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B.其翼若垂天之云
C.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D.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只要我们做到光明正大,心底无私,就不怕别人说三道四。
B. 他搬弄是非,挑拨离间的卑劣行为,很快在班内引起了公愤。
C. 他珍惜难得的读书机会,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科技书籍。
D. 八年级开展了“我为母校做奉献”活动,同学们那些可歌可泣的事迹感动了老师。
3、下列关于《傅雷家书》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因为傅雷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做人是第一位的。
B.《傅雷家书》中大量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和艺术修养等。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从小就在社会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哥哥阿尔焦姆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D.革命者在斗争中百炼成钢,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一个重要主题。
4、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项是( )
A.卑劣(liè) 阻遏(è) 蛮横(hèng) 暴风骤雨(zhòu )
B.寒噤(jìn) 瞭望(liáo ) 墮落(duò) 挑拨离间(jiàn )
C.襁褓(qiáng) 绚丽(xuàn) 狩猎(shòu) 风雪载途(zài)
D.龟裂(jūn) 沙砾(shuò) 奠定(diàn) 相辅相成(fǔ)
5、阅读诗歌,按要求完成后面小题
蒹 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含蓄委婉地抒发了对“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全诗充满难言的惆怅和伤感。
B.这首诗意境朦胧、含蕴不尽,历来被誉为情深景真、风情摇曳的好诗。
C.“苍苍”“凄凄”“采采”属于叠词,这三个词都是描写芦苇茂盛的样子,具有音乐美和节奏感,使这首诗读起来更加上口,意境更加优美。
D.这首诗描写了“伊人”生活的环境和诗人在不同时间不懈地寻找“伊人”的过程,因此,从诗的内容看,它应是一首叙事诗。
【2】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这是《诗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6、诗文名句默写。
(1)树梢树枝树根根,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
(3)满面尘灰烟火色,___________________。
(4)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6)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体现的关心民生疾苦的宽广胸怀和济世情怀,值得我们青少年去学习。
7、名著阅读。
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保尔把手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益而充实。”
(1)以上文段节选自名著《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
(2)保尔因___________________而产生了自杀的念头,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战胜了自己。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鱼
①镜湖里有鱼,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鱼。就是说不是一米两米长的大鱼,而是三四十米长的大鱼。
②镜湖大鱼的事情虽不及喀纳斯湖大鱼影响广泛,但也终于是沸沸扬扬的了。
③这是个噱头吗?抑或是炒作?都不关我的事,我用这样的语气叙述和任何传媒不搭界,只因为……等一下!
④我的伯父住在镜湖边,是个老林业,年轻时在镜湖水运厂,专门把刚砍伐下山的原木放入湖中,排好,原木就顺着湖水的流向被运出山外。我从来没亲眼见过水运原木的壮观场面,它像一种灭绝的动植物永远消失了。我只见过一幅版画,不过我觉得好在只是一幅版画。
⑤我的伯父安居山中,和伯母养了一头奶牛、两只猪、三箱蜜蜂、一群鸡、一条狗,侍弄一大块园子。
⑥那一次我到伯父家,正是关于大鱼的传说四处播散的时候,但是从没有人通过任何方式捕捉到它。是的,从来没有。
⑦我走进院子的时候,伯父和伯母正在八月的秋阳里采集蜂蜜。伯父穿着一件半截袖的老头儿衫,露着两只黝黑的胳膊,一只脚踏着踏板,蜜蜂们“嗡嗡”地围着他转。我看得心惊胆战——伯父稀疏的头发里、伯母的鼻尖上都有蜜蜂爬来爬去。
⑧我把照相机、摄像机、高倍望远镜等机械,高高架在伯父的院子里,一排枪口一样对着湖面。在这些事情完成之前我没有说一句话,伯父伯母也未理睬我。
⑨我问伯父:“真的有大鱼吗?镜湖就在您眼前,您见过大鱼吗?”
⑩伯父沉吟了片刻,说:“你记好了,什么事情都不能让人知道。”伯父把“人”字说得很重,“人要是知道了,就不妙了。要是人不知道这山里有大松树,那些大树就还活着,现在还活着,一千年一万年也是它。人知道了,那些大树就没有了,连它们的子孙也难活。”
⑪我心里当时充满了探索的欲望,打断大伯,说:“求您说实话,到底有没有大鱼?”
⑫大伯深深地看了我一眼,不吱声。我突然感到不同寻常的异样。首先是大黄狗,刚才还在我身边蹦跳着撒欢儿,这一刻忽然夹起尾巴、耷拉着耳朵、耸着肩膀一溜烟钻进窗户下面的窝里去了。几只闲逛的鸡抻长了脖子偏着头,一边仔细听,一边高举爪子轻落步,没有任何声息地逃到障子根去了。
⑬我猛地领悟了伯父的眼神,随即周遭巨大的静谧漫天黑云一样压下来。阳光并不暗淡,依然透明润泽,但是森林里鸟儿们似遇到宵禁,同时噤声,紧接着,平静如镜的湖面涌起一层白雾,顷刻一排排一米多高的水墙,排浪似的一层一层涌来,然后……等一下,你猜对了。
⑭大鱼出现了!
⑮大鱼又消失了!
⑯一切恢复原样。
⑰我带的几件现代化机器等于一堆废铁。是的,我没来得及操作。我懊恼地坐在地上,看着鸡们重新开始争斗,大黄狗颠儿颠儿地跑出院子站在湖边高声吠,森林里鸟儿们的歌声此起彼伏。我忽然想:其他动物或者植物该是怎样的呢?
⑱伯父却淡淡地说:“我们活我们的,它们活它们的,互不侵犯。”
⑲又说:“你倒是个有缘的,有时候它几年也不出来一次。”伯母在旁边连连点头。
⑳随后的一个月时间里,我都住在伯父家里。我睡得很少,吃得也很少,基本上不说话,但是心里很静很熨帖。伯父伯母每天仍然愉快地忙碌着,两只猪、一头牛短促的呻吟和悠长的叹息互相唱和,呈现的都是生命的本来面目。
(21)一天晚上,伯母拿出自酿的山葡萄酒,我和伯父喝着唠着,伯父就给我讲又一个惊人的森林故事。
(22)野人?外星人?等一下,别猜了,你猜不对。而且,我和伯父一样,不会说出一个字。
(23)打死也不说。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内容。
【2】结合语境,回答下面的问题。
(1)阅读第④段,说说为什么“我觉得好在只是一幅版画”?
(2)品析第⑳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伯父伯母每天仍然愉快地忙碌着,两只猪、一头牛短促的呻吟和悠长的叹息互相唱和,呈现的都是生命的本来面目。
【3】品析⑫段画线语段的表达作用。
首先是大黄狗,刚才还在我身边蹦跳着撒欢儿,这一刻忽然夹起尾巴、耷拉着耳朵、耸着肩膀一溜烟钻进窗户下面的窝里去了。几只闲逛的鸡抻长了脖子偏着头,一边仔细听,一边高举爪子轻落步,没有任何声息地逃到障子根去了。
【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伯父”的人物形象。
【5】文章结尾“我”为什么坚决地表示“打死也不说”?
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命,总是一半明媚,一半忧伤。当你受尽委屈时,总有人给你心灵的安抚;当你面临困难时,总有人牵着你的手一起面对;当你骄傲自得时,总有人提醒你要沉稳踏实……在平淡的日子里,记得多储存这些美好的阳光,让自己多一份自信,多一份力量,多一份温暖。
请以“储存阳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叙事完整,感情真实,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