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固原2025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据记载,秦的博士通常由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担任,博士们保持着齐国稷下学宫的传统与结构,不断吸纳各派学说。虽然博士没有独立管理国家部门的权力,仅秩比600石,但其地位很高,影响力很大,以至于“朝贺,位次中都官,吏称先生”。秦朝设置博士官的主要意图可能是(     

    A.弥补专制体制的缺陷

    B.延续原始民主的传统

    C.再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D.强化政治文化的认同

  • 2、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国大典以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上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这些措施

    A.提供了人民民主的制度保障

    B.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扩大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D.强化了民众对人民政权的认同

  • 3、下图是1953年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宣传画,该宣传画反映出(     

    A.革命动员与生产生活结合

    B.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并举

    C.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D.群众积极投身于经济建设

  • 4、下表是1922-1938年的部分大事年表,该表反映的主题是(     

    时间

    事件

    1922年

    墨索里尼进军罗马,意大利法西斯上台

    1931年

    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侵华战争

    1933年

    希特勒上台,德国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

    1935年

    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1936年

    日本军人制造兵变,法西斯控制政权

    1938年

    德国吞并奥地利

    A.民族解放运动的持续高涨

    B.经济大危机的后果及影响

    C.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与疯狂扩张

    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 5、世界各地民居的特点是由当地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决定的。观察下图,左图甲、乙两类民居分别出现于下图中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6、诸葛亮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推崇,宋封忠惠仁济显应王;元封威烈忠武显灵仁济王;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定帝王庙,忠武武乡侯之位在其内;至清雍正二年(1724年),特旨从祀孔庙。历代统治者对诸葛亮的推崇(       

    A.使分封制得以延续

    B.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C.旨在控制基层人民

    D.确立了诸葛亮的历史地位

  • 7、西安事变期间,来陕西寻求真相的《大公报》记者范长江在采访周恩来、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后,在报道中公开称全国对于西北方面的认识存在很大的错误,西北领导的政治理论是和平统一,政治诉求是在政治商讨下,拥护和服从国民政府的统治。这一报道(       

    A.宣传了共产党的抗战救国主张

    B.迎合了国民党要求统一的诉求

    C.化解了国共两党的政治矛盾

    D.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 8、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做出了持续努力。其中,清朝统治阶级发动的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自救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五四爱国运动

    D.辛亥革命

  • 9、1952年5月,党中央着手规划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指出今后五年的基本任务是:为国家工业化打下基础,以巩固国防,提高人民的物质与文化生活,并保证中国经济向社会主义前进。由此可见,当时确定的方针是(       

    A.“边打、边稳、边建”

    B.“调整、巩固、提高”

    C.“合理调整,恢复发展”

    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 10、下表为天宝十四年与乾元三年课户、课口数比较表。

     

    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

    肃宗乾元三年(760年)

    总户数

    8914709户

    1933174户

    不课户数

    3565501户

    1174591户

    课户数

    5349280户

    758582户

    总口数

    52919309口

    16990382口

    不课口数

    44700988口

    14619587口

    课口数

    8208321口

    2370799口

    据上表数据可推知(     

    A.唐朝政权已经名存实亡

    B.国家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疫病成为人口锐减主因

    D.赋税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 11、以下选项以时间先后排序准确的是(     

    ①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

    ②毛泽东主席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

    ③中国与英国就香港问题签署联合声明

    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载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决议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③①②④

    D.④①③②

  • 12、清末清廷着手实行新政,由于清廷认为民报“乱是非而淆视听”、“挟清议而以訾时局”,因此决定兴办官报,掌握舆论主导权,以寻求变法的舆论支持,并力图开启民智以巩固变法基础。于1906年创办《商务官报》,《商务官报》接受各团体、个人投送的章程,因此,但凡有用皆可采纳,不论身份地位高低,其重要编辑之一杨荫杭在此时正因为宣传革命被清廷通缉,但因为其在实业发展方面极有见地,也被《商务官报》欣然接纳。据此可知(  )

