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对图示昆虫发育过程最正确的解释是( )
A.图示昆虫发育过程属不完全变态发育
B.若此昆虫是一种害虫,则成虫期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C.蛹期不食不动
D.这种昆虫的发育过程与蝗虫相同
2、下列动物中,亲缘关系相对最近的是( )
A.同种的动物
B.同科的动物
C.同目的动物
D.同纲的动物
3、“我是人体内一个长得像小蝌蚪的细胞,我和上亿个同伴竞争,穿过重重阻碍,终于在一个狭窄的管道里与我的搭档相遇并结合成一个新细胞。我们开始分裂,产生更多的细胞,最终在一个宽敞的房子里住下来,开始发育……”下列关于这段话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我”指的是精子
B.“我的搭档”是指受精卵
C.“狭窄的管道”指的是母体的输卵管
D.“宽敞的房子”指的是母体的子宫
4、下列哪一组是相对性状?( )
①单眼皮和双眼皮 ②有耳垂和无耳垂 ③能卷舌和不能卷舌
④卷发与黑发 ⑤双眼皮与色盲 ⑥头发左旋与惯用右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⑤
D.①③④
5、下列生物进化顺序正确的是( )
A.古代类人猿→人类
B.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种子植物
C.原始鱼类→原始爬行类
D.原始鸟类→原始哺乳类
6、唾液中的溶菌酶杀灭了口腔中某种致病细菌,这是( )
A.特异性免疫
B.非特异性免疫
C.计划免疫
D.人工免疫
7、《科学》2018年1月26日发文,一支大型国际研究团队发现了存在于非洲大陆以外地区的最古老的现代人类化石。这一发现,将之前推测的现代人类离开非洲大陆的时间提前了5万年,下列有关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依据已有证据古人类学家推测在①之前森林曾大量消失
B.①表示的物种名为现代类人猿
C.从①到②表示人类开始向着直立行走方向发展
D.人类不同种族在体质特征上的差异是在一定地域内经自然选择逐渐形成的
8、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①大鲵、蝾螈、蟾蜍都属于两栖动物
②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是两栖动物
③由于环境污染和水域面积缩减,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在减少
④抱对提高了青蛙的受精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医生在给人体抽血化验时,用一根橡皮胶管将上肢的上臂扎紧,一会儿上肢前臂靠肘关节处的血管暴起,该血管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毛细淋巴管
10、有一种山羊,羊绒细长柔软,是纺织原料中的精品。某地区牧草优质大量引进养殖这种山羊,山羊的数量连年增长。几年后,山羊把草根和灌木树叶都啃食掉了。结果当地的草场和灌木林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甚至出现草场沙化现象。这个事例说明( )
A.生物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
B.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C.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D.环境能影响生物
11、长期使用某种农药会导致灭虫的效果越来越差,这是因为某些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并且得以保存和繁殖.害虫产生抗药性的原因是( )
A.定向变异的结果
B.害虫对农药进行选择的结果
C.逐代遗传的结果
D.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
12、大豆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如图表示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种子萌发的Ⅰ阶段,细胞的呼吸作用非常微弱
B.种子萌发的早期,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结构①
C.萌发过程中②最先突破种皮
D.少数种子未萌发的原因可能是胚不完整或已死亡
13、决定生物的某个具体性状的是( )
A.细胞核
B.染色体
C.遗传物质
D.基因
14、父母都是双眼皮,基因组成都是Aa,他们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此孩子的基因组成是
( )
A.Aa
B.aa
C.AA 或aa.
D.AA
15、青蛙的发育方式是
A.完全变态发育
B.变态发育
C.不完全变态发育
D.两栖发育
16、下图表示动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图中①、②和③依次代表
A.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
B.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两栖动物
C.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
D.哺乳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
17、易川同学因意外造成下肢严重受伤,医护人员对他进行了系列救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伤口处有暗红色血液连续不断地缓慢流出,需在伤口近心端止血
B.因大量失血,入院后为防止贫血需对他进行输血治疗
C.伤口出现炎症是由于血小板因止血而死亡造成的
D.静脉输液治疗时,药物到达感染部位前,至少经过右心房一次
18、原始大气中没有的气体是( )
A.甲烷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氧气
19、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 )
A.婴儿期
B.幼儿期
C.童年期
D.青春期
20、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 )
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
B.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
C.生产者和消费者
D.生产者和分解者
21、人吃进去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要经过______。
22、亲代与子代之间联系的唯一“桥梁”是_______________。
23、陆地上的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器官。
24、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健康是一种身体上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的良好状态。维持心理健康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健康生活的重要内容。
25、“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的是生物的 现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说的是生物的 现象。生物的上述两种现象是通过 和 实现的。
26、_____:最初指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现指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健康。
27、科学家在研究结核病时,利用小白鼠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回答问题。
组别 | 第一次处理 | 第二次处理 | ||
方法 | 结果 | 方法 | 结果 | |
甲组小白鼠 | 注射脱毒结核菌 | 没有患结核病 | 注射强毒结核菌 | 没有患结核病 |
乙组小白鼠 | 不注射脱毒结核菌 | 没有患结核病 | 注射强毒结核菌 | 患结核病 |
(1)乙组小白鼠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2)乙组中强毒结核菌在传染病中属于 。
(3)该实验中强毒结核菌的营养方式是 。
(4)该实验说明 。
28、患过麻疹的人,体内能产生一种抵抗麻疹病毒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和麻疹病毒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发酵技术是指利用________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________________,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30、为研究“绿豆种子的呼吸作用”,某同学将一定量萌发的绿豆种子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煮熟),同时分别放入如下图所示的装置中,关闭止水夹并在黑暗处放置12小时后进行实验:①测量瓶内和瓶外环境的温度,读取温度计示数;②打开止水夹并挤压塑料瓶,观察试管中澄清石灰水的变化;③移开双孔塞,用燃烧匙将燃着的蜡烛放入塑料瓶内,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表:
实验现象 实验组
| 温度计读数
| 澄清石灰水
| 蜡烛燃烧状况
|
实验甲
| 升高
| 变浑浊
| 熄灭
|
实验乙
| 不变
| 不变
| 继续燃烧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绿豆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来自于种子结构中的 ;
(2)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能推出绿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产生的物质是 ;
(3)绿豆种子要在黑暗处放置12小时的原因是 (填序号)。
A. 防止光合作用对实验的干扰
B. 种子呼吸只能在黑暗中进行
C. 便于种子有足够的呼吸时间
31、请将序号和字母对应的发育关系连起来。
32、生男还是生女主要决定于母亲,与父亲无关 _____
33、如图表示在A、B、C三个不同岩石中都发现了生物化石,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是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2)在_________岩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比较简单、低等。
(3)在_________岩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比较复杂、高等。
(4)通过对不同年代的地层里埋藏的生物化石的研究,可以说明生物进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下图是两种昆虫的发育过程。请回答:
(1)甲图所示的个体发育过程为_________,乙图的发育过程为___________
(2)③和④的名称是_和__.用数字和箭头表示甲图昆虫发育的过程:_。
(3)菜粉蝶的发育过程和__图相同。它的幼虫时期只吃十字花科植物,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这属于_行为。幼虫具有较强的抗药性,原因是它具有强大的杀虫剂抗药基因,这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_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