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是( )
A.多盆地地形,平原较少 B.海拔较高,以高原为主
C.地势平坦,起伏不大 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日本的主要民族和传统服装分别是( )
A.汉族、旗袍
B.大和民族、和服
C.高山族、西装
D.蒙古族、牛仔服
3、下列关于巴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巴西是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工业体系较为完整
B. 巴西是拉丁美洲的发达国家
C. 巴西的铁矿主要分布在亚马孙平原
D. 巴西人口集中分布于东北沿海
4、北极圈上出现“极昼”的时期是:
A.在春分日前后
B.在夏至日前后
C.在秋分日前后
D.在冬至日前后
5、下列地区,处在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十字路口”的是()
A.西亚
B.东南亚
C.南亚
D.东亚
6、下列地域中,哪一个地区可以建平顶土墙屋( )
A. 我国的江南丘陵 B. 热带雨林地区
C. 北极地区 D.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7、亚洲的地势特征是( )
A.中部高,南北低 B.中部高,四周低 C.南北高,中部低 D.东西高,中间低
8、我国的陆上邻国中,有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
A.印度 B.日本 C.俄罗斯 D.印度尼西亚
9、澳大利亚著名的大自流盆地位于()
A.分水岭山区 B.中部平原
C.西部高原 D.北艾尔湖湖区
10、下列国家中属于低地国家,又是围海造陆成绩最为显著的国家是
A. 英国 B. 法国 C. 荷兰 D. 德国
11、关于东南亚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是世界上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
B. 中南半岛的城市多分布在沿河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C. 整个地区都是热带雨林气候
D. 处于两大洲和两大洋的“十字路口”
12、种族成分非常复杂,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的大洲是( )
A. 北美洲 B. 南美洲 C. 欧洲 D. 非洲
13、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主要有
①林地
②耕地
③草地
④难利用土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俄罗斯最主要的长途运输方式是 ()
A. 公路 B. 航空
C. 铁路 D. 水路
15、美国的华人和华侨共有( )
A. 1 000万 B. 100万 C. 160 万 D. 140万
16、欧洲西部旅游业发达的原因有( )
①自然景观丰富多彩 ②历史文化名城众多
③现代文化事业发达 ④统一使用英语和英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③
17、下图中( )
A.①—面积最大的大洋 B.②—铜矿储量最丰富的刚果盆地
C.③—平均海拔1000m以上的东非高原 D.④—全部位于热带的大洋
18、亚洲人口在1亿以上的国家共有( )
A. 5个 B. 6个 C. 7个 D. 8个
19、以下称号中,符合非洲地理特征的是( )
A.最高的大陆
B.热带大陆
C.贫瘠大陆
D.新大陆
20、世界最大的淡水湖是( )
A.苏必利尔湖 B.里海 C.贝加尔湖 D.鄱阳湖
21、南极大陆素有(_______)之称。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很厚的冰层。
22、欧洲西部是 ________业革命的发源地,本区的工业以________ 为主.
23、俄罗斯是多民族的国家,以________族为主.
24、亚洲既有世界第一高峰—___,也有世界最低的洼地—____。
25、中南半岛主要是 气候,气候特征是 ,对农作物的影响是 。
26、亚洲拥有世界最高峰:_________________;世界陆地最点 :______ 。
27、北极地区特有的动物是_________,南极地区特有的动物是_________。
28、请你写出中东两个主要石油生产国的名字①____②____。
29、读俄罗斯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填出图中字母和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______(首都)、②______河、③______河、④______河、⑤______(湖泊)
A______(地形区)、B______(地形区)、C______(地形区)、D______(地形区)
30、印度大部分地处 和 ,以 气候为主,降水量丰沛,但季节分配 。
31、读南亚的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以下是关于印度的两则新闻报道:
①近日,孟买一场大暴雨扫走连续两周每日高达41℃的热浪,气温降低10℃……
②西南季风横扫印度引发连续降雨与洪水,当地居民饱受暴雨、洪水之困……
(1)印度的地形区分为三部分:
北部为喜马拉雅山地,中部为B 平原,南部是A 高原。
(2)读图填空:
C是 河,D是 湾,E是 海。
(3)印度的麻纺织中心是 (序号及名称);绵纺织中心是 (序号及名称);电子工业和新兴工业中心 (序号及名称)。
(4)印度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5)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和小麦,但两种作物分布的地域差异明显,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植被 B.地形 C.气候 D.土壤
(6)印度的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有( )
A.高原面积广大,平原面积狭小,耕地不足
B.劳动力资源丰富
C.降水不稳定,旱涝灾害频繁
D.印度的“绿色革命”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5月的北京繁花似锦,亚洲文明对话会议于2019年5月15日-22日在北京举行。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标志形似牡丹,为六个花瓣,象征着亚洲的六大地理单元。
(1)与欧洲相比,亚洲大多数国家为__________________(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2)亚洲的六大地理单元中,季风气候显著的区域是( )
A.东亚、南亚、北亚 B.东亚、南亚、东南亚
C.西亚、中亚、北亚 D.西亚、中亚、东南亚
(3)南亚地区每年向东亚地区出口大量的矿产资源,该资源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矿产资源即可)。
(4)位于东南亚地区的_______________海峡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简要分析日本将该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的原因。
33、读亚洲季风气候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A图所示情况下,亚洲正值_____季,此时风向为_____。
(2)在B图所示情况下,南亚盛行的风向是_____风,来自于_____洋。
(3)亚洲东部、南部的降水与_____图(填A或B)所示季风关系密切,受其影响易发生_____灾害。
(4)_____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_____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由于二者受热、放热速度不同,便出现了_____差异,因而形成了季风。
34、读亚欧大陆轮廓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EDC三地位于亚欧大陆同纬度地带,由西向东气温年较差的变化规律是由小变大再减小,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影响上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
(2)与D、C地相比,E地气候具有显著的 ______性,E地气候特征是 _______,全年降水均匀。
(3)EDC三地降水季节变化最大的是______;相比E、D两处,C处气候的显著优势是________。
(4)贝贝说:“我的家乡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贝贝的家乡最有可能是___ 地(填字母)
(5)下列因素对E处气候的形成不起作用的是(________)
A.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漫长曲折,各地距海不远。
B.终年盛行来自大西洋的温暖湿润的西风。
C.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
D.人口密度高,城市人口所占比重大,废热排放多。
35、核能发电是利用铀燃料进行核裂变所释放出的热能进行发电。下图示意“日本区域和日本主要原料和燃料来源占比”,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可知,日本是一个群岛国家,请描述其海陆位置: 洲东部,东临______洋。
(2)日本矿产资源 ( 填“丰富”或“贫乏” ),工业原料、燃料主要依赖进口,主要工业区大都集中在分布在 沿岸和 (洋)沿岸的平原地带。
(3)分析日本工业的有利条件。
(4)日本的工业的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而上图显示日本石油、天然气和________等能源匮乏,因此该国大力推广核能发电。
(5)日本群岛处在板块碰撞挤压的地带,因此__________(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核电站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要注重防灾减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