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凉市地处六盘山两侧的陇东、陇中黄土高原、黄土丘陵、黄土坪、黄土沟壑子等多种类型并存,海拔890~2857米之间,主要为半干旱、半湿润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是甘肃省主要农林产品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经济作物主要产区。平凉发展农业,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
A. 地势低平,光热充足 B. 河闸稠密,且均为内流河
C. 降水丰富,气候湿润 D. 区域差异大,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2、对河西走廊绿洲的形成,人口分布以及城镇的兴起与发展起着巨大作用的是( )
A.祁连山地的冰雪融水和河流 B.天山山地的冰雪融水和河流
C.阴山山地的冰雪融水和河流 D.秦岭山地的冰雪融水和河流
3、导致我国南、北方农耕制度不同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技术
C.气候
D.土壤
4、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洁白的羊群,奔驰的骏马,悠扬的马头琴,震撼的摔跤,份大量足的烤全羊,大碗吃酒大块吃肉…那么在什么地方能看到这种情形( )
A. 四川盆地 B. 内蒙古高原
C. 华北平原 D. 东南丘陵
5、下列地区雨季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是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东南沿海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6、下列叙述不正确是
A. 澳门与香港分别位于珠江口的东西两侧,旅游业都很发达
B.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西北,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C. 台湾岛是我国最大岛屿,岛上山地面积广大,其主要民族是汉族
D. 上海是我国的最大城市,京沪、沪杭两条铁路在此交会
7、导致冬季日本西北部下大雪的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人为因素 C.海陆因素 D.纬度因素
8、我国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 )
A. 劳动力资源不足 B. 土地资源不足
C. 水资源不足 D. 光照不充分
9、有关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广人稀,交通闭塞 B.煤炭资源缺乏 C.地表沟壑纵横 D.生态环境良好
10、下列属于北方地区农业发展不利因素的是( )
A.冬季气温偏低 B.土壤肥沃 C.平原面积大 D.耕地集中连片
11、采购员计划去下列省区采购水果,其正确的是( )
A.去广东采购苹果
B.去陕西采购荔枝
C.去宁夏采购香蕉
D.去新疆采购葡萄
12、生活在美洲的印第安人是:
A. 白色人种 B. 黄色人种 C. 黑色人种 D. 混血人种
13、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是 ( )
A. 黄河流域 B. 珠江流域 C. 长江流域 D. 松花江流域
14、被人们誉为“沙漠之舟”的牲畜是( )
A. 三河马 B. 伊犁马
C. 牦牛 D. 骆驼
15、在东北地区中,不属于人口稠密地区的是
A.中部和南部地区
B.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
C.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D.黑龙江省北部山区
16、观察洞庭湖变迁图,据图分析造成洞庭湖水域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减少
B.围湖造田
C.南水北调
D.毁林开荒
17、能够成为划分地理差异界线的是( )
A.自然地理事物 B.交通线 C.天然植被 D.斑马线
18、下列关于区域及其特征的叙述,对应正确的是( )
A.北京﹣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
B.香港﹣博彩旅游业发达
C.长江三角洲﹣最大的高原湿地
D.三江源﹣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19、下列语句中,描述北方地区的是
A.四季有花常见雨 B.青稞美酒锅庄舞
C.旱地麦浪泛金黄 D.大漠黄沙驼铃响
20、长江沿江地带东西方向的作用是( )
A. “厂”的角色 B. “店”的角色
C. 纽带作用
21、区天然________较少,难以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只有在有河水、________、地下水灌溉的地区,才能发展种植业,形成________区。由于夏季气温高,________强,昼夜温差大,使这里的农产品品质优良。
22、我国四大盆地中,位于第一级阶梯的是________盆地
23、西双版纳所在的省区是
24、香港和澳门人多地狭,为了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是“上天”,即___________,二是“下海”,即___________。
25、我国以______一线划分为南北方地区,主导因素是_____,主要粮食 作物南北有别,北方为小麦,南方为_______。南方的糖料作物是______。
26、西双版纳的气候类型是
27、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为_______,四川盆地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
28、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北京的刘明在网上认识了杰克和基努。一次聊天时,刘明说:“我这儿现在烈日炎炎,但到了冬天却是一片银装素裹的景象。”基努说:“真羡慕你!我这儿终年炎热,我还从没亲眼见过雪花是什么样子的呢!”杰克说:“那有什么稀奇,我这儿终年严寒,连房子还都是用雪搭成的呢!”
