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 实行农业合作化 B. 建立国营经济
C.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 D. 恢复国民经济
2、建国之初,经济落后,百废待兴,国家依然做出研制“两弹一星”的决策。这一决策主要是基于
A.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 B.增强新中国的国防力量
C.良好的国民经济条件 D.和平共处五项外交原则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国家根本大法是
A. 《中华民国临时的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中国土地法大纲》
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4、中国抗美援朝的背景是( )
①朝鲜内战爆发 ②美国出兵侵略朝鲜
③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④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
5、20世纪80年代,传唱到大陆的港台歌曲《我的中国心》《爸爸的草鞋》(主题:为不能归乡的台湾老兵请命)等迅速流行。这些歌曲的流行说明
A.对外开放能促进文化的交流
B.民族团结有利于共同发展
C.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D.港澳回归彰显了国家主权
6、“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与这幅农家春联中的两次“分田”直接相关的是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农业合作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拨乱反正”指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扭转乱象、归于正道。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胜利完成了哪一方面的拨乱反正
A.经济体制上 B.政治体制上 C.指导思想上 D.经济建设上
8、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于2019年4月22日至25日在青岛及附近海空域举行。回顾历史,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A. 北海舰队
B. 华东军区海军
C. 南海舰队
D. 东海舰队
9、某地院门上有一副墨字对联仍依稀可辨:“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多快好省”。这副对联最早应该书写于
A. 1949年
B. 1956年
C. 1958年
D. 1978年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一五”计划建设成就的是
A.大庆油田建成 B.第一辆国产汽车诞生 C.武汉长江大桥通车 D.青藏公路开通
11、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根据这部法律,民族自治机关
A. 独立自主 B. 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事务 C. 不用服从中央统一管理 D. 拥有完全的主权
12、为了维护我国的海洋利益,我国建成了第一艘航空母舰。它是指
A. “中华神盾舰” B. “青岛舰”
C. “山东舰” D. “辽宁舰”
13、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第一步,改变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革命的第二步取得成功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4、新中国成立前夕及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策是
A. 民族区域自治
B. 民族区城自由发展
C. 民族区域独立
D. 在民族区域内实行不同的政治制度
15、《建国方略•自序》写道:“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政,其为毒之烈,较之前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作者强调的是( )
A.清政府的腐败统治
B.袁世凯的倒行逆施
C.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D.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下列四项成就中属于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是( )
A.
B.
C.
D.
17、下图历史事件得以实现的原因有
①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②“一国两制”的提出
③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
④祖国统一是民心所向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追溯历史,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开始于
A. 中华民国的成立 B. 新中国的成立
C. 抗美援朝的胜利 D. “一五”计划的完成
19、西藏和平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西藏的社会经济发展。不是“一五”计划期间通向“世界屋脊”的公路有
A. 川藏
B. 青藏
C. 新藏
D. 滇藏
20、1962 年 1 月,刘少奇在中央的会议中说:“ 过去我们经常把缺点、错误和成绩,比之于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我到湖南的一个地方,农民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这里的“七分人祸”是指 ( )
A. 三大改造 B.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土地改革 D. 文化大革命
2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鲜明的主题;分析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__________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新中国成立时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______;______为彻底废除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
23、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1)_________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_______”的方针。
(2)“________”方针的提出,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24、_____________会议)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__________上来。
25、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被誉为________
26、在上甘岭战役中,________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以自己的牺牲掩护部队完成了收复高地的任务;为了不暴露目标,忍受烈火烧灼的剧痛而壮烈牺牲的是________。
27、1978年12月,邓小平作了《__________,__________,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实际上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28、1919年的______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1929年,在福建上杭召开的 ______,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29、(1)1954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 。
(2)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
(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奋斗目标是 。
(4)2012年中共十八大上,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5)中共十九大被确立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
30、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
(1)决定改北平为北京的会议——
(2)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3)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
(4)决定实行改革开放的会议——
3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科技强军梦)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迅速,武器装备向现代化迈进。试举两例进行说明。
(民族复兴梦)
(2)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请阐述这一奋斗目标。
(3)在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国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是什么?
32、“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成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起点,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起点。”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面临着严峻的内外形势,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从容应对,采取了系列措施来巩固新生的政权。试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措施及人物。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
(2)在抗美援朝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射口的英雄。
(3)1950年为进行土地改革而颁布的文件。
(4)1954年9月第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
(5)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谁?
33、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在哪次会议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34、中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论坛上所说:“中国人民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成功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的对外开放从沿海的经济特区开始,逐步向内地推进。从1980年起,先后创办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岛5个经济特区。经济特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区”,率先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为全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探索了道路、提供了经验。
(1)截至|前,中国大陆地区最大的经济特区是哪一个?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那次会议上明确提出来的?
材料二 《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2)“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哪一事件?它有何重要意义?请你用一句话评价这位老人。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讲话》
(3)材料三中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找到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中华民族站起来的标志事件是什么?从这一“伟大飞跃”中,你得出什么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