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1和图2分别是唐代“十道”分布图和“十五道”分布图。对比两图,其中的变化反映( )
A.中央对地方监察力度不断增强
B.地方行政区划日益细化
C.江南地区社会经济已超过北方
D.藩镇割据开始形成
2、毛主席多次肯定秦始皇的历史功绩:“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了点事的是秦始皇”“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人超过他的”。这主要是因为其( )
A.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全面推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
C.实行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
D.以官僚制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3、下图为民国初年的漫画《未来之北京》。该漫画( )
A.反映了国民党内部力量的涣散
B.号召民众团结起来反对袁世凯复辟
C.抨击了袁世凯解散国会的行径
D.指斥军警破坏《临时约法》的落实
4、早在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就曾提出了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设想:在成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同时,成立一个国际性贸易组织,从而使它们成为二战后左右世界经济的“货币一金融一贸易”三位一体的机构。 由此可知,该设想
A.表明美国在该经济体系中居主导地位
B.反映了世贸组织是该经济体系的核心
C.说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已经形成
D.有利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制度化
5、1922年,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向导》周报的创刊号写道:“现在大多数人民所要求的是什么?我们敢说是要统一与和平……而推倒为和平统一之障碍的军阀,乃是中国大多数人的真正民意。”为此,中国共产党确定的奋斗目标是( )
A.推翻清政府统治
B.实现共产主义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进行战略转移
6、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基于此,他向汉武帝建议( )
A.尊奉法家
B.统一文字
C.尊崇儒术
D.贵儒尊道
7、《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4.5亿两,分39年付清。以海关税及盐税作抵押,但这两项税收为清朝政府最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据此可知( )
A.列强意识到了中国偿还能力薄弱
B.清政府关税和盐税收入足够偿还赔款
C.列强变相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D.列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需求增强
8、1911年11月11日,时任山东巡抚的孙宝琦致电清政府:“今日各省民情,如决江河。然察其所为,决非种族相仇,实渴望共和政体。……依臣愚见,莫如毅然改计,俯顺舆情,实行公天下,宣布共和。”材料反映出( )
A.四川保路运动影响力大
B.南京临时政府已得到普遍认可
C.三民主义得到广泛认同
D.武昌起义后革命形势发展迅速
9、美国圣公会传教士卜舫济指出:“即使没有非法的鸦片贸易,我们可以肯定这两个国家之间迟早要爆发战争。……东方人拒绝给予西方国家平等的政治和经济地位,而这些正是西方所需要的。我们为中国的无知感到遗憾,但同时我们必须明确这种无知只有用武力才能解决。”这一言论旨在( )
A.谴责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行径
B.推卸英国挑起鸦片战争的责任
C.谴责清廷统治阶级的愚昧无知
D.揭示清朝封建专制体制的衰败
10、“一带一路”倡议与绝大多数国家的发展战略及规划对接,与俄罗斯“大欧亚伙伴关系”倡议、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土耳其“中间走廊”计划、蒙古国“草原之路”计划等地区发展计划和倡议对接。据此可知,“一带一路”倡议( )
A.顺应了亚洲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B.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
C.有利于构建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体现了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的责任担当
11、李鸿章曾提出:“尤以人才为要,使天下有志之才,无不明于洋务,庶练兵制器造船各事可期,一切教育为重。”据此可知,李鸿章兴办实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 )
A.倡导全面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B.促进洋务企业发展
C.落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刺激洋务运动产生
12、据研究,唐代白居易诗中所记中央官吏俸钱与史籍所载无不相合,所记地方官吏俸钱与史籍所载额度要高,高出部分是不载于法令的合法收入。据此可知,当时
A.地方势力膨胀
B.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
C.中央财政紧张
D.地方官吏贪腐比较隐秘
13、公元前3世纪,亚历山大里亚的市场中售有印度狗、印度牛等商品,与亚历山大同行的希腊哲学家皮罗受到印度哲学的影响;梵语中的“书”“笔” “墨水”等词汇源自希腊语,犍陀罗艺术吸收了希腊式雕像和浮雕的风格,后又影响了中国云冈石窟等的佛像造型。这些现象反映了( )
