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武帝时期,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置州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刺史巡行郡县,为“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其时,刺史的主要职能是
A.监察郡县吏治
B.镇压诸侯谋反
C.参与中央决策
D.管理州县事务
2、北宋司马光在《与王介甫书》中提出:“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这说明司马光认为王安石变法
A.引发了地方割据
B.造成了社会混乱
C.导致了北宋灭亡
D.加剧了积贫积弱
3、《马可·波罗行记》对于元代纸币使用有详尽的描述:“用此纸币以给费用,以购商物,以取其售物之售价,竟与纯金无别。……臣民位置虽高,不敢拒绝使用”,使马可·波罗更为惊叹的是“此种纸币之上,钤盖君主印信,由是每年制造此种可能给付世界一切帑藏之纸币无数,而不费一钱。”据此材料,无法得出的结论是( )
A.元朝规定纸币为强制流通货币
B.纸币在元朝商业发展中发挥作用
C.货币形态实现了从金属向纸币的全面转型
D.该纸币制度为元末恶性通货膨胀埋下伏笔
4、1814年召开的维也纳会议重新炮制了欧洲地图:根据正统主义原则,法国、西班牙、荷兰和意大利诸国的君主均恢复王位;根据遏制原则,与法国接壤的国家都要尽可能地强大起来;根据补偿原则,得胜的同盟国则以各种领土补偿自己,如挪威划归瑞典,马耳他、锡兰和好望角划归英国。这次会议表明( )
A.欧洲国家主权意识不断加强
B.国际关系体系实行大国一致
C.大国协调欧洲均势特征明显
D.维也纳体系具有正义进步性
5、宋代,封建租佃契约关系成为土地关系的主要形式。地主招募客户在土地上进行耕种,客户出卖劳动力,租种地主的土地进行生产,然后向地主交纳一定数量的地租,而不必承担其他方面的义务,地主也无需再向佃户提供任何形式的荫庇。这反映出( )
A.土地商品化程度逐渐加深
B.农民与地主法律地位实现平等
C.新的经济因素产生并发展
D.农民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6、抗战初期,中共采用动员妇女无偿制作的方式保障军鞋供应,后调整为由政府出资或出料、妇女出工的有偿代做模式。解放战争时期,又在新解放区推出按市场价向群众购买军鞋的订购制。军鞋保障机制的变化,反映了当时( )
A.革命斗争形势的发展
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
C.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扩大
7、康熙五十五年(1716),康照帝在谈到海防时曾说,“天下事未有不由小而至大。小者犹不可忽,大者益宜留心……即如海防,乃今日之要务,朕时加访问”,预言:“通海口子甚多,此时无碍,若千百年后,中国必受其害矣”这表明康熙帝( )
A.初具近代海权意识
B.认识到学习西方文化的迫切性
C.深入了解西方文化
D.感受到西方殖民者东来的压力
8、中世纪西欧的村庄在相当程度上独立管理自己的事务,有自身的权力机构村民会议,有自身选举出来的管理人员,而且具有与上级权威机构打交道的合法地位。这种乡村共同体促进了( )
A.民族国家的心理认同
B.国王权力的不断集中
C.地域集体观念的增强
D.农奴政治地位的提高
9、1997年,69个国家(地区)签署了《全球基础电信协定》,电报、电话、移动数据服务等电信市场相互开放。这一协定的签署( )
①大大降低了人们的通信成本 ②标志着全球贸易网络建成
③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④促进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在一个初始力量的推动下,可能会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导致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是“多米诺骨牌效应”。下列事件不属于蒙古西征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的是
A.火药等技术的西传
B.马其顿王国被吞并
C.大规模的民族迁徙
D.马可·波罗自陆路来华
11、如图反映的是苏俄(联)新经济政策实行初期农业公社的主要分配方式。这反映出当时苏俄(联)( )
A.农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B.集体经济存在平均主义倾向
C.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D.农业集体化遭遇到较大挫折
12、骑士精神和宫廷爱情是中世纪欧洲突出的文化现象,它们一起构成了世俗叙事诗的主要体裁——浪漫传奇。传奇中的英雄区别于传统史诗英雄,即使为主人或情人而战,他都带有直接或间接的个人利益,而这种特点也传承到后世的文学中。这主要反映了( )
A.文艺复兴始于中世纪的浪漫传奇
B.中世纪文学凸显早期人文价值观
C.浪漫传奇推动欧洲民族国家形成
D.浪漫传奇摧毁了天主教精神枷锁
13、1931年,苏联向国外购买的机器设备占世界设备出口总量的1/3,1932年这一占比上升到了1/2左右;1932年在苏联各部门工作的外国专家有两万人左右,在厂矿企业中,还有大量的外国技术工人。由此推断,此时( )
A.西方国家受到经济危机严重打击
B.西方国家大力支持苏联经济建设
C.苏联的经济体制具有强大吸引力
D.苏联主动改善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
14、黄宗羲曾说:“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由此可见,黄宗羲主张( )
A.取消王位世袭制度
B.不应废除宰相制度
C.调和君相之间矛盾
D.君臣之间相互制衡
15、下图反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生的某一历史事件,与该事件最为相关的是( )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
B.开辟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C.完成了战略转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揭开了战略反攻序幕为决战作好准备
16、《资本的年代(1848~1875)》曾这样描述:“资本的年代是由资产阶级领衔主演的进步大戏。衣着素朴的主角们,自信而冷静地演出这个不闻起伏跌宕,但见壮阔宏伟的胜利时代。”属于其“胜利时代”的是( )
A.光荣革命
B.麦哲伦环球航行
C.珍妮纺丝机问世
D.发明大功率发电机
17、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这种变化可说明
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
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
C.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
