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 )
A.几位志愿者沿河行走,白手起家,一路上捡起不少垃圾,河道慢慢恢复清洁。
B.你可以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用不着随声附和。
C.历史告诉了我们一个无可置疑的事实:骄傲的人最终总会黯然失色,只有真正谦虚的人才会永远鹤立鸡群。
D.罗振宇的跨年演讲非常精彩,他的声音抑扬顿挫,演讲内容风趣幽默。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和他的父亲、弟弟合称“三苏”。
B.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但由于其更强调文学性,所以更接近于通讯体裁。
C.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阳则相反。地名中,“江阴”即长江的南岸,“洛阳”即洛水的北面。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曾评价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滑稽 匍匐 害人听闻 人声鼎沸
B.羞怯 乞丐 怪涎不经 哄堂大笑
C.安详 呻吟 大相径庭 神采奕奕
D.怂勇 灼热 畏罪潜逃 走投无路
4、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天骄 谷穗 附庸风雅 李代桃疆
B.丰润 赞誉 娇揉造作 荡然无存
C.海防 娉婷 富丽堂皇 丰功伟绩
D.呢喃 困厄 相得益章 大发雷霆
5、下面情境中,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飞机即将进入跑道起飞,机长要求乘客关闭所有电子设备,这时有一位乘客还在用手机玩游戏,空姐走过去劝阻他,她应该这样说:
A.请注意自己的行为,你已经违反了航空安全条例。
B.用手机玩游戏虽然非常有乐趣,但你没想到飞机和乘客的安全吗?
C.请你立即关机,你想害死大家吗?
D.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请关闭您的手机。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感慨 梗概 灌溉 B.贮蓄 储藏 厨房
C.流转 转圈 转学 D.散文 散架 松散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平日里要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提倡积极思考,反对不求甚解,囫囵吞枣。
B.她是一个很有主见的女孩,关键时刻总能随声附和,支持班级事务。
C.不少年轻人放弃大都市的繁华,见异思迁,投身到祖国的扶贫支教事业中。
D.最近,因为学生到校时间参差不齐,所以学校晨读的氛围不够浓厚。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1】本文选自______家经典著作《______》。
【2】【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傅说举于版筑之间(________)
②衡于虑(________)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
④而后作(________)
【3】【3】选文第一自然段列举的六位历史人物有何相同点?列举他们的事例有何作用?
【4】【4】《论语》中孔子赞颂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结合本文谈谈颜回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5】【5】孟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观点在今天还有意义吗?结合自身谈谈你的看法。
9、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僵卧孤村”写出了诗人怎样的生活处境?
【2】请说说“夜阑卧听风吹雨”与上下句在内容上的联系。
1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父命之(________)
(1)之 往送之门(_________)
立天下之正位(_________)
行天下之大道(_________)
(2)行
行拂乱其所为(_________)
舜发于畎亩之中(_________)
(3)发
发于声(___________)
行拂乱其所为(___________)
(4)为
以顺为正者(___________)
1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②_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③_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④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⑤___________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⑥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2)根据理解默写诗句。
在杜甫的《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用名言,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人生顶峰的雄心和气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诗人登高远望,锐意改革的决心。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阳光灿烂猪八戒,百变猴头孙悟空,憨厚老成 ,阿弥陀佛是 。漫漫西天取经路,除妖斗魔显真功。若问是谁谱此画,淮安才子吴承恩。
(1)在横线上填上人名。
(2)某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猪八戒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说?
反方:我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而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1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奶奶的慢生活
①8岁那年,父母把我送到小镇跟奶奶生活。[甲]踏着街道上的青石,迎着初春微寒的雨,我拉着奶奶温润的手,慢慢地走着。母亲在我身后说:“听奶奶的话,妈妈会来接你的。”我没有回头,泪水和雨水一起在脸上滑落。
②我跟着奶奶回到那座深深的宅院。朦胧的雨帘中,我看到了爬满青藤、开满小花的院墙,带着铜锁的木门。奶奶拉着我,慢慢地穿行,她身上的布衣有淡淡的茉莉花香,没有由来地,我那颗有些焦躁的心安定了不少。[乙]
③母亲曾经说我的脾气像奶奶,有些急躁。而来到奶奶身边的第一晚,我居然是安静的。任由慈祥的奶奶给我擦干头发,换上一身布衣,然后帮我梳头。奶奶梳得很慢很慢。而我,已经把来之前准备要发的牢骚抛到九霄云外,过了许久,才跟奶奶说了第一句话:“奶奶,我饿了。”奶奶笑了,脸上绽开的皱纹就像一朵盛开的菊花,她说:“好,吃鸡蛋面。”
④那晚,奶奶在厨房慢悠悠地給我煮面。烧水、下面、煎鸡蛋、放葱花。每一样都做得那么细致而从容,而我的肚子早就唱了几十首歌。我可怜巴巴地站在厨房门口说:“奶奶,能快点吗?好饿。”奶奶笑了,说:“不要急,慢点才有味道。”
⑤奶奶终于端着一大碗青菜鸡蛋面放在我面前。那碗面,香气袭人,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边大快朵颐边说:“奶奶,你做事都这么慢吗?能不能快点?”奶奶又笑了,说:“慢点好。稳当。”年少的我,唯有嘴里嗯嗯着。[丙]
⑥和奶奶一起生活,我领略到了一个“慢”字的滋味。奶奶做什么事都不急,买菜慢,煮饭慢,缝补衣服慢,总是一副不急不躁、安然自如的神态。我风风火火地赶着上学,奶奶会说:“慢点慢点,还来得及。”我写作业潦草,奶奶看到摇摇头说:“慢慢写,老师喜欢写字认真的学生,重新写。”
⑦奶奶戴着老花镜,我背书给她听。不满意的时候,奶奶会说:“慢慢背,不然我不签字哦。”我只能放慢速度,不签字是要留堂的。渐渐地,在奶奶的耳濡目染下,我急躁的脾气改变了不少,成绩还排到了班级前五名。
⑧[丁]小镇街道上都是慢悠悠来往的行人,似乎所有的人都不赶时间。我曾经问奶奶:“这里的人做什么都这么慢嗎?”奶奶奇怪地问:“为什么要着急?这里每家都在院墙边种了花,一路慢慢走,花开的时候看都看不够,多美啊!”