A.亚历山大东征消融了各民族的隔阂
B.希腊文化是亚洲文明源头
C.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融汇
D.区域文明之间存在着交流
14、下表反映的是1870年和1913年,美、德、英、法四国在世界工业生产和世界贸易中的比重。表中①应为( )
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 | 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 | |||
年代 | 1870 | 1913 | 1870 | 1913 |
① | 32 | 14 | 25 | 16 |
② | 23 | 36 | 8 | 11 |
③ | 13 | 16 | 10 | 12 |
④ | 10 | 6 | 10 | 7 |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15、董必武在《南湖题诗》中写道:“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该诗描述的历史事件( )
A.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确定了党工作重心的转移
D.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6、有学者指出:在宋朝仅凭借商业信用实现割裂货币材质与货币的价值很难成功,正所谓“王者制钱”,交子产生于民间的商品交换,但若无强制意志,纸币的产生与流通不会进行得如此顺畅。该学者意在强调宋朝交子产生与流通源于( )
A.铜钱流通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B.经济发展和政府政策双重推动力
C.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深刻影响
D.赋税和徭役征收呈现货币化趋势
17、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未出席巴黎和会对德和约的签字仪式。有学者对北洋政府和中国代表团的态度进行研究。以下理解合理的是( )
相关史料 | 24日,未署年月 | 北洋政府曾发给代表团训令签约的电报。 |
6月8日 | 《晨报》刊载上文电报并注明,“上月廿四(24)日国务院发出电报”。 | |
6月26日 | 北洋政府电令中国代表称,如不能保留山东,即拒绝签字。 | |
学者推断 | 考虑到当时的技术条件,当时向巴黎发电需数日才能送到,26日发电为时已晚。北洋政府在最后时刻做出这一决定,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
A.北洋政府坚决拒签和约
B.《晨报》支持五四运动
C.拒签促使学生运动爆发
D.北洋政府推卸签约责任
18、汉代董仲舒明确提出“屈民以申君”,要求臣民必须服从君主;同时也提出“屈君以申天”,君主必须要服从天意。只要君主的行为合乎“天道”,就可以永保太平。这( )
A.保障了西汉政权的长治久安
B.适应了封建正统的需要
C.体现了强化君权的思想
D.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19、如表所示为1899—1904年清政府参与的国际公约一览表。这反映出当时的清政府( )
名称 | 签订时间、地点 | 中国批准或加入时间 |
《国际海关税则出版联盟公约) | 1890年7月5日布鲁塞尔 | 1894年4月1日 |
《航海避碰章程》 | 1889年华盛顿 | 1896年年底 |
《红十字公约》《改善战地军队伤员境遇的公约》 | 1864年8月22日日内瓦 | 1904年7日24日 |
A.外交近代化的趋势
B.利用国际法维护主权完整
C.开始融入国际社会
D.官员的法律意识得到增强
20、白居易的《赠友》中写到“胡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弹”;柳宗元的《答元饶州论政理书》指出,两税法导致“贫者愈困饿死亡而莫之省,富者愈恣横侈泰而无所忌”。两者都( )
A.主张恢复租庸调制
B.长远考虑税制弊端
C.认识到新税法加大贫富差距
D.从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思考
21、秦始皇设御史大夫,由左右亲信出任,负责起草诰命文书,皇帝制书、诏书下达也多由御史大夫承转。有些政事皇帝不愿差使丞相,会直接交给御史大夫办理。由此可见,秦始皇设立御史大夫的目的是( )
A.牵制丞相,加强君权
B.辅佐丞相,处理军政事务
C.掌控军权,统领全国
D.控制郡县,加强中央集权
22、20世纪90年代中国启动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利用了世界银行贷款10亿美元,世界银行先后检查小浪底 26次,对工程各方面提出评估、咨询意见,对中国这一重大工程要求采取国际招标,结果一些主要工程的施工责任方分别为意大利、德国和法国的跨国公司。这些情况反映了( )
A.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合作
B.国家主权在全球化浪潮中受到侵犯
C.反全球化符合发展中国家利益
D.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道路充满挑战
23、19世纪上半期,美国实行“政党分肥制”;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美国文官法》,建立文官制度;1987年美国颁布“文官改革法案”,文官呈现政治化倾向。这些变化( )
A.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
B.提升了国家管理效能
C.消除了官僚腐败现象
D.规范了联邦政府职能
24、明万历九年(1581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这是中国赋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下列选项中,对张居正推广一条鞭法前所处的经济状况表述正确的是( )
A.商品经济已超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优势地位
B.白银已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
