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戊戌政变后,梁启超说:“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梁启超意在说明( )
A.变法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B.顽固势力太大导致变法失败
C.除旧与布新必须用力相等
D.变法中反封建主义力度欠缺
2、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 )
A.国民大革命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
3、古埃及王国时期,太阳神“拉”被奉为埃及的最高神,国王被说成是“拉”之子,是“拉”的直系后裔。国王的名字后面都要缀上“拉”的名字。这反映了古埃及( )
A.君主专制开始确立
B.宣扬君主至上权威
C.官僚机构日益庞大
D.王权进一步被神化
4、自隋唐以来,重学之风初步形成,与之相关的制度是( )
A.世卿世禄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5、以下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 )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国在1917年参战是历史的转折点,它标志了欧洲政治时代向全球政治时代转变 |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工业遭到严重破环……到1929年美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2.2%,这一产量是包括苏联在内的所有欧洲国家的总和。 | ………土耳其的所有属地被剥夺,处在痛苦的呻吟之中;庞大的俄罗斯帝国寿终正寝,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正在占地球陆地17%的土地上进行试验。 |
A.大国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B.民族解放运动斗争高涨
C.英国世界霸权地位确立
D.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
6、15世纪,牛和羊随哥伦布被引进新大陆。新大陆有大片肥沃的草场适合放牧,牛羊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肉食和奶类,其皮毛还给人类带来温暖。这说明物种传播( )
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缓解了美洲的人口压力
C.影响了人类的日常生活
D.拓展了东西方贸易范围
7、下表反映了唐代前期“道”的创立和演变历程。据此可知,唐前期“道”的设置( )
贞观元年 | 自隋季丧乱,群盗初附,权置州郡……。贞观元年,悉令并省。始于山河形便,分为十道。 |
贞观十三年 | 户部按道整理各州地理、人文情况,以及户口、赋税、田亩等信息。 |
开元二十一年 | 划天下为十五道,每道常设采访处置使,负责“检察非法”。 |
A.提升了地方治理效能
B.开创了地方行政新体制
C.适应了区域发展差异
D.埋下了内轻外重的隐患
8、金帝完颜雍推崇儒学,认为“人之行,莫大于孝弟。”皇太子完颜允恭也“读书喜文,欲变夷狄风俗,行中国礼乐如(北)魏孝文”。据此可知,金朝( )
A.完成女真族的封建化进程
B.加强了对中原汉族的控制
C.主动汉化以维护政治统治
D.彻底改变了少数民族文化
9、明成祖重用宦官,有了“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诸大权”。明英宗后,皇帝多怠政,宦官触角随着国家官僚系统延伸,政治、军事、经济各领域都有涉及。上述现象实质上反映了明代( )
A.君主专制遭到破坏
B.君主专制的强化
C.国家官僚体系崩溃
D.宦官掌握决策权
10、下面为“世界极端贫困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图”,据此可知( )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极端贫困人口的定义为每人收入少于1.9美元/天。
①世界极端贫困人口持续下降 ②中国的崛起对世界减贫贡献巨大
③经济全球化缩小了贫富差距 ④各国人民应携手解决全球性问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下图是创作于1964年的年画《姑嫂选笔》,该年画( )
A.展示了国民经济调整的丰硕成果
B.描绘了农民加入合作社后的喜悦
C.倡导了争做时代新人的社会风尚
D.反映了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主力
12、对下列《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和赋役制度关系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
A.宋代为国家承担赋役的是客户人口
B.元朝沿袭唐朝两税法在全国施行
C.户籍和赋税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
D.政府对百姓的人身束缚逐渐减弱
13、太平天国规定,“凡一切杀妖取城,所得金宝绸帛宝物等项,不得私藏,尽缴归天朝圣库”。据此,圣库的收入化为柴米油盐,进入上帝大家庭的每一个人都有资格取得自己的一份。太平天国这一举措( )
A.维护了小农生产者的利益
B.顺应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趋势
C.打击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D.寄托了小农固有的憧憬和向往
14、1983年,里根提出,以各种手段攻击敌方的外太空的洲际战略导弹和外太空航天器,以防止敌对国家对美国及其盟国发动的核打击。这反映了( )
A.美国的霸权地位开始动摇
B.美国加强遏制苏联的意图
C.各国加强了经济领域竞争
D.苏攻美守的两极对峙格局
15、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严格说来,到秦汉中国历史上才有正式统一的政府。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直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商周统治者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封建的统一”也是指全国大一统
