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朱元璋1368年初称帝,国号为大明,定都应天府。“应天府”是今天的
A.杭州 B.南京 C.北京 D.开封
2、“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尤藏万家室。”杜甫诗中所描写的盛世局面出现在( )
A. 唐太宗时期 B. 唐高宗时期
C. 武则天时期 D. 唐玄宗时期
3、朝廷开设科目,士人自由报考,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重要依据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4、下面知识卡片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这一朝代是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汉朝
5、下列哪位皇帝秉持“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的理念?(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宋太祖
6、隋朝大运河是我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对该工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是隋炀帝下令开凿的 ②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
③以洛阳为中心 ④它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A.①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氏族首领由她们中年高望重者担任。这是对下列哪一时期的情景的描述?
A. 原始群
B. 父系氏族
C. 母系氏族
D. 原始社会
8、宋金的分界线( )
A.淮水至大散关一线
B.长江至大散关一线
C.珠江至大散关一线
D.黄河上游至大散关一线
9、“……又造突火枪,以巨竹为筒,内安子,如燃放,焰绝,然后子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步。”描述的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 )
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指南针 D. 火药
10、宋朝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其中的“苏湖”是指:
A.江苏、湖南
B.江苏、湖北
C.苏州、湖南
D.苏州、湖州
11、央视科教频道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触发了全民学习研究古诗词文化的热情。某班诗词比赛中有这样一道题目:“特点: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经典诗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符合题目要求的诗人是
A. 杜甫 B. 白居易 C. 李白 D. 苏轼
12、湖北省作为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来源于元朝的什么制度?
A. 世袭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13、“南市沽浊(南市打上一壶酒)……轮囷犀浦芋(犀浦芋头来二斤),磊落新都菜(再买新都鲜蔬菜)……”从宋代陆游的这首诗中,我们可以了解当时
A.农业的发展 B.手工业的兴盛 C.商业贸易的繁荣 D.对外交往的频繁
14、其词风委婉、细腻、清秀,后期作品书写深沉的忧患情怀,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你判断这位词人应是( )
A.关汉卿 B.苏轼 C.李清照 D.辛弃疾
15、2019年3月28日,庆祝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大会在拉萨布达拉宫广场举行。今西藏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标志是
A.西汉时设西域都护 B.唐朝时文成公主入藏
C.元朝时设立宣政院 D.唐朝时设置安西都护府
16、杜甫的诗“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未达,况乃未休兵”的是( )
A.秦朝暴政
B.赤壁之战
C.贞观之治
D.安史之乱
17、《西游记》中的唐僧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艺术原型就是唐朝时期远足天竺、寻求佛教经书的高僧( )
A. 鉴真 B. 法显
C. 玄奘 D. 阿倍仲麻吕
18、宋代金属冶炼业达到世界最高水平,下列哪一金属的产量大致相当于18世纪欧洲各国产量的总和?( )
A.铜
B.铁
C.黄金
D.锡
19、“开元盛世”是我国封建社会盛世之一,也是唐朝的鼎盛时期,当时在位的皇帝是
A. 唐高宗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20、明朝中后期,在东南沿海地区倭寇最猖獗的时候,明王朝派年轻将领 到东南沿海抗倭( )
A. 岳飞 B. 戚继光 C. 郑成功 D. 文天祥
21、由于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各族首领拥戴为________。唐朝先后设置________和________,管理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22、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
23、戚继光率军英勇作战,在_____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后进入福建、广东等地,消灭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2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学发展更显风骚。
(1)唐朝诗人_____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诗史”之称。
(2)南宋词人_____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的地位。
(3)元朝杂剧作家关汉卿一生创作了许多剧本,其中最著名的悲剧代表作是_____。
(4)清代的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_____写的《红楼梦》。
25、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著名的诗人李白享有_________的美誉;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__________”之称。
26、京剧是在________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最开始被称为________。
27、明朝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
28、宋代海外贸易:宋朝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______、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加以管理。
29、清朝对外实行______________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30、1127年,宋钦宗的弟弟________在应天称帝,后来定都________,历史上称为南宋。
31、陆羽 “诗圣”《茶经》
杜甫 “诗仙”《玄秘塔碑》
李白 “画圣”“三吏”“三别”
吴道子 “笔谏” 《蜀道难》
柳公权 “茶神” 《送子天王图》
32、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1)________年,隋朝灭掉南朝的最后一个政权陈,重新统一全国。
(2)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____________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3)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__________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
3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君主专制加强)
材料一 宋朝改革以“分权制衡”为原则,加强对官僚机构的控制,最终缓解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从而为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朱元璋本着皇帝集权、官员分权的原则进行自上而下的官制改革,并且扩充监察机构。清朝时军机处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外界干扰少,办事效率高。
——摘编自《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除削弱相权外,宋朝的哪项政策能够“为稳定的政治局面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朱元璋为了实现“皇帝集权、官员分权”,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清朝军机处设立于哪个皇帝执政时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抗击外来侵略)
材料二 在戚继光以前,在军队中受到重视的是个人的武艺,能把武器挥舞如飞的士兵是大众心目中的英雄好汉。等到他们被有组织的倭寇屡屡击溃以后,当局者才觉悟到一次战斗的成败并非完全决定于个人武艺。戚继光在训练这支新军的时候,除了要求士兵娴熟技术以外,就充分注意到了小部队中各种武器的协同配合,每一个步兵班同时配置长兵器和短兵器。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2)据材料二分析,戚继光在训练新军时的首要原则是什么?戚继光的军队抗击了哪个国家的侵略者?
材料三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连横《台湾通史》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的话出自哪位历史人物?“贵国”指哪个国家?材料二、三中的两位历史人物有何共同之处?
(治理边疆地区)
材料四 郑氏投降后,在处理台湾的善后事宜时,有人提出“宜迁其人、弃其地”的荒谬主张,施琅则坚决反对。他认为,“台湾土地千余里,人民数十万”,“土地肥饶,出产五谷,沃野千里”。同时,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康熙帝采纳了施琅的正确意见。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一府、三县的行政机构……在中央政府的统一管理下,台湾和大陆的关系更加密切,台湾的开发也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4)据材料四,概括施琅坚持治理台湾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康熙帝在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意义。
材料五
金奔巴瓶 新疆“将军府”
(5)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朝在西藏和新疆分别设置什么官职进行治理?其治理措施有什么积极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