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3月,北京交警接到群众报警求助,一名新生婴儿需要到北京儿童医院抢救。交警打开警车上的喊话器,提示路面拥堵车辆,大家一路为警车让行,患儿及时到达医院。这启示我们( )
A.需要注意安全,远离危险
B.要关切、善待他人的生命
C.一路让行体现生命有接续
D.心态乐观,激发生命力量
2、生活在贫苦山村的小姜买不起颜料和画笔,但他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用一支黑笔绘制了心中五彩斑斓的学校。多年之后,他成为一位建筑设计师,建造出少年时想象的学校。这启示我们( )
A.少年时的梦想最天真,不可能实现
B.梦想要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C.少年许下的梦想与未来人生目标最接近
D.只要在少年时有梦想,就一定能够成功
3、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自己的读书经历,并站在治国理政的高度反复强调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下列古诗句中能体现读书学习重要性的有( )
①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
②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
③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
④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钱学森说:“6年的师大附中学习生活对我的教育很深,对我的一生,对我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是因为( )
A.中学时代才是有意义和价值的时代
B.中学时代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C.我们的生命在中学阶段实现了全面进化
D.在中学阶段我们的思维水平才开始提高
5、2023年杭州亚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中国队的两位队员王楚钦和樊振东展开角逐。他们在场上是竞争对手,在场下是队友;成功时相互祝贺,运动生涯低谷时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鼓励……这体现了( )
①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需正确看待竞争
②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③当朋友成为竞争对手时,友谊不再是真正的友谊
④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如图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
A.网络丰富了我们的人生经验
B.网上交友,我们应提高辨别能力,学会保护自己
C.网上交到的朋友决不能转变为现实的朋友
D.与陌生人聊天,不用承担责任
7、我们班的语文老师幽默风趣、平易近人,数学老师教学严谨、不苟言笑,历史老师知识渊博、见解独到…面对这些风格不同的老师,我们应该( )
①善于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和长处
②只与自己喜欢风格的老师交往和沟通
③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老师的“不同”
④尊重老师的“不同”,更深入地了解老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90多年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首创了“小先生制”。他说:“师生本无一定的高下,教学也无十 分的界限。人只知教师教授学生学习;不晓得有的时候,教师倒从学生那里得到很多的教训。”由此可见,“小先生制”( )
①是教学相长理念的生动诠释
②有利于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
③要求学生不能有自己的观点
④是对老师职业和权威的挑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下列对校园生活“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是( )
序号 | 微行为 | 微点评 |
① | 与好朋友一起参加义务劳动 | 用心去关怀对方 |
② | 小组交流时,对不合理的观点提出质疑 | 具有批判性思维 |
③ | 经常与老师探讨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 能够与老师和谐相处 |
④ | 建议班级调整值日规则,得到大家赞同 | 正确面对交往中的冲突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举办。在运动会过程中,无论是初出茅庐的小将,还是身经百战的老将,都努力用拼搏精神诠释着对梦想的追求。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梦想没有实现,努力就失去意义
B.只要付出努力,梦想就能实现
C.追逐梦想,心动重于行动
D.努力是梦想与现实的桥梁
11、“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在中国,春节是最具感召力的社会动员令。当家中老父母“今年你回家过年吗?”的声声探询在耳边响起时,他们都会给家中的亲人们一个坚定的答案:是的,回家过年!这说明了( )
①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②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③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不能离开家和父母
④家是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馨、轻松的避风港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强调了学习需要( )
A.掌握适切、科学的方法
B.坚持终身都要学习观点
C.善于运用不同学习方式
D.保持自觉、主动的态度
13、近日,某班举行了“珍爱生命,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的主题班会,同学们各抒己见。其中,正确的观点有( )
①远离有害物质,如烟、毒品等②合理饮食,不暴饮暴食
③坚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④偶尔熬夜没有关系,只要我们白天把觉补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有这样一则“差生宣言”:“小说漫画游戏,全都不能放弃。足球篮球台球,都要毫无保留。外语地理物理,一概统统不理。语文数学化学,打死我也不学”。该宣言中的同学