C.材料中的“封建”就是指原始社会
D.郡县制是实现“正式统一”的基础
16、2023年9月26日,香港故宫博物馆“凝视三星堆——考古新发现”的特别展览,齐聚出土自成都平原三星堆、金沙和宝敦等遗址的120件珍贵文物,包括距今2600至4500年的青铜器、金器、陶器等。该类器物在当时主要用于( )
A.艺术欣赏
B.生产生活
C.商品销售
D.人牲殉葬
17、如图为《中国古代疫病流行年表》中的“历代疫病流行分布与理论创新及人口长对照图”。它反映出
A.历代疫病流行频数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B.历代疫病流行频数与人口数量成正比
C.中医理论的创新多出现于疫病高发期
D.明清温病学说是对《伤寒论》的扬弃
18、1954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规模炮击金门,蒋介石当即发炮还击,第一次台海危机拉开序幕。12月,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与台湾代表叶公超正式签订《共同防御条约》。1955年秋,毛泽东对一些工厂的领导讲:“我们的目标是要赶上美国……哪一天赶上美国,我们才吐了一口气。现在我们不像样子嘛,要受人欺负”。据此可知,新中国初期( )
A.美国霸权主义威胁下陷入外交孤立
B.朝鲜战争阻碍了国家统一进程
C.国际紧张局势影响一五计划的制定
D.冷战格局影响国家工业化战略
19、1984年11月,经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批准,由上海飞乐电声总厂、飞乐电声总厂三分厂等发起成立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众及职工发行股票。该股票被誉为“新中国第一股”。这( )
A.体现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B.结束了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
C.表明了国营企业自主权扩大
D.践行了中共十三大的路线方针
20、周初建立的分封制度“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侯,侯也奈何不得公,一直到士都是如此。”这表明分封制下( )
A.形成“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
B.形成森严的等级体系
C.权力分散未能形成中央集权
D.坚持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21、鲁家塬子遗址属仰韶文化遗存。遗物有尖底瓶、钵、盆、罐、陶纺轮、刀、石斧、石环及彩陶片、红陶残片。纹饰有鱼纹、几何纹、宽带纹、曲线纹、绳纹、附加堆纹。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
A.出现了早期文明曙光
B.新石器时代生产力发达
C.已出现了早期手工业
D.有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
22、1928年,“边界红军的来源⋯⋯大成问题。”1930年后,兵员不断增加,如23万人口的兴国县就有8万人参加红军。兵源改善的主要原因是( )
A.红军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B.根据地开展了土地革命
C.国民党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
D.解放区实施了土地改革
23、蒸汽机发明后,日益成为欧美国家雇佣大农场机器动力的重要来源,需要多人协同操作。20世纪初,农业机器的使用变得个人化、小型化,家庭农场在劳动生产率方面缩小了与雇佣大农场的差距,后者日趋衰落。这一系列变化表明( )
A.内燃机的应用改变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B.农业技术发展导致失业人口大量增加
C.蒸汽机成为农业生产的机器动力来源
D.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依赖于生产规模
24、中国在比利时、意、丹、葡、西等5国的商约中规定,“此缔约国人民在彼缔约国领土内,应受彼缔约国法律及法院之管辖。”“比(比利时)国人民应于现有领事裁判权之国半数以上承认放弃是项特权时,受中国法律及法院之管辖。”此时代表中国的政府是
A.满清政府
B.南京临时政府
C.南京国民政府
D.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25、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西学东渐
(1)明清:
内容:①明末意大利人____等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
②《____》《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学著作相继被译介到中国。
影响:①明末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方以智等人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
②17世纪,清政府任命来自欧洲的汤若望、南怀仁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并招揽数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的人才来到中国。
(2)19世纪中后期
原因:中国国门被迫打开,西学进一步传入,中华传统文化受到冲击
层次 | 派别和代表人物 | 思想主张 | 实践活动 |
器物 | 地主阶级抵抗派 | 师夷长技以制夷 | 编译书籍;仿制西方战舰 |
地主阶级洋务派 | 中体西用 师夷长技以自强 | 洋务运动: ①新式学堂:1862年,____在北京设立②留学教育:清政府派遣留学生赴欧美学习。 ③译书机构:1868年,创办____ | |
制度 | 资产阶级维新派 | 和平改良,君主立宪 | 戊戌变法 |
资产阶级革命派 | 暴力革命,民主共和 | 辛亥革命 | |
思想 | 资产阶级激进 | 民主与科学 | 新文化运动 |
