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下图是小林同学复习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时制作的历史知识卡片,其中错误的一处是( )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 |
①南宋时,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
②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经济差距缩小 |
③两汉时期,南方经济赶上北方。 |
④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
A.①
B.②
C.③
D.④
2、在某部著作中,其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也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该著作是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资治通鉴》
3、“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李自成受到百姓如此拥护的主要原因是:
A. 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B. 规定了严明的军纪
C. 向贫苦民众发放钱财
D. 作战勇敢,足智多谋
4、下列关于唐代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使用筒车灌溉农业
B.人们可以用青瓷碗白瓷壶
C.欣赏《送子天王图》
D.除夕夜,百姓挂年画,贴“桃符”
5、北宋末年,一位大商人在四川采购大宗货物,他使用的货币最有可能是( )
A.交子
B.会子
C.开元通宝
D.和同开珎
6、唐太宗说:“其(夷狄)情与中夏不殊……四海可使如一家。”下列史实中,与唐太宗直接相关并体现上述观念的是
A.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B.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
C.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D.设置台湾府
7、如果把唐朝的兴衰过程看作一个抛物线形状(如图所示),那么A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黄巢起义
D.唐蕃会盟
8、下列人物被称为“史学两司马”的是
①司马光 ②司马懿 ③司马睿 ④司马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9、中共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______,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A. 继续前进
B. 牢记使命
C. 方得始终
D. 砥砺前行
10、袁隆平发明“籼型杂交水稻”,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其实,早在宋朝我国就引进外国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占城稻的原产国是
A.越南
B.缅甸
C.老挝
D.泰国
11、弘扬英雄人物的优秀品质,有利于实现历史教育的真正价值。下列诗句抒发的思想情怀和抱负与英雄人物对应正确的是
A.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文天祥
B.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岳飞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戚继光
D.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郑成功
12、活字印刷术是由哪位匠人发明的?( )
A.毕昇
B.沈括
C.王祯
D.郭守敬
13、如下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江南地区的开发
B.民族交融的加强
C.宋代商业的繁荣
D.闭关锁国的危机
14、杨家将的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前( )
A.北宋和金的战争 B.南宋与辽的战争
C.北宋与辽的战争 D.南宋与金的对峙
15、汉朝通过四十多年的休养生息,终于从羸弱变得富强,休养生息政策最显著表现是( )
A.文景二帝关心农桑
B.汉文帝节俭
C.汉文帝建立刺史制度
D.汉颁布断残肢体的肉刑
16、词发展到两宋时期称为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词最早出现在 ( )
A.春秋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17、其词风委婉、细腻、清秀,后期作品书写深沉的忧患情怀,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你判断这位词人应是( )
A.关汉卿 B.苏轼 C.李清照 D.辛弃疾
18、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明长城蜿蜒6000余千米,它的东西起止点是( )
A.东起嘉峪关,西至辽东 B.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C.东起临洮,西至辽东 D.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19、与“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大泽乡起义
B.巨鹿之战
C.楚汉战争
D.长平之战
20、如果清王朝是一座高山的话,乾隆帝就是站在山巅的那个人。对西北边疆的巩固为他的文 治武功又添了绚丽辉煌的一笔,这一事件是
A.取得台州大捷
B.组织雅克萨之战
C.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21、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原先活动在__________北段,后来向西迁徙,进入草原地区。
22、我国在历史上不断受到外来侵略者的干扰,1553年 ______殖民者占领了我国的澳门,明朝末期 ______殖民者出兵占领了我国宝岛台湾。
23、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________和________。
24、生产工具的革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生发展。唐朝时期创新的耕种工具和灌溉工具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25、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1)文字狱:
目的 | 从________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
时期 | 康熙、雍正和________三期 |
做法 | 从知识分子的________、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借题发挥,罗织罪状 |
影响 | 禁锢了人们的________,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
(2)文化专制: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集权统治,在文化上实行________政策。一方面,大力提倡________,组织人力大规模进行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的活动;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________,收缴并销毁。
26、词在________时出现,兴盛于________。
27、公元907年,___________建立后梁,唐朝灭亡。
28、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________。
29、两宋时期,南方的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由越南传入的________,推广到东南地区。_________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30、隋朝大运河以________为中心,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31、罗贯中 A.《红楼梦》
关汉卿 B.《窦娥冤》
吴承恩 C.《水浒传》
李时珍 D.《西游记》
施耐庵 E.《三国演义》
曹雪芹 F.《本草纲目》
32、小明是班上图书角的管理员,现有下列图书,请你帮他将这些图书准确分给下列同学(只需填相应的字母):
A.《西游记》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三国演义》
(1)小张同学长大后想成一名中医,你应将____分给他。
(2)小华同学一直对神话故事比较感兴趣,你应将____分给他。
(3)小明同学想要一本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的书,你应将____分给他。
(4)小龙同学对刘备、关羽的故事比较感兴趣,你应将____分给他。
33、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与图①相关的历史事件名称是什么?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谁?这一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图②2临危受命,主要是去东南沿海做什么?他组织了一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军队,被人们誉为什么?
(3)戚继光领导的战争是反侵略的战争,所以他堪称是一位什么样的英雄人物?
(4)无论是今天奔赴武汉,抗击疫情的“白衣天使”,还是古代的郑和、戚继光,在他们身上,有一种共同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你认为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