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邯郸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能为我们深入了解与全面评价唐太宗提供丰富而有效的信息的文献是

    A.

    B.

    C.

    D.

  • 2、张艺谋导演曾借用诗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一句作为影片名。这首诗的作者曾率领起义军,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他是(  )

    A. 安禄山 B. 史思明 C. 黄巢 D. 朱温

  • 3、某校举办宋代历史专题手抄报比赛,一位同学摘录了有关太湖流城水程、棉花和茶叶的种植史料,又收集了下列三幅图片,这些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 发达的农业生产

    B. 繁荣的南方经济

    C. 精巧的手工工艺

    D. 独特的话字印刷

  • 4、从宋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到清中期“湖广熟,天下足”。我们从中能读出的较准确的经济方面的信息是

    A.清朝的疆域比宋朝时辽阔

    B.清中期我国经济重心继续向南移

    C.清中期湖广地区成为新的商品粮基地

    D.湖广地区更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 5、假如你生活在半坡原始居民时代,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把野猪腿剁下,你所使用的(  )

    A. 打制石器 B. 磨制石器 C. 青铜剑 D. 铁斧头

  • 6、宋朝是一个对外开放的时代,下列史实最能反映它开放的是

    A.在港口设置市舶司

    B.城市出现早市和夜市

    C.大街小巷店铺林立

    D.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

  • 7、图1、图2所示文物可以直接印证唐代(     

    A.生产工具的改进

    B.科学理论的进步

    C.手工业水平高超

    D.城市布局的严整

  • 8、结束长期分裂的局面,建立隋朝的皇帝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C.李渊

    D.李世民

  • 9、重庆钓鱼城是南宋与蒙古交战的主要战场之一。在此地南宋衙署遗址出土的铁雷(如下图)中装填的火药把超过1厘米的铁壁炸裂,与南宋史料中记载的铁火炮,震天雷一致。这一考古发现的意义是

    A. 说明火药最早在南宋时期运用于战争

    B. 为煤炸性火药式器使用提供实物证据

    C. 证明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到欧洲

    D. 论证火药武器使用推动欧洲社会变革

  • 10、安史之乱爆发的时间是

    A. 618年

    B. 755年

    C. 763年

    D. 907年

  • 11、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区,是国家加强对地方管理的一级重要行政机构,请问,省级行政区域的出现,最早是在

    A. 宋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 12、唐朝的吐蕃是今天(   )的祖先

    A. 回族 B. 藏族 C. 朝鲜族 D. 维吾尔族

  • 13、庚子年初我国疫情蔓延之初,日本援华物资张贴标语“山川异域,风同天”。八字出自日本长屋亲王《绣袈裟衣缘》,“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回顾历史中日友好源远流长,唐朝时为中日友好做出贡献的人物有(  

    ①鉴真 ②崔致远 ③玄奘 ④弘法大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4、“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所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哪一位君主(       

    A.耶律阿保机

    B.元昊

    C.完颜阿骨打

    D.赵构

  • 15、下列史实中,哪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性质

    A.玄奘西游 B.鉴真东渡 C.岳飞抗金 D.张骞通西域

  • 16、“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歌中颂扬了唐朝时期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卓越贡献的人。此人是

    A. 鉴真

    B. 玄奘

    C. 晁衡

    D. 张骞

  • 17、中国瓷器史上辉煌时代

    A.隋朝 B.唐朝 C.五代 D.宋代

  • 18、下列人物,曾在宁夏建立过少数民族政权的是(  )

    A. 阿保机   B. 元昊   C. 阿骨打   D. 成吉思汗

  • 19、在我国古代史上,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封建王朝定都于今天的(  )

    A.洛阳 B.北京 C.西安 D.南京

  • 20、2011年3月29日,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新德里四次会晤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印度总理辛格共同宣布,2012年为“中印友好合作年”。中印友好源远流长,唐朝时,中国同天竺交往中最杰出的使者是

    A.玄奘

    B.鉴真

    C.崔志远

    D.张骞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用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的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

     

  • 22、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为________

  • 23、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1)1260年,______继承蒙古汗位。

    (2)______年,______改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______

    (3)______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出现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抗元英雄____________年元朝攻灭南宋残部,统一全国。

    (4)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局面,为______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 24、元朝时负责管辖西藏军民事务的机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25、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中国人的骄傲,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四大发明

    造纸术

    印刷术

    火药

    发明

    西汉发明,东汉

     改进          

    唐代《金刚经》是①印刷品,北宋②发明③印刷术

    唐代发明,唐末用于④,宋代更广泛

    宋代制成并用于

    影响

    影响了世界文明发展的进程

    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对欧洲社会产生震动

    为环球航行和⑦提供了重要条件

     

     

  • 26、618年,唐朝建立,建立者________,都城________

     

  • 27、持续八年之久的________是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标志;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利加大,逐渐形成唐末________的局面。

  • 28、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唐朝皇帝是____

    (2)命令清军在雅克萨之战中抗击沙俄的皇帝是____

    (3)明朝的建立者是____

    (4)907年,原农民起义军将领____建立后梁政权,标志着唐朝灭亡。

     

  • 29、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有人说,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历史。为加强对地方控制,元朝实行______制度,管理全国和地方行政事务;明朝为加强对臣民的监视,朱元璋设立了特务机构____________设立东厂;明清统治者为加强思想控制,大兴______;为强化皇权专制,清朝______皇帝在宫中设立了______,协助皇帝处理军务,后来成为皇帝专权的重要工具,它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 30、明朝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__________,法纪松弛,各级官吏_________,对民众百般盘剥。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

    诗仙      杜甫  

    画圣      李白

    女真族      吴道子

    诗圣      元昊

    党项族 阿骨打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   请你列举出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至少列举出三条)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巩固统一,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阅读以下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六合,天地四方。扫六合,横扫天下之意),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节选)

    材料二: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而-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  室百官同制京师,可谓挢枉过其正矣。

    ——《汉书·诸侯王表》

    (1)材料一中的秦王指的是谁?这段材料赞赏的是他统一了中国。请问:他于哪一年统一天下?秦的统一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西汉王朝初期出现了什么问题?汉武帝为应对威胁是听从了谁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中央集权,来维护国家统一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