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同学们写作文一定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 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使同学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提高。
C. 春天的百里杜鹃绽露出自然的清新和灵秀,成为人们春游的好时机。
D. 我们要随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缺点并且及时改正。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推祟 行将就木 针锋相对 B.调零 萦绕 相辅相承
C.東缚 至力于 误入歧途 D.协助 无可指摘 含苞欲放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
B. 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典型的缺氧反应,外加新伤剧痛。
C. 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
D. 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
4、下列加点词语的拼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棱角(léng) 骨骼(gé) 黧黑(lí) 秋高气爽(shāng)
B. 隆冬(lóng) 驻防(zhù) 明媚(méi) 风云变幻(huàn)
C. 倒霉(méi) 砾石(shuò) 冻疮(chuāng) 云散天晴(sàn)
D. 尊容(zūn) 虔诚(qián) 诅咒(zhòu) 气喘吁吁(xū)
5、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6、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蒹葭采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③结庐在人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⑥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⑦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描写农家社日将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⑧杜甫在《春望》中用“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将士因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引人共鸣。
7、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青春终于胜利了。A没有死于伤寒。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A已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他的母亲搀着他走到窗口,他向街上望了很久。雪在融化,积成了小水洼,在早春的阳光下闪亮。外面已经是初次解冻的温暖天气了。
但是他一想到,明天他就要离开这里,回到那个大城市去再度和他的朋友们、同志们,所有那些亲爱的人们在一起,他又高兴了。这大城市以及它沸腾的生活,活跃的气氛,加上那川流不息的人群,电车的轰隆声和汽车的喇叭声,都吸引着他。而最最吸引他的,却是那些巨大的石头厂房、煤烟熏黑的车间、机器,以及滑轮的柔和的沙沙声。他的心已经飞到巨大的飞轮疯狂旋转、空气中散播着机油气味的地方,飞到那早已成为他不能分离的整个生活上去了。
……
现在,他的身体彻底垮了,归队已经无望。他应当如何处置自己呢?他终于从巴扎诺娃口中了解到了真实病情:应当有思想准备,将来他还会遇到更可怕的事。那么,究竟应该怎么办?这个没有解决的问题犹如阴森森的黑洞摆在他的面前。
已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战斗的能力,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在今天,在凄凉的明天,他用什么来证明自己不是在虚度光阴呢?用什么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呢?光是吃、喝和呼吸吗?仅仅作为一名无能为力的旁观者,看着同志们战斗前进吗?就这样成为这个队伍的累赘?该不该毁掉这个已经背叛了他的肉体?只是朝心口打一枪,一切难题都解决了!过去能够生活得不错,现在就应当能够及时结束这个生命。一个垂死的战士不愿再痛苦挣扎,有谁能指责他呢?……
口袋里摸着勃朗宁手枪扁平的枪身,手指习惯地握住了枪柄。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枪…—
【1】文中的A的名字_________,语段选自《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
【2】选文中“他的身体彻底垮了”只是A第二次到丘察姆家的对自己病情的担忧,“彻底垮”是指他后来的什么情况?请结合全文概括他四次死里逃生的情况并分析其意义。
【3】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表达作用。
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其后各题。
游杜甫草堂有感
①上午开完会,下午会议安排游览杜甫草堂。
②杜甫草堂与我来说,其实不算陌生。多年前出差到成都,曾两次游览此地。此次游览,原想不去,无奈独自呆在宾馆里,却也无事可为,于是便只好跟着大家重游故地。
③草堂位于成都城西。其称谓,自是缘于唐代诗人杜甫筑茅屋居于此而得之。说起它的大名远扬,却是因了杜甫的那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而流传于后世。诗中体现了杜甫由己及人的博爱胸怀,这便让无数的后来人记住了它声名。茅屋为秋风所破,的确增添了杜甫的几多烦愁,然它周边的优美景色,却也曾赋予了杜甫恬淡而闲适的心情。杜甫曾在诗中这样写到:“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余。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由此可见,这是一个幽静而少喧哗的地方。清幽而宁静的环境,让杜甫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暂时的安居场所。所以杜甫的心情,在茅屋未被秋风所破时,是轻松而愉快的。这种轻松和愉快,令杜甫写下了许多赞美草堂环境幽静的诗歌,如:《卜居》、《堂成》、《为农》、《江村》等,无不表达了杜甫在生活暂时安定后的闲适心情。
④如今走进草堂,依旧是枝繁叶茂,绿荫夹道。通幽的曲径,伴随着缓缓流淌的浣花溪。浣花溪水静静地傍绕着草堂,悠悠地流过了千年的岁月。那潺潺的水声,似乎向来往的人们诉说着杜甫生命中那一段青涩的故事。然时光荏苒,物换星移,百转千回的流光,带走了岁月遗存的沧桑刻痕,留给我们的,却是一代又一代后人造就的景观和人文。高大而宽厚的青砖石墙,虽然隔断了墙外的喧嚣与浮华,但园内的诸多建筑,却难掩扑面而来的现代气息。杜甫草堂,已不再是千百年前杜甫眼中那优美而宁静的乡村野景。后人一代又一代的建造和修缮,使它更像是一座豪华而幽静的私家园林,让人再难感受到杜甫那时生活的艰辛和窘迫。人们到此一游,不过是凭借着这流传了千年的“杜甫草堂”的名头,来缅怀一下那卓有成就的伟大诗人,聊寄这一颗悠悠的思古之心,仅此而已。
【1】④段中“那潺潺的水声,似乎向来往的人们诉说着杜甫生命中那一段青涩的故事。”中,“那一段青涩的故事”指什么故事?
【2】第④段划横线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
【3】作者游览杜甫草堂前,为什么要写自己“原想不去”,后来却去了?仅是因为已游览过两次和“无事可为”吗?
【4】你认为作者喜爱杜甫草堂的景观吗?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的感受?
9、阅读下面的组诗,按要求写作。
(组诗)
(一)
红红的灯笼挂在千家万户
将一年的美好心事裹得严严实实
(二)
诗人一声呐喊纵身一跃
江水翻起无穷的力量
(三)
寒食禁火举杯饮泪
这使得我们的灵魂彼此挤靠
(四)
东坡老人一声但愿人长久
璀璨了苍凉的星空
……
传统节日文化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记载着民族的历史,承载人民的心愿,闪耀着华夏文明的光辉,结合上面对组诗的理解,请以“这个日子让我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围绕你对“组诗”的理解来写作;(3)文体不限;(4)不得抄袭、套作;(5)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