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据记载,秦的博士通常由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担任,博士们保持着齐国稷下学宫的传统与结构,不断吸纳各派学说。虽然博士没有独立管理国家部门的权力,仅秩比600石,但其地位很高,影响力很大,以至于“朝贺,位次中都官,吏称先生”。秦朝设置博士官的主要意图可能是( )
A.弥补专制体制的缺陷
B.延续原始民主的传统
C.再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D.强化政治文化的认同
2、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国大典以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上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这些措施
A.提供了人民民主的制度保障
B.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扩大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D.强化了民众对人民政权的认同
3、下图是1953年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宣传画,该宣传画反映出( )
A.革命动员与生产生活结合
B.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并举
C.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D.群众积极投身于经济建设
4、下表是1922-1938年的部分大事年表,该表反映的主题是( )
时间 | 事件 |
1922年 | 墨索里尼进军罗马,意大利法西斯上台 |
1931年 | 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侵华战争 |
1933年 | 希特勒上台,德国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 |
1935年 | 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
1936年 | 日本军人制造兵变,法西斯控制政权 |
1938年 | 德国吞并奥地利 |
A.民族解放运动的持续高涨
B.经济大危机的后果及影响
C.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与疯狂扩张
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5、世界各地民居的特点是由当地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决定的。观察下图,左图甲、乙两类民居分别出现于下图中的( )
甲 |
|
乙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诸葛亮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推崇,宋封忠惠仁济显应王;元封威烈忠武显灵仁济王;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定帝王庙,忠武武乡侯之位在其内;至清雍正二年(1724年),特旨从祀孔庙。历代统治者对诸葛亮的推崇( )
A.使分封制得以延续
B.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C.旨在控制基层人民
D.确立了诸葛亮的历史地位
7、西安事变期间,来陕西寻求真相的《大公报》记者范长江在采访周恩来、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后,在报道中公开称全国对于西北方面的认识存在很大的错误,西北领导的政治理论是和平统一,政治诉求是在政治商讨下,拥护和服从国民政府的统治。这一报道( )
A.宣传了共产党的抗战救国主张
B.迎合了国民党要求统一的诉求
C.化解了国共两党的政治矛盾
D.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8、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做出了持续努力。其中,清朝统治阶级发动的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自救运动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五四爱国运动
D.辛亥革命
9、1952年5月,党中央着手规划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指出今后五年的基本任务是:为国家工业化打下基础,以巩固国防,提高人民的物质与文化生活,并保证中国经济向社会主义前进。由此可见,当时确定的方针是( )
A.“边打、边稳、边建”
B.“调整、巩固、提高”
C.“合理调整,恢复发展”
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10、下表为天宝十四年与乾元三年课户、课口数比较表。
| 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 | 肃宗乾元三年(760年) |
总户数 | 8914709户 | 1933174户 |
不课户数 | 3565501户 | 1174591户 |
课户数 | 5349280户 | 758582户 |
总口数 | 52919309口 | 16990382口 |
不课口数 | 44700988口 | 14619587口 |
课口数 | 8208321口 | 2370799口 |
据上表数据可推知( )
A.唐朝政权已经名存实亡
B.国家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疫病成为人口锐减主因
D.赋税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11、以下选项以时间先后排序准确的是( )
①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
②毛泽东主席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
③中国与英国就香港问题签署联合声明
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载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决议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③①②④
D.④①③②