请问:他们三人分别在热带、温带和寒带中的哪一个带?刘明在_____________,基努在_______________,杰克在________________。
29、划分 亚洲与北美洲,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的是________________海峡。
30、西气东输工程缓解了我国东部地区__________的短缺,使东部地区的__________得到了改善。
31、请阅读下面“台湾海峡的变迁”,回答有关问题.
地质工作者经过大量的研究,认为台湾海峡曾经历了多次的海陆变迁.2亿多年以前曾经为海洋,在距今4000万年左右,台湾海峡受挤压第一次抬升为陆地.以后海峡地壳时沉时升,使台湾地区与大陆之间时分时连.尤其是第四纪冰期时,每当冰期,气候寒冷,海面下降,海峡地区便成了陆桥;每当间冰期,气候变暖,冰雪消融,海面升高,陆桥又被淹没成海峡了…
(1)以上资料进一步说明了________学说的正确性.
(2)台湾岛位于亚欧板块与________板块之间.
(3)资料中提到的“台湾地区与大陆时分时连”,你认为:“时分”是因为________
(4)台湾岛有“东方甜岛”的美称,主要是因为台湾盛产(_____)
A.水稻 B.甘蔗 C.香蕉 D.茶叶
(5)煤是由陆地上森林转化而来的,科学家们在台湾海峡的海底发现了丰富的煤层,你能解释这一怪现象吗?________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海南岛是我国面积第二大岛,也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省域国际旅游岛。寒假期间,家住北京的小玲开始了海南岛之旅,左图为海南岛位置示意图,右图海南岛旅游景点分布图。
(1)为了节省旅途时间,小玲选择 (交通运输工具)到达海南的省会城市 ,该城市北临 海峡与广东省相邻。
(2)小玲在海南环岛旅游最便利快捷的出行方式是 ,从海口出发沿东环线首先参观我国纬度最低的火箭发射基地城市 ,然后依次到访博鳌、三亚,莺歌海,最后顺利回到出发地。
(3)在旅游过程中,小玲发觉海南岛的植物景观与北京明显不同,北京多属温带植物景观,而海南岛全为 景观,尤其 (景点)中的成片椰树令人难忘。
(4)在旅游过程中,小玲也发现了一些游客的不文明现象,引起了个人思考:作为中学生应该如何文明旅游?
33、[探究发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名称:台湾的地形与农业、交通
探究资料:
资料一 台湾是一个富饶的宝岛,自然环境优越,森林、矿产和水产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资料二 台湾岛交通运输发达,除中部山区外,铁路、公路遍及各地。环岛建有电气化铁路和高速公路。台湾桃园国际机场是台湾省最大的机场,主要港口有高雄、基隆等。
探究思考:
(1)根据资料一,说出台湾的主要地形及台湾山脉的走向。
(2)根据资料一,台湾的农产品主要分布在哪里?该地区有利于发展农业的主要自然条件是什么?
(3)结合资料一、二,从地形方面分析台湾岛铁路、公路环岛建设的原因。
(4)台湾盛产水果,有“水果之乡”的美誉,试举两例。
34、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I中①地区和②地区大致以________mm等降水量线为界,③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④地区常受沙尘暴影响,当地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大力开展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
(2)图I中甲地和乙地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它们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________ 地区(填名称),乙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因素有_________。
(3)海南岛最大的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__________。
(4)海南暑期夏令营中,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家乡,与实际不符的是(_____)
A.来自洋浦的小艳说,我的家乡有洋浦经济开发区
B.来自琼海的小强说,我的家乡有著名的博鳌亚洲论坛
C.来自三亚的小丽说,我的家乡有亚洲最大的富铁矿
D.来自海口的小明说,我的家乡有著名的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
35、2013年9月大连服装节要开幕,来自满洲里的李明要乘火车到大连观看开幕式,请你帮忙设计一条从满洲里到大连的行车路线,并写出沿途经过的省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