无产阶级 | 马克思主义 | 新民主主义革命 |
26、信贷
(1)世界信贷
①公元前22—前21世纪,两河流域出现了经营____的商人,神庙、宫廷也从事放贷业务。不同形式的借贷有不同的利息规定,甚至还包括具有____性质的免息借贷。
②公元前16—前11世纪,古埃及出现了较为完备的____。借贷行为必须有证人,还要履行____等程序,受到法律保护。
③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专门从事____、保管和汇兑的货币经营行业开始兴起,出现了____的雏形。
(2)古代中国信贷的发展
西周 | 《周礼》中已经有了____纠纷的记载 |
春秋 时期 | 实物借贷形式已经比较普遍,并出现了____ |
唐朝 | 信贷业务由存贷款发展到汇兑,出现类似现代汇票的“____” |
宋代 | ____、会子等纸币开始使用,逐渐取代不少汇兑业务 |
明中期以后 | ____等新式金融机构盛行 |
清朝 | ____显著发展,出现了本票性质的庄票 |
27、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新中国初期改革:中共推行________和各项民主改革,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政权,短时间内完成了________,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28、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颁布法令,宣布一切土地为全民财产,禁止土地买卖、出租等。粮食税颁布后的1922年,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了《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和使用雇佣劳动。该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表明当时苏俄合理利用________和________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29、1933年,日军由东北向________沿线进犯,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
30、阶段特征
18~19世纪之交,是欧洲古典主义音乐向____________音乐过渡的时期。
3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________空前严重。
(2)建立1937年9月,________,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3)作用:①实现了________。②是________的根本保证。
32、________随后又以南方革命党的共和要求,对已束手无策的清政府施压
33、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古典希腊文化
(1)古典时代:古代希腊的中心区域在巴尔干半岛南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被称作古代希腊历史上的“____”,这是古代希腊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
(2)成就
类型 | 代表 | 内容影响 |
哲学 | 苏格拉底 | 苏格拉底致力于探讨人生哲理和社会伦理,他用____形式提出的哲学思想由其学生记录下来,流传后世。 |
____ | 他创建的“学园”将哲学和数学知识融会贯通,在几何学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奠定了基础 | |
亚里士多德 | 柏亚里士多德是一位“____”,其著作涉及哲学、政治学和诸多科学领域,对欧洲科学知识系统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 |
文学 | 《____》 | 史诗中诸神和英雄的故事成为后世西方文学创作的源泉 |
戏剧 | 悲剧和喜剧 | 雅典城邦时期的戏剧是古典时代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悲剧和喜剧是这一时期戏剧的杰出代表。 |
雕塑 | 《掷铁饼者》 | 雕刻家米隆的作品,此作品是人物雕塑的典范 |
建筑 | 帕特农神庙 | 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是建筑艺术的代表 |
史学 | 《____》 | 希罗多德的这部作品,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 |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 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也是西方史学的经典之作 |
34、过程
(1)革命酝酿:1789年,在三级会议上,第三等级组成国民议会,后改称___________,着手制定宪法。
(2)革命爆发:7月14日,巴黎人民起义,攻陷___________。
35、公元1500年前后,欧洲人开辟了新航路。有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1)请列举开辟新航路中两位著名航海家的名字。
(2)对于新航路的开辟带来的影响,有人认为这是促进进步与发展的大事.值得庆祝;也有一些人认为它带来了灾难。你的看法如何?请陈述理由。
36、帝国主义阶段形成时间和影响是什么?
37、促进古代文明由相对孤立走向近区域交流的原因有哪些?
38、“到1956年底,参加初级社的农户占总农户的96.3%,参加高级社的达到农户总数的87.8%。”这一现象产生的影响有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生产关系
②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③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条件
④加速了农村两极分化
A. ①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
39、你知道美国历史上还有哪几位总统曾遭到过弹劾吗?请简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