12、清末清廷着手实行新政,由于清廷认为民报“乱是非而淆视听”、“挟清议而以訾时局”,因此决定兴办官报,掌握舆论主导权,以寻求变法的舆论支持,并力图开启民智以巩固变法基础。于1906年创办《商务官报》,《商务官报》接受各团体、个人投送的章程,因此,但凡有用皆可采纳,不论身份地位高低,其重要编辑之一杨荫杭在此时正因为宣传革命被清廷通缉,但因为其在实业发展方面极有见地,也被《商务官报》欣然接纳。据此可知( )
A.《商务官报》作为朝廷的喉舌,起到了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
B.《商务官报》创办的根本目的在于抬高商人地位
C.《商务官报》适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
D.《商务官报》作为官报,在思想和内容上都秉持较为保守的态度
13、下图是1990一2017年四个经济体GDP占全球GDP的比例变化示意图。这些变化( )
A.反映出西方走向全面衰退
B.有利于改善全球治理体系
C.说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
D.起因于国际政治格局变动
14、“中正”是九品中正制中对人才进行品评的官员。据学者统计,西晋时期担任各级中正且门第可考者共29人,其中出身自高门士族、一般士族者占总数的72.4%,东晋时期这一比例增加至93.5%。据此可知,当时( )
A.官员素质提高
B.阶层流动受限
C.门第观念淡化
D.中央集权加强
15、文物不但具有艺术、科学价值,同时也是历史的见证。下列可以作为研究秦朝历史的第一手资料的是( )
A.电影《秦颂》
B.《剑桥中国秦汉史》
C.出土的云梦睡虎地秦简
D.故事《孟姜女哭长城》
16、在1804年《法国民法典》中,关于人的权利和行为能力、债和物的部分,均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制定。在1900年生效的《德国民法典》中,从法律基本概念、法律术语到债、物的法律关系,有很多地方是借鉴和沿袭了罗马法的内容。不仅仅是欧洲国家,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也受到罗马法的影响。这说明罗马法
A.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对大陆法系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C.私法原则成为后世立法基础
D.推动了西欧大陆资产阶级民事立法
17、下表是对1912—1939年中国近代报刊文章标题、正文中使用“中华民族”的次数统计情况。这表明该时期( )
时间 | 次数 | 每年平均次数 |
1912—1918 | 45 | 6 |
1919—1930 | 1481 | 123 |
1931—1939 | 4734 | 526(其中1936年后都在500多次以上) |
A.新三民主义得到贯彻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日益壮大
C.民主共和观念广泛传播
D.近代民族国家观念不断加深
18、1943年1月,晋察冀边区第一届参议会在河北省召开。会议在真正平等、直接普遍的无记名投票的原则下选举产生了边区政府的领导机构。根据选民的文化状况,投票采用“豆选法”。选民赞成哪位候选人就在他背后的碗里放入一粒豆子,最后选举结果取决于候选人得豆的多少。这一做法( )
A.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实现了工人当家作主愿望
C.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政权
D.推动了根据地的民主建设
19、有学者对近代中国某一历史事件研究后认为它“实现了党中央指导思想的根本转变,是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总结和运用,成功地进行了反对“左”倾的斗争,创立了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的新鲜经验。”这一学者研究的历史事件是( )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红军长征
D.西安事变
20、据1世纪航海手册《厄里特里亚航海记》记载,印度的黄油、蔗糖沿近岸航线贩至阿拉伯或直接运到东非;意大利的葡萄酒经由埃及转运到东非、阿拉伯甚至印度;波斯湾市场上原产的枣酒或转运自西方的葡萄酒,出口到印度和阿拉伯。由此可知,当时( )
A.世界贸易体系初步确立
B.跨区域商品贸易比较繁荣
C.海上贸易路线遍布全球
D.各大洲建立直接商贸往来
21、马克思在对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某一历史现象分析时指出:“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这一历史现象对西欧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增强了各地区间的联系
B.使世界市场和贸易扩大
C.加速了欧洲社会的转型
D.使商路及商业中心转移
22、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平凡的一锅米饭,到一个馒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以下古人类有可能最早食用米饭的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居民
23、民国初年,伴随政治上的动荡局势和帝制复辟的酝酿,思想界一度出现尊孔复古逆流,学术界注重传统风气的抬头……凡此种种,都与民国精神不相吻合。这表明( )
A.政治变革未促进思想解放
B.封建帝制受到人民的支持
C.儒学的独尊地位难以撼动
D.思想进一步解放迫在眉睫
24、下图所示为我国某套邮票的票面图案《采药》,其描绘了两名女性乡村医生,背着药筐,拿着锄头,正在崇山峻岭间采草药的场面。该画面信息可印证当时( )
A.国家重视农村卫生状况改善
B.民众缺医少药问题愈发突出
C.农民投身经济建设热情高涨
D.中医药文化得到了有效传承
25、近代西方文化的传入
(1)过程
①鸦片战争后,____和魏源,主张学习西方,提出____,西学传播渠道大大增加。
②1862年,旨在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的____在北京设立。
③清政府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赴欧美学习。严复、詹天佑等是较早接受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
④1868年,引进、翻译西方书籍的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创办,大量军事、工程方面的书籍得到翻译。
(2)影响
①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放眼世界,探索新知,推动了____的展开。
