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东北地区的房屋多有两层窗户,房内或以炕代床,或有地炉、火墙,主要原因是( )
A.东北地区冬季风沙大
B.东北地区夏季炎热多雨
C.东北地区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
D.东北地区降水少
2、香港和澳门濒临的海洋是( )
A.黄海
B.东海
C.南海
D.渤海
3、巴西有一座城市的轮廓宛如一架飞机,这座城市是( )
A.里约热内卢 B.圣保罗 C.巴西利亚 D.马瑙斯
4、下列示意图表示长江三角洲江海联运的是( )
A.
B.
C..
D.
5、下列地形区中,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的是( )
A.东北平原 B.长江三角洲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6、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是
A.黄土塬 B.黄土梁 C.黄土峁 D.黄土川
7、北方地区东临( )
A.渤海和黄海
B.东海和南海
C.黄海和东海
D.渤海和东海
8、下列地理事物的分布,不能反映我国人文方面有明显差异的是( )
A.传统交通工具──南马北船
B.农业分布──东耕西牧
C.农作物分布──南稻北麦
D.人口分布──东多西少
9、宝鸡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 西北地区 B. 青藏地区 C. 北方地区 D. 南方地区
10、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面积是约为33()
A. 公顷 B. 平方千米 C. 平方米 D. 平方公顷
11、中国内地直通香港的南北铁路干线是 ( )
A. 京九线 B. 京广线
C. 京沪线 D. 焦柳线
12、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分布于
A.华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松嫩平原 D.三江平原
13、气温和降水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描述中,体现气温日较差大的是( )
A.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B.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的一般规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赤道地区降水少于极地地区
B.亚欧大陆沿海地区降水少于内陆地区
C.低纬度地区气温高于高纬度地区
D.7月北半球的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
14、关于港澳与祖国内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港澳的经济发展与祖国无关
B. 港澳的发展主要靠自身位置优越,矿产资源丰富
C. 祖国内地主要通过澳门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
D. 港澳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是互惠互利,优势互补
15、豆豆和丫丫是一对网上好友,读他们在微信上的一段对话(如图),完成下列问题。
【1】豆豆生活在( )
A.云贵高原
B.黄土高原
C.东北高原
D.青藏高原
【2】丫丫所在的城市与她所描述的城市职能分别是( )
A.北京文化教育中心
B.香港金融贸易中心
C.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D.桂林旅游城市
16、下列属于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的是( )
A.祁连山 B.横断山脉
C.昆仑山 D.秦岭-淮河线
17、黄土高原上的传统民居是( )
A. 四合院 B. 窑洞 C. 竹楼 D. 蒙古包
18、北方人喜面食,南方人喜食米饭,造成这一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气候因素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19、黑龙江省国庆彩车名称为“中华粮仓”,它充分展现了黑龙江省向工业强省、农业强省、科教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和旅游强省迈进的铿锵步伐。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水稻是喜热喜湿的粮食作物。哈尔滨市南部的五常大米享誉世界,其种植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A.冬春低温,比较湿润
B.夏季温暖,比较干燥
C.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D.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2】90年代,由于资源储量不断减少、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东北老工业基地出现了环境污染、发展滞后等问题。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
①推广节能减污,促进绿色生产 ②弱化农业发展,扶持工业发展
③推广清洁能源,大量进口煤炭 ④培养科技人才,发展创新产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下列区域,属于自然区域的是( )
A.青藏高原 B.巴中市
C.北京市 D.凉山州
21、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城市是______,与它相邻的经济特区是______ 。
22、台湾是我国多地震的地区,其原因是
23、中国西北部和蒙古境内,________ 和________ 业在经济这占重要地位,________ 资源也在开发利用中.
24、我国东北地区冬季虽然漫长严寒,但夏季气温却较高,________ 期与________ 期一致,利于作物生长.这里的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________ 和甜菜.
25、西北地区属___地貌,___作用形成的。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是__,__是最长的内流河。
26、我国面积最大沙漠是 ___,最长的内流河是 ___。
27、香港采取“________ ”方式扩展城市建设用地,其原因是________
28、香港与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________端,分别位于________的东、西两侧。祖国内地实行________制度,香港与澳门实行________制度。澳门的________业发达。
29、青藏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其主体是有“________”之称的________ 高原;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畜种是________,被称为“________”。
30、将我国重要的铁路干线及其相交的铁路交通枢纽填在下表相应的空栏内。
31、读青藏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湖泊①___________;河流②____________;铁路线A____________。
(2)该区域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B_________谷地和湟水谷地,主要种植喜温凉的________、小麦,豌豆等农作物。
(3)甲地被称为“高原之舟”的动物是____________。
(4)乙地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被誉为____________。
32、图中乙河流域近30年来冰川呈总体萎缩状态,冰川退缩是十年来气候变暖影响的结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山的走向
(2)乙河的流量变化与 变化有密切关系,与外流河相比,该河流有哪些主要特征?
(3)乙河流域的冰川萎缩是全球变暖的结果,简述引起全球变暖的人为原因。
(4)说明乙河所在地形区的人口分布特点及其自然原因。
33、读沪宁杭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沪宁杭地区主要的工业城市有 、南京、 。
(2)其中最重要的城市是 ,该中心拥有的工业部门包括机械工业、石化工业、钢铁工业、电子工业、纺织工业等;经过不断的调整与发展,该基地已演变成为以信息、现代生物与医药、新材料三大 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工业体系。
(3)列举该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至少两条)。
34、德州某中学地理社团的王凯2018年在寒假期间进行一次主题为“触摸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研学考察活动。如图是他和同学设计的研学考察路线。
(1)本次研学考察的出发地德州位于______地形区,位于______(季风∕非季风)区。
(2)研学团队到了北京,有幸赶上故宫推出的“紫禁城里过大年”。 这是故宫博物院建 院以来,动用文物最多,展场面积最大的一次展览。列举北京除了故宫其他的旅游景点______。研学团队在北京体验了______(甲∕丙)的民居生活。
(3)研学团队在呼和浩特周边发现当地主要生态问题是______,当地的特色民居是______。
(4)研学团队在拉萨郊区与牧民一起放牧,品尝用青稞做成的 美食“糌粑”。在与牧民 的交流中,他们得知该地区的农业区主要分布在______,当地优良畜种是______。
(5)研学团队到达武汉后发现当地油料作物是______。武汉历来是“九省通衢” 之地,试分析其原因______。
35、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央视《地理·中国》报道,黄河支流上著名的“桥上桥”(上下两桥层),下桥建于公元1667年,下桥建于公元1832年,上世纪70年代,当地居民在河中挖砂将下桥挖出,使“桥上桥”雄姿展现于世,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组成黄土高原的土质特点是____。
(2)①、②两河段中,水流急,水能丰富的是____,“人在地上走,船在天上行”的“地上河”是____。
(3)③、④两地中可观赏“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自然风光的是____。
(4)民歌:“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歌词中“东南风”是我国____季盛行的风向,其携带的水汽主要来自于____洋。
(5)“桥上桥”中下桥被淤埋的主要原因是当地____严重,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是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