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表示3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离体神经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未受刺激时,上述神经元都处于静息状态,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
B.未受刺激时,神经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此过程不消耗ATP
C.在箭头处施加一适宜强度的刺激,a和b都不能检测到电位变化
D.兴奋由c点传导到d点时,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2、某兴趣小组“探究氧气浓度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 )
氧气浓度(%) | a | b | c | d |
产生量CO2量(mol) | 9 | 12.5 | 15 | 30 |
产生酒精量(mol〕 | 9 | 6.5 | 6 | 0 |
A.该实验自变量是氧气的有无,因变量的检测指标是产生CO2量和酒精量
B.在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C.在氧浓度为b时,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多于无氧呼吸产生的
D.在氧浓度为c时,酵母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值为1:2
3、科学研究发现,四种基因控制着某种线虫细胞凋亡的启动,四种基因的表达产物EGL-1、CED-9、CED-4、CED-3之间的关系如下图。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说明:“-”表示抑制,“+”表示促进
A.调控该种线虫细胞凋亡全过程的基因应该多于四种
B.正常情况下,发生凋亡的细胞内EGL-1、CED-3的含量增加
C.若CED-4基因发生突变而不能表达,细胞凋亡过程会受很大影响
D.若CED-9基因发生突变而不能表达,则不会引起细胞凋亡
4、我国古书有“旱极而蝗”的记载,就是说大旱之后通常会有蝗灾肆虐。在干旱的年份,土壤变得坚实,地面植被稀疏,干旱裸露的荒地是蝗虫最佳的产卵和孵化场所,蝗虫数量大大增加:而阴湿多雨的环境易使蝗虫间流行疾病,青蛙的数量增加,发生蝗灾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天敌青蛙和流行性疾病都属于蝗虫种群的密度制约因素
B.温度、水分等属于非生物因素影响蝗虫的种群密度
C.利用样方法调查蝗虫卵的密度能及时监控和预报蝗灾
D.只有密度制约因素才能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影响种群密度
5、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只有细胞内才有蛋白质合成和分布
B.有些蛋白质可以催化化学反应的进行
C.氨基酸序列相同的蛋白质,生理功能不一定相同
D.变性的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6、骆驼可以通过消耗驼峰中储存的某种物质来提供能量,同时还可转化出必要的养分和水,这是它们能够生存下去的保证。驼峰中储存的物质主要是( )
A.蛋白质
B.葡萄糖
C.脂肪
D.水
7、分层现象是群落研究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提高了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
②森林植物从上到下可分为不同层次,最上层为灌木层
③垂直方向上森林中植物分层现象与对光的利用有关
④森林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与食物有关
⑤森林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⑥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形成是由动物种类决定的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⑥
D.①③⑤⑥
8、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生产中的应用的是( )
A.利用人工合成的植物化学信息素吸引昆虫传粉,提高果树的传粉效率和结实率
B.利用音响设备发出不同的声信号驱赶某些动物,使其远离农田
C.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家禽的产蛋量
D.利用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进行保花保果
9、下列有关糖代谢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糖的主要来源是①
B.胰岛素能促进⑤⑥⑦过程,抑制①②③过程
C.通过过程⑦合成的某些氨基酸属于必需氨基酸
D.糖尿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糖摄入量大于消耗量
10、如图是同一植物三个相邻的细胞之间水分流动方向示意图,则下列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
A.细胞中渗透压大小关系为甲<乙<丙
B.细胞中渗透压大小关系为甲>乙>丙
C.水分流动后,丙细胞的细胞液渗透压不变
D.与植物细胞吸水力大小关系最大的因素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
11、下图是人体免疫过程图,a-g表示相关细胞,①-⑨表示相关过程。说法错误的是( )
A.a细胞主要包括树突状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等,统称为APC
B.免疫细胞均起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a-g中不能识别抗原的细胞只有e
C.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体内立即活跃的过程是⑥⑦
D.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或失调时机体会有肿瘤发生