②1915年,____开始。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等主张吸收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③俄国十月革命后,陈独秀、____等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重新探寻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④____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6、宋辽议和,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钱财,称为“________”,宋夏议和,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财,称为“________”,1114年,南宋与金订立,________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一笔钱财,称为“________”。
27、笈多帝国
(1)建立:4C 建立。
(2)概况: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政令不统一,控制地区主要是_____中下游。 婆罗门教演变而来的________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成为主要宗教。
28、公元前________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建立东周。
29、火车与铁路交通
(1)西方
①1814年,斯蒂芬森改进了________。
②19世纪上半期,在英国带动下,欧美各国纷纷修建铁路网,铁路成为陆路交通的主干,人类步入铁路时代。
(2)中国:1881年,唐山至胥各庄建成中国第一条实用铁路;1909年竣工的________,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30、秦汉至魏晋时期:考核制度:秦汉官员的考核办法主要是什么?考核结果有何用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考核情况如何?秦汉官员的考核办法主要是________制。每年岁末,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________,上报中央,称为“上计”。________参与审核,防止造假。考核结果是官员________的依据;魏晋南北朝,考核大多流于形式,但也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
31、辛亥革命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________,这次革命推翻了________统治,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________,建立________,传播了________观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促进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________,冲破了封建主义的藩篱,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________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②辛亥革命局限:辛亥革命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________、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缺乏科学的________;没有能够发动广大民众;缺乏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32、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美国的单边主义:美国企图构建单极世界
(1)背景:随着冷战的结束和________的消失,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________,希望建立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国际力量出现明显失衡现象)
(2)主要表现
①“9·11”事件之后,美国指责以本·拉登为首的“________”组织是恐怖活动的策划者,迅速展开反恐行动。
②2001年10月,美国发动了________战争。2003年3月,美国发动了________战争,这场战争造成中东局势进一步动荡,也使美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33、意义
(1)对英国
①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限制了英王的实际统治权,保障了议会的立法权、___________、司法权和军事权,从而结束了英国长期以来形成的___________。
②议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得到提高,___________的原则得以确立。
(2)对世界:英国的___________,成为以后很多国家资产阶级效法的样板。
34、重要纲领
(1)________
①主张: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②结果:在战争环境下,未能实施
③影响:否定了封建________所有制,反映了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
(2)________:提出新的社会经济政策,试图回答农民革命应当向何处去的问题
35、意大利、德意志统一的时间?统一后的政体是什么?德意志帝国政体的特点?
36、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侵略下,中华民族危机严重。中国社会各阶级从思想和实践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也是探寻、学习西方富国强兵道路的启蒙书是什么?该书的核心主张是什么
(2)地主阶级进行了怎样的救亡实践?指导思想是什么?
(3)资产阶级借鉴西方政治经验,为改造中国进行了哪些制度设计和政治实践?
(4)陈独秀指出只有将“德先生”、“赛先生”两位先生请进中国,才能改变中国的现状。这里的两位先生分别是指什么?何时被请到中国来?
(5)归纳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37、这一时期,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有哪些?
38、鸦片战争前,世界形势和中国的社会状况?
39、分析宗教改革运动对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