⑨流光飞逝,当我爱上小镇的慢生活时,两年很快就过去了。我10岁那年,父母接我回到他们身边,我哭着拉着奶奶,久久不愿放手。我回到了城市,多年年以后,奶奶永远地离开了我。但我知道,我会永远记得奶奶,是她告诉我,慢慢来,才能看到美。
(选自《中国妇女报》2018年7月8日)
【1】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 )
小镇多雨,笼罩在雨帘中的小镇特别迷人。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请自选角度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1)朦胧的雨帘中,我看到了爬满青藤、开满小花的院墙,带着铜锁的木门。
(2)奶奶笑了,脸上绽开的皱纹就像一朵盛开的菊花,她说:“好,吃鸡蛋面。”
【3】从文中摘录奶奶的原话给奶奶的慢生活找到四条充分的理由。
【4】第①段中的“我拉着奶奶温润的手,慢慢地走着”和第⑨段中的“我哭着拉着奶奶,久久不愿放手”,都是拉着奶奶的手,请简要分析“我”当时的心情有何不同。
【5】“慢慢来,才能看到美。”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请别对你妈妈使用反问句
叶浅韵
①好几年前,我看到一篇文章,标题很吸引人——《老妈的更年期遇上儿子的青春期》,它侵略了我的眼睛和心灵。我离更年期似乎还有一段距离,但儿子青春期的“反常”说来就来了。
②初二平稳地过去了,也常看到一些娃的言行逆反,无非是一些一直想刷存在感的行为,想证明“我有思想有主见有自己的世界观”了。兵来有将,水来有土,我且站在岸边,看娃生长的方向。慢慢地,我发现自己错了,此前,他说我是他的好朋友呀。如今,他有了不能出卖的好兄弟,有了可以说话的女同学,有了不能让我知晓的新鲜事。现在,一切都变了,我是他时刻需要防备的战友。
③有一段时间,他频繁地对我使用反问句。你说呢?你以为呢?你怎么会这样?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你……总之,所有的事情都是我的不对。从他高皱起的眉头和不耐烦的语气中,我知道我被他嫌弃了。每每这时,我心中的怒火常常升腾起来,但我又迅速地按下去,才过了几分钟,一个不留神,我又哪里不对了,他又开始刺起毛来,大规模地对我使用反问句,常常让我独自伤心流泪。
④我试着跟他沟通,我说,小子,我是你亲妈,你长成刺猬的样子会弄疼我的。他立即说,难道不是你先弄疼我的吗?又是反问句。我在他各种各样的反问句里意乱心烦,且一轮接着一轮,吃饭时上演,出门时上演,睡觉前上演,只要我说什么,他必定随时是反攻的态度,使劲儿用足球场上射门的力量来对抗我。
⑤马上就要中考了,我心里很着急,我决定适当回避几天,让他父亲料理他。
⑥我以为换个选手,比赛就能精彩进行。当书房里的声音越来越大时,我才知道,牙齿和舌头咬上了。小子负气出门,连手机也不带。他父亲追出去,还在咬着牙根说,我赌他不敢去哪里。其实,我好担心,把孩子们离家出走的各种剧情想了一遍,越想越害怕,而身边这头牛角上的火气还噌噌冒出几尺高。
⑦一个小时后,小子回来了。我笑着拥抱他,说,妈妈好担心你会离家出走哦。他说,我有那么愚蠢、冲动吗?我会忍心让你们急白头吗?天啊,又是反问句。好在,这次的反问让我没有痛感,只有释然。
⑧家庭成员之间的战争,有点像《三国演义》。小子在父亲那里讨不到好处,对我倒是客气了几分。我趁机加些酱油,我说,小子,请别对你妈使用反问句,这样会引发许多不愉快,直接陈述一件事会比你使用反问让人舒心得多,不管是请求还是叙述,说话的语气常常会比内容更重要。
⑨后来,收效明显。之前许多反问句让他自己情绪失控,现在许多反问句都变成了两个字“你猜”,我在这两个字里与他斗智斗勇,装傻装凶。终于在考试前的两个星期,他的情绪回归到正常。
⑩看考场的时候,小子出来,我对他说,下辈子你做我妈妈吧,我们试着换一下位置。他像忽然就懂事了一样,说,所有的妈妈都不容易,你妈妈更不容易,要养大四个不听话的姓。他这句话令我一下子就想起了我上中学对母亲使用的各种反问句,与她各种各样的对抗方式。我一时就理解了眼前这个想要向我证明他正在长大的姓。
⑪我也想起了无数次我使用反问句的后果,因为不能好好说话,不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一句句毛腔腔的反问句,总让双方的沟通不欢而散。此前,丈夫曾对我说过,请对我使用陈述句,我不以为然。直到我在小子给我的反问句里,我才反思自己的过错。
(节选自《中国校园文学》,根据命题需要有删改)
【1】阅读第②段,说说这一段表现了青春期“反常”的哪两种情形?
【2】儿子“长成刺猬”后,妈妈被“弄疼”?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3】第⑦段中,儿子又使用了反问句,“我”为什么会释然?
【4】结合⑧到⑪段,说说我们为什么不要使用反问句。
15、请以“温暖的记忆”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字数在6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