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门槛 争讼 震撼 涌跃
B.幅射 怠慢 领域 羁绊
C.流苏 落幕 皎洁 恣意
D.家眷 概叹 渺远 诱惑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的表述,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这些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风”的数量最多。
B.《小石潭记》《马说》《卖炭翁》的作者分别是柳宗元、韩愈、杜甫,三人都是取得了很高诗文成就的唐代作家,其中前两位名列“唐宋八大家”,第三位被尊称为“诗圣”。
C.演讲词特点鲜明,风格各异。但大都要有鲜明的观点、清晰的思路、充实的内容。为了增强演讲的感染力,演讲者可以借助一些语言技巧,把话说得漂亮,来吸引听众。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革命启蒙人是朱赫来,他帮助并引导保尔最终成为具有钢铁般意志的革命英雄;但后来,他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被流弹击中,英勇牺牲。
3、下列关于名著《傅雷家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聪1955年至1956年间曾在波兰参加肖邦竞赛荣获三等奖,并举行了一系列音乐会,得到众多美誉后产生了骄傲的心理,傅雷夫妇的书信使他及时找回了自我。
B.母亲曾告诫傅聪,以后做人,好好提高警惕,待人千万要和气,也不要乱批评人家,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C.傅雷希望傅聪将来不光是个演奏家,必须同时兼做教育家,所以思想、理智更需要长期训练,傅雷处处替傅聪作这方面的准备,更是为中国音乐界作准备。
D.傅雷对傅聪谈及修养应是整个的,全面的;不仅在于音乐,特别在于做人——不是狭义的做人,而是包括对世界、对政局的看法与态度。
4、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面对这些禁酒宣传标语,一些司机不知所措,等到出了交通事故才后悔不已。
B.如果台湾当局阳奉阴违,胆敢制造“台独”重大事变,中国人民将不惜一切代价,彻底粉碎“台独”分裂图谋。
C.现在的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行骗者手段之隐蔽,伎俩之巧妙,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D.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被地震毁坏得行将就木的四川灾区很快重建了家园。
5、二、阅读《满江红》,完成所给题目。
满江红
秋 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下列对本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幽怨之情。
B.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C. 《满江红》是词牌名,作者是中国民主革命志士,浙江绍兴人,别署易安居士。
D. “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
【2】试简要赏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6、默写
(1)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_________________,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3)_________________,不识字烟波钓叟。(《沉醉东风·渔夫》)
(4)_________________,满川风雨看潮生。(《淮中晚泊犊头》)
(5)孤村落日残霞,_________________。(《天净沙·秋》)
7、名著阅读
【1】《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___________创作的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长篇小说,它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___________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
【2】阅读名著片段,完成下列题目。
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没有谁可诉苦。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庸碌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才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上面文段选自《 》,请结合课外阅读积累,说说在这封信中,傅雷告诫儿子如何面对情绪上的起伏。
8、阅读下面选文,回答各题。
惊 蛰
苇岸
①二十四节气令我们惊叹叫绝的,除了它的与物候、时令的奇异吻合与准确对应,还有一点,即它的一个个东方田园风景与中国古典诗歌般的名称。这是语言瑰丽的精华,它们所体现的汉语的简约性与表意美,使我们后世的汉语运用者不仅感到骄傲,也感到惭愧。
②“惊蛰”,两个汉字并列一起,即神奇地构成了生动的画面和无穷的故事。你可以遐想:在远方一声初始的雷鸣中,万千沉睡的幽暗生灵被唤醒了,它们睁开惺忪的双眼,不约而同,向圣贤一样的太阳敞开了各自的门户。这是一个带有“推进”和“改革”色彩的节气,它反映了对象的被动、消极和等待状态,显现出一丝善意的冒犯和介入,就像一个乡村客店老板凌晨轻摇他的诸事在身的客人:客官,醒醒,天亮了,该上路了。
③仿佛为了响应这一富有“geming”意味的节气,连阴数日的天况,今天豁然晴朗了(不是由于雨霁或风后)。整面天空像一个深隐林中的蓝色湖泊或池塘,从中央到岸边,依其深浅,水体色彩逐渐减淡。小麦已经返青,在朝阳的映照下,望着满眼清晰伸展的绒绒新绿,你会感到,不光婴儿般的麦苗,绿色自身也有生命。而在沟壑和道路两旁,青草破土而出,连片的草色已似报纸头条一样醒目。柳树伸出了鸟舌状的叶芽,杨树拱出的花蕾则让你想到幼鹿初萌的角。在田里,我注意到有十几只集群无规则地疾飞鸣叫的小鸟(疑为百灵);它们如精灵,敏感、多动,忽上忽下;它们的羽色近似泥土,落下来便会无影无踪;我曾试图用望远镜搜寻过几次,但始终未能看清它们。可爱的稚态、新生的活力、知前的欢乐、上升的气息以及地平线的栅栏,此时整个田野很像一座太阳照看下的幼儿园。
④“惊蛰过,暖和和。”到了惊蛰,春天总算坐稳了它的江山。
(选自《大地上的事情》)
【1】根据文意,请概括 “惊蛰”一词的含义。
【2】作者认为二十四节气名称令我们骄傲和惭愧的原因是什么?(可联系当今人们运用汉语的实际情况分析)。
【3】试简析第②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谚语“惊蛰过,暖和和”,改为“惊蛰过,暖和了”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请阐述理由。
【5】“清明”、“谷雨”、“白露”等节气的名称,蕴含着东方田园风景与中国古典诗歌般的美,请选择其中一个节气,模仿作者对“惊蛰”的解读,以合理的想象加以描绘。
9、朱永新曾经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其阅读史”。阅读会让你享受到很多乐趣,生活中你一定读过很多书,请你把你的体会写出来,跟同学们分享一下。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