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临沧2025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近代一位外国人这样评价戊戌变法:“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他认为变法的缺陷在于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

    B.变法措施贪大求全

    C.缺乏充分的思想动员

    D.没有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

  • 2、张之洞认为:“国之智者,势虽弱,敌不能灭其国;民之智者,国虽危,人不能残其种”;康有为提出:“以国民之愚,而人才之乏也,非别制造新国之才,不足以救国”。据此可知,他们都认同(    

    A.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B.学习西方,改革教育

    C.教育救国,振兴中华

    D.中体西用,隆兴国运

  • 3、下图所示文物,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领域中出现的新现象。该现象是(     

    A.灌溉工程的修建

    B.商业中心的繁荣

    C.铁犁牛耕的使用

    D.货币的广泛流通

  • 4、1965年与1963年相比,河北正定县农业产值增长了83.9%,其中粮食总产量增长120%,棉花总产量增长了222.9%,油料总产增长13%。这一时期该县农业的发展得益于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B.农业合作化的推进

    C.国民经济的调整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 5、秦统一以前,粮价较稳定,大致粟石三十钱左右。秦朝统一全国后,粮价急剧上涨,《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帝三十一年(前216年),关中“米石千六百”。这一变化最可能是源于(     

    A.农民起义导致社会剧烈动荡

    B.法家统治思想阻碍农业发展

    C.始皇大兴土木使得民失农时

    D.长期战乱后的社会经济凋敝

  • 6、英国学者汤因比认为:“夏代是传说的朝代,商、周是真实的存在。”最能支持此观点的证据是

    A.《诗经》里有大量歌颂商、周的诗篇

    B.《史记》里夏代的记载没有商、周丰富

    C.夏禹是传说人物,商汤、周文王是历史人物

    D.夏代文字尚未发现,商、周有较成熟的文字

  • 7、某同学为写一篇小论文收集到一些资料(1)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让中国人看清了西方列强的真面目。(2)五四运动的爱国热潮中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3)十月革命的胜利给我们这个东方大国带来了新的希望,促进了先进知识分子和青年人的观念转变。请为他的论文选择一个最适合的题目(     

    A.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救亡之路

    B.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

    C.中国近代外交面临严重困境

    D.中国传统文化被全盘的否定

  • 8、1939年4月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政府组织条例》规定设立审计处,如表是条例规定的审计处的部分职权。由此可知,审计处的设置(     

    一、

    对边区各个机关的预算决算事项进行审核。

    对全边区征税、征粮相关事项进行审核。

    检举边区贪污、浪费事件。

    A.壮大了反抗国民政府的力量

    B.保障了革命根据地军民的生活

    C.维护了边区政府的司法公正

    D.体现了中共对政权建设的探索

  • 9、下图为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中央政府组织结构示意图。这一结构图表明(     

       

    A.皇权削弱相权加强

    B.权力分配格局发生剧变

    C.中央加强地方削弱

    D.中枢权力机构得到完善

  • 10、战国以来,郡县制逐渐得到推广,但分封制并未退出历史舞台,甚至在某些时期出现了逆袭。这一现象反映了

    A.君主专制影响国家制度变革

    B.郡县制度还不够完善

    C.分封制利弊并存

    D.分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

  • 11、西方主流史学界认为,中国西周的分封制与西欧中世纪的封建制度有形貌上的类似之处,但二者的结构和宗旨又存在明显差别。这两种制度都(     

    A.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顶层设计

    B.促进了疆域扩展与民族心理认同

    C.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产物

    D.加强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制度

  • 12、1941年11月,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召开,当选的政府委员会委员 18 名,其中共产党员7 人,超过了三分之一,共产党员徐特立当即请求退出,得到了大会的同意。这表明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     

    A.开始尝试创建革命政权

    B.积极探索民主政权形式

    C.促成中华民族空前觉醒

    D.创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13、清前期,因官户或生员享有赋税减免特权,常有农民将田产挂靠于同姓官户、生员名下,每到纳税之时,将应缴钱粮交予官户、生员,交给官户、生员的钱粮往往多于应缴总额。生监包揽同姓钱粮以为己粮。这种现象说明,当时(       

    A.土地兼并问题愈加严重

    B.政府赋税征收模式需要调整

    C.社会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D.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减弱

  • 14、下面两图为中国古代重要工程建设。它们的修筑(     

         

    A.抵御了外族侵扰

    B.有利于经济发展

    C.促进了南北交流

    D.加强了皇权专制

  • 15、1920年,李大钊在《新青年》发文指出,“关税权为条约所束缚,国内产出的原材料以极低的税输出国外,而在国外制成的精制品以极低的税输入国内。”李大钊意在说明当时中国(     

    A.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B.兴起改订新约运动

    C.实行统一的国境关税

    D.关税丧失保护作用

  • 16、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孔子主张“仁”,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为政以德”。两者思想都

    A.主张无为而治

    B.倡导战胜自然

    C.蕴含和谐理念

    D.提出仁者爱人

  • 17、《吕氏春秋》一书中说,春秋战国时期农业收益显著增加,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这主要得益于(     

    A.铁犁牛耕的使用

    B.经济重心的南移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海外贸易的繁荣

  • 18、明代以前的英雄豪杰观带有显著的“圣人”性质,甚至可以“不近人情”。明代却趋于理性化,不止认同英雄有情,“儿女情,英雄气,并行不悖”,且推项羽为英雄第一、以曹操和勾践为英雄。这一变化(     