12、NO作为脑内的气体分子神经递质,参与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发育及再生等过程。与一般的神经递质不同,NO可作为逆行信使参与突触间信号的传递,其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Glu通过正反馈调节可持续释放,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B.Na+与载体蛋白结合,快速内流引发电位变化
C.NO储存于突触小泡中,通过自由扩散释放到细胞外
D.突触间隙中Ca2+浓度升高不利于兴奋的产生
13、研究发现用不含Ca2+和K+的生理盐水灌注离体蛙心,蛙心收缩不能维持;用含有少量Ca2+和K+的生理盐水灌注离体蛙心,心脏能持续跳动数小时。据此,对Ca2+和K+的作用,合理的推测是( )
A.维持细胞的形态
B.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
C.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
D.为细胞直接提供能量
14、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色素—蛋白复合体),分布在植物的各个部位,其中在分生组织的细胞内比较丰富。光敏色素主要存在Pr(生理失活型)、Pfr(生理激活型)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可相互转化,共同调控植物种子的萌发和植株生长、开花、衰老等生命活动,其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萌发的种子在长出叶片前也会受到光的调控
B.光敏色素是植物体内唯一能接收光信号的受体
C.与夜晚相比,白天光照下植物细胞中Pr的量可能较少
D.光敏色素接收光信号后,能影响细胞核内相关基因的表达
15、太极拳中“白鹤亮翅”招式中的伸肘动作,伸肌收缩的同时屈肌舒张。图为伸肘动作在脊髓水平反射弧基本结构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伸肘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只能单向
B.失去大脑皮层的调控,伸肘动作就无法完成
C.肌梭受到刺激,兴奋传至a处时,a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
D.伸肘时,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不释放神经递质,导致屈肌运动神经元不产生兴奋
16、如图为人体的某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切断②处,刺激③处,④处仍能出现反射活动
B.兴奋传递方向是④→③→①→②→⑤
C.②所在的神经元上,完成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D.发生反射时,神经冲动在③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
17、如图a~e表示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图中A、B、D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B是膜的基本支架,其内部是分子的疏水端
B.图中a~e5种方式的速率均会受到低温的影响
C.d方式的速率与浓度差和载体蛋白的数量有关
D.e可表示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
18、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体温始终维持在37℃左右。下列与体温调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严重中暑后,快速饮用大量冰水有利于机体散热
B.皮肤中的温度感受器能将环境温度的变化转换为神经冲动
C.寒冷环境中,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引起皮肤血管收缩
D.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皮肤主要以辐射和传导的方式散热
19、下图是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4号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其双亲均携带一个单碱基替换导致的乙病基因,且突变位点不同。对家庭部分成员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乙病的基因进行测序,非模板链测序结果见下表。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家庭成员 | 1 | 2 | 4 | 5 |
测序结果 | ……G……A…… ……A……A…… 第412位 第420位 | ……G……A…… ……G……G…… 第412位 第420位 | ? | ……G……A…… ……G……A…… 第412位 第420位 |
A.无法判断甲病的显隐性
B.乙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
C.4号控制乙病的基因测序结果为
D.1号和2号生一个不患乙病孩子的概率是3/4
20、生物学实验中不仅讲究“同材异用”还喜欢“一材多用”。洋葱是常见的生物学实验材料,其管状叶浓绿色,鳞片叶有紫色和白色等类型,茎短缩成盘状,下面生有须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久置的洋葱管状叶做材料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滤纸条上不会出现最上面两条色素带
B.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时,向洋葱鳞片叶研磨离心后获取的上清液中加入冷酒精可促进DNA的溶解
C.用低温处理洋葱的根尖分生组织细胞,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机制是低温抑制了细胞壁的形成
D.选取洋葱鳞片叶外表皮进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大
