试试看。”
⑨林田的声音,充满了信心。这是一笔让他朝思暮想,死也忘不了的钱。原来是两人合伙抢来的。他的同伙在作案的第二天,因为拒捕被开枪打死了,他这次不过是为了搞到远走高飞的路费才去作案的,但是没有成功。实际上,真正独吞这笔巨款的人正是林田本人,而已死的同伙是无法在法律上提出异议的。
⑩“好吧,我一定给你送到。”
⑪就这样,吉冈答应了林田。但是吉冈的伤却一直没有治好,好容易才出院,却正赶上一直以为自己受了重伤的林田也在同一天出院。林田一出院马上就说:“前些日子,咱们讲的那些话,你就把他忘了吧!”但是吉冈不同意。当天晚上,他们住在一个简易旅馆里。第二天匆忙地赶往车站,在旅馆里,在路上,林田又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断哀求吉冈,可是吉冈却坚持非要一半不可。在车站的站台上,他说:“难道分一半还不行吗?这笔钱,我要是想全部恭领,也不是办不到的。”
⑫冷不防,林田一下子把吉冈推倒在铁路上。不消说,他是瞄准了火车进站的那个时刻。在一片混乱之中,林田溜出了车站。当他按着计划好的路线,走到目的地的时候,已经接近黄昏了。然而,非但没有发现自己做的记号,就连梅林本身也没有找到。他向过路的人很随便地打听了一下。回答是:“啊,你问的是挖出巨款的那一片梅林吧。瞧,盖了新房子的那一带,就是原来的那一片梅林。”
⑬六年之间,东京已经到处盖满了房子。
——选自《世界经典小小说100篇》
【1】根据小说内容,把下面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刑满释放 → _______ → _______ → 伤愈出院 → _______ → 巨款被挖。
【2】结合全文,具体说说第①段中“六年之间,东京已变成到处都是汽车”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3】这篇小说为什么以“刻在树上的记号”为题?
【4】林田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小说内容作简要分析。
【5】“六年之间,东京已经到处盖满了房子。”读到结尾这一句,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
请写出你的感受。
14、善于倾听
①人际交往中,我们最怕也最无奈的就是被人误解,而我们常常也会误解别人。要不怕误解,就要学会交流,要学会交流首先就要学会倾听。
②有一位母亲非常生儿子的气,向同事诉苦说:“我实在是不了解他,因为他太不听我的话了!”这句话听上去好像没有什么问题,但仔细一分析,就会发现问题。
③这位母亲说“我实在是不了解他”,那“不了解”的原因是什么呢?原因是“他太不听我的话了”。我们想要了解孩子,就要去听孩子说话。认真去听,就会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希望什么,埋怨什么。这位母亲却反过来去做,要了解孩子,却不去听他的,而是要他听她的,她当然不会了解孩子。
④所以说,我们要了解别人,善于倾听是最简单的一种方法。
⑤有人说,上帝创造人的时候,为什么只有一张嘴却有两个耳朵,那是为了让我们少说多听。
⑥善于倾听对我们做什么工作都有帮助。
⑦曾有研究人员对同一批受过训练的保险推销员进行研究。因为这批推销员接受了同样的培训,业绩却差异很大。研究人员取其中业绩最好的10%和最差的10%对比,研究他们每次推销时自己开口讲多长时间。研究结果很有意思:业绩最差的那一部分,每次推销说的话累计为30分钟;而业绩最好的10%,每次累计只说12分钟。
⑧很显然,说得少,自然听得多。听得多,对顾客的各种情况、疑惑、内心想法自然了解得多,就会采取相应措施,结果业绩自然优秀。
⑨善于倾听,还能使你有好人缘。
⑩为什么?因为一般人喜欢讲,不善于听。因此,他喜欢讲,你善于听,那当然是一种绝配。
(11)美国最有影响的人生导师卡耐基,有一次到一个著名植物学家家里做客,整个晚上植物学家都津津有味地给卡耐基讲各种千奇百怪的植物。而卡耐基呢?听得津津有味,目不转睛,像个特别喜欢听故事的孩子,中间只是偶尔忍不住问一两句。没想到,半夜离开时,植物学家紧握着卡耐基的手,兴奋地对卡耐基说:“你是我遇到的最好的谈话专家。”
(12)卡耐基一个晚上根本就没有说什么话,只是听,却获得了“最好的谈话专家”的美誉!
(文/周士渊,有删改)
【1】本文第①段是如何引题的?请简析其作用。
【2】请以第③段为例,简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3】第(11)段中两个加点的“津津有味”意思相同吗?请简要分析。
【4】请概括文章(11)段所用论据的特点。
【5】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15、请以“知与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有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不限文体;④不少于600字;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