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南亚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是( )
A. 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
B.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
C. 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
D.泰国、越南和缅甸
2、下列著名古代建筑位于印度的是( )
A.大金塔 B.吴哥窟 C.婆罗浮屠塔 D.泰姬陵
3、有关日本经济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资源贫乏,对外依赖严重 B. 科技发达,劳动力资源充足
C. 制成工业品大量出口 D. 经济发展缓慢
4、亚洲地形的显著特点是( )
A.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B.地势中部低,四周高
C.地势平坦,起伏不大 D.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
5、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最典型的大洲是图中的( )
A.
B.
C.
D.
6、我国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区不包括( )
A. 华北 B. 华南 C. 西北 D. 东北
7、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 )
①粮食供应不足②过度开垦,水土流失③经济发展迅速④环境恶化,土地荒漠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湄公河和其他许多河流奔流在中南半岛的群山峡谷之中,向南流入海洋,构成了中南半岛壮丽的地表景观,这种景观具有的特征是( )。
A.山势雄浑,雪峰连绵 B.丘陵广布,溪水北流
C.平原辽阔,一望无际 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9、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平均高度据各洲之首,被称为“高原大陆”
B.主要位于热带,有“热带大陆” 之称
C.居民90%以上是黑种人,被称为“黑人的故乡”
D.世界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10、日本工业发展的弱点是( )
A. 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B. 地域狭小,资源贫乏
C. 岛国海岸线曲折 D. 火山、地震的威胁大
11、东南亚的位置特点是:
A.五海三洲之地 B.位于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间
C.“十字路口”的位置 D.连接东西方的铁路枢纽
12、在北极点,前后左右的方向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3、下列地区,很少有人居住的是( )
A. 巴西的东南沿海地区 B. 亚马孙热带雨林区
C. 美国的东北部 D. 美国五大湖地区
14、导致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的最主要因素有( )
A.终年温和湿润的气候
B.平原为主的地形
C.发达的内河航运
D.欧洲人的生活习惯
15、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哪两大板块碰撞形成的?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C.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
D.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16、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划分的自然依据( )
A. 地形因素 B. 气候因素 C. 交通条件 D. 受夏季风影响
17、下列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
B.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C.大部分属发达国家
D.赤道穿过亚洲北部
18、下列关于西北和青藏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藏地区地势高耸,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
B.青藏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C.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D.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分布的绿洲水源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
19、长江和黄河相同的地理特征是( )
A.都流经我国地势三级阶梯
B.冬季都不结冰
C.都流经亚热带湿润区
D.都经过青海、西藏
20、科考队员在南极大陆实地考察后,得出了南极酷寒的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气温极低,导致蒸发量小,带走热量少②地处高纬度,获得太阳光热少③绝大部分被厚达2000米的冰层覆盖,海拔高④受海洋影响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1、巴西与巴拉圭两国合建的,位于巴拉那河上的水电站是_________。巴西首都_________。
22、适度的____和________的开发,会促进____________的发展,带动________的振兴;而过度的开发以及旅游者人数超过了旅游资源的________,则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23、日本工业发达,但工业原料大多需要________ ,而产品大量________ ,因此,工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 沿岸和________ 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24、我国位于印度的_______面,印度的西部邻国是_______。
25、印度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目前人口已超过——亿,居世界第——位。
26、将下图中字母与对应大洲、地区、国家名称连线:
美国----____
巴西----____
亚洲----____
南极洲----____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____
27、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产量最多的地区,请列举出五大产油国中的四个(1)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4)__________。
28、俄罗斯是多民族的国家,以________族为主.
29、欧洲西部以________(人种)为主,是世界上 (发达或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地区。
30、亚洲的气候特点是、 、 .
31、读“南亚1月和7月风向图”,完成下列问题。
(1)南亚1月主要吹________风,风从________吹向________,降水较________。
(2)南亚7月主要吹________风,风从________吹向________,降水较________。
(3)每年6~9月为________季,此时所吹的季风与农业生产关系特别密切。当该种季风风力太强或太弱,停留时间太长或太短时,往往就会造成________灾害。为了抗御这种自然灾害,南亚人民修建了许多________。
(4)南亚大部分属________气候,该种气候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南亚各地降水量相差很大,其中降水量最丰富的是位于印度东北部的________,这里降水十分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读“美国农业带”图,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农业带名称。
(1)A ______、B ______、C ______、D ______、E ______。 A发展该种农业的条件是_________。
(2)图中反映出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之一是______,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农业生产实现了地区生产的_________化。
(3)C带发展该农业的有利条件是什么_________?
33、“印度和巴西矿产分布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印度、巴西两国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印度推行“绿色革命”,粮食大量出口
B.印度科技力量雄厚,发展工业潜力大
C.巴西咖啡、甘蔗、黄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D.两国均已建立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2)从两国矿产分布看,含量都丰富的矿产是__________________。
(3)印度和巴西矿产资源集中分布地区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印度比巴西更具有优势的矿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印度、巴西两国所面临的人口与环境关系的突出问题:印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巴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两国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读“世界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图(部分)”和“甲乙两地气温与降水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由图中等温线的变化可推测,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__________。
(2)图中B地位于_________(地形区),该地气温比周围同纬度地区低10℃以上,主要原因是_______。
(3)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不均,一般来说赤道地区降水_______,两极地区降水________。
(4)右图中甲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
(5)乙地的气候特征是夏季________,冬季_________;ABC三地中气候类型大致与乙地相吻合的是_______。
(6)D地不适合大量人口长期居住,其主要原因是( )
A.炎热干燥
B.高温高湿
C.寒冷干燥
D.温暖湿润
35、“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成为现代生活的的时尚。某中学生社团在暑期进行了环球网上模拟旅游。下图是他们确定的旅游线路,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请在下列横线上写出字母A、B、C所在的区域名称。
A____海峡;B____洋;C____洲
(2)在模拟旅游过程中,同学们遇到了几个问题,请你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帮他们解决。
问题①:红海的面积会不断扩大,最终形成新的大洋。请说明原因?____
问题②: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成为“赤道雪峰”的原因是什么?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