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保山2025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魏书》记载:“有三世官在给事已上,及州刺史、镇大将,及品登王公者为姓……而有三世为中散、监已上,外为太守、子都,品登子男者为族。”材料反映了北魏时期(     

    A.有独立的政治改革思想

    B.延续了汉代士族制度

    C.社会统治基础的扩大

    D.民族矛盾的不断缓和

  • 2、唐朝对外交通发达,与域外的经济文化联系频繁。观察《唐朝对外主要交通示意图》,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玄奘在贞观初年西行前往①地取经

    B.②地高僧空海带走大量佛经和诗文

    C.高僧法显六次东渡到③地传授佛法

    D.向西经丝绸之路最远可以到达④地

  • 3、甲午战后到20世纪初,外资控制了中国机器采煤的91.9%,棉纺生产的76.6%,内外航运的84.4%。截至1902年,各国对华投资总额达15亿美元。这一现象反映了(     

    A.边疆危机日益严重

    B.英国在华优势地位削弱

    C.列强加紧资本输出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 4、近年来,日本大力发展精致农业,农户注重专业化生产,充分利用农业机械化,如苹果农场着力发展苹果汁、苹果酱生产;韩国以京畿道为例,在政府农村创业支持下,大量农村居民引进设备,开展生产桔梗粉、桔梗饮料、桔梗糖稀等产品及生态旅游产业建设。据此可知,这些地区(       

    A.食品供应得到有效保障

    B.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

    C.着力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D.重视农业产业化经营

  • 5、传统民间谚语“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适宜”、“三月八,去种瓜”、“过了惊蛰节,整地不能歇”。反映了我国传统科学

    A.只为农业服务

    B.建立在经验和总结基础上

    C.精准的预测性

    D.在当今社会不可替代

  • 6、唐代贞观年间,中书、门下及三品官向皇帝奏事,史官随同,李义府等“奏请多畏人之知”,不准史官记录所奏内容。唐玄宗时,根据宰相宋璟的建议又重新恢复了史官随同记录的制度。史官随同记录制度的实施有利于(     

    A.提高决策效率

    B.实现政事公开

    C.抑制政治腐败

    D.避免决策失误

  • 7、近代某一条约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人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8、太平天国控制着中国最繁华、最富庶的地区,且太平天国不承认西方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使侵略者攫取的侵略权益在中国最繁华、最富庶的地区兑现不了。据此推断,列强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A.维护列强在华既得利益

    B.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C.阻碍中国近代化的步伐

    D.保护富饶地区的生产力

  • 9、在中古时期,西欧文学艺术创作的很多素材来自《圣经》中的历史传说和神活故事;6-7世纪,唯一有文化的人是教士,唯一的精神生活在修道院;756年,加洛林王朝君主丕平建立“教皇国”,欧洲逐渐形成了王权与教权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这些现象主要反映了(     

    A.中古时期西欧政治的黑暗和腐朽

    B.基督教会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C.基督教在中古西欧占有特殊地位

    D.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

  • 10、下表所示为20世纪20年代初北京大学的一次针对学生的民意调查。据此可推知(       

    问题

    现在流行的各种主义,你相信哪一种?

    俄国与美国,谁是中国之友?

    选项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俄国

    美国

    最终得票

    291

    4

    497

    107

    A.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力增强

    B.新文化运动促进民主思想的流行

    C.十月革命后民主主义思想的兴起

    D.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 11、据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主要国家图书馆日益增多,除传统的印刷型文献外,出现了缩微品、录音带、录像带、磁盘、光盘等非印刷型文献。这表明(     

    A.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文化事业的进步

    B.历史研究的方法发生了根本改变

    C.印刷书的功能转变顺应了时代要求

    D.阅读已成为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 12、明代设立“三司”管理地方,由承宣布政使司掌管民政和财政,提刑按察使司管理刑狱,都指挥使司掌管军事。三司互不隶属,重大事宜须由三司共同讨论,形成决议,上报中央。由此可知,明代“三司”制度(     

