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时间是( )
A.1967年
B.1970年
C.1971年
D.1972年
2、下图为习近平于2019年3月17日在人民大会堂进行宪法宣誓,他是第一位进行宪法宣誓的共和国领导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会议是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中共八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五大
3、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材料没有强调
A.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B.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C.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是在( )
A. 新中国成立后 B. 三大改造完成后
C.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D. “三反”运动完成后
5、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主张用什么原则处理两国关系( )
A. “求同存异”的原则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独立自主”的原则
D.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原则
6、“新中国成立至今70多年的时间里,我们解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这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政策,也是科技成果的体现。”材料中的“科技成果”指
A.籼型杂交水稻 B.神五飞天
C.互联网的普及 D.青蒿素的发现
7、军之魂,国之柱。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迅速,同学们对此展开项目化学习并制作了一张学习成果汇报卡。由此可得出,新中国国防建设( )
A.提高中国国防科技现代化总体水平
B.推动现代军事指挥人才队伍的形成
C.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
D.筑起维护国家安全统一的钢铁长城
8、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战略措施;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上述材料说明( )
A.中国科学家的艰苦奋斗
B.中国智慧惠及世界
C.科教兴国战略取得成功
D.中国科研领先世界
9、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重要奠基工程是( )
A.小学教育 B.九年义务教育 C.职业教育 D.高等教育
10、下列不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是( )
A.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B.采用公元纪年
C.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D.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11、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圆了一个又一个梦:回归梦,入世梦,奥运梦,飞天梦,世博梦……
你认为这些梦想成真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国综合国力逐步提高
C.中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2、民族英雄是指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在反对外来侵略中,献出宝贵生命或做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下列人物,不属于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的是
A. 林则徐
B. 关天培
C. 陈化成
D. 谭嗣同
13、有记者记述了1900年天津火车站这样的一幕:“每一次射击之后,我们都听到了刺耳的号叫声,只见红灯掉落了,溃散了,熄灭了。但他们仍然挥舞着大刀长矛,向车站前进。”这描写的是
A.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B.邓世昌为国捐躯
C.左宗棠收复新疆
D.林则徐销毁鸦片
14、1952年底,我国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他们分到土地的法律依据是( )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5、每逢星期一,我国中小学校都举行升国旗、唱国歌的仪式。下列会议中,确定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的是
A. 中共七大 B.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中共八大 D. 第一次中央人民政府会议
16、有学者指出:报纸、刊物的作用在于“将天下可传之事,通播于天下”。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报纸是( )
A.《申报》 B.《民报》 C.《解放日报》 D.天津的《大公报》
17、如果要拍摄一部新中国成立后与敌人浴血奋战的战斗英雄的影片,以下最合适的素材是
A.北京菜市口,谭嗣同慷慨赴刑场
B.上甘岭战役,黄继光舍身堵枪眼
C.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英勇作战
D.紫竹林租界,义和团抗击侵略军
18、关于《共同纲领》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
②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权力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
④《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⑤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⑤
19、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议内容的是
A.决定抗美援朝
B.通过了《共同纲领》
C.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D.将北平改名为北京
20、1949年10月,面对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自己的心声。“时间开始了”是指
A. 进入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B. 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1、
(1)图一中的人物是____________,作出____________伟大决策。
(3)图二人物是_________,提出了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_______________基本准则,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__________方针。
(3)图三的人物是__________,主要贡献是__________,获得了______________称号。
(4)图四反映____________事件,司令员是________,胜利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________
22、______年12月,______全会在北京召开。
23、1919年的______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1929年,在福建上杭召开的 ______,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2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
(1)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具有____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____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3)决定改北平为____,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____为代国歌;以____为国旗;采用____纪年。
(4)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____。
25、观察《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示意图,在图上填出相关的英文字母代号:
A.亚非会议地点
B.中国重返联合国合法地位的会议地点
26、“一国两制”的构想
(1)背景: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________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实现________,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2)提出: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________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含义:在__________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_____________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________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4)基本方针:“________、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7、重大会议能够帮助人们认清方向,继续前进。
(1)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要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到_______年,任务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29、________年12月20日,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________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30、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如“党的好干部” _______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31、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的和平创举是什么?
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哪些构成?)
33、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是历史的遗留问题,请回答:
(1)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分别是哪一年?
(2)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前分别处于哪个国家统治之下?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了什么样的伟大构想?
(4)“二战后,台湾回归中国”,这次回归是摆脱了哪个国家的殖民统治?这个国家是在依据什么不平等条约割占台湾的?
(5)请你以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为例,说明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发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连主席个人的一小步,是中华民族的一大步。”
——新华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九二共识”指的是什么?是由哪两个组织达成的?
(2)21世纪还有哪些有利于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事件?
(3)国共两党共同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意味着 原则和 基本方针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肯定。
(4)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我们中学生应该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