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在我国古代,江河都是特指,“江”专指长江,“河”专指黄河。
B. 大雁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常见意象,人们对大雁迁徙有颇多感慨,“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借归雁抒发了游子无尽的乡愁。
C. 信天游是西北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以比兴手法见长,每两句为一小节,多用叠字和衬字。
D.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仅通过对大自然的语言——物候的观测指导农业生产,还通过二十四节气预先安排农事,如中秋、端午、三伏等。
2、下面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虽有千里之能/安求其能千里也
B.其真无马邪/策之不以其道
C.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
D.袛辱于奴隶人之手/学而时习之
3、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 )
A. 深秋的银杏大街一片辉煌灿烂,如诗如画,各地游人纷至沓来。
B. 只见瀑布从百米高的崖壁上奔涌而下,霎时间排排白浪被摔成飞沫,震耳欲聋的涛声惊心动魄.
C. 口技表演者用极具表现力的声响展现了一场大火灾的情形,当声响戛然而止的时候,听众们还心有余悸
D. 在晚会节目现场,舞蹈演员们的服饰精美华丽、天衣无缝。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挣脱/挣扎 幽悄/悄无声息 哄堂大笑/一哄而起
B.两栖/恓惶 糜子/风靡一时 气势磅礴/大雨滂沱
C.龟裂/龟兹 行辈/一意孤行 不省人事/三省吾身
D.缄默/箴言 剽悍/骠骑将军 风雨如晦/诲人不倦
5、品读柳宗元的《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完成下列各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①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②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①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指诗人永州愚溪住宅西面的菜圃。②泠泠:形容声音清越。
【1】请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绘第二联呈现的画面。
【2】作者写“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
【3】诗人“寂寞”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6、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①万籁此都寂,________。
②________,寂寞沙洲冷。
③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呐喊,表现了诗人崇高的理想和济世情怀。
④韩愈《马说》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
7、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著选段,完成下面两个小题。
[A]朱赫来加快了脚步。他很想对保尔说几句话,但是忍住了,只是挥了挥手,像打招呼似的。
保尔怕引起黄胡子匪兵的疑心,赶紧背过身,让朱赫来走过去,好像他对这两个人毫不在意似的。
正在这时,他的脑子里突然又钻出一个令人不安的想法:“要是我这一枪打偏了,子弹说不定会打中朱赫来……”
那个佩特留拉匪兵已经走到他身旁了,事到临头,难道还能多想吗?
接下来发生的事是这样:当黄胡子押送兵走到保尔跟前的时候,保尔猛然向他扑去,抓住他的步枪,狠命向下压。
刺刀啪嗒一声碰在石头路面上。
佩特留拉匪兵没有想到会有人袭击,愣了一下。他立刻尽全力往回夺枪。保尔把整个身子的重量都压在枪上,死也不松手。突然一声枪响,子弹打在石头上,蹦起来,落到路旁的壕沟里去了。
朱赫来听到枪声,往旁边一闪,回过头来,看见押送兵正狂怒地从保尔手里往回夺枪。那家伙转着枪身,扭绞着少年的双手。但是保尔还是紧紧抓住不放。押送兵简直气疯了,猛一使劲,把保尔摔倒在地。就是这样,枪还是没有夺走。保尔摔倒的时候,就势把那个押送兵也拖倒了。在这样的关头,简直没有什么力量能叫保尔撒开手里的武器。
[B]青春终于胜利了。保尔没有死于伤寒。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保尔已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他的母亲搀着他走到窗口,他向街上望了很久。雪在融化,积成了小水洼,在早春的阳光下闪亮。外面已经是初次解冻的温暖天气了。
但是他一想到,明天他就要离开这里,回到那个大城市去,再度和他的朋友们,同志们,所有那些亲爱的人们在一起,他又高兴了。这大城市以及它沸腾的生活,活跃的气氛,加上那川流不息的人群,电车的轰隆声和汽车的喇叭声,都吸引着他。而最最吸引他的,却是那些巨大的石头厂房、煤烟熏黑的车间、机器,以及滑轮的柔和的沙沙声。他的心已经飞到巨大的飞轮疯狂旋转、空气中散播着机油气味的地方,飞到那早已成为他不能分离的整个生活上去了。
(1)A中保尔勇救朱赫来后被捕入狱。联系原著,写出保尔被捕后被释放的原因。
(2)结合选文A和B,说说保尔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冰雪精灵——雾凇
①如果说冰雪是冬天的信使,那么,雾凇一定是信使的精灵。
②“寒江晓雾,正冰天、树树松花云叠。昨夜飞琼千万缕,谁剪条条晴雪?冰羽晶莹,霓装窈窕,欲舞高寒阙。烟波照影,翩翩思与谁约?”