    A.造成了地方机构臃肿

    B.改变了省的基本格局

    C.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D.有效杜绝了腐败现象

  • 13、从河南二里头和时间稍后的四川三星堆遗址中,考古发现两地有一些共同特征的器物,都有陶盉(酒器)、龙形牙璋(礼器)、镶嵌绿松石铜牌、海贝等。但三星堆独特的青铜神像、金杖、面具和神树等,显示其特殊的祭祀行为。解读最准确的是(     

    A.夏人礼仪在古蜀文明中传承

    B.古蜀文明兼收并蓄、个性鲜明

    C.两地的区外贸易都相当发达

    D.两地文明之间存在着交流互鉴

  • 14、如图为某智能产品的生产曲线图,据此可知(     

    A.居中游国家获利最大

    B.发展中国家居上游

    C.国际产业分工更合理

    D.全球利益分配不均

  • 15、根据史料统计,唐代寒门子弟登科授官的比例逐渐增大,但终唐一代仍不占优势。崔、卢、李、郑、王、韦这六个姓氏的士族中共出现了102名宰相。这说明唐代(       

    A.地方割据势力强大

    B.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

    C.科举制固化了阶层

    D.士族政治仍有影响力

  • 16、明清时期,广东是甘蔗重要的种植区,曾有“产繁闽、广间,他方合并得其十一而已”的说法。纵观粤西南地区,高州府五县一州和雷州三县均有甘蔗种植,其中徐闻等地产量最丰,“一年之间,糖蔗之利,几与谷相半”。这反映出当地(     

    A.粮食作物减产

    B.商品经济发展

    C.人地矛盾突出

    D.自然经济解体

  • 17、“这一转变还造成了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附带作用。……高速公路的车速被限制在每小时55英里以下,这不仅节省了每天15万多桶的石油,而且还大幅度降低了全国交通事故的数量。……美国设计师开始设计可以使能源再利用的建筑物。……这还是电动汽车研发的分水岭。”材料主要反映

    A.能源危机引发科技革命

    B.能源危机促使社会变革

    C.科技引导石油高效利用

    D.节约成为人们时尚追求

  • 18、如表所示为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民族工业生产效率排名统计情况(部分)。据表可知,当时中国(     

    技术效率前6住的行业

    技术效率后6位的行业

    扎花业

    91%

    毛妨职业

    12.5%

    面粉业

    86.7%

    玻璃器皿业

    12.4%

    制糖业

    78.8%

    地毯业

    11.8%

    调味品业

    59%

    仪器业

    10.3%

    榨油业

    58.7%

    制坯业

    10%

    碾米业

    57.5%

    造冰冷藏业

    3.4%

    A.民族工业发展规模有所扩大

    B.近代工业基础仍然十分薄弱

    C.新兴工业已经占据有利地位

    D.西方工业技术影响不断加深

  • 19、古埃及雕塑经常出现神祇、法老、祭司等形象,缺乏对人的关注,以神性掩盖人性;而古希腊的雕塑正好相反,艺术家们通过构图、动作等方面来塑造人的美,展现人体美学。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文明发展水平

    B.政治经济形态

    C.宗教信仰差异

    D.艺术家的素养

  • 20、据记载,因感到“辱国病民,莫此为甚”,广州地区及粤省士子,参加“群众的政治运动”,并因而“蒙昧启辟”、“渐知天下大局之事”,从此滥觞。这一现象发生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新文化时期

  • 2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非洲文化与外界相互影响,这种相互影响就其程度而言,远远大于南北美洲或澳大利亚与外界所可能有的相互影响。这说明(     

