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揭阳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及课文内容的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社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小石潭记》的作者是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文学家,世称“柳河东”,曾和韩愈一起倡导古文运动。

    C.《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宋代杰出诗人、散文家,这篇课文以写出了一个和平、宁静、平等、安乐的理想社会,寄托了作者美好生活的理想。

    D.《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常使用比、兴手法;多采用重章叠句形式,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更换其中几个字,造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

  •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长江中下游地区正遭遇着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中央领导多次亲临灾区视察,指示地方政府做好抗旱工作,确保灾区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B.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钱钟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C.气吞山河的三峡大坝在长江上作威作福,为长江流域的防灾及工农业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D.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 3、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写隔竹林,闻水声,伐竹取道才见小潭的经过,给文章增添了寻幽探奇的情趣。

    B.作者描写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二者相互映村,具有画面感。

    C.小潭“不可久居”是因为“其境过清”,面对悄怆之景,作者心境不免凄怆悲凉。

    D.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山水的描绘之中,直抒胸臆,表达了被贬流放的忧伤怨愤。

  • 4、下列选项中,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归省xǐng 撺cuān掇 草长莺yīn飞 凫fú水 楔qì形

    B.潺潺chán 欺侮wǔ 销声匿nì迹 糜méi子 两栖qī

    C.晦huì暗 羁绊pàn 风雪载zǎi途 冗杂 rǒng 香蒲pǔ

    D.斡wò旋 沼zhǎo泽 戛jiá然而止 蓦然mù 龟jūn裂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

    ①词的上阕开头两句有什么作用?

    ②“孤鸿”是本词的关键意象,请结合下阙说说作者借“孤鸿”传达的心境。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北冥有鱼》中描写大鹏拍打水面,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高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1)《傅雷家书》中,傅雷说,世界上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 )

    A.艺术   B.书籍 C.书法   D.网络

    (2)班次极少的火车,从自己的肚子里排泄出一堆堆扛着口袋的人。这些人,一下了车就向市场走去。

    ——(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一堆堆扛着口袋的人,是些什么样的人?他们“口袋”里装着什么?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壶口瀑布是黄河中游流经秦晋大峡谷时形成的一个天然瀑布,西临陕西省宜川县,东濒山西省吉县,距陕西省宜川县城40公里,距山西吉县城西南约25公里,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为陕西省和山西省共有的著名风景名胜区。

    瀑布宽达50米,深约50米,最大瀑面3万平方米,是中国仅次于贵州省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滚滚黄河水至此,300余米宽的洪流,骤然被两岸所束缚,上宽下窄,在50米的落差中翻腾倾涌,如同在巨大无比的壶中倾出,故名“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的形成和发展,是河床上裂点发展和移动的结果。最典型的裂点就是瀑布,因为瀑布是河水垂直跌下的地方。因此,瀑布必须有一层坚硬岩石所成的“造瀑层”,才不易被河水所侵蚀而使瀑布变为急流。由于溯源侵蚀,裂点不断沿河向上游推移,瀑布不断后退,瀑布跌水以每年3~4厘米的速度不断向上游退移,龙槽也以同样的速度向上游延伸,瀑布下的深潭便延伸成“十里龙槽”。

    (材料二)

    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看罢水,我再细观察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一寸寸地剁去。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梁衡《壶口瀑布》(节选)

    1上面两则材料都写壶口瀑布,但写作的目的不同。请简要概括各自的写作目的。

    2写作目的不同,各自所用的表达方式也不同。材料一使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而材料二则是在   的基础上进行抒情和  

    3写作目的不同,写作方法也有差异。请按要求完成下面两个小题。

    (1)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在材料一中任选一句分析其作用。

    (2)材料二中作者在写了壶口瀑布的水之后,为什么又写了“脚下的石”?

    4材料一说明性的语言要求准确,材料二的语言有何特点?请试着写一段赏析性文字。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文题(一)题目:记住这一瞬间

    文题(二)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爱因斯坦年轻的时候曾经请教著名数学家闵可夫斯基:“一个人怎样才能在科学领域和人生道路上留下自己闪光的足迹,做出杰出的贡献?”闵可夫斯基笑而不语,朝一个建筑工地走去,他径直踏上建筑工人刚刚铺好的未干的水泥地面。在工人的呵斥声中,闵可夫斯基认真地说:“看到了吗?只有在新的领域,尚未凝固的地方,你才能留下深深的脚印。而那些凝固很久的,被无数人涉足的地方,你别想再踩出脚印。”爱因斯坦沉思良久,若有所悟。

    要求:①表达真实情感;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④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姓名;⑤6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