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安康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加点词语的拼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角(léng)   骨(gé)   黑(lí)   秋高气(shāng)

    B. 冬(lóng)   防(zhù) 明(méi) 风云变(huàn)

    C. (méi) 石(shuò)   冻(chuāng)   云天晴(sàn)

    D. 容(zūn) 诚(qián)   诅(zhòu)   气喘吁(xū)

  •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B.《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的作者丁肇中是美籍华裔科学家,获1976年诺贝尔化学奖。

    C.《最后一次讲演》的作者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诗人、文史学者。新月派代表诗人。著有诗集《红烛》《死水》。

    D.在《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一文中作者王选讲述了自己一生中的第六次抉择,文章语言风趣幽默。

  •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丽(xuàn hèng)  日(回(

    B.劣(zhuó)  默(jiān)  野(kuàng)  动(

    C.miè诚(qián)  级(shí)   顶(qióng

    D.落(duò) 驰chěn)  迁褓(qiǎng

  • 4、下列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相关的内容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长篇小说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B. 书中的故事取材于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亲身经历,小说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

    C. 保尔·柯察金当过童工,从小就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科托夫斯基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

    D. 保尔·柯察金的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卖炭翁》,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满面尘灰烟火色”道出了卖炭翁生活的艰辛。

    B.“牛困人饥日已高”描写了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C.“翩翩两骑来是谁”描绘了两宫使的风度翩翩。

    D.“宫使驱将惜不得”写出了受欺凌者的悲愤和心酸。

    2下列对诗歌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从题下自注“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

    B.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代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

    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1)《谐》之言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击三千里……”(《北冥有鱼》)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虽有佳肴》)

    (3)唇焦口燥呼不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7)___________________,骈死于槽枥之间。

    (8)自经丧乱少睡眠,_____________________

    (9)《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

    (10)《送友人》借马鸣来表达悠悠的别离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作家毕飞宇在《傅雷家书》序中写道:“对我,对我们这一代作家来说,傅雷是特殊的。我致敬傅雷。”但同时也说:“我不愿成为傅雷的儿子。”你是否赞同毕飞宇的说法?请结合家书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乡村的瓦

    冯杰

    (1)乡村的瓦大都呈蓝色,那种蓝不是天蓝也不是海蓝,是近似土蓝;我们乡下有个词说得准确——“瓦蓝”。这个词属于瓦的专利。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

    (2)瓦更像是乡村房子披在身上的一面带羽的蓑衣,在苍茫乡村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来的雨的清气里漂浮。若在雨日来临时刻,瓦会更显出自己独到的神韵与魅力。雨来了,那一颗颗大雨珠子,落在片片房屋的羽毛上,胆子大的会跳起,多情的会悄悄滋润到瓦缝。最后才开始从这面蓑衣上滑落,从屋脊上,再过渡到屋檐。浩浩荡荡穿越雨瓦的通道,下去,回归大地,从而完成一方方瓦存在的全部意义。

    (3)瓦有对称之美,任何人看到乡村的瓦,都会想到一个成语,叫“鳞次栉比”,如观黄河的鱼鳞与母亲的梳篦。瓦在骨子里是集体主义者,它们总是紧紧地扣着,肩并肩,再冻再冷也不松手。在冬天它们能感到彼此的体温,像肌肤相亲的爱人,贴得密不透风,正团结在月亮缓缓上升的乡村里。

    (4)当瓦还没有走上屋顶,生命里的“籍贯”一栏早就填上了,是两个粗拙的字,叫“乡村”,像一个孩子或者老人用颤巍巍的笔所写。是的,瓦更是一种对乡村的坚守。在瓦的记忆里,所有的飞乌鸟是浪子与过客,都是浮云与苍狗。

    (5)籍贯属于乡村的瓦有一天走进城市,它晕头转向,无所事事,毫无用途。城市里的幻影夜色与镭射霓虹拒绝它。有一片瓦迷路了。它被开往城市里的一辆大卡车用来垫上面的器物,最后被拉向城市,当它完成自己的使命时又被远远地抛弃在公路边。城市人就爱过河拆桥,瓦看看身上“籍贯”一栏,早己被风的手擦模糊了。

    (6)瓦上的风景只有一种,那就是“瓦松”,我们那里叫“蓝瓦精”。这称呼多气派啊!那一棵棵站在瓦上的小小生灵,因为听风观雨的缘故,已经一位位聪明成精了。且慢,它们还是“乡间郎中”呢。乡村药谱如是说:瓦松,又名天蓬草、瓦莲草、向天草,清热解毒。我小时候得过恶性疟疾,久不见愈,姥姥就从旧屋顶上采到几棵瓦松,炖汁连服,止住了。

    (7)小时候我常在梦里想到,那些瓦松站在我外祖母的屋脊上,跷着脚丫,在我不知不觉的夜半时刻,正一颗颗摘星呢。那一辆北斗七星的长勺低低地垂落下来,一如在汲瓦松上一颗颗透清的露珠。终于,一不小心,有两颗最大的掉下来,缓缓地,落在我的眼角。

    (8)当我的灵魂有一天回归大地,就请瓦在上面扣上小小的一方,有泥瓦的余温,还有泥瓦的纹络。这一方故乡的小房子,泥与水组合的小房子,草气上飘摇的小房子,你罩着我。像夜半耳语:“睡吧,孩子,这叫归乡。”

    1本文围绕乡村的瓦写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

    2第(6)(7)段写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3品味下列句子。

    (1)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

    (2)像谁夜半耳语:“睡吧,孩子。这叫归乡”。

    4文中第(5)写道:“有一片瓦迷路了。”为什么“瓦”会“迷路”?如何理解这其中的含义。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请根据材料与要求写作。

    如今,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改变着我们的习惯和观念。它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便捷,也带来了困扰。在你的身边,有哪些与手机有关的事情?这些事一定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地方。

    请以“手机”为题,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丰富某些细节,增加情节的曲折性,写一篇故事。

    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