①发现了自身的潜能 ②对自己有清醒认识 ③没有学会享受学习 ④没有学会自主地学习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15、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总书记的劝勉,启迪刚升入初中的我们( )
A.认识中学特点,用心学习文化知识
B.绝不宽容自己,务必做到十全十美
C.追求优异成绩,心无旁骛一心学习
D.珍惜新的起点,奠定坚实人生基础
16、600多岁的紫禁城见证着北京城的过往;拓荒牛雕塑标记着深圳的开拓进取;珠海大剧院“日月贝”讲述着“珠生于贝,贝生于海”的城市记忆……文化地标是有“生命”的,承载着不可替代的人文价值。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保护文化地标有利于养护我们的精神
B.精神发育完全受物质条件的制约
C.守护精神家园,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
D.中华民族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史诗
17、古人云:“教学相长”。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师生关系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B.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
C.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D.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18、在炎热久旱的夏天,其它盆栽都已经垂下了头,而仙人掌像勇士一样抬着头,眺望那蓝蓝的天空;在寒风刺骨的冬天,别的盆栽早已被主人捧回室内,可是仙人掌还顶着风霜,不惧周围的环境。这让我们明白了生命是( )
A.独特的
B.顽强的
C.短暂的
D.不可逆的
19、小斌在做作业时遇到了难题,他向班上同学请教。此时,下列同学的言行值得点赞的是
A.小雯:“别来烦我,影响我的学习!”
B.小刚:“咱们是兄弟,没事,拿去抄吧。”
C.小梅:“你真笨,我懒得理你!”
D.小欢:“你真认真,我教你做吧!”
20、进人初中之后,我们和家人之间爱的碰撞越来越多,这主要是因为( )
①我们希望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我们,不要过多干涉我们的生活
②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
③作为两代人,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
④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来解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1、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____。
22、填空题。
(1)“不须一向随人语”启示我们要有_______思维。
(2)情绪像一把双刃剑,说明情绪具有_______作用。
(3)集体建设有赖于每个成员的_______和自主行动,需要我们自主建设、自我管理。
(4)在法治社会,公民在法律面前_______,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5)某校严格落实“双减”政策,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_______保护。
23、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还包括各种_____________的培养。
24、请根据情境回答问题。
(1)“呵呵,你的个头儿长得够猛啊!”“啊?你又重啦!”这说明了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在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的变化。
(2)小丽认为女生反应不如男生快,越到高年级,成绩越不如男生。小丽这样认为是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我们自身潜能的发挥。
(3)“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启示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
(4)随着对情绪控制能力的增强,我们会掩饰自己的情绪感受,不愿意向别人表露,这体现了青春期情绪的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
(5)小星在学校被同学误解后,心里很难过,于是他跑到操场,边跑步边大声喊叫。跑了两圈以后,他觉得心情平静了很多。小星这种调节情绪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看到中国女乒在世界大赛中获得冠军,看到五星红旗伴随着国歌冉冉升起,你的情感体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5、下面是七年级学生小默生活中的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情境一 主题班会时,小默的发言从不人云亦云,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多次赢得同学们的掌声。
(1)小默具有 思维。
(2)小默还需要 。
情境二 课间,小默听说自己演讲比赛得了全校第一名,高兴得手舞足蹈时,忽然想起同桌的奶奶刚刚去世,同桌一直伤心难过。
(3)小默应该: 。
(4)理由: 。
26、请在右面找到与左面知识相对应的正确答案。
(1)青春 A.离不开实践
(2)榜样 B.体贴、温柔
(3)爱情 C.是一面旗帜
(4)女生 D.大胆、果断、强壮
(5)创造 E.一种高尚的情感
(6)男生特征 F.人生画卷中最华美的篇章
27、我们可以强迫他人给予我们美好情感。( )
28、德州青年医生邓雪瑞大明湖勇救落水女孩的行为受到社会广泛的赞誉。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据此,有人认为未成年人要受到特殊保护,也有人认为既然未成年人要受到特殊保护,就不应该降低刑责年龄。
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做出评析。
30、教室里,男生女生分成两派争得面红耳赤,男生诉说自身的优势,女生评价自己的长处,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针对此情景,同学们请你作个评判,你会如何说?
