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朝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闭关锁国”政策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禁止一切对外交往
B.封锁沿海港口
C.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D.明朝加强君主专制
2、宋代海外贸易兴盛,进出口种类繁多,下列各项中属于宋代对外贸易主要港口的是( )
①杭州
②明州
③广州
④泉州。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3、有学者指出“隋唐文化吸收了外来的文化。主要指以西域为桥梁,以丝绸之路为要道的西方和印度等地区的文化,不断传入中原。”下列可以用来证明这个观点的史实是
A.郑和下西洋
B.马可波罗来华
C.玄奘西行
D.张骞通西域
4、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权是在
A. 西汉
B. 唐朝
C. 元朝
D. 秦朝
5、重文轻武是宋朝的一项国家政策。下列可以体现这一政策特点的是( )
①缩减军费开支
②文官主持军务
③武将作战要有“阵图”
④增加科举取士名额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6、“世祖即位,大新制作,……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此材料选自明代宋濂所著《元史》之《百官志》,这则材料表明
①元代职官制度与前代相比有了一些变化
②在地方上设行省,行省之下有路、府、州、县
③地方长官中,蒙古人掌实权
④元代国土比汉唐更辽阔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唐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求法。“天竺”是今天的
A.阿拉伯
B.新疆
C.印度
D.伊朗
8、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大宋王朝》全面展示两宋时期中国的面貌,下列关于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北宋与辽签订和约后保持了较长时期的和平局面
B.北宋时,西夏向北宋称臣并给北宋岁币
C.金建立后先后灭掉辽和北宋
D.南宋与金议和后,双方形成对峙局面
9、明朝君权高度强化的突出表现是
A.实行削藩政策
B.迁都北京
C.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
D.废除丞相
10、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药,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欢迎。下列人物中,对中国古代医学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A. 毕昇、郭守敬
B. 宋应星、李时珍
C. 蔡伦、张仲景
D. 张仲景、李时珍
11、下表为东汉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此现象直接导致
皇帝 | 和帝 | 殇帝 | 安帝 | 顺帝 | 冲帝 | 质帝 | 桓帝 | 灵帝 | 少帝 | 献帝 |
即位年龄 | 10 | 1 | 13 | 11 | 2 | 8 | 15 | 12 | 14 | 9 |
寿命(岁) | 27 | 2 | 31 | 30 | 3 | 9 | 36 | 34 | 14 | 54 |
A. 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
B. 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C.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 黄巾起义的爆发
12、1405年—1433年,郑和率领船队先后七下“西洋”,其主要目的是
A.掠夺海外各国的珍宝和财富 B.建立广大的海外殖民地
C.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D.大力发展与各国的海外贸易
13、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下列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 )
①马可波罗来华 ②回族形成 ③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④建立行省制度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长河中,1978年12月18日,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历史时刻之一,一次会议召开了。我们称之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是因为它
A. 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B. 开始平反冤假错案
C. 决定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 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15、明朝时我国有一位伟大的航海家,他的远洋航行要比欧洲航海家早半个多世纪,他是
A.沈括
B.郑成功
C.郭守敬
D.郑和
16、下列哪个朝代没在北京建都?( )
A.元代 B.唐代 C.明代 D.清代
17、“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历史记载浓缩了蒙古人建立帝国到完成大一统的过程,建立帝国和完成天下为一的君主分别是( )
A. 李渊和李世民 B. 宋太祖和宋高宗
C.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 D. 顺治帝和康熙帝
18、“告诉我历史有什么用?”﹣﹣﹣古往今来人们已经作出了各种思考,其中唐太宗的回答是
A. 鉴前世兴衰,考当今得失
B.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C. 考古以证今,规时而达用
D.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19、现在的传统节日,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在何时开始流行: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20、2020年,北京城将迎来600岁生日。下列关于明朝北京城的介绍有误的是
A.明朝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建成的
B.明朝北京城从内向外,依次为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
C.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凹”字形,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
D.北京城内最为雄伟壮丽的是宫城,即紫禁城,今称故宫
21、黄巢起义背景:唐朝后期,统治腐朽,___专权,____的态势越来越严重,而且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无以为生。
22、由岳飞率领,因“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而深受中原百姓爱戴的抗金队伍是
23、人口的增长
(1)清朝前期_____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这是清朝人口增长的原因。
(2)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____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3)人口增长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劳动力和扩大了商品销售市场。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均耕地面积减少,_____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907年建立后梁政权——
(2)1115年,正式建立女真政权——
(3)1644年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
(4)1616年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
25、隋朝皇帝______在位时科举制确立;北宋________发明了世界上最早活字印刷。
26、将图②《清朝疆域(1820年)示意图》填写完整:
27、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北宋建立时间是_____年,建立者是宋太祖_____,都城是_____(开封)
(2)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①措施:
在军事方面,解除_____将领的兵权;将领有拥兵之权而无调兵之权;定期换防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
行政方面,在中央,采取_____的办法,削弱相权。设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在地方,派_____担任知州等,并且三年一换,设_____分权。
在财政方面,设置_____,把地方财税收归中央。
②影响: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_____大大加强。
28、军机处的设立
(1)清朝初期,还保留着专门由满洲贵族组成的____。
(2)到康熙时,为了加强君主专制,设立了____,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从面绕开议政王大臣会议。
(3)军机处:
①设立:____年间,朝廷临时设立军机房,处理西北军务,不久改名____,成为常设机构,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
②地位: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____,军政大事完全由____裁决,军机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
③影响:使君主专制进一步____。
29、顺治时期,颁布“_____”,严格限制海上贸易;又强迫山东至广东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准商舟、渔船“片帆出海”。1757年下令关闭其他港口,只开放_____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_____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30、明成祖朱棣通过________成为明朝的第三个皇帝。
31、罗贯中 A.《红楼梦》
关汉卿 B.《窦娥冤》
吴承恩 C.《水浒传》
李时珍 D.《西游记》
施耐庵 E.《三国演义》
曹雪芹 F.《本草纲目》
32、穿越历史时空,回到北宋,请回答。
(1)假如你是北宋东京的一位老百姓,你买衣服买肉可以用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这种货币最早出现在我国什么时期的什么地方?这种纸币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你在北宋东京,想休闲娱乐,应该去什么场所?
(3)你们国家的主要节日有哪些?
33、某校七年级(2)班同学以“制度创新”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选官制度】
材料一:隋唐科举制……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
——摘编自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隋唐科举制的报考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科举制创立的意义。
【地方行政】
材料二:元朝疆域辽阔,行省避免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元朝的行省实际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它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
(2)根据材料二,概括行省的主要职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把今天的哪些省份称为“腹里”?
【官制改革】
材料三:明初鉴于历代王朝地方权重,导致割据,尾大不掉,对中央离心离德的局面,废除行中书省,将行省权力一分为三,分别设立掌行政民事的布政使司、负责监察司法的按察使司、掌控军事的都指挥司,成为省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它们分别直属于中央不同部门的领导。
——摘编自李晓辉《明代督抚制度研究一以中央地方关系为视域的考察》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明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目的及内容。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我国古代的制度创新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