18、1908年清政府出台的《钦定宪法大纲》规定:“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立宪原则是“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典论”。立宪派先后掀起3次请愿速开国会运动遭到清政府否决。这一举措( )
A.缓和立宪派与清政府矛盾
B.加速革命形势蓬勃发展
C.推动近代中国改革的深化
D.直接导致武昌起义爆发
19、全面抗战爆发后,“晋南(根据地)一带在敌区用关羽的忠义来唤醒民众、乡士不做汉奸”;歌唱岳飞的歌“长江大水滚滚流"飘荡在延安的上空。对这些现象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
A.华北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萌发
B.借助通俗文化增强抗战意识
C.运用革命理论武装根据地群众
D.广泛动员民众争当抗日英雄
20、魏源将中英战争比为传统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政权的战事,自信中国只需学好兵工便仍能扬武功于海国,因此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口号。这体现了当时( )
A.中体西用思想盛行
B.统治阶层中主战派占主导
C.中国近代化程度高
D.有识之士新旧观念的并存
21、白籍是东晋南朝时期的一种户口登记形式,指专用于登记寓居江南侨州郡县的北方侨人、用白纸书写的户籍册,他们享有免调和免役的优待。后来,东晋王朝对白籍人口实施“土断”政策,就地编入“黄籍”(土著户籍),取消优待。这一调整( )
A.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B.致使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C.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D.消弭了南北民族间的矛盾
22、1947年7月,中共中央通过了毛泽东关于“三颗战略棋子”的决议,即“两军过河,一军渡江”的战略构想。后来,这一构想因形势变化而演变成三军“品字形”出击中原。据此可知,中共中央当时谋划的是( )
A.战略防御
B.战略反攻
C.战略决战
D.渡江战役
23、明朝万历十七年(1589),福建巡抚曾规定,每年出洋商船限定为八十八艘,东洋(指文莱以东)、西洋(指文莱以西)各得四十四艘。万历二十五年,两洋船数调整为一百三十七艘。这反映出当时明朝( )
A.国内工商业经济比较繁荣
B.依赖于欧洲商品市场
C.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
D.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24、(明代)当首辅失宠时,久受压抑的言官随即反扑,攻击首辅。六部部臣也会附和言官,暗中支持。首辅只能依靠皇帝出面,平息舆论,或指使另一批附议言官,代为辩驳,否则就得上疏乞休,告老还乡。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明代( )
A.君相矛盾激化
B.专制集权强化
C.内阁权力膨胀
D.制衡机制完善
25、古代文明的扩张
(1)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____扩张,鼎盛时期还曾达到两河流域,并与____的大国争霸。
(2)西亚文明:从两河流域南部向周边地区扩张,古巴比伦王国首次实现了____的统一,把势力伸展到____东岸。
(3)亚述帝国:组建了包括步兵、骑兵、战车兵、工兵等在内的多兵种部队,数百年时间里几乎战无不胜。亚述帝国不仅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____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建立了历史上空前的大帝国。
(4)古代希腊人: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他们利用自己的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器,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在200年左右的时间里,他们在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的广大地区建立了数量众多的____国家。
26、________首创私人讲学,________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27、在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________的地位,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28、在此基础上,明朝后期以_______为代表的一些思想家提倡_______,蔑视权威和教条,甚至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震动。
29、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按照逐步扩大国有企业_______、实行_______原则,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
30、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1)1946年,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通过了________等五项协议。
(2)国民党________很快否决了这些协议。
31、雅典民主制度的黄金时代是_____担任首席将军期间。____是最高的权力机关。
32、隋唐时期商业发展的原因在于________上的统一和________的开通,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_______,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特点。________的兴起,_______也大量进入市场。________在在流通中广泛使用,出现了________的商人团体。
33、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出现了________的局面。
34、________年忽必烈定国号为________。1279元灭________,完成统一。南宋宰相________就义
35、1912至1919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取得进一步发展。例举两个代表人物?
36、区域经济集团化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影响?请举例说明。
37、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什么
38、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9、古代科技对现代还有影响,你能从日常生活中找到中国古代科技影响的事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