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抚顺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人才是国家栋梁,人才是立国之本。下列帝王在治理国家过程中,特别重视发挥人才的作用虚心纳谏的是

    A.秦始皇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宋高宗

  • 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是( )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 3、灭掉北宋和南宋的分别是哪两个政权:( )

    A.金、元 B.辽、金 C.西夏、辽 D.辽、元

  • 4、“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把杭当汴州.”请据诗的内容,判断出诗歌作者出生的历期是(  )

    A. 南北朝   B. 唐朝   C. 北宋   D. 南宋

     

  • 5、宋时有谚语“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反映了当时的哪一政策( )

    A. 重农抑商 B. 重文轻武 C. 重商抑农 D. 重武轻文

  • 6、梁山好汉李逵与兄弟逛街,所到之处有说书的、演唱的、相命算卦的、表演踢球的等。这些情景应该出现在( )

    A. 长安“市”中   B. 洛阳“坊”中   C. 东京“瓦子”中   D. 临安“夜市”中

  • 7、与“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相关的皇帝是( )

    A.秦始皇 B.宋太祖 C.唐太宗 D.汉武帝

  • 8、明清时期商业兴盛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其中最著名的是

    A.湘商和徽商 B.闽商和京商 C.晋商和徽商 D.晋商和京商

  • 9、下列事件中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的是( )

    A.隋文帝利用分科取士的办法选拔官员

    B.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选拔人才

    C.唐太宗时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

    D.武则天时开始进行武举考试

  • 10、蒙古统一后,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其中被蒙古政权灭亡了的政权包括(     

    ①辽                           ②西夏                           ③金                           ④南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1、关于科举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科举制实行之前,魏晋以来,选拔官吏主要是从高门权贵中选拔

    B.隋文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C.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

    D.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 12、中国古代绘画往往反映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如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唐太宗接见吐蕃求婚使者

    B.唐玄宗接见吐蕃求婚者

    C.唐太宗接见波斯王子

    D.唐玄宗接见波斯王子

  • 13、岳飞诗曰:“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在这里,“匈奴”是指(   

    A. 党项贵族   B. 契丹贵族   C. 女真贵族   D. 匈奴贵族

  • 14、它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它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它”是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 15、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元朝建立          

    ②南宋灭亡          

    ③蒙古灭金            

    ④西夏灭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④③①②

  • 16、“开辟荆榛逐荷夷”(逐:驱逐,荷:荷兰)的民族英雄是

    A.岳飞

    B.文天祥

    C.戚继光

    D.郑成功

  • 17、它随着唐朝的结束,崛起于唐朝版图的北部和东北部,与五代、北宋相始终,成为又一个“北朝”。“它”是

    A. 元朝

    B. 西夏

    C. 金朝

    D. 辽朝

  • 18、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是在(          

    A.唐朝后期

    B.五代十国时期

    C.北宋时期

    D.南宋时期

  • 19、明清小说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示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的小说是

    A.《三国志通俗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 20、“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和谐,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下列事件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唐太宗被当时北方各族首领尊奉为“天可汗”

    B.在唐朝朝廷中,很多重要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

    C.文成公主入藏

    D.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法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唐朝最盛时,疆域广阔,人口众多,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大帝国。请根据唐朝疆域图填写唐朝疆域四至。

    唐朝疆域四至:

    东至:______;西迄:________

    北达:________;南抵:________

     

  • 22、拓展:四等人制元朝统治者为维护对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统治,将全国居民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等级。四等人在政治、经济、法律上是不平等的。这种民族歧视政策,引发社会动荡,成为元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 23、由隋朝工匠李春设计修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________

     

  • 24、下图是宋朝著名画家________的名作________反映的是宋朝________业的繁荣?

    A、商业B、农业C、手工业

  • 25、唐朝时,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高僧是________;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高僧是_________

  • 26、

    1966年

    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 ① 飞行实验成功

    1967年

    我国第一颗 ② 爆炸成功

    1970年

    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③ 

    2003年

    航天员 ④ 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成功返回地面

    2008年

    航天员翟志刚乘坐的 ⑤ 载人飞船升入太空,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

  • 27、后人尊称炎帝和________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________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

     

  • 28、“苏湖熟,天下足”说明当时重要粮仓在__________

  • 29、作者不仅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______、追求______的典型人物形象,还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_____的精神,愤怒地批判了以_____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 30、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__________”,以后就被称为“京戏”或“京剧”,流传四方。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对号连线(请将朝代、人物、作品正确连线)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作品。

    (1)司马光的代表作——

    (2)王祯对木活字技术作系统总结的作品——

    (3)成书于明代的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大喜,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材料二   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元朝的统治者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

    材料三   清朝,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于清初到北京受到顺治皇帝接见,被正式賜予“达赖喇嘛”封号。

    (1)材料一中的“公主”是谁?材料所描述的史实有什么历史影响?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在西藏地区设立的行政机构和管辖西藏的中央行政机构的名称分别是什么。这些机构的设置有什么历史意义?

    (3)清朝初期受到册封的除了材料三中提到的达赖,还有一位喇嘛教首领,康熙帝赐予他什么封号?为有效管辖西藏事务,清朝还设置了什么机构?

    (4)通过上述三则材料的探究,纵观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你认为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