③从古至今、赞美雾凇的诗词太多了,但好像千言万语都无法描述那种通透灵动的美。它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天地间的造化,是可遇不可求的上天的赠予。
④雾凇非冰非雪,是冬季低温环境中,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者是无数0℃以下的过冷雾滴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黏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冰晶沉积物。
⑤形成雾凇的气象条件非常苛刻, 要求冬季寒冷漫长,而且空气中水汽充足。(甲)其次,雾凇的形成要求天晴少云,静风或是风速很小。(乙)冬季,空中的云像是大地的一床被子,夜间有云时,削弱了向外的长波辐射,使地面气温降低较慢,昼夜温差相对较小,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就不会凝结。(丙)若是掀掉了这床被子,热量就更多地散发出去,使得地面温度降低,为水汽的凝结提供了必要条件。(丁)大风是雾凇形成过程中的天敌,它总能把形成过程中结构松收的冰品吹散,即使簇拥在一起的雾凇也会被吹得无影无踪,微风或静风条件为水汽凝结凝华成雾凇提供保障。
⑥雾凇形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过冷雾滴碰到冷的地而物体后迅迷冻结成粒状的小冰块,叫粒状雾凇(或硬凇),它的结构较紧密;另一种是由雾滴蒸发时产生的水汽凝华而形成的晶秋雾淞(或软凇),结构较松散稍有震动就会脱落。
⑦由于雾凇中雾滴与雾滴间空隙很多,不仅看起来轻盈洁白附着在树木上,宛如琼树银花、清秀雅致,也具有很多内在的优秀品质。人们在观赏玉树琼花般的吉林雾凇时,都会感到空气格外清新舒爽、滋润肺腑,这是因为雾凇蓬松的结构能够吸附大量空气中的污染颗粒,是空气的天然“净化器”。
⑧雾凇是天然的“负氧离子发生器”,在有雾凇时,负氧离子增多。据测,吉林松花江畔在有雾凇时负氧离子每立方米可达上千至数千个,比没有雾凇时的负氧离数量多5倍以上。
⑨此外,雾凇还是环境的天然“消音器”。雾凇由于具有浓厚、结构疏松,空隙度高的特点,对音波反射率很低,能吸收和容纳大量音波。在形成雾凇的成排密集的树林里,感到幽静就是这个道理。
⑩“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雾凇是大自然不可多得的馈赠,就像人生一样,只有做好充分准备,觅得良机,才会成就一场繁华。
(选自《气象和识》2018年第2期.作者张敏,有改动)
【1】第⑤段中对画线部分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丙)//(丁)
C.(甲)(乙)//(丙)(丁) D.(甲)(乙)//(丙)//(丁)
【2】写出第⑧段使用的两种说明方法,并说明各有何作用。
【3】选文从雾凇外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美说到雾凇形成的条件,再说到雾凇内在的____________,运用了_____________说明顺序。
【4】请用平实的语言概述雾凇在改善环境方面的作用。
9、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作。
(1)请以《那有温度的目光》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担当,词典上解释为“接受并负起责任”。
大至国家、至伟人,小至家庭、至个人,都有自己的担当。
担当是责任,是一种情怀;担当是义务,是一种态度。
有担当,敢作为,是我们的品格。
……
请以“担当”为话题,自拟题日,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③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