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为诗人和学者的闻一多先生为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足不出户,潜心钻研。
B. 现代社会愈来愈重视科技的无穷力量,可悲的是有太多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家却鲜为人知。
C. “创卫生城市,创文明城区”活动开展以来,社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D. 智能电子设备不断普及,致使儿童首次接触手机等“屏幕”的年龄逐渐降低,儿童的“屏幕时间”也在与时俱进。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社戏》选自《朝花夕拾》,描绘的是鲁迅故乡绍兴的民俗。
B. 《北冥有鱼》选自《庄子集释》。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C.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汇集了从西周到战国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D. “记”是一种文体,可以记人记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桃花源记》就是一篇虚构基础上的记人记事之作。
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许多历史故事,如“晏子使楚”“舌战群儒”等,都表现了古代杰出人物娴于辞令、长于交际的特点。
②《荀子•荣辱》中说:“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③在当今社会,口语交际更是一个人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能力。
④口语交际自古便受人重视。
⑤能力的获得需要学习,语文课程便是习得口语交际本领的重要渠道。
A. ④①②⑤③ B. ②④③⑤① C. ④②①⑤③ D. ②④①③⑤
4、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矗立(chù) 铿锵 大彻大悟(cè) 振耳欲聋
B.归省(shěnɡ) 拙劣 殚精竭虑(dàn) 长途拔涉
C.聒噪(ɡuō) 推搡 相辅相成(fǔ) 销声匿迹
D.追溯(shuò) 潦绕 分崩离析(bēnɡ) 纷至沓来
5、《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首句“结庐在人境”,交代出诗人隐居之地乃是众人聚居之地。
B.“见”字传达不经意间与南山美景相遇,表现诗人内心的悠闲恬静。
C.“心远地自偏”的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D.本诗淳朴自然,将抒情、写景、感悟交融一体,既富于情趣又内蕴哲理。
【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哉悠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宁不来?
(3)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
(4)________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徒有羡鱼情。
(5)一条条街道宽又平,___________,一盏盏电灯亮又明,_________。
(6)《子衿》中与“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知识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引以为座右铭的文字,出自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说成功的塑造了______________(主人公)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2)读了这部名著,除了主人公外,还有哪个人物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该人物有什么性格特征?
8、阅读《我的蔷薇》,完成小题。
我的蔷薇
①新居院落那丛蔷薇,默默守候我15年。但我对它的忠心陪伴浑然不觉,甚至曾漠视它,任由它自生自灭。
②而它一直顽强地活着,就在以前院落里的一丛竹子下。那只差一点儿被我扔掉的旧瓦盆里活着。
③这丛蔷薇的老家在南大校区,和我只有一路之隔。一个早春的下午,我准备回家,忽然看到操场边围栏上被冬天弄得灰头土脸的蔷薇的枝条。我知道这丛蔷薇四月放花,是粉红色的花朵,花朵较大,煞是可爱。我于是想到我寂寞的院落。我知道蔷薇可以插枝培育,而且早春正当其时,我将栏杆旁向路面旁逸的一枝小心折下,回家后剪裁成几小段儿,插在院落里,与邻居分界的80公分高的生铁栏杆下的砖缝里,将剩余的一段儿细枝,随手插在一旁被春雨滋润的旧瓦盆的泥土里。谁会想到,蔷薇的生命力是那样强,插在砖缝里的蔷薇很快抽枝起身,第二年便花团锦簇,成为小小院落里的风景。为了给蔷薇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我在院门两旁的砖垛上安装了拱形的不锈钢支架, 蔷薇很快上墙上架放花,到春天,出门进门有蔷薇陪伴,心中的快乐无以言表。
④但我一直忽略了,放在门口南侧那丛竹子下的旧瓦盆儿里的蔷薇。一直到我卖掉那个房子,搬家时,我才注意到瓦盆儿里的蔷薇,居然还活着。但清瘦无比,像一个被遗弃的营养不良的孩子,枝细如丝,叶色多斑,十余年之间,她不曾开过一朵花儿,当然我一直不曾浇水施肥,她是靠雨水和地气维持生命的。这样的蔷薇,我能放弃吗?
