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李白诗中的夸张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界,使人觉得非如此不可。
B.我在叙利亚经商的好友最近被迫回到国内,他耳濡目染了那里的骚乱和动荡,现在谈到还心有余悸。
C.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
D.九旬高龄的老教授在二中礼堂讲授国学,他旁征博引,侃侃而谈。
2、对《壶口瀑布》这篇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壶口瀑布》是一篇描写生动、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
B.文章写了作者二到壶口,于枯水季观瀑,通过秋日的冷清、寂寥,反衬壶口瀑布波澜壮阔的气势。
C.全文形象可感,借助了多种修辞手法,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及伟力,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使人震撼。
D.文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由壶口瀑布透视黄河博大宽厚的雄壮之美,再联想到人历经艰难宁压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洲南美洲的地图能天衣无缝拼合在一起。
B.苏州园林假山的堆砌,令人叹为观止。
C.大疫过后翼云石板房定会游人如织,那里世外桃源般的美景引人入胜。
D.当优美的旋律戛然而止时,整个端午节晚会现场出奇地寂静,人们沉浸在无尽的回味中。
4、 回望我们前三单元的学习之旅,是鲁迅先生带我们走进赵庄看社戏,感受到一种别样的生活。是那宛转悠扬的横笛,使我们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消散/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是刘成章先生所描述的腰鼓声让我感受到什么是气势磅礴,什么是生命活力。是那腰鼓使冰冷的世界立刻变得(躁/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刻变得亢奋了……是那迁徙的大雁给我们带来春的消息,给大地带来有益无损的诗歌……是大自然的语言告诉我们从草长莺飞、花香鸟语到秋风(萧/箫)瑟,昆虫的(消/销)声匿迹乃至寒冬的风雪载途,这样周而复始的春夏秋冬其实饱含着怎样的学问……沉浸在这些课文之中,我们可以忘却冗杂、忘却烦恼、感受语文带给我们的魅力。
【1】上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亢(háng)奋 迁徙(xí)风雪载(zaì)途 冗(chén)杂
B.亢(háng)奋 迁徙(xǐ)风雪载(zài)途 冗(rǒng)杂
C.亢(kàng)奋 迁徙(xǐ)风雪载(zài)途 冗(rǒng)杂
D.亢(kàng)奋 迁徙(tú)风雪载(zhài)途 冗(chén)杂
【2】依次选用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消散 躁 箫 消
B.弥散 燥 萧 消
C.弥散 燥 萧 销
D.消散 躁 箫 销
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1】诗人心情的变化一波三折:先是欣赏山景感到愉快惬意,接着对朋友即将相见充满了____之情,最后到达后变成____。
【2】《诗筏》认为这首诗“无一字说‘道士’,无一字说‘不遇’、却句句是‘不遇’”,请依据三、四句诗加以赏析。
6、按原文填空。
(1)强调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2)写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运用排比句式表达作者对“食马者”强烈愤慨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1)本学期,我们读了一本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傅雷家书》。该书由于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是写在纸上的家常话,如山间的潺潺清泉,_____________ ,感情纯真、质朴,令人动容。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_____________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他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请结合名著内容,根据下联拟写一则上联。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情怀似水书写艰苦岁月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3D生物打印新突破
尚凯元
①最近,以色列特维拉夫大学的科研人员使用人体组织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颗3D打印心脏,给需要通过“换心”来延续生命的晚期心衰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②自上世纪60年代前后的首例肾脏和心脏移植手术相继成功以来,器官移植的临床技术日臻完善,手术成功率也在不断提高。然而在很多国家,器官等待者和捐献者的数量相差很大。即便有幸等到合适的器官并成功移植,术后的排异反应也仍然会对患者生命构成威胁。多年来,实现器官的完全“复制”,成了医学界的梦想。
③2010年,全球首台生物打印机使用培养的人体细胞制造出首例血管,使得3D打印人体器官成为可能。2013年,一位心脏病专家完成了第一颗3D打印“心脏”,不仅外观与患者心脏高度吻合,还能够怦怦跳动。不过,这个用塑料制成的“心脏”,仅可用于研究手术方案。确切地说,它只是一个“心脏模型”。
④最新打印出来的这颗3D心脏不仅有细胞、心室和心房,还有着纵横交错的血管。本次打印所用的“墨水”,源于患者体内提取的脂肪组织。其中,分离出的细胞在经过编辑之后成为诱导多能干细胞,之后又分化出构成心脏主体的心肌细胞和构成血管的内皮细胞。分离出的非细胞成分则被转化为了“个性化凝胶”,它如同盖房子的“水泥”,能够固定细胞的位置,并起到细胞外基质的作用,促进这些“小砖头”发育生长,建立连接,最终重组为功能器官。由于打印“原料”来自患者自身,因此不用担心排异反应的发生。
⑤不过,这颗3D心脏目前仅具备收缩功能,研究人员还需通过进一步的培养,“教”会心脏细胞协同工作以实现泵血功能,之后再进行动物移植实验。距离真正应用于人类心脏移植,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除了心肌细胞和血管之外,心脏还包括成纤维细胞、神经细胞、脂肪等,如何调和不同种类细胞的生长环境尚有待研究。此外,由于心脏扫描技术和打印机的分辨率有限,目前还不能打印出心脏中的所有血管。
⑥器官移植不仅包括心脏,还包括肝脏、肾脏等。此次研究人员在器官打印方面尝试着“啃了块最硬的骨头”。
⑦从术前分析所用的医学模型到植入人体的钛合金骨骼,从简单的组织再到功能复杂的器官,科研人员在生物打印领域不断实现新突破,也给患者带去了新希望。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7月2日)
【1】通读全文,说说“3D生物打印新突破”表现在哪些方面。
【2】第④段中的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⑤段中,加点词“目前”能否去掉,为什么?
【4】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本文的说明顺序。
9、作文.
生活中往往是甜酸苦辣咸五味杂陈,成功与失败、友情与亲情、幸福与痛苦、希望与失望、甜蜜与苦涩……生活需要品尝,只有细细品尝,才能懂得世间的真情,才能体会世间的美好,才能明白世间的真理。
请以“品尝_________”为题写一篇叙事性的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结合个人生活经历,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2)适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