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茂名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学校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对于奠定和谐社会基础,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B.近日,贵州一女导游嫌游客购物少,与游客起冲突后将游客赶下车的恶劣行径在网络上热传,很多人看后都不敢再到贵州去旅游了。

    C.昆明南二环高架改造工程将于2018年5月30日前完成施工相关准备工作,确保在2019年春节前完工实现通车,施工时间大约为8个月左右。

    D.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实施宏观调控、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的根本要求。

  • 2、下面关于古代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著作,其中四书指的是:《论语》《大学》《孟子》《中庸》。

    B.《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305 篇,也称“诗三百”,其表现手法包括“风”“雅”“颂”“赋”“比”“兴”。

    C.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诗人,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

    D.柳宗元,字子厚,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柳河东”。他和韩愈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并称“韩柳”。《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之一。

  • 3、对《关雎》这首诗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流之”“采之”“芼之”写出了女子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

    B.“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把君子长夜难眠、思绪万千的情状表现得淋漓尽致。

    C.“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了窈窕淑女超凡的才艺和优雅的品格。

    D.这首诗采用重章叠句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人物描写的生动性。

  •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中国微雕历史源远流长,远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微型雕刻。

    ②微雕是一种以微小精细见长的雕刻技法,通常在米粒大小的象牙片、竹片或数毫米的头发丝上进行雕刻。

    ③众所周知的王叔远的“核舟”就是中国历史上微雕艺术的经典之作。

    ④以后更有人在印章方柱的四边,以极细微的文字,雕刻古人诗词作为边款。

    ⑤其作品要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方能观看到镂刻的内容,故被历代称之为“绝技”。

    ⑥明清以来,不少文人雅士在印章这方寸之中,用铁笔题书作画,寄托情趣。

    ⑦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先进科学仪器在微雕领域的运用,微雕艺术便成为一种别具一格的崭新艺术。

    A. ①③②⑥⑤④⑦

    B. ⑥④②⑤①③⑦

    C. ②⑤⑥④①③⑦

    D. ②⑤①③⑥④⑦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每小节结尾句中的“宛”是什么意思?在诗中反复使用,有何作用?

    【2】下面对《蒹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的每章开头描写秋景,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了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实写之词。

    C.“宛在水中坻”一句写出了伊人神韵飘逸,气质高雅的美好形象。

    D.这首诗从一种独特的视角,多侧面地写出对意中人的强烈爱慕、反复寻觅之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1)《谐》之言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击三千里……”(《北冥有鱼》)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虽有佳肴》)

    (3)唇焦口燥呼不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7)___________________,骈死于槽枥之间。

    (8)自经丧乱少睡眠,_____________________

    (9)《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

    (10)《送友人》借马鸣来表达悠悠的别离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拷问的时候他什么也没供出来,一切都否认。为什么一句话也不肯说,连他自己也不明白。他要做得勇敢,做得倔强,像他在书里看到的那些人一样。可是在把他押到牢房去的那天晚上,经过面粉厂的大房子时,他听到一个押送兵说:“司令官为什么要把他押到这里来?从后面给他一颗子弹——不就完了!”听了这话他真有点害怕起来。是啊,十六岁就死,真是太可怕了!生命属于自己只有一次啊!

    此段文字出自名著《________》,文段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

    一夜能走多远

    (1)那年我高考落榜,心情糟糕。我想出去打工,多挣点钱给父母,或许那样能弥补我对他们的愧疚。父亲说,等把地里农活儿忙完再做打算吧。

    (2)那时候麦子已经收完,妈妈却病倒了,我家还有一块地没种上苞米。夜里落了一场透地雨,正是种苞米的良机,第二天中午,我和父亲出发了。

    (3)种子盛在塑料桶里,父亲刨坑我点种子,每个坑两粒种子。农历五月毒辣辣的阳光似乎要把咋夜的雨水全部收回,地面热得像蒸笼,我汗流浃背,父亲也直喘粗气。太阳落山的时候我已经筋疲力尽,口干舌燥。我们还有4垄地没种完,种子却用光了。

    (4)我如释重负地对父亲说,正好天要黑了,咱们收工,明天再带种子来吧。父亲皱了一下眉头,若有所思,把锄头藏在地头的麦秸垛里,我们回家了。

    (5)回到家,我喝了水,舒服地躺在炕上想美美地睡上一觉,却看见父亲又在弄苞米种子,我问不是明天才下种吗?现在准备有什么用?父亲笑着说,这块地今晚必须种完,否则将来会欠收。我觉得不可思议,不就差一宿吗?父亲说我们打个盹儿,一宿就过去了,但是种下去的种子不睡觉啊,同地块的苞米晚种一宿,产量差别可就大了。

    (6)见我半信半疑,父亲指指屋檐下挂的苞米说,你看吧,这些和圆里的都是这块地的收成,前后就差一天,我拿起檐下的芭米穗与囤里的比了比,短3厘米左右!我又拿了几个比较,无一例外,檐下的苞米个头普遍偏小!

    (7)原来,去年这片地还没有播种完,突然下了场雨,无法干活,地北头这5垄比其他地块晚种了一天。

    (8)我被这个事实惊呆了。父亲说,大片的玉米同时吐蕊秀穗时,晚种的这几垄还未吐蕊,错过了最好的授粉期,所以收成差了许多。没想到,短短一天差到如此明显。

    (9)一个黑夜,一个白天对于我们人类只算一个片刻,但是对于生命周期只有70多天的苞米,的确是一个不短的时间。我们看似漫长的人生不也像一粒种子般短暂吗?刚开始就落后别人一步,如不努力追赶,到后来就像檐下的苞米一样……那天傍晚,我和父亲又回到田里,把那片地全部种完,回到家时已经满天星斗。

    (10)那年秋天我没有外出打工,而是选择了复读。经过一年的努力,我考上了一个不错的大学。一晃12年过去了,我有了稳定的工作,而与我一样落榜外出打工的几个同学,如今还辗转在烈日下的工地上辛苦地劳作,经常为讨要工钱而苦恼。

    (11)那些装满了理想与希望的种子,短短一夜间,已经吸足了水分,早已迈开了“人生”的脚步,一旦错过,机会永不再来。

    (选自《青年文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结合文章内容,解释文中第(4段加点词语的含义。

    如释重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选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农历五月毒辣辣的阳光似乎要把昨夜的雨水全部收回,地面热得像蒸笼。

    4题目“一夜能走多远”有什么含义?

    5文章结尾说:“那些装满了理想与希望的种子,短短一夜间,已经吸足了水分,早已迈开了‘人生’的脚步,一旦错过,机会永不再来。”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埋藏着一粒“种子”,我们该如何对待这粒“种子”,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或体会。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写作。

    题目:爱,伴我成长

    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