    A.与心学思潮息息相关

    B.说明民本思想成为主流

    C.和孔孟学说理念不符

    D.反映圣人崇拜有所弱化

  • 19、宋朝画家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表达了对画家要求:画家要了解“四时景候,阴阳向背,笋条老嫩,苞尊先后及翎毛诸禽形态名件”;邓椿在《画继》中讲到宋徽宗赵估认为“月季鲜有能画者,盖四时朝暮,花蕊叶皆不相同。此作春日正中者,无毫发差”。这些认知(     

    A.注重社会伦理道德教育

    B.受到理学思想的影响

    C.致力于维护君主的统治

    D.体现了天人合一观念

  • 20、1981年9月17日,深圳市蛇口工业区在《广州日报》登载了一份人才招聘启事:为适应我区建设发展需要,经上级批准,拟在广州招收一批有志于企业管理的技术人才,进行企业管理、外贸业务和商业英语等知识的培训,为期一年。这表明当时(     

    A.改革开放实践影响人才要求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

    D.国家高等教育有了新的发展

  • 21、在雅典的泛雅典娜节的比赛中,火炬赛跑和赛船等只有公民可以参加,也只有公民可以进入卫城的神庙;酒神节期间,那些父亲阵亡后留下的遗孤,在由城邦抚养成长到18岁时,于这个节日接受城邦赠予的一套重装步兵盔甲。由此可知,这些活动

    A.培育公民爱国意识

    B.鼓励公民积极参政

    C.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D.说明民主的广泛性

  • 22、“诸子”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夏官》:“诸子掌国子之倅。掌其戒令与其教治,辨其等,正其位。”其中认为职掌教导诸侯、卿、大夫、士之子的官员,是“王官之学”的重要参与者。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崛起并纷纷著书立说,相互辩难,“诸子”逐渐成为他们的代称。“诸子”内涵的变化(       

    A.体现了政府职能的不断优化

    B.说明传统政治秩序逐步瓦解

    C.奠定了华夷关系的基本框架

    D.反映了官僚政治的迫切需求

  • 23、下图反映的战役(     

    A.是正面战场最大的胜利

    B.打破了日军的“囚笼”

    C.推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D.成为敌后游击战的典范

  • 24、下表反映了战后美元与黄金的兑换比率变化。这体现了(     

    时间

    变化

    1946年12月18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公布美元含金量为0.88867克。

    1971年8月15日

    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贬值并且停止美元兑换黄金。

    1971年12月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磋商达成“史密森学会协议”,黄金官价从每盎司35美元提高到38美元。

    1973年2月12日

    黄金官价每盎司提高到42.22美元。

    A.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强化

    B.国际金融新秩序得以确立

    C.布雷顿森林体系逐步瓦解

    D.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随着革命高潮的到来,统一战线内部争夺________的斗争加剧,特别是1925年3月________逝世后,国民党右派篡夺领导权的活动日益猖獗

  • 26、文化遗存代表:

    (1)分布特点:

    文化遗存数量多,且分布广泛,奠定了________的发展基础。

    (2)主要代表:

    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

    ①黄河中游地区进入________时期,典型器物是________,以________等为主要栽培作物;

    ②黄河下游出现了________

    ________有河姆渡文化,居民种植________,掌握了________技术。

    距今约5000年:

    ①黄河流域进入________时期,代表器物是________

    ②在北方________上游有________

    ________下游有________

    这些文化遗址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且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 27、(题文)李贽:

    (1)生平: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

    (2)地位: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

    (3)著作:《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史纲评委》。他曾评点过的《水浒传》、《西厢记》、《浣纱记》、《拜月亭》等等;

    (4)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倡___________

  • 28、各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开展_______,“打土豪,分田地”,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展生产,支持革命。

  • 29、1127年,北宋被金攻灭,宋徽宗和宋钦宗被俘虏北去,史称“________

  • 30、非洲古代文明:西非

    8—15世纪,____________等国兴起。拥有丰富黄金资源,控制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____交易。

    (1)马里征服加纳后逐步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发展对外贸易,____成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

    (2)桑海攻灭马里,确立在西非的霸主地位,16世纪达到极盛,实行中央集权;扩大对外贸易;主要使用奴隶劳动;兴建学校,鼓励文化发展。16世纪末逐渐衰落。

  • 31、成就

    (1)亚洲

    20世纪60—80年代,_______、韩国等亚洲国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

    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海湾产油国也出现了“_______”和经济起飞。

    (2)非洲

    1960—1975年,非洲工农业生产总值大约增长了一倍。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经过调整,_______经济又开始增长。

    (3)拉丁美洲

    各国大力发展_______,积极促进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

    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基本实现了_______。大多数拉美国家属于中等收入国家。

  • 32、经济危机

    (1)表现

    ①全面内战爆发后,国统区财政经济逐渐陷入崩溃的境地。国民政府无限制地发行纸币,导致恶性的________,物价飞涨

    ②国民党的反动政策和官僚资本的巧取豪夺,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民不聊生。

    (2)后果:国民党在人民中的信誉一落千丈。

  • 33、典型表现浪漫主义文学特征的代表著作________;苏联著名作家________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具有重大世界影响。

     

  • 34、雅典民主制的特点是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例子?

  • 36、概述罗马国家发展与法律体系的同步进行。

     

  • 37、两极格局瓦解的时间和标志?影响?

  • 38、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成就,以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具有怎样的启示?

  • 39、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措施有哪些?这次改革的结果是怎样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