    A.《商务官报》作为朝廷的喉舌,起到了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

    B.《商务官报》创办的根本目的在于抬高商人地位

    C.《商务官报》适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

    D.《商务官报》作为官报,在思想和内容上都秉持较为保守的态度

  • 13、下图是1990一2017年四个经济体GDP占全球GDP的比例变化示意图。这些变化(     

    A.反映出西方走向全面衰退

    B.有利于改善全球治理体系

    C.说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

    D.起因于国际政治格局变动

  • 14、“中正”是九品中正制中对人才进行品评的官员。据学者统计,西晋时期担任各级中正且门第可考者共29人,其中出身自高门士族、一般士族者占总数的72.4%,东晋时期这一比例增加至93.5%。据此可知,当时(     

    A.官员素质提高

    B.阶层流动受限

    C.门第观念淡化

    D.中央集权加强

  • 15、文物不但具有艺术、科学价值,同时也是历史的见证。下列可以作为研究秦朝历史的第一手资料的是(       

    A.电影《秦颂》

    B.《剑桥中国秦汉史》

    C.出土的云梦睡虎地秦简

    D.故事《孟姜女哭长城》

  • 16、在1804年《法国民法典》中,关于人的权利和行为能力、债和物的部分,均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制定。在1900年生效的《德国民法典》中,从法律基本概念、法律术语到债、物的法律关系,有很多地方是借鉴和沿袭了罗马法的内容。不仅仅是欧洲国家,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也受到罗马法的影响。这说明罗马法

    A.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对大陆法系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C.私法原则成为后世立法基础

    D.推动了西欧大陆资产阶级民事立法

  • 17、下表是对1912—1939年中国近代报刊文章标题、正文中使用“中华民族”的次数统计情况。这表明该时期(     

    时间

    次数

    每年平均次数

    1912—1918

    45

    6

    1919—1930

    1481

    123

    1931—1939

    4734

    526(其中1936年后都在500多次以上)

    A.新三民主义得到贯彻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日益壮大

    C.民主共和观念广泛传播

    D.近代民族国家观念不断加深

  • 18、1943年1月,晋察冀边区第一届参议会在河北省召开。会议在真正平等、直接普遍的无记名投票的原则下选举产生了边区政府的领导机构。根据选民的文化状况,投票采用“豆选法”。选民赞成哪位候选人就在他背后的碗里放入一粒豆子,最后选举结果取决于候选人得豆的多少。这一做法(     

    A.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实现了工人当家作主愿望

    C.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政权

    D.推动了根据地的民主建设

  • 19、有学者对近代中国某一历史事件研究后认为它“实现了党中央指导思想的根本转变,是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总结和运用,成功地进行了反对“左”倾的斗争,创立了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的新鲜经验。”这一学者研究的历史事件是(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红军长征

    D.西安事变

  • 20、据1世纪航海手册《厄里特里亚航海记》记载,印度的黄油、蔗糖沿近岸航线贩至阿拉伯或直接运到东非;意大利的葡萄酒经由埃及转运到东非、阿拉伯甚至印度;波斯湾市场上原产的枣酒或转运自西方的葡萄酒,出口到印度和阿拉伯。由此可知,当时(       

    A.世界贸易体系初步确立

    B.跨区域商品贸易比较繁荣

    C.海上贸易路线遍布全球

    D.各大洲建立直接商贸往来

  • 21、马克思在对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某一历史现象分析时指出:“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这一历史现象对西欧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增强了各地区间的联系

    B.使世界市场和贸易扩大

    C.加速了欧洲社会的转型

    D.使商路及商业中心转移

  • 22、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平凡的一锅米饭,到一个馒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以下古人类有可能最早食用米饭的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居民

