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戏》一文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 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作品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对新生活的渴望。
B.《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 展现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C.《大自然的语言》把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比作大自然的语言。
D.《小石潭记》选自唐代柳宗元的《虞初新志》。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莱芜市文明办心无旁骛地推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B. 参加公安工作至今,李观连七年如一日扎根基层派出所,埋头苦干,这位深恶痛疾的民警入选“感动海南”2014十大年度人物。
C. 雪野旅游区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真是鹤立鸡群,蔚为壮观。
D. 今天学姐给大家讲讲曾经在高考路上遇到的波折和失误,是希望能够帮助即将参加高考的学子们不再重蹈覆辙。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涌跃 追溯 马前卒 人情世故
B.斡旋 燎原 熙熙然 销声匿迹
C.枯燥 严峻 榆叶梅 不解之迷
D.瞄准 陨石 顶粱柱 众志成城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英语口语考试前,老师亲切地走过来对我说:“加油!你一定行!”(把“亲切地”移到“走过来”后面)
B.每天背诵默写、做题纠错、复习测验,虽然枯燥,因为看到自己逐渐进步,老师欣慰地笑了。(把“因为”改为“但是”)
C.《乖,摸摸头》这本书是我新买的,我很喜欢很精彩。(把“很精彩”删掉)
D.下半夜,突然雷声隆隆,接着电光闪闪。(把“雷声隆隆”和“电光闪闪”互换)
5、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颔联是如何表现作者对友人的劝慰的?
【2】简述颈联蕴含的哲理及抒发的情感。
6、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下者飘转沉塘坳。
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庄子,名周,宋国人,战国时期哲学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弟子的著作,《逍遥游》《秋水》都是其中的名篇。
B.古代用地名称人,柳宗元又称“柳河东”;以官职称人,所以杜甫称“杜工部”;用字称人,白居易也被好友称作“乐天”。
C.中国戏曲中“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旦行”是扮演各种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女性角色:;“净行”俗称花脸,又叫花面,一般都是扮演男性角色。
D.马克·吐温是美国作家,代表小说有《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8、蚊子为什么没被砸死
①漫步细雨中对于人们来说,或许是浪漫而惬意的,但对体积微小的昆虫而言,譬如蚊子,雨中漫步简直是一场灾难。一滴雨的重量可达到蚊子体重的50倍之多,人们所谓的毛毛雨,在蚊子看来,不亚于一辆辆甲壳虫汽车从天而降。但是,在这“甲壳虫汽车雨”中,蚊子却能够毫发无损,这是什么原因呢?
②为破解这一谜题,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胡立德教授与美国疾控中心合作,对雨中飞舞的蚊子进行了高速摄像,以观察蚊子被雨滴击中瞬间的行为。
③通过视频,胡立德教授与他的研究小组分析了雨滴击中蚊子不同部位的各种情况,计算出蚊子被雨滴击中的瞬间所受到的作用力,以及其后随雨滴向下移动的距离。他们发现,蚊子并不像人们可能推测的那样去躲避雨滴,也不会因遭到雨滴的冲击而受伤,秘密之一就在于蚊子体重极轻。
④原来,蚊子被雨滴击中时并不进行抵挡,而是与雨滴融为一体,顺应它的趋势落下。如果雨滴击中蚊子的翅膀或腿部,它会向击中的那一侧倾斜,并通过“侧身翻滚”的高难度动作,让雨滴从身体一侧滑落;当雨滴正中蚊子身体时,它先顺应雨滴强大的推力与之一同下落,随之迅速侧向微调与雨滴分离并恢复飞行。
⑤所以,虽说蚊子柔弱如风中柳絮会被雨滴砸得摇晃不定,但正是由于它体重极轻,雨滴在与蚊子碰撞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减速,它的动能也几乎没有转化为能量击打在蚊子身上,而是让蚊子瞬间加速下降,从而化解了高速下降的雨滴带来的巨大冲击。不得不说,这招“以柔克刚”,收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最终使蚊子幸免于难。
⑥ 。研究者发现,当蚊子栖息于地面被雨滴击中时,雨滴的速度在瞬间减小为0,这时蚊子就会承受相当于它体重10000倍的力,足以致命。
⑦蚊子在夏季8,9月份活动高峰过去后,随着季节的变化会停止繁殖。尤其是在温度低于10℃以下时,蚊子会大量死亡。只有个别身体强健的蚊子存活下来。它们会寻找墙缝、衣柜背后或者暖气管道的缝隙等一切可以避寒的地方,来降低新陈代谢的速度,保证自己不会被饿死。
⑧蚊子在雨中安然无恙的另一个秘密,是覆盖它们全身的细毛具有疏水性,这种防水的细毛使得蚊子与打在它身上的雨滴保持分隔状态,从而使蚊子能够迟速摆脱雨滴重新飞起,在雨滴将它们砸落地面造成致命伤害前成功逃生。
⑨胡立德教授的这一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事实上,这项研究不只是跟蚊子有关。在应对自然之道上,动物往往有着比人类更丰富的经验,它们在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拥有了适应生存环境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研究动物应对大自然的特殊本领,可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新的设计思想,解决机械技术上的诸多难题,比如,如何更好地设计微型飞行器,让它们能像蚊子这类昆虫一样,在雨中轻盈地飞翔。
【1】请结合全文内容,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2】请根据上下文内容,在文中横线处填写一句恰当的话。
【3】文中哪一段文字可以删除?请简述理由。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时间是领悟最好的容器。总要到了某个时刻,一些人才会悦纳珍视,一些情感才得以发觉珍惜,一些体验才能够真切获得,一些疑虑才可以清楚解答……
请以《如今,才知道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
①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