21、在众多科学家的努力下,多种激素陆续被发现。下列有关科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与沃泰默实验相比,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不能排除神经调节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B.班廷将狗的胰管结扎使胰腺萎缩后,制备的萎缩胰腺的提取液可治疗患糖尿病的狗
C.研究者摘除公鸡的睾丸后,其雄性特征消失,该实验运用控制变量的“减法原理”
D.研究者摘除大鼠的垂体,发现其甲状腺萎缩,甲状腺激素含量显著减少
22、如图表示两个群落的演替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可表示从森林火灾之后开始的演替
B.即使时间允许,甲也不一定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
C.乙群落的演替属于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
D.第N年时,甲、乙的群落物种丰富度相同
23、生态系统每一个结构的变化都有可能引起整个生态系统的改变。下表记录了在过去几十年间,某生态系统中相关特征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食物网连接指数 | 下降13.49% |
食物网平均路径长度 | 下降28.12% |
注明:“连接指数”是反映系统内部联系复杂程度的指标;“平均路径长度”指每个循环流经食物链的平均长度。
A.生态系统的成分—结构—功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B.以上数据表明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有所下降
C.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营养级数目有所减少
D.通过引进多种外来物种实现提升食物网连接指数、延长食物网平均路径长度
24、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芦苇是湿地的优势物种,与其和浮萍等植物在竞争阳光时处于优势有关
②海葵固着于寄居蟹的螺壳上,寄居蟹的活动可以使海葵更有效地捕食,海葵的刺细胞能为寄居蟹提供保护,二者是互利共生关系
③不同地段的种群常呈镶嵌分布,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④冬候鸟秋天飞到南方越冬,使群落的组成发生了变化体现了群落的季节性
⑤草原生物群落主要分布在极度干旱区,群落中物种较少,群落结构较简单
A.①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⑤
25、回答与泡菜制作相关的问题:
(1)制作泡菜时,泡菜坛一般用水密封,目的是___________。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探究不同食盐浓度对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影响实验中,红萝卜和白萝卜哪种更适合做实验材料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腌制过程中温度高,用盐量少,腌制时间短,则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会___________(增加、减少、不变)。
(3)在发酵初期会有气泡从菜坛沿水槽内的水中间歇性溢出:这些气泡主要是____________;发酵后期,乳酸含量继续增加,当达到一定量后,发酵速度逐渐变缓甚至停止,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4)泡菜的制作方法不当,很容易造成泡菜变质,甚至发霉变味,试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6、果蝇(2n=8)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材料。回答下列与果蝇遗传有关的问题:
(1)研究果蝇的基因组时,应该研究的染色体类型和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__。
(2)果蝇的气门部分缺失(A)和正常气门(a)为一对相对性状,A、a位于常染色体上。若现将一只变异的气门部分缺失果蝇与另一只未变异的正常气门果蝇进行杂交,子代中气门部分缺失果蝇与正常气门果蝇数量之比为5:1,则可以判断果蝇的变异来源最可能是_______。
(3)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分别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B和b控制,当基因B和b所在的染色体发生缺失突变时,会引起含片段缺失染色体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注:只有其中之一致死)。如图表示某果蝇个体的一对染色体,若让具有该变异的两只灰身果蝇杂交,则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确定图中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致死的配子类型,请设计实验进行证明(假设该果蝇种群中除了该变异类型的雌雄个体之外,还有各种未变异的果蝇):
①实验设计:让该染色体片段缺失果蝇与未变异的黑身果蝇进行正反交,观察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②实验结果预测: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染色体片段缺失会导致雌配子致死。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染色体片段缺失会导致雄配子致死。
27、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8、多环芳烃是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全球性污染物,是煤、石油、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等有机物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挥发性碳氢化合物,包括萘、蒽、菲、芘等150余种化合物。某研究小组从一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中筛选到一株可降解萘、蒽的细菌,命名为BDP01。