C.美洲等地白银的大量流入,解决了明朝府库空虚问题
D.通过清丈全国土地,土地兼并现象已经得到根本遏制
25、金朝的盛衰
(1)“大定之治”:12世纪后期________在位,金朝进入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________”。
(2)衰落:世宗死后,金朝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猛安谋克又日益腐化,统治逐渐衰落。
26、下图为1930年某公司同事的合影。该图反映出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变化的总体特点是( )
A.受了西方服饰的影响 B.遭遇保守势力的阻碍
C.传统与现代并行不悖 D.中西相容,渐进变革
27、大型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在启蒙运动声势最盛的这个国度,思想最终演变成行动。”“这个国度”是指________国。
28、国民党当局坚持独裁和内战
(1)1946年,在内战声中,国民党包办的“________”在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同盟坚决反对,拒绝出席。
(2)会议通过的《________》,不过是国民党一党专政和蒋介石独裁的装饰品,进一步暴露了国民党当局坚持独裁和内战的真面目
29、拜占庭文化
(1)背景
①罗马帝国分裂:395年。
②基督教分裂:1054年。
③由于地处欧、亚、非三洲交界处。
(2)表现
①宗教:东正教是拜占庭帝国的国教,君士坦丁堡是东正教的中心。
②法律: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时编纂的《____________》。
③艺术:拜占庭帝国保存了大量希腊古典书籍,其建筑和雕塑艺术也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遗产并有所发展。
④建筑:矗立于君士坦丁堡市中心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以其罗马式穹顶而闻名。
30、东西方交流
(1)背景:蒙古三次西征。
(2)表现
①第二次西征后,两位欧洲传教士分别受_________和法国国王派遣,到达漠北与蒙古进行交涉,他们撰写的出使报告流传至今。
②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约于1275年由陆路来华,后经海路返回。根据他口述记录的《_________》,对以后几个世纪的欧洲航海、探险活动产生了很大影响。
③畏兀儿人列班·扫马经由_________到欧洲访问,见到了教皇和英、法国王。
31、明太祖的儿子________在位时,选拔一些文官到皇官内的文渊阁值班,充当________。从此,一个常设的辅佐皇帝处理________的________机构形成,称“________”,其官员称为某殿或某阁大学士。大学士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________”。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________”。明朝中后期,有的大学士深得皇帝信任,权力很大,被比喻为宰相
32、今天西方的民主政治源于古希腊,把希腊民主政治推向完善的三位政治家是________、_______。
33、创立人:德国思想家、革命家____和____。
34、全球劳动力市场
(1)形成背景:在经济____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生产的国际化大大加强,全球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
(2)流动表现
时间 | 流出地 | 流入地 |
二战后 | 南欧、北非、东南亚、拉丁美洲等 | 西欧、北美和大洋洲等 |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 亚洲、非洲 | 中东产油国、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 |
20世纪90年代 | 东欧国家 | 西欧、北美 |
(3)趋势: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向发达国家(或地区)流动。
35、公元1500年以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人类历史。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开始了从欧洲向外界的传播,西班牙、荷兰、英国、美国等大国在世界中心舞台兴衰更替。中国也日益融入世界。请回答:
(1)推动世界在1500年前后开始成为一个整体的重大事件是什么?请列举这一事件中的代表人物一例。
(2)19世纪中期号称“世界工厂”,在世界工业和贸易中居于垄断地位的是哪个国家?形成这一地位的根源是什么?
(3)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极大促进了世界整体化的发展,试分别列举两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在这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的发明。
(4)二战后初期,反映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发展方向的世界性经济组织有哪些?
(5)列举21世纪初中国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史实一例。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
3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产生了什么影响?
37、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表现在哪些方面?
38、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黄河中游地区进入大汶口文化时期。
39、洋务运动的具体实践活动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