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A. 西临大西洋东临北冰洋 B. 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
C. 东大西洋西临印度洋 D. 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
2、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 宁夏 B. 新疆 C. 内蒙古 D. 广西
3、三江源地区自然环境恶化的表现主要有( )
①水土流失加剧
②草地沙化严重
③虫鼠猖獗
④野生动物锐减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4、下列有“鱼米之乡”和“水乡”之称的是:
A.成都平原
B.东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5、台湾的工业是一种“进口-加工-出口”型的工业,在出口商品中电子电器所占比重较大,这种工业的发展得益于( )
①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高素质劳动力
②海岛多良港
③本地广阔的消费市场
④大量吸收外国资本
⑤丰富的自然资源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②③⑤
6、我国水能、地热能、太阳能、风能都很丰富的省区是
A.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 青海省
C. 内蒙古自治区 D. 西藏自治区
7、“首钢”从北京迁到河北唐山曹妃甸,主要目的是( )
A.改善北京城市环境质量
B.减轻北京交通拥堵
C.促进河北经济发展
D.疏解北京城市功能
8、“四大工程”中属于交通运输建设的项目是()
A. 西电东送、南水北调 B. 西电东送、青藏铁路
C. 西气东输、南水北调 D. 西气东输、青藏铁路
9、中东地区冲突不断,主要原因有()
①本区有丰富的石油资源②水资源缺乏
③民族和宗教矛盾④人口众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0、关于我国水资源的特征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长江水量多 B.塔里木河汛期在夏季
C.东多西少 D.华北平原最少
11、西北地区的农业特色是( )
A.高寒农业
B.灌溉农业
C.河谷农业
D.坝子农业
12、澳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 )
A. 金融业 B. 种植业 C. 博彩旅游业 D. 国际贸易
13、河西走廊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
A.气候严寒 B.旅游资源破坏严重
C.水资源短缺、沙尘天气多 D.气候炎热潮湿
14、关于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澳门的工业以生产重工业产品为主
B.澳门是由澳门半岛、路环岛、九龙岛组成
C.商业贸易是澳门的主要经济来源
D.博彩旅游业是澳门的经济支柱
15、我国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是( )
A. 800mm等降水量线 B. 400mm等降水量线 C. 200mm等降水量线 D. 100mm等降水量线
16、有关台湾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台湾省主要气候类型是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B. 台湾省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祖国大陆相望
C. 台湾省多地震的原因是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D. 台海省的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
17、塔里木河汛期出现的季节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 夏季——受地形因素影响,迎风坡降水多 B. 冬季——气温低,降雪丰富
C. 春季——气温升高,冰雪融化 D. 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
18、下列现象不能反映我国地理差异显著的是
A. 冬季黑龙江省的哈尔滨银装素裹,海南岛则是一片热带风光
B. 长江三角洲山清水秀,新疆则分布有大面积戈壁和沙漠
C. 东部地形以平原为主,西部多高山高原
D. 全国各地主要是黄色人种
19、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
A. 汉语 B. 英语 C. 阿拉伯语 D. 俄语
20、下列证据不能说明黄土高原成因的是( )
A. 从中亚到黄土高原,顺着风向依次是戈壁、沙漠、黄土
B. 黄土像冬季地面积雪那样,以差不多的厚度覆盖在不同的地形上
C. 黄土高原自西北向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
D. 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
21、(寻找差异)下面两幅图,一个是世界石油出口最多的地区,一个是石油严重依赖进口的国家,请结合下图寻找它们的差异。
22、________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是由于严重的_______造成的。
23、中东地区在亚洲的_________部和非洲的_________部。
24、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后备资源是_______。
25、西北地区夏季昼夜温差_______,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_______累积,因此,这里的瓜果特别甜。
26、西气东输工程缓解了我国东部地区__________的短缺,使东部地区的__________得到了改善。
27、________地区是葡萄的主要种植区。
28、东北平原的农作物耕作制度是一年_______熟;东北三省气候最突出的特点________。
29、“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是对_________(省级行政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真实写照。
30、农业生产以哪种产业为主? 。
