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骨骼 撺掇 凋零 风雪载途
B. 静穆 雾霭 严峻 草长鹰飞
C. 翩然 蔓延 萌发 人情事故
D. 装置 迁徒 踪迹 夜幕降临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行(háng)辈 撺(cuàn)掇 糜(mí)子 羁绊(bàn)
B.蓦(mò)然 斡(wò)旋 幽悄(qiāo) 连翘(qiào)
C.褶(zhé)皱 缄(jiān)默 龟(jūn)裂 间(jiān)隔
D.佁(yĭ)然 椎(chuí)髻 壬戌(xū) 襁(qiăng)褓
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首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这就是读书使人向善。
②一旦与此种嗜好结缘,人多半因而向往于崇高一类,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心灵纯净而高正义感,人往往变得情趣高雅而趋避凡俗。
③我之所以常感读书幸福,是从喜爱文学书的亲身感受而发。
④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断渐溶化。”这就是读书使人避恶。
⑤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
⑥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
A. ②①④⑥⑤③ B. ③①④⑥②⑤ C. ②⑤③①④⑥ D. ③②⑤①④⑥
4、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战国305首诗歌,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关雎》为其首篇。
B. 中国是礼仪之邦,交往言谈注重谦敬之分。“尊君”与“家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常见的谦词还有“在下”、“小女”、“家母”、“鄙人”等。
C. 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其中“立”有开始之意,如:“立夏”即为夏季的开始。
D. 《小石潭记》是一篇游记,为“永州八记”其中一篇。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5、阅读刘禹锡的《竹枝词九首(其九)》一诗,完成小题。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①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②。
【注】①银钏金钗:借代青年妇女;后一句中“长刀短笠”借代壮年男子。②畲(shē):火耕,焚烧田地里的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的耕作方法。
⑴从诗的一二两句看,诗人的观察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山上层层桃李花”中“层层”字写出了春花什么特点?
⑶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古诗文默写。
(1)青青子衿,____________。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
(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和平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运用对偶修辞方法,描绘洞庭湖雄伟景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刻画游鱼的数量和形神姿态,也从侧面生动传神地写出潭水的澄澈透明。
(6)《小石潭记》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游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既烘托出小石潭的幽寂,也勾勒出小石潭水的清澈;写小石潭西南方溪水曲折而又时隐时现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凸显出小石潭环境清冷使人内心忧伤凄凉的特点。
7、读名著,完成下表。
知识卡片
批注式阅读是指在阅读时,对文章的内容、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等,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简洁的文字加以标注的读书方法。
书名 | 内容 | 批注 |
《平凡的世界》 | 孙少安读完小学六年级后, 他明白自己的弟弟少平也要开 始读书了,家里是完全负担不起两个人读书的,于是12岁的他就主动辍学在家务农了。 | ①______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②______ | 我们要像保尔一样,身残志坚,做一个有理想的人。 |
8、用一生写好一个“恒”字
①我国书法史上,流传着二王的一段佳话。王羲之“临池学书”,为节省时间顺手用池水涮笔,结果把一池清水染成墨池。若干年后,其子王献之磨墨练字,用完了整整十八缸水。这些故事,都在说明一个道理:人生欲有所成,关键是砥砺一颗恒心。
②古往今来,有恒者事竟成。一个人未必具备出众的天赋,但如果拥有异于常人的执着,“千磨万击还坚劲,咬定青山不放松”,就能把“恒”字写进自己的品格,守得云开见月明,成就不凡事业。
③然而现实中,也有一些人贪图安逸、缺乏毅力,往往让事情无疾而终。譬如,有的人遇到挫折就乱了阵脚,逃避矛盾、蛰伏起来;有的人干工作浮在表面,看上去勤勤恳恳,其实心里根本就没有恒定的目标;还有的人习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做不到一锤接着一锤敲,累积不出实绩。古人说得好:“贵有恒,何须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要做成一件事情重要的是专注于目标,毫不动摇、勇往直前;心态一旦浮躁,注定难以走出浅尝辄止、兜兜转转的人生迷宫。
④树立恒心离不开对人生意义的深刻省思。词学宗师夏承焘专注于词学研究和教学,以毕生之力旁搜远绍、取精用弘,终成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革命战士吴玉章四十年如一日,再苦再难也不忘教书育人,坚持革命、坚持办教育、坚持做好事,造就了一大批人才。《吕氏春秋》有言:“不能教者:志气不和,取舍数变,固无恒心,若晏阴喜怒无处。”事实上,无论何种行业或领域,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做事情,倘若没有水滴石穿的韧性,缺乏坐得住、沉得下的脾性,都难有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成绩。
⑤“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恒心是成功的催化剂,而养恒心最离不开意志和勇气。葆有坚强的意志,才能在恶劣环境中坚如磐石,在乱云飞渡时不忘初心;具备非凡的勇气,才能面对恐惧不退缩、遭受打击不怯懦,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对个体来说,追求善始善终,就必须剔除急功近利之心,舍弃徘徊犹豫之意,自觉培养敢于正视困难的勇气和不甘落后的志气,用一生写好一个恒字。
⑤鲁迅曾如此点评运动会选手:“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行走在人生之路上,又何尝不是如此?
【1】文章第①段引用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2】试对第④段的论证思路作分析。
【3】文章结尾引用鲁迅的话有什么作用?
【4】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自己的“恒心”。
9、题目:生活是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