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家眷(juàn) 狩猎(shòu) 矗立(zhù) 接踵而至(zhǒng)
B.褶皱(zhě) 烘烤(hōng) 枯燥(zào) 拾级而上(shí)
C.眼眶(kuàng) 铿然(jiān) 趋势(qū) 安营扎寨(zhá)
D.篆章(zhuàn) 屠杀(tú) 妩媚(wǔ) 风雪载途(zài)
2、下列关于《傅雷家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雷是一位严厉、尽责同时不乏爱心的父亲。
B.这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C.傅雷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做人是第一位的。
D.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对妻子的挚爱和对孩子的教育。
3、下列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父亲的病》中多次写医生开出的奇特药引,如陈莲河医生开出的最平常的药引是“蟋蟀一对”,而且“要原配”,目的是为了讽刺所谓的名医实际上是误人性命的庸医。
B.《海底两万里》书中的尼摩船长认为红海和地中海中间会有一个阿拉伯隧道,他是根据一些生物学现象进行了推理,继而进行了试验,证明了隧道的存在。
C.唐僧被黄袍老怪抓去碗子山波月洞中,宝象国三公主百花羞看见洞内的唐僧,便请求他为自己向父母送信。
D.傅雷告诫傅聪加以警惕,随时改掉两个毛病:1.千万不要太主观,千万不要有说服人的态度。2.不要好辩。傅雷夫妇始终都在嘱咐傅聪演出不能妨碍学习和休息,节制力量,也可以适当增加演出。
4、选出下列对作家作品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 )
A.《平凡的世界》中的主人公孙少安、孙少平兄弟,只是两个平凡的农民。哥哥孙少安不安于现状,立志改变乡村贫困面貌;弟弟孙少平渴望走出乡村,融入现代文明。
B.保尔告诉冬妮亚他最喜欢的一本书是《牛虻》,因为书中的传奇领袖加里波第的故事让他着迷。
C.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创作了《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对甘愿牺牲个人幸福为人类创建精神家园的三位巨人表达了崇高的敬仰。
D.傅雷素来主张教育的原则,即父母应该给孩子的人生信条是: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离,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下列各项中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时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
(2)白居易《卖炭翁》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肖像描写写出了卖炭翁烧炭的艰辛。
(3)《题破山寺后禅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破山寺后禅院的幽静环境。
7、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保尔翻过第七道栅栏,停了下来。他已经没有力气再往前跑了。在闷死人的仓库里饿了这么多天,他一点儿劲儿也没有了。回家去不行,到谢廖沙家去也不行——要是被人发现了,他们全家都得遭殃。上哪儿去呢?
他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只得继续往前跑,越过一个又一个菜园子和庄园后院。直到撞在一道栅栏上,他才冷静下来。
上面文段出自哪部小说?保尔为什么“在闷死人的仓库里饿了这么多天”?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细品寂寞
王晓河
①人生在世,既不甘寂寞,更要耐得住寂寞。耐得寂寞是专心求一,厚实的底蕴在寂寞中沉淀。深邃的思想在寂寞中孕育,坚韧的意志在寂寞中磨炼;不甘寂寞是奋发向上,如火的激情在不甘中然烧,惊人的创造在不甘中迸发,追求的目标在不甘中接近,“不甘”与“耐得”两相交织,两者兼备,登得上乘境界。
②“巴蜀鬼才”魏明伦甘于寂寞,7岁学戏,9岁成为四川自贡市川剧团的“九龄童”,工龄四十多年,居然没有换过供职单位。他干巴的履历只有一行:自贡川剧团。他不甘寂寞。以“九部大戏、几卷杂文、两打碑赋”名扬天下,他幽默地说:“我的成功秘诀是‘喜新厌旧、得寸进尺、见利忘义、无法无天’。”
③袁隆平甘于寂寞,风里来雨里去研究杂交水稻;不甘寂寞,时刻瞄准更高的目标。耐得寂寞使无数才俊梦想成真,不甘寂寞使无数英雄再攀高峰。真正不甘寂寞的人,最能耐得住寂寞。耐住寂寞的人最不甘寂寞。
④耐得寂寞,非是隐形遁迹,枯槁心灵;不甘寂寞,也非好高骛远,四面出击,而是专攻与博取同存,冷静与激情共聚,理头与抬头互辅。受得清冷,但不清贫。有自己广阔的心灵世界;追求卓越,但不浮躁,保持默默耕耘的精神境界;心中有主,心地轻松,满怀理想的绿洲和希冀的花朵。反差大,实相通,功夫深,境界高。“耐得”而中气充足,“不甘”而神采飞扬,是一种上乘内功的修炼。
⑤著名作家叶永烈,长期从事“寂寞之道”,先以儿童文学、科幻文学、科普文学及纪实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创作科普读物700多万字。后来转向追寻探访中国现当代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独家涉及高度敏感题材和高度敏感人物。长期占领纪实文学制高点。耐得寂寞,非是百无聊赖,而是沉酣吸纳,激情四射;不甘寂寞,也不是拼命赶热闹,往热闹当中挤进去。而是瞄准正道,追求卓越。两者浑然一体,互相砥砺,方有大成、方成大家。
⑥对寂寞“耐得”和“不甘”,是人生的清醒之为,境界之为,积极之为,有为之为。好些事,存“耐得”,正是因为“不甘”,由于环境、能力、机遇等的限制,耐得住才有时机和可能,不甘心才有进取和提高。勾践卧薪尝胆,报仇雪耻;刘备韬晦蓄锐,天下三分。“板凳要坐十年冷”,当沉淀积蓄时则沉淀积蓄,“文章不写一句空”,当卓越爆发时则卓越爆发。
⑦“腹有诗书气自华”,境界到了,功夫到了,“耐得”和“不甘”,便成了腾飞之两翼,左右相助,得心应手,有志竟成,获得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辉煌。
【1】下列对第③段运用的论证方法判断准确的一项是( )
A.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B.举例论证 比喻论证
C.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D.道理论证 引用论证
【2】下列对“耐得寂寞”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耐得寂寞是要专心求一,沉淀底蕴,孕育思想,磨炼意志。
B.耐得寂寞是要受得请冷,心无所求,心灵宁静,默默耕耘。
C.耐得寂寞是要沉下心来,不断吸收,充实提升。
D.耐得寂寞是要坐得了冷板凳,即使环境、能力机遇等受限也坚持不放弃。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提出主要观点“人生在世,既不甘寂寞,更要耐得住寂寞”。
B.古今名人并举,目的是使论据全面而典型,论证更具说服力。
C.文章前部分论证“甘于寂寞”,后部分论证“不甘寂寞”。
D.选文的论述结构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鲁迅先生在《社戏》结尾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时光的流逝,世事的变迁,让我们的生活里有太多的“再也没有”。“再也没有”,也许是一份不再拥有的遗憾,也许更是一种成长中的美好,“再也没有”里,有对往事的追念,有对现实的感怀,也有对未来的期盼……
请以“再也没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