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兴“就是起兴,指先言他物以触发联想,诱发文思。
B.《社戏》选自《彷徨》,小说讲述了主人翁“迅哥儿”和一群小伙伴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难忘的经历。
C.《最后一次讲演》是一篇即兴演讲稿,是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的一次演讲。
D.《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是我国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弥散 静穆 惊心动魄 穿红戴绿
B.皎洁 恬静 叹为观止 草长鹰飞
C.纠葛 褪色 戛然而止 故名思义
D.思幕 行辈 一马当先 大彻大悟
3、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摇摆)
B.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完全,肯定(是这样)]
C. 教然后知困(困惑)
D.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同“饲”,喂)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销声匿迹”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这里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B.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草长莺飞”指绿草茂盛,黄莺飞舞。形容江南春天的美好景色。)
C.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目空一切”指什么也看不见。)
D.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天衣无缝”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
5、阅读下列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雌》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雌》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C.“钟鼓乐之”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是使动用法。
D.《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向美丽,“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人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
【2】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默写填空。
(1)明时思解愠,________。(《孤桐》)
(2)________,志在千里。(《步出夏门行》)
(3)三十功名尘与土,________。(《满江红》
(4)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
(5)一狼洞其中,________。(《狼》)
7、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亲爱的孩子:
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
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
(1)选段出自《________》,是作者写给儿子的一封信。
(2)在这封家信中,作者为次提到莫扎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学类文本阅读
老鞋匠
唐常春
①每次路过菜市场口,我总会不经意想起那个驼背的修鞋老人,他那有些花白而稀疏的头发,如一根根冬日里的草,在寒风的吹拂之下,显得无力而孤寂。只有那娴熟的修鞋动作,说话不抬头的专注和坚定,从那枯井般的眼神里迸出来,整个菜市场,便会传递一种温暖。
②那天下午下班,我走着走着发现一只皮鞋的后掌掉了,正好菜市场口的拐角有个修鞋的摊位,我便走了过去。
③“大妹子,你是钉鞋后掌吧?”修鞋师傅边说边把身边的小板凳递过来。
④这师傅神了,我还没开口就知道我修啥了。我不由得仔细打量起他来,年龄__岁左右,个头不高还有点驼背,皮肤粗糙幽黑,额头上有几道深深的皱纹,就像山间的沟壑,饱尝人世间的辛酸苦辣;头上戴着一顶破毡帽,旧的看不清原来的颜色;上身穿的是洗得灰白的打着补丁的中山装,下身穿的是有补丁点缀的蓝裤子,并且沾满了鞋油的印迹,那双手布满老茧、青筋凸现。
⑤见我没反应,老人以为我嫌板凳脏,便用衣袖在上面拂了一下,“干净了,大妹子坐吧。”
⑥我不得不坐下脱了那只掉掌的皮鞋交给他,只见他在工具箱里找出一块旧轮胎皮钉在鞋底前后,用鞋拐子钉好后,将鞋斜放在膝盖上,用刀片将多余部分切去,让鞋掌与鞋底儿平整如一,很快就钉好了。“大妹子,把那个鞋也重新钉下,免得走路时两个鞋不对称,我只收你一只的钱。”我不由得对他另眼相看了。
⑦鞋掌钉好后我准备付钱时,才发现今天早上换了一件衣服,竟然没放一分钱。我很尴尬,觉得自己就像犯了错误的小学生似的,脸涨得通红,对老人说:“师傅,对不起,我没带钱,明天给你好吗?”老人笑着说:“没关系,就几元钱,算了吧!”
⑧第二天早上上班时,我把钉鞋后掌的钱交给了老人。从那以后,我成了老人的铁杆顾客。
⑨老人很守时,非常讲诚信。来补鞋的顾客时不时会把东西落在他这里,尤其是雨过天晴的日子,为一把小雨伞,他有时等到晚上八九点才收摊回家。
⑩有一次,天气很冷,又下着小雨,街上的行人比往日稀少了许多。北风吹得老人直打哆嗦,他想提前收工,整理东西时发现一位顾客不慎将钱包落在了他的工具箱里,就打开钱包看看有没有顾客的联系电话,可是除了现金1200元外,什么也没有,只好在摊位等顾客来。为防止自己冻着,他拿了几双打算丢弃的硬底鞋来补,到晚上八点多钟,顾客才找到这里。顾客说,他已经找过很多地方,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这里,没想到老人还在冷风细雨中等他。顾客当即拿出200元作为酬谢,老人婉言谢绝了,还笑着说:“我应该感谢你呢,如果不是等你,我这几双鞋就有可能扔掉了。”
⑪有一次,我去老人那里补鞋,正遇到一个衣着光鲜的中年妇女,他按妇女的要求换了最好的皮底,但妇女只愿出一般鞋底的价。我实在看不过去,就说了那妇女几句,她和我争了起来。老人劝我:“大妹子别争了,让她走吧。”事后,老人告诉我,他常遇到这样的人,从不和他们斤斤计较,钱是能够挣回来的。
⑫前些日子又想起补鞋,但怎么也找不到老人,就向住在附近的一位阿姨打听,才知老人已经去世。巧遇的还有那位中年妇女,她流着泪说:“我真后悔,上次不该少给他5元钱,去过很多地方钉鞋掌,就是没他钉得好。”
⑬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手工修鞋这门老行当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那位让人温暖的老鞋匠,以及发生在他身上那些平凡而质朴的往事,一直在我的精神世界里,传递着不灭的温情。
(选自《小品文选刊》2017年第6期)
【1】选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发生在“我”和老鞋匠身上的故事的?请简要分析。
【2】(1)请从修辞角度简要赏析第④段的画线句子。
我不由得仔细打量起他来,年龄60岁左右,个头不高还有点驼背,皮肤粗糙幽黑,额头上有几道深深的皱纹,就像山间的沟壑,饱尝人世间的辛酸苦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描写的角度简要赏析第⑩段的画线句子。
有一次,天气很冷,又下着小雨,街上的行人比往日稀少了许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结尾处写道老鞋匠及其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传递着不灭的温情”,从全文看,“温情”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4】请简要说说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花样年华,青春飞扬。步入青春期的你总认为:我的青春我做主,谁也不要阻拦我。所以我们任性而为,讨厌父母的叮嘱,厌烦师长的教诲,就连好朋友的诤言也感到逆耳。殊不知,在我们苦涩的青春生活里,有熟悉的他、有陌生的她,乃至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都在为我们精彩的人生助力,都在为伟岸的人格奠基。正如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所说: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遇到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请以“谢谢你,使我成为更好的自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