  • 23、民国初年,伴随政治上的动荡局势和帝制复辟的酝酿,思想界一度出现尊孔复古逆流,学术界注重传统风气的抬头……凡此种种,都与民国精神不相吻合。这表明(     

    A.政治变革未促进思想解放

    B.封建帝制受到人民的支持

    C.儒学的独尊地位难以撼动

    D.思想进一步解放迫在眉睫

  • 24、下图所示为我国某套邮票的票面图案《采药》,其描绘了两名女性乡村医生,背着药筐,拿着锄头,正在崇山峻岭间采草药的场面。该画面信息可印证当时(     

    A.国家重视农村卫生状况改善

    B.民众缺医少药问题愈发突出

    C.农民投身经济建设热情高涨

    D.中医药文化得到了有效传承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近代西方文化的传入

    (1)过程

    ①鸦片战争后,____和魏源,主张学习西方,提出____,西学传播渠道大大增加。

    ②1862年,旨在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的____在北京设立。

    ③清政府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赴欧美学习。严复、詹天佑等是较早接受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

    ④1868年,引进、翻译西方书籍的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创办,大量军事、工程方面的书籍得到翻译。

    (2)影响

    ①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放眼世界,探索新知,推动了____的展开。

    ②1915年,____开始。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等主张吸收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③俄国十月革命后,陈独秀、____等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重新探寻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____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26、宋辽议和,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钱财,称为“________”,宋夏议和,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财,称为“________”,1114年,南宋与金订立,________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一笔钱财,称为“________”。

  • 27、笈多帝国

    (1)建立:4C 建立。

    (2)概况: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政令不统一,控制地区主要是_____中下游。   婆罗门教演变而来的________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成为主要宗教。

  • 28、公元前________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建立东周。

  • 29、火车与铁路交通

    (1)西方

    ①1814年,斯蒂芬森改进了________

    ②19世纪上半期,在英国带动下,欧美各国纷纷修建铁路网,铁路成为陆路交通的主干,人类步入铁路时代。

    (2)中国:1881年,唐山至胥各庄建成中国第一条实用铁路;1909年竣工的________,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 30、秦汉至魏晋时期:考核制度:秦汉官员的考核办法主要是什么?考核结果有何用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考核情况如何?秦汉官员的考核办法主要是________制。每年岁末,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________,上报中央,称为“上计”。________参与审核,防止造假。考核结果是官员________的依据;魏晋南北朝,考核大多流于形式,但也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

  • 31、辛亥革命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________,这次革命推翻了________统治,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________,建立________,传播了________观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促进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________,冲破了封建主义的藩篱,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________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②辛亥革命局限:辛亥革命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________、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缺乏科学的________;没有能够发动广大民众;缺乏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 32、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美国的单边主义:美国企图构建单极世界

    (1)背景:随着冷战的结束和________的消失,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________,希望建立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国际力量出现明显失衡现象)

    (2)主要表现

    ①“9·11”事件之后,美国指责以本·拉登为首的“________”组织是恐怖活动的策划者,迅速展开反恐行动。

    ②2001年10月,美国发动了________战争。2003年3月,美国发动了________战争,这场战争造成中东局势进一步动荡,也使美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 33、意义

    (1)对英国

    ①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限制了英王的实际统治权,保障了议会的立法权、___________、司法权和军事权,从而结束了英国长期以来形成的___________

    ②议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得到提高,___________的原则得以确立。

    (2)对世界:英国的___________,成为以后很多国家资产阶级效法的样板。

  • 34、重要纲领

    (1)________

    ①主张: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②结果:在战争环境下,未能实施

    ③影响:否定了封建________所有制,反映了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

    (2)________:提出新的社会经济政策,试图回答农民革命应当向何处去的问题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意大利、德意志统一的时间?统一后的政体是什么?德意志帝国政体的特点?

  • 36、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侵略下,中华民族危机严重。中国社会各阶级从思想和实践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也是探寻、学习西方富国强兵道路的启蒙书是什么?该书的核心主张是什么

    (2)地主阶级进行了怎样的救亡实践?指导思想是什么?

    (3)资产阶级借鉴西方政治经验,为改造中国进行了哪些制度设计和政治实践?

    (4)陈独秀指出只有将“德先生”、“赛先生”两位先生请进中国,才能改变中国的现状。这里的两位先生分别是指什么?何时被请到中国来?

    (5)归纳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 37、这一时期,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有哪些?

  • 38、鸦片战争前,世界形势和中国的社会状况?

  • 39、分析宗教改革运动对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