31、拥抱集体
【集体活动 促进成长】
我校一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如约而至。在老师的建议下,胆小自卑的小娟加入志愿者团队。小娟加入后,尽职尽责,主动与同学们交流合作,让同学们看到了她身上的闪光点。在收获友谊的同时,小娟的性格也开朗了不少,她还从同学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优点,完善了自己。在做志愿者的同时,擅长短跑的小娟也想参加比赛项目为班级争得荣誉,但是她一想到马上就要钢琴考试了,参加短跑比赛会占用太多时间,就犹豫了。后来在老师的疏导下,小娟还是参加了短跑比赛,并赢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1)说一说集体生活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2)我们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美好集体 众人成就】
2022年4月28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2022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我省延安市安塞区雷霆应急救援大队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该队是一支由民间志愿者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应急救援活动。每次执行任务时,队员之间彼此关心、默契配合、群策群力。一名队员自豪地表示:“我们都是怀着服务社会这一个共同目标才走在一起的,所以大家在执行任务时都是竭尽所能,主动担当责任,努力使这支队伍变得更好,希望未来能在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我们美好集体的愿景有什么作用?
(4)我们应该如何为集体建设出力,担当集体责任?
32、小明的同桌小红白天只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课间与同学说说笑笑,学习上花的时间不多,可成绩却比较好。小明问小红晚上看书到什么时间,小红说:“我喜欢晚上看书到10点钟,感觉晚上的效率高。”小明就照着小红的样子,晚上开起了夜车,可第二天却无精打采,上课要睡觉。
(1)你认为小明这样做对吗?
(2)我们应该怎样学会学习?
33、小学毕业后,小峰兴高采烈地进入中学学习。进入新的班集体之后,他被选为学习委员。不久,他发现中学学习与小学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且对学习的重要性也有了新的认识。于是,他改变了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采取了一些主动学习的方法和策略,慢慢地适应了中学学习生活。在开学后的第一次单元测验中,他取得了全班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1)学习中有苦有乐,请你谈谈你在学习中的苦与乐?
(2)面对初中学习难度大的特点,我们要学会学习,请你谈谈我们应如何学会学习?
34、无论党的十九大报告,还是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贯穿着大量法治的精神和要求,让我们感受到法治的力量和可期的美好未来。据此,某校七年级(1)班开展了一系列法治宣传活动,请你参与。
[敬畏法律]
(1)请你谈谈国家重视法治建设的理由。
[法治意识]
(2)请你分析公民树立法治意识的重要性有哪些?
[与法同行]
(3)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你认为我们青少年应如何适应法治社会的要求?
35、某班开展了以“师长情谊”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参与。
【感恩之我见】班会课上,小博分享了“最美教师”的先进事迹。
2023年9月10日,第三十九个教师节,2023年最美教师评选结果揭晓。闪耀的名字,动人的事迹,他们是优秀教师的代表,彰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体现“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山西省经贸学校教师王力群认为,工匠精神就是“一生做好一件事,把一件事做到极致”。他精雕细琢、倾力传承,以弘扬中华饮食文化为己任,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和三尺灶台;安徽六安市霍邱县户胡镇中心学校教师董艳带着孩子们来到晒谷场,走进田间地头,观察麦子生长,记录飞鸟轨迹,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我们要感恩老师的原因。(两方面即可)
【家规之我行】家规是一个家庭的行为规范,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对此,小博分享了他的感受。他说:“家规不仅仅是贴在墙上,挂在嘴边,更要落实到行动中去。我爸爸妈妈很孝顺,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做个孝顺的人。”
(2)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请你设定一个情境,并以实际行动表达你的孝敬之心。
【冲撞之我思】上小学,我是妈妈“贴心小棉袄”;上中学,妈妈是我“烦心的破书包”;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中学生反感于“父母过度关心”。“父母根本不明白我,还要常常管着我”很能代表一部分中学生的心声。
(3)为什么随着我们长大,父母眼里的“关爱”却让我们“反感”了?
(4)作为子女,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与父母之间的这种“爱的冲突”?请你写出两种具体可行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