⑤新居也有一个小小的院落。和原居不同之处是院落是徽派风格,有围墙封闭,人在院子里活动,与外界毫不相干。那盆蔷薇搬来后,我将花盆拿掉,将蔷薇的根儿连同曾有的泥土一起放进窗前50公分宽的土地里。让她扎根泥土,回归自然。只是我不知道,一直不曾修剪的枝条,因耽搁了发育年龄,还能不能继续蓬勃生长?就我所掌握的养花知识,将旧枝剪掉,根系会更发达,新枝的发育速度将远远超过旧枝。但那是陪伴我十多年的蔷薇啊,已经被我冷落这么多年,我还能为了欣赏而痛下黑手吗?我给蔷薇浇水,悉心呵护,然后每天观察它的变化。很快,我注意到,蔷薇的枝条颜色变深,叶子变绿后,有了精神,并且有了带刺的毛边儿,很快有新枝长出。蔷薇的枝条是不可能自己站起来的,我找到两根废旧的竹竿,靠墙斜立着,将蔓延出来的枝条用绳子系在竹竿上。
⑥一年过去了。春暖花开,我注意到,蔷薇已出落的像个大姑娘,枝繁叶茂。靠墙的竹竿有时会被风吹倒,为了避免对蔷薇的再次伤害,我索性在蔷薇上方的空调支架系上绳子,将蔷薇的枝条往上吊起,我用绳子一端系上枝条上端,另一端系了一只装了半瓶水的塑料瓶子,将瓶子抛过院墙,这样,我的蔷薇,曾经被我冷落但一直不曾离开我的蔷薇,真正站起来了,她无怨无悔,自由伸展腰肢,很快朝气蓬勃了。
⑦随着节气的转暖,蔷薇枝条上长出许多新枝。
⑧蔷薇今年会开花吗?我每天早晚都在关注蔷薇的变化,我看到蔷薇枝头附着了许多令人厌恶的碧绿的虫。接着,我很快注意到一枝新枝的顶端,有了细小的葫芦状的花蕾。那不是新生的叶子,是我一直期盼的花蕾!第二天再看,几乎每一枝蔷薇顶端都有了花蕾,而且还不只一个。
⑨蔷薇放花指日可待。那可是我从南大移植来,15年以来第一次放花!我非常期待,蔷薇是与爱情有关的花卉。据说,粉红蔷薇的寓意是我要与你过一辈子。这个意义真好,这种蔷薇注定要与我相守终生。在她被冷落的时候,她一直不离不弃,保持希望,维系着生命,她终于等来扎根大地之后的放花时节。
⑩而且这丛蔷薇还告诉我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只要活着和坚持,就一定会有希望,不管遇到什么困难。
【1】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词语,写出作者对旧瓦盆里蔷薇的态度变化。
我随手将蔷薇插在旧瓦盆儿的泥土里——(①_____)——不忍——(②_____)——(③_____)——从这丛蔷薇身上悟出生活真谛。
【2】结合文章内容,从修辞角度具体赏析第⑥段划直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本文具体描绘了一丛蔷薇,由被“我”忽略到被“我”重视,最后长满花蕾的经历。
B. 第③段用很多笔墨描绘出其他蔷薇,是为了表现出其他蔷薇的美丽姿态。
C. 第⑤段划曲线句子运用了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对蔷薇的悉心呵护,表现了我对蔷薇的喜爱之情。
D. 第⑩段从旧蔷薇的经历中悟出人生真谛,只要活着和坚持,就一定会有希望,不管遇到什么困难。
E. 文章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的表现手法,表达了我对蔷薇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4】请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9、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文
阅读完《傅雷家书》和《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大家准备在班里举行一次辩论赛。请你从以下辩题中选择一个,并代表其中一方拟写100字左右的发言稿,阐述自己的观点。
要求结合阅读感受,观点明确,论据充分。
| 正方 | 反方 |
辩题一 | 中学生应重点在“静的修养” | 中学生应保持本性“跑跑跳跳” |
辩题二 | 情在理先 | 理在情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