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读物,也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著名资产阶级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创作的中篇小说。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D.冬妮娅是保尔少年时的伙伴,青年时的恋人。天真、淳朴,但贪图安逸的生活。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担负起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B.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C.我国拟把足球学习情况纳入学生档案,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
D.看到同志们的认真负责,使我很受教育。
3、下列句子组成的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明代万历年间,陶瓷大师吴十九创制了一款“卵墓碑”,“薄如鹅卵之幕,莹白可爱”。
②这种脆弱又坚韧的美靠的就是利胚师傅的功夫。
③景德镇的薄胎瓷源于宋代影青瓷,那时这种瓷器就有“滋润透影,薄轻灵巧”之说。
④以一只敞口薄胎白瓷碗为例,拉胚师傅做出的瓷型还是厚墩墩的,碗口、碗腰、碗底处有小许蓄泥,利胚师傅的工作则是尽可能地削薄胚体,只留下薄薄的一层胎骨。
⑤说的就是吴大师能将茶杯的厚度,利薄到犹如鹅蛋壳里面的那层卵衣。
A.①⑤③②④ B.③②④①⑤
C.①②④⑤③ D.③①⑤②④
4、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
A.“记”是古代散文的种文体,可叙事、写景、状物,其目的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抱负或阐述某种观点。
B.庄子,名周,秦汉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主张“天下为公,天下无恶”,和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
C.昊伯箫《灯笼》 文中的“灯笼”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作者抒写了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作家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D.阿西莫夫,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公认的当代美国科幻小说界的泰斗。
5、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各题。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上阕描写梅花的 ,下阕表达梅花的 。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课文原句填空。
(1)戍鼓断人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4)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5)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为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___________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________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在_______启发和教育下,逐步走上了革命道路。
8、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古代风筝用处多
王吴军
①史书记载,风筝源于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鲁国的著名工匠鲁班看到了鹞鹰在空中盘旋飞翔,于是深受启迪,他就“削竹为鹊,上天三日不下”。这是风筝的雏形。春秋战国时期的墨翟也曾斫木制鹞,能在空中飞翔。汉朝初年,韩信用竹篾扎出架子,糊上纸,做成了更接近于后来的风筝的飞行物,用线牵引着,使其乘风飞空,这种飞行物就有了“纸鸢”的名字。到了五代时期,李邺在纸鸢的头上装了竹笛、安置了丝鞭,风吹着竹笛,鸣声响起,宛如古筝,于是就有了“风筝”之名。唐朝诗人高骈在《风筝》一诗中写道:“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移将别调中。”写的就是风筝在天上发出古筝一般的声音的情景。
②古代的时候,风筝不只是放着玩的,更是战争中常用的武器。
③在唐朝以前,风筝就曾应用在军事上。《鸿书》中记载,鲁班首先把风筝用于战争侦察中。秦朝末年,刘邦和项羽在决战时,刘邦的大将韩信曾放起一只风筝,根据风筝的引线的长短来估计秦朝皇宫的距离,确定方位,开凿出地道,赶在项羽之前攻进了秦朝皇宫。
④明朝的时候,有一种火器,名叫“神火飞鸦”,它其实是一种鸦形风筝,内装炸药,用四个起火装置作为动力,当这种风筝飞到敌方的上空时,盘香就会点燃导火线,引起火药爆炸,具有一定的攻击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曾在军舰上把风筝放到海面上空,以标示隐藏在海底的德国潜水艇的确切位置,为空中轰炸机指出袭击的目标。
⑤风筝是古代战争中的通讯工具。唐朝末年,叛将田悦兵到临安城下。宋将张全率军顽强抵抗,但是旷日持久,张全怕孤城难守。为了搬取救兵,张全把求援书信捆在风筝上送出城外,引来了救兵,临安城得以解围。
⑥风筝是古代的科研工具,古人把风筝用于气象研究和监测。明朝的王逵在《蠡海集》一书中记载,当时曾经用风筝做测风实验。
⑦古人还把风筝作为生产的工具。《资治通鉴》中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利用风筝“负人载物,超险阻而飞达,越川泽而空递”,弥补了“舆马之不能,舟楫之不逮”的不足。
⑧当然,风筝最大的作用就是用来放着玩的。放风筝是一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清朝文学家曹雪芹在《红楼梦》的第七十回中说:“春日,把风筝放得很高,然后剪断引线,使其自行随风飘摇,晦气和痛苦也随之而去。”“放晦气”当然是迷信说法,但是,放风筝却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清朝的富察氏在《燕京岁时记》中记载:“儿童放之(风筝)空中,最能清目。”放风筝时,需要牵线跑步和昂首远视,这的确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有益于视力。
(选自《北京日报》2018年3月2日)
【1】古代风筝的用途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2】第①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请用“‖”给②至⑤段分层,只划一处,并说明理由。
② ③ ④ ⑤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材料后作文
材料一: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材料二: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梁启超《最苦与最乐》)
材料三: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艾芙。居里《美丽的颜色》)
你对“乐”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或者,在学习与生活中,你有哪些关于“乐”的经历和感悟?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或师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