3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连理同根一峡隔,六十盛迎‘三通’来”从1949年起,近60年过去了;从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首倡两岸“三通”以来,近30年过去了。然而浅浅的台湾海峡,却似难以跨越的鸿沟天堑。两岸不知道有多少颗忧伤的心,日夜夜念被思念牵动摧折;又不知有多少远眺的眼,朝朝暮暮为亲情望穿秋水。这一切终于在2008年12月15日化作历史。银燕展翅、百舸争流、鸿雁传书----随着两岸空运、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的同步实施,“三通”终于在这一天从梦想变成了现实。
材料二:台湾省略图(如图)
(1)台湾岛东临 ___________(大洋),西隔 _______海峡与 ______ 省相望。
(2)台湾岛中南部被北回归线穿过,所以从气候类型上看,台湾北部属于 ________气候,南部属于 _______________气候。
(3)台湾的地形以 ___________ 为主,平原多分布在 ______________
(4)台湾岛素有“东方甜岛”的美称,主要是因为台湾盛产(_____)。
A.稻谷 B.甘蔗 C.茶叶 D.香蕉
(5)直接“三通”的基本实现,有利于两岸交流和发展。在海峡两岸经贸合作中,台湾具有明显优势的条件是(_____)
A.市场、劳动力 B.市场、交通 C.政策、劳动力、D.资金、技术
32、结合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迎来了全线贯通的历史时刻!届时从香港到珠海、澳门陆路车程由3.5小时缩短为半小时,对促进香港、澳门和珠江三角洲西岸地区经济上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材料二:珠江三角洲及港澳地区略图
(1)珠江三角洲位于M省的东南部,该省简称为 。图中①是 经济特区。
(2)说一说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后,对三个城市居民可能产生的重大影响。
(3)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香港和内地经济是如何优势互补的
(4)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最成功的地区,请你写出两条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
(5)修建港珠澳大桥可能会遇到的气象灾害是什么?该种自然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什么地区?
33、东北给人们的印象是长冬严寒、冰雪世界。我们常用“山环水绕”“林海雪原”“北大仓”来形容东北三省。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读如上图1,该区域有一条山脉,它既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又是地势二、三阶梯的分界线,这条山脉是____。
(2)东北三省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本区农作物熟制是____;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____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3)据图分析该地区成为我国重要重工业基地的主要资源优势是____、____资源丰富。
(4)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有利条件有哪些?(至少2点)
(5)东北三省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较大、墙体较厚、窗户较小的特点,试分析这种传统民居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3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让我们走进台湾,了解台湾概况,台北,台中、台南、台东四市是以其方位命名的。如台北市的含义是位于台湾岛北部的城市。
(1)近年来,大陆游客到台湾省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增强了两岸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
请你推荐台湾省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 如果去台湾省中东部山区旅游,见到的当地少数民族最有可能是 族。
(2)台湾山脉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其著名树种是 。
(3)图二中代表台东市的是 (填图中数字) ;据图二归纳台湾岛城市分布的特点。
35、读材料和下面三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数据:“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乌克兰是第五小麦出口国,它们出口的谷物占全球谷物出口的1/3以上。”俄乌手握“粮袋子”,如若俄乌冲突持续,全球粮食安全将面临新的严峻挑战。日本则需从美国进口大量小麦。
(1)三个国家都濒临____________(海洋)。
(2)日本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从地形的角度解释原因______。
(3)读图可知,俄罗斯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西南部,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
(4)美国也是全球粮食主要出口国,得益于美国农业生产各环节都实现了____________、自动化和专业化,且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请简述其有利的自然条件_________。
(5)我国人口众多,是粮食消费大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下列采取的措施可行的有______(填数字)。
①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
②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耕种
③科技帮扶,助农增产
④出台政策,提高种粮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