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此语总结的是( )
A. “一国两制”的构想 B.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2、我国新时代强军之路的改革措施包括( )
①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②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
③成立五大战区
④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七子之歌”将中国带入无限悲伤,为之泪浸前襟,今天祖国以宽广胸怀将其拥抱而归。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澳门回归问题,其根本原因是
A. 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 全国人民的齐心努力
C. 我国外交成就显著
D. 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4、下列一组图片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这一时期是( )
A.改革开放时期
B.大跃进运动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一五”计划时期
5、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近代以来我们的伟大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站起来追梦开始于
A.中华民国的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中国改革开放的实施
6、1992年十四大的主要内容是
A.实行改革开放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确立科学发展观思想
7、我国人民掌握时间有了这样的变化:50年代看天上(太阳),70年代看墙上(挂钟),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手机)。这主要反映了我国
A. 群众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B. 群众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C. 群众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D. 群众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8、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许多英雄模范人物。他们身上共同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A.长征精神 B.艰苦奋斗精神 C.大庆精神 D.“两弹一星”精神
9、1958年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特点是
A. 盲目求快
B. 实事求是
C. 强调变革所有制
D.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0、中国抗美援朝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和朝鲜是邻国
B.中国和朝鲜都是社会主义国家
C.美国实行敌视中国的政策
D.美国的侵略威胁中国的安全
11、1954年,毛泽东主席说:“我们这次会议(注:指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的最大成果是( )
A.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2、毛泽东曾经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种状况得以改变是在( )
A.新中国的成立
B.“一五”计划完成后
C.土地改革完成后
D.“三大改造”完成后
13、下表体现的是
我国省级自治区一览表
自治区 | 成立时间 | 首府 |
内蒙古自治区 | 1947年5月 | 呼和浩特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1955年10月 | 乌鲁木齐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1958年3月 | 南宁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1958年10月 | 银川 |
西藏自治区 | 1965年9月 | 拉萨 |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西部大开发政策新
C. 各民族共同繁荣
D. 兴边富民行动
14、改革开放后,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的是 ( )
A. 设立经济特区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 D. 国有企业的改革
15、它从一座小渔村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大都市,这使它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这座城市是( )
A.海口
B.深圳
C.福州
D.上海
16、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时间是( )
A.1953年
B.1954年
C.1956年
D.1957年
17、“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当你唱起这首歌的时候,你会想到的是下列哪一项政治制度与之密切相关:
A.多党合作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8、《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一文中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进行工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新中国成立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是发展不起来的。”材料反映的问题对我们的要求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C.实行闭关自守政策 D.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19、下列有关西藏和平解放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B. 人民解放军在解放西南各省后,开始向西藏进军,攻占拉萨
C.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和中央人民政府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D. 西藏上层反动势力在昌都部署藏军,阻止人民解放军入藏,被人民解放军击败
20、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在20世纪60年代,有一位领导干部他面对严重自然灾害,以强烈的责任心鞠躬尽瘁,全心全意为兰考人民服务,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他是
A.邓稼先 B.王进喜 C.焦裕禄 D.孔繁森
21、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是国家主席_____遭受残酷迫害。
22、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北海舰队。( )
2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________外交政策。
(2)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3)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____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4)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__,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在表述为_________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__________。
(6)1954年,_______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7)__________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4、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概况:2002年在北京召开,“__”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5、1949年通过的《___________》,确定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1954年通过的《___________》,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6、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过程
初步提出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 提出实行______ |
中共十二大(1982年) | 提出“建设有____的社会主义” | |
基本形成 | 中共十三大(1987年) | 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____ |
充实发展 | 南方谈话(1992年) |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
最终确立 | 中共十四大(( )年) | 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
中共十五大(1997年) | 把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27、_________年,中国首次成功地举办了亚运会;__________年,中国将举办奥运会。
28、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前提:“________”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2)谈判:(1)中英谈判:1984年12月,中英正式签署___________,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____________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中葡谈判:1987年4月,中葡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___________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回归:
香港回归: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举行香港交接仪式。江泽民主席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________正式成立。
澳门回归:1999年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中葡两国政府举行________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4)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________,在完成________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29、1978年,在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___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1992年,邓小平的_____________,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30、农业科学家________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20世纪70年代初________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31、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随着工业化建设的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也在高速进行,请问,对农业改造的方式是什么?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遇到的“严重失误”,造成严重失误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们从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32、今年因受疫情影响,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推迟到5月21日在北京召开。请问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哪些准备?
33、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请回答以下问题:
(1)1949年,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国家的事件是什么?1951年,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20世纪末,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这是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一步,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请指出香港、澳门能够顺利回归祖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香港回归后,中央政府设置了哪一机构对香港进行管理?
(3)如今台湾尚未回归祖国,你认为当前阻碍台湾回归祖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992年形成的大陆与台湾进行和平谈判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34、2017年,共和国已走过68年的风雨历程。在这68年里,党紧紧依靠和团结各族人民,走出了一条属于中国的独特之路。通过68年不平凡的历程,我们总结了这样一条线索:“国家独立——政权巩固——工业起步——宪法保障——制度建立——良好开端——出现失误——历史转折——改革开放——经济腾飞”。请回答:
(1)“国家独立”是在哪一年?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2)哪些历史事件使“政权巩固”?(举出两例即可)
(3)“工业起步”指什么事件?“制度建立”指什么制度?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4)“宪法保障”“良好开端”和“历史转折”分别与哪次重要会议有关?
(5)“出现失误”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在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哪些重大失误?(举出两例即可)
(6)改革开放是哪位人物提出的?怎样评价他?他在运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哪一独特的理论?
(7)请你举出“经济腾飞”的两个实例。
(8)从共和国建立到今天中国的经济腾飞,从这68年的风雨历程中,你得到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