(1)该研究小组所用的培养基应以萘或蒽作为唯一碳源,其目的是_____。从功能上看,该培养基类型属于_____培养基。
(2)接种时所用的接种环通过_____灭菌,在第二次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总是从_____开始划线,该分离纯化方法称为_____法。
(3)下面的图1和图2为该研究小组进行的其中两个实验的实验结果图,菌株的生长量以分光光度计于600nm处测定的光吸收值(OD600)表示。
①测定菌株生长量时用液体培养基,并需振荡培养。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中_____的含量,同时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_____的利用率。
②由图1可见,菌株生长量较高的温度范围是_____。图2结果表明,BDP01对pH的适应范围较小,在酸性条件下的生长量要_____于碱性条件下的。
③结合图2推测,进行图1相关实验时培养基的pH最可能为_____(用图2中相关数值表示)。
(4)通常,对获得的纯菌种还可以依据菌落的形状、大小等菌落特征对细菌进行初步的_____。
29、下图所示为4组生物的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数,横轴表示时间)。请据图回答问题。
(1)判断A~D 4组生物对应曲线是上图的序号为: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___。
(2)造成图②现象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④与②所示关系结果不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4种种间关系中的b死亡,对a有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A、B、C、D 4组生物中,对a、b两种群的生存和发展都有利的是______________。
(6)若狐死亡,则兔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__。
30、如图 l 为番茄叶肉细胞内物质代谢过程示意图,图 2 是某科研小组利用密闭的透明玻璃小室探究番茄植株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图1过程的选项中,不能产生 ATP 的有____
A.④ B.② C.⑥ D.⑤
其中③进行的场所是____ ,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的是____(填序号)。
(2)将图 2 所示的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零点开始)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 3 所示曲线。观察装置中液滴的位置, c 点时刻的液滴位于起始位置的____侧,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一天中的___点。
(3)如果要测定该植物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应加一组实验,设置与图 2 相同的装置,将该装置______,将烧杯中 CO2缓冲液更换为 NaOH 溶液,其他条件均不变。
(4)在实验过程中,给该植物浇灌 H2l8O,发现叶肉细胞中出现了(CH218O)。分析其最可能的转化途径是 H218O 参与有氧呼吸,生成_______ ,该产物再参与_______生成有机物(CH218O)。
31、华北某地区经常出现苹果小叶病,有人认为是土壤中缺锌引起的,有人认为是土壤中缺镁引起的。现有如下材料,请你完成下列实验,探究上面的猜测哪个正确。
材料用具:若干长势相同的苹果幼苗、蒸馏水、含有植物必需元素的各种化合物。
实验原理:任何一种必需元素在植物体内都有一定的作用,一旦缺乏,就会表现出相应的症状,根据全素培养和相应缺锌、缺镁的培养下苹果生长发育的比较,判断小叶病的病因。
方法步骤:
(1)首先配制全素培养液和相应的缺锌培养液和缺镁培养液,分别放入三个培养缸并编号为A、B、C。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苹果幼苗的生长发育情况。
(4)结果预测和分析
①____________缸内的苹果幼苗正常生长。
②若B缸内苹果幼苗表现出小叶病,而C缸没有,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苹果小叶病是由缺镁引起的。
④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苹果小叶病既与缺镁有关,又与缺锌有关。
⑤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苹果小叶病与缺镁、缺锌都无关。
32、江津中学某生物兴趣小组想探究过氧化氢酶的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已知新鲜土豆细胞内含过氧化氢酶。实验材料和用具: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切成相同体积的新鲜土豆片若干,洁净试管若干,量筒,卫生香,火柴等。请完成实验设计并回答相关问题:
(1)请完成实验设计:①取三支试管,编号A、B、C,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用3根点燃的卫生香分别放入试管内液面上方,观察燃烧情况。该实验中需要注意的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两点)
(2)与无机催化剂相比,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效率更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_______(能,不能)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溶液来进行试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