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岳飞在《寄浮图慧海》中写道:“湓浦庐山几度秋,长江万折向东流。男儿立志扶王室,圣主专师灭虏酋。”这表达了一代名将岳飞的必胜信念,诗中的“虏酋”指的是
A.辽国
B.金国
C.西夏
D.吐蕃
2、元朝民族融合的时代,在当时多民族融合之下,诞生了一个新民族,这一民族是
A.满族
B.朝鲜族
C.高山族
D.回族
3、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结合《五代十国后期形势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五代是黄河流域先后出现的五个政权
B.十国指南方地区出现的十个政权
C.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
D.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4、清朝中期以后,昆曲逐渐走向衰落,主要原因不包括( )
A. 日益脱离广大民众 B. 多为宫廷和贵族所观赏
C. 形式主义倾向严重 D. 京剧成为最主要的剧种
5、下列对武则天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自称皇帝,改国号为宋
C.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D.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
6、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围绕宋朝进行了探究活动,以下是小华同学搜集的图片资料,据此推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A. 宋代手工业的兴盛 B. 宋代商业的繁荣
C. 宋代农业的繁荣 D. 宋代经济的发展
7、几百年来,郑成功一直得到海峡两岸中华儿女的敬仰,主要是因为( )
A. 他曾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斗争
B. 他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了台湾
C. 泉州台南有许多郑成功史迹
D. 郑成功史迹促进了两岸旅游交流
8、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舞。”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升平。促使唐朝形势急转直下的是( )
A. 黄巾起义 B. 八王之乱 C. 黄巢起义 D. 安史之乱
9、唐朝对外贸易往来十分频繁,最主要的原因是
A.制度先进,疆域广大
B.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
C.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D.对外交通十分便利
10、《元史》记载:“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材料中“与都省为表里”的“都省”指的是:
A.中书省 B.枢密院 C.三司 D.宣政院
11、明代昆曲有了很大的发展,表演艺术日趋成熟,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代表作有《牡丹亭》等。《牡丹亭》的作者是
A.汤显祖 B.洪昇 C.孔尚任 D.曹雪芹
12、观察如图,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第二次高峰发生在( )
A.秦汉时期
B.魏晋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13、2020年6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白皮书介绍,在抗击新冠肺炎中,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特色优势,中医药参与救治确诊病例的占比达到92%。在明朝,为我国药物学做出贡献的人物和著作是
A.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B.孙思邈《千金方》
C.李时珍《本草纲目》
D.宋应星《天工开物》
14、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
A. 统一六国
B. 建立唐朝
C. 统一蒙古
D. 建立宋朝
15、下图知识卡片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些现象。据此推断这一时期是( )
·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棉纺织业兴起 ·江西景德镇逐渐发展成为著名瓷都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16、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隋炀帝时期修建了大运河
B.宋朝时期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在江南推广
C.明朝的“八股取士”是从思想上加强专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和人才
D.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
17、历史课上,同学们进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这一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下列图片不能入选的是
A.
B.
C. 锦衣卫印
D. 广州十三行
18、下图为隋朝大运河示意图。①处应为( )
A. 洛阳 B. 涿郡
C. 长安 D. 余杭
19、下列史实中,哪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性质
A.玄奘西游 B.鉴真东渡 C.岳飞抗金 D.张骞通西域
20、中国医学家屠呦呦以提取青萬索治愈疟疾的成就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入药在许多中医典籍中均有记载,明代李时珍就曾将其记录在
A.《伤寒杂病论》 B.《农政全书》
C.《本草纲门》 D.《神农本草经》
21、被誉为东方药物学巨典的著作是________。
2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与之相关的内容。
(1)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朝代是________。
(2)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被称为“________”。
(3)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的朝代是________。
(4)宋朝粮食产量居首位的农作物是________。
(5)南宋时以“莫须有”的罪名惨遭杀害的抗金将领是________。
23、王安石变法
(1)背景:北宋的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在边疆战事中,北宋屡战屡败。北宋中期,政府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土地兼并剧烈,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2)时间:_____年
(3)支持者:_____
(4)目的:摆脱_____,实现_____。
(5)主要措施:
①经济方面:募役法、_____、农田水利法
②军事方面:_____
(6)成效:变法收到一些成效。政府的_____有所增加,各地兴修水利工程10000多处。
(7)结果: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几乎全部被废除。
24、两宋时期,词风委婉、细腻、清秀的女词人是________。
25、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为________。
26、《红楼梦》这部_________、艺术性高的小说已成为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27、我国在历史上不断受到外来侵略者的干扰,1553年 ______殖民者占领了我国的澳门,明朝末期 ______殖民者出兵占领了我国宝岛台湾。
28、“贞观之治”:
(1)背景:626年,_____即位,次年改年号为“____”,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_____。
(2)措施:①在思想上,吸取______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如敢于直言的____);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如著名宰相_____、杜如晦)。②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_____,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_____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③在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3)表现: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______”。
29、指出下列名句的作者: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3)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30、军机处的设立
(1)背景:清初还保留着专门由满洲贵族组成的________。一切郡国大事都要经过________讨论,而且一旦作出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改变。
(2)目的:抑制________族贵族的一些权力,加强君主专制。
(3)措施:
康熙帝 | 设立________,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从而绕开________。 | |
雍正帝 | 军机房 | 处理西北军务,后改名 |
________ | 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成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________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票拟),经皇帝审阅同意(批红)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________。________名存实亡。 | |
乾隆帝 | 直接废除________ |
(4)影响: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________的设立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
31、
关汉卿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资治通鉴》
吴承恩 《西游记》
司马光 《窦娥冤》
罗贯中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三国演义》
李白 《送子天王图》
吴道子 《天工开物》
宋应星 《静夜思》
32、列举出康熙乾隆时期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巩固西北边疆而进行的斗争各一例。
33、“关注民生,倾听民声,反映民心”是近年来公众对国家“两会”的最大期待,民生问题是古今中外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贞观初期,洛阳以东直到沿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贞观政要•纳谏》
材料二(经过唐太宗一段统治后)天下大稔,流散者成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赏粮,取给于道路焉。
--《资治通鉴》
材料三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贞观初期处于怎样的社会状况?为什么出现这种状况?
(2)材料二反映的这种景象得益于唐太宗哪些开明的治国措施?
(3)根据材料三指出南方形成天下闻名的“粮仓”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当时的手工行业中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兴盛的表现有哪些?(各举一例)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