    A.非洲文明受外界文明影响最多

    B.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文明相对落后

    C.文明交融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D.非洲积极吸收借鉴世界的先进文明

  • 22、据统计,《元曲选外编》出现的162种元杂剧中,有大量少数民族语言,这些语言以汉字直接记录少数民族语言发音的形式出现,如女真语阿马(父亲)、阿者(母亲),契丹语曳刺(军士或衙役),蒙古语巴都儿(英雄),等等。 由此可知,元杂剧(     

    A.促进了民族文化交融

    B.标志着戏曲艺术的成熟

    C.推动了儒学思想传播

    D.反映了市民文化的兴起

  • 23、13世纪《大宪章》签署之后,英国议会成为国王与封建主、教士、市民阶层等合作统治国家的平台。14世纪末,议会逐渐发展为独立议事、广泛参与司法、审议财政的重要机构。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议会选举自由、言论自由,决定国家的赋税等。材料反映了英国议会(     

    A.确立“王在法下”传统

    B.促进民族意识形成

    C.成为行政事务决策机关

    D.议会主权逐步确立

  • 24、秦律对官府铁器的供应和使用都有具体的规定,如果铁器损失,必须根据情况分别处理。秦律规定对偷盗耕牛的人必须判罪,并规定厩苑饲养的牛必须达到一定的繁殖率,否则要受到处罚。这些规定(     

    A.促使秦律形成了完整体系

    B.说明铁犁牛耕技术普及

    C.推动了秦代冶金业的发展

    D.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时间

    19世纪中期

    条件

    ____后,资本主义国家需要更广阔的____;工厂所需的原材料也需从世界各地获取;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使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表现

    ①资产阶级在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②资产阶级____,掠夺原材料,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 26、唐朝加强皇权的中央官制是___________

  • 27、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   

    环境污染

    城市____遭严重污染,还出现汽车尾气污染等新问题

    贫富分化

    巨大的社会财富聚集在____手中,工人阶级生活贫困

    交通拥堵

    随着城市的发展,私人汽车的普及,____成为各大城市甚至中小城市的普遍问题

    发展中国

    家的城市

    化问题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同样经历了发达国家曾经出现的____、交通拥堵、____等问题,且犯罪率上升、失业者增加等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

  • 28、英国等侵略者从鸦片战争中获得了种种特权,但是未能达到________贸易合法化的目的。为________,他们要求修约,被清政府拒绝

  • 29、军阀割据混战

    (1)军阀割据

    派系

    首领

    支持者

    控制地区

    直系

    ________

    英美支持

    直隶及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等省

    皖系

    段祺瑞

    日本支持

    皖、浙、闽、鲁、陕等省

    奉系

    张作霖

    ________的靠山

    东北三省

    (2)军阀混战各军阀凭借手中掌握的军队,争权夺利,先后爆发直皖、直奉军阀混战,导致________实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

  • 30、1909年竣工的_____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 31、现代化的浪潮

    1860年代,肇始于英国的现代化浪潮渐次向世界扩展,将下列现代化浪潮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与图中所示的空间位置一一对应(填写字母)。

    ①亚历山大二世改革②南北战争③德意志统一④明治维新⑤洋务运动

     

  • 32、改旗易帜

    (1)1928年,国民政府继续北伐,讨伐张作霖。日本帝国主义为阻挠北伐,制造了“________”。

    (2)蒋介石命令部队绕道开进。张作霖因战事不利,决定退出北京。

    (3)日本见张作霖不能满足他们的侵略要求,在________将他炸死。

    (4)1928年,张作霖之子张学良通电宣告东北三省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至此,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

  • 33、17世纪:________、法国、________也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建立了多个殖民地

  • 34、意义

    (1)为资产阶级____________作辩护,从神学角度论证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2)为以后的______________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清朝是如何巩固西南边疆的?

  • 36、近代中国图书馆是如何发展的?

  • 37、雅尔塔体系内容是什么?

  • 38、新航路的开辟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什么意义?

  • 3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1989年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________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认识,积累了________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________”重要思想。

    (2)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2002年中共________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写入党章,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