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稍远处是一重重长着青冈树的山冈,近处则是一重重种满玉米的丘陵坡地,波浪一般腾向远方。
②我看清周围都是玉米地,密密的青纱郁郁葱葱,一望无际。
③天渐渐亮了,西天起了一层厚厚的云,可是东边的山坡,涌出明亮的朝霞,又是一个炎热的夏日。
④西望,最远处是一派连绵青山,那是县城附近的西山,看起来很近,实际上很远。
⑤丘陵之间,蜿蜒着一条修好了很多年但迟迟未能硬化的乡村土公路,在夏天长满杂草,展现勃勃的生机。
A.①④⑤③②
B.③②④①⑤
C.③①④⑤②
D.②③④①⑤
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两项是( )( )
A.傅雷在1956年2月29日夜的家书中多次提到肖邦,是因为傅聪从事音乐工作。
B.《傅雷家书》中,傅雷说“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这是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向儿子说明了控制情绪的必要。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保尔因救朱赫来被告密而被警卫队关押,后来撒谎才被释放。他不能回家,也不能到朋友那里去。他毫无目的地跑着,不知不觉来到了冬妮娅家的花园里,可冬妮娅的母亲因怕受牵连而拒绝接受保尔。
D.保尔的一生中有三位非常重要的女性,他的初恋情人冬妮娅,在铁路总工厂任共青团书记时认识的丽达以及他的妻子达雅。
E.保尔在战场上是个敢于冲锋陷阵的能干的士兵,而且他还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宣传员。他特别喜欢读《牛虻》,经常给战友们朗读或讲故事。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经过警方锲而不舍的追查侦辨,一件曲折离奇的凶杀案终于水落石出了。
B. 许多孩子刚摆脱尿布就开始摆弄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其热衷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C. 日薄西山,林中的鸟儿销声匿迹;旭日东升,密林中又嘈嘈杂杂。
D. 这篇文章立意明确,论述周到、深刻,真可谓天衣无缝。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屋舍(shè) 俨然(yǎn) 豁然(huò)
B.邑人(yì) 垂髫(tiáo) 缤纷(bīng)
C.问津(jīn) 阡陌(mò) 诣太守(yì)
D.刘子骥(jì) 间隔(jiàn) 平旷(kuàng)
5、阅读古诗,完成小题。
病起书怀
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①。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②。
天地神灵扶庙社⑤,京华父老望和銮④。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注释)①江干:江边。②阖棺:盖棺。③庙社:宗庙社稷,指国家朝廷。④和銮:天子的车驾。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中交代了诗人远离朝廷的处境,其中“纱帽宽”表现了诗人无心做官。
B. “位卑”是指“孤臣万里客江干”;“忧国”是指当时金兵侵略南宋。
C. 颈联中前一句表达了诗人的美好愿望,后一句描写了京华百姓渴望皇帝在抗金上有所作为,二者其实就是天下的盼望。
D. 这首诗通篇贯穿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中华子民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揭示了人民与国家的血肉关系。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病骨”“孤臣”刻画了诗人孤苦无依,万分憔悴的形象。
B. “位卑未敢忘忧国”不是呼吁天下人爱国,而是在勉励自己。这是诗人对眼下压抑的形势进行的自我宣泄。
C. “出师一表通今古”仅仅表达了诗人对《出师表》的赞美之情,可见《出师表》的文学成就极高。
D. “夜半挑灯更细看”描写诗人勤奋苦读的样子,说明诗人正在用行动表明自己为国分忧。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八月湖水平, ____________。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欲济无舟楫,________________。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___________________,初日照高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告友人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离别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水浒传》为“造反者”树碑立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_______)
(2)林冲安分守已,却一再遭到陷害,无奈之下大闹野猪林,被逼上梁山。(_______)
(3)晁盖等七位好汉在智取生辰纲后事发,被官府追捕,不得己投奔梁山,梁山寨主王伦不肯收留,晁盖便杀死王伦自立为寨主。(________)
(4)母狼蛛背着小蛛们活动,至少要经过几个星期。(________)
(5)萤火虫的幼虫能把固体物质变成液体物质。(________)
8、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到换季,都能整理出一批废旧衣物,它们成为“鸡肋”,被主人一扔了之。一扔了之,却带来很多问题:
(1)废旧衣物中化纤类产品的比例高达60%—70%,它们混在生活垃圾里,被填埋后仍难以降解,会污染土地。
(2)不少小工厂低价买来废旧衣物,当燃料使用,这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空气。
(3)废旧衣物直接流入二手市场,这些未经严格处理的衣物可能携带病毒或寄生虫等有害物,直接或间接使用都会危害人体健康。
目前我国每年大约有2600万吨旧良物被扔进垃圾桶不再“回收”,利用率非常低,只有不到1%,如何合理回收利用废旧衣物可能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材料二:
对回收的废旧衣物,如何规范处置,做到物尽其用呢?首先,废旧衣物要经历一次严格的“面试”。那些成色较新、没有破损的衣物应先送往水洗区清洗,然后接受高温高压消毒,最后进行烘干、包装。焕然一新后,可以无偿送给慈善机构或直接捐赠给贫困地区。而“面试”后“落选”的那些衣物,会根据棉、毛、化纤等面料再次分类,然后发送到有资质的加工企业进行处理,制成可再利用的工业原料,比如白色棉织物和有色织物,纤维化处理后可以变为棉纱、无纺布;涤纶织物进行化学处理分解,则可变为涤纶原料。经过这样的处理,废旧衣物就可以实现循环再利用了。
【1】材料一中画线句子中的“鸡肋”应如何理解?
【2】材料一、材料二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至少写两种)请任举一例,说明其作用。
【3】材料二中的画线句加点的词语“有资质的”能否删去?为什么?
【4】联系材料,对下列处理旧衣物的做法进行评价。
李大妈:我把旧衣服剪成小块,用来擦油烟机,用完扔掉,还省得洗抹布了。
沈阿姨:我把家里的旧衣物直接打包寄往贫困山区,也算献了份爱心。
9、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作文。
因为有雨露,植物更茂盛;因为有希望,生命更顽强;因为有关爱,心灵更宽敞……
万事万物总是相互关联的。你的进步,有同学的帮助;你的成长,有老师的指引;你的自信,有亲人的鼓励;你的快乐,有朋友的祝福……
请以《因为有___________,我更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