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漫画常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描绘时事,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下面漫画所反映的事件得以成行的最重要的基础和前提是
A. 政党之间的交流合作
B. 坚持“九二共识”
C. 海协、海基会的沟通
D. 两岸三通的扩大
2、下列文章中,以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有
①《敬告青年》
②《狂人日记》
③《庶民的胜利》
④《布尔什维克的胜利》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是指( )
A. 改革开放道路 B.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C.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1954年12月,时任缅甸总理昊努应周恩来总理邀请回访中国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很坦率地讲,我们对中国很恐惧。但是周恩来访问缅甸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这种恐惧。”缅甸消除“这种恐惧”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国是世界五大国之一
D.国际形势趋于缓和
5、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宣读的名单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被冠以“农村改革的先行者”,登上了荣誉的舞台。“他们”是
A.北伐战争中的农民协会会员 B.打土豪分田地的井冈山农民
C.土地改革中分到土地的农民 D.安徽凤阳小岗村的普通农民
6、“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为你衔来一枚橄榄叶/鸽子在崇山峻岭飞过/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愿你永远没有忧患/永远宁静……这是儿女们心中期望的歌。”这首歌中的“生日”是指 ( )
A.10月1日
B.10月8日
C.9月22日
D.9月24日
7、会议为新中国打破封锁的努力迎来了决定性转折,它把蒋介石代表的政府,从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是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开始正常化外交的重要象征。这次会议是( )
A. 第24届联合国大会 B. 第25届联合国大会
C.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 第27届联合国大会
8、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同志的主要贡献是
A.指明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过路 B.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
C.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D.领导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9、1935年2月,毛泽东在《忆秦娥•娄山关》(娄山关位于贵州遵义城北)中感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与此诗创作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国民革命军彻底击溃北洋军阀
B.红军开始逐步改变被动局面
C.新文化运动高兴民主科学大旗
D.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10、某网站有一首小诗:“有一天,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年轻的人们拿着枪奔赴战场……今天,我们只是为了纪念这些最可爱的人。”以下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是( )
A.董存瑞、雷锋 B.黄继光、邱少云
C.王进喜、雷锋 D.佟麟阁、李宗仁
1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以下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叙述正确的包括( )
①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②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③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历史性决策
④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2、1950年,美国侵犯我国主权的行动有
①出兵朝鲜
②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
③美国飞机轰炸扫射我国边境城市
④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13、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的发展赢得了相对比较稳定的环境。在这次战争中涌现出了许多英雄,其中以自己的胸膛堵住正在扫射的机枪的战斗英雄是
A. 黄继光
B. 邱少云
C. 罗盛教
D. 董存瑞
14、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三大改造”基本完成②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④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③④②① D.①②④③
15、2014 年 3 月,437 位志愿军烈士遗骸抵达沈阳烈士陵园,“战机护回程,忠魂归故里”, 他们将与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同眠。与此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甲午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16、下列关于手工业改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956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 1955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
D. 国家通过没收全部资产建立手工业合作社
17、我国现代化建设成就辉煌。下列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是( )
①青蒿素的发现
②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
③第一次成功发射导弹核武器
④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
A.③①④②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④③①②
18、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1951年的是
A.中国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B.西藏和平解放
C.抗美援朝战争开始
D.新解放区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19、图片是形象的史料。某班手抄报上,同学们展示了下面两幅图片,你认为该手抄报的主题应该是( )
A.人民空军的发展
B.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与发展
C.“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D.解放军炮兵部队的发展
20、《红旗歌谣》内容上分为四个部分,共囊括了300首民歌,其中如图《铺天盖地不透风》应该归于
A.党的颂歌 B.农业大跃进之歌
C.工业大跃进之歌 D.保卫祖国之歌
2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_____________不断跃上新台阶。
22、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事件是______。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成立,它的成立得益于我国实行了____________(制度)。
23、被尊称为“诗仙”的是________。
2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___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________的种种罪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25、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引导分散的个体农民参加___________,走___________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26、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举措:
(1)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积极推进_____,保障了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2)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深入实施“_____ ”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
(3)影响:综合国力的增强,使中国各方面政策的实施具备雄厚的_____和精神力量。
(4)事例:
①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建设(“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②筹建和成立_____银行。
③加快_____试验区建设。
④推进人民币_____进程。
27、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革”中强加给_______的种种罪名,恢复其名誉,使最大冤案得到平反。
28、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_,近代化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_。
29、五四运动是中国_________革命的开端。
30、影响: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________,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31、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2019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同学们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进行探究。
(1)回顾历史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1949年的“中国新生”和1978年的“伟大转折”,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标志性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2)总结成就“20世纪的最后20 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你知道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是谁吗?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
(3)展望未来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在新的历史时期,你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
32、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百年的屈辱外交,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今仍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其诞生是中国与哪两个国家共同倡导的?
(2)为了平息万隆会议的分歧与争论,我国哪位外交官、提出的什么方针推动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3)列举出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的三个历史事件。
(4)结合上述所回答的问题,谈谈的你的感悟。
33、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思想禁锢阻碍社会发展。阅读提示,探究问题。
(1)【春秋战国的自由竞放】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社会大变革,中华文化开始勃兴,古圣先贤纷纷著书立说,在思想领域出现了怎样的繁荣局面?
(2)【封建时代的严苛禁锢】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封建统治者对思想文化进行严苛禁锢,其根本目的是什么?写出两例我国封建统治者禁锢思想文化的典型表现。
(3)【近代西方的幡然觉醒】近代欧洲走出蒙昧源于14-16世纪及18世纪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请问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各是什么?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列举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的代表人物(举一位即可)。
34、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村农户构成变化表(单位:户)
年份 | 雇农 | 贫农 | 中农 | 富农 | 新富农 | 地主 | 其他 |
1948年 | 18 | 197 | 116 | 18 | 0 | 27 | 2 |
材料二: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指出:……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的劳动互助积极性。”1953 年到1955年,农业互助合作社继续稳定发展,这时期建立起来的合作社,80%以上增产增收,15%持平,5%减产减收。
——林志坚《新中国要事述评》
材料三: 1958年6月21日社论指出:“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1958 年8月3日社论指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材料四:“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签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割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节选)
(1)导致材料一中农村阶级结构发生变化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实施的法律文件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哪一运动的开展?
(3)根材料三概括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
(4)材料四反映了我国哪一农村政策的尝试?
(5)你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农村经